8月18日,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今年10月起,北京和江蘇將試行藥店銷售奶粉,北京將有20家藥店設奶粉專柜。據悉,商務部下屬的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近日召開“奶粉進藥店座談會”。與會代表包括國內幾大嬰幼兒奶粉企業如雀巢、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雅培、圣元、貝因美等,而藥店渠道代表企業包括華潤、金象、嘉事堂、國藥等知名藥品連鎖企業。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透露,計劃從2013年到2015年的兩年半時間內,完成初步奶粉進藥店發展三個階段:從今年10月至明年春節,完成北京和江蘇試點,其中北京將有20家藥店設奶粉專柜。明年春節后,在試點的基礎上,選擇100個消費能力強的城市擴大試點,完成1萬家店的投放。到2015年,再投放1萬家,擴大到400個城市。 記者注意到,在今年6月份國家食藥監總局、工信部、農業部、商務部、質檢總局等9部委聯合
香港調查公司CER Research近日曝出一份調查報告稱,雅培心美力1段不符合國際標準和中國國家標準。消息公布時,焦點都集中在雅培身上,但隨著事件持續發酵,人們的視線開始轉移到發布機構,也就是這家香港公司身上。這份報告中提到的6名國內外專家一致否認參與調研。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教授陳裕明提到此事表示十分氣憤。 陳裕明:有媒體報道說CER公司是在報告出來之后給了專家看,實際上我們之前并沒有看到他們的任何檢測結果。之前,CER公司以咨詢的名義來獲取的一些信息,我對這個很反感,我不管調查結果今后是怎么樣的,假設是一個公信度很高的產品質量的評估公司的話,打個電話給我,然后把我的東西寫一大堆到報告里面是不符合程序的。 對于專家的這種態度,調查公司CER的相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意有所指地表示:能夠理解專家目前的表態。這是否意味著專家的目前的表態是迫于某種壓力?中山大學公共衛
“洋奶粉”入境不得貼牌 新法:《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 《公告》規定,從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從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一些不符合規范的海外企業產品將被拒絕進口。這就意味著,市民在超市購買進口嬰兒奶粉時,奶粉罐上將不會再有貼著成分、時間等重要信息的白色中文標簽,而將逐步被印刷標簽替代。
繼八大主流品牌嬰幼兒奶粉宣布調降后,昨日(7月16日)下午,同樣納入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名單中的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也宣布下調奶粉價格。 恒天然集團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宣布將對旗下在中國內地銷售的安滿孕婦奶粉產品價格下調9%,將從8月1日起實施。“以響應近期乳品行業的價格調整,同時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從7月4日惠氏宣布降價以來,十多天時間內,多家奶粉企業陸續降價,并逐漸到達終端市場。但記者同時了解到,目前嬰幼兒奶粉的價格尚未調整完畢。 降價涉及到成人奶粉 記者了解到,恒天然奶粉降價目前涉及到的是安滿孕婦奶粉的價格,將從8月1日起實施。恒天然方面表示,公司目前在內地市場有安怡、安滿兩款成人奶粉在售,計劃重新返回內地市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尚未上市。 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包括惠氏、多美滋、雅培等在內的8家乳企已經宣布下調了嬰
津城的“洋奶粉”或許又要漲價了。繼今年4月份,美贊臣、雀巢等進口品牌提價后,近日,部分“洋奶粉”品牌再度傳出漲價聲。盡管目前本市市場上的各種品牌奶粉均未進行價格調整,但消費者已經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漲價潮進行“囤貨”。某記者走訪了各大超市, 昨天,記者走訪了本市多家大型超市,“買滿388元立減50元”、“部分產品第二件半價”等不同促銷活動的牌子在乳粉貨架前格外顯眼。某超市乳粉專區負責人李經理介紹:“最近三個月內超市的乳粉除了有不同力度的促銷活動外,并沒有價格方面的調整,最近一次提價還是在今年4月份。”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某“洋奶粉”品牌,由于更換包裝、產品升級,嬰幼兒1階段400g裝奶粉價格,已經由95元漲到了110元
The history of York is the history of England. 約克的歷史就是英格蘭的歷史。——喬治六世 來到約克,就仿佛穿越了幾個世紀的煙塵,來到中世紀的英格蘭。 這里匯聚了迷人的自然風光、美麗的古堡、華麗的莊園和生機勃勃的古鎮。在這里,有莊嚴的約克大教堂和保存千年的古羅馬城墻,忠實地記錄著英格蘭最引以為傲的歷史。 (約克郡歷史悠久的古羅馬城墻) 紡織之鄉,英國工業的搖籃 約克郡在英國歷史上扮演的角色,當然不僅僅是歷史與文化的保留者。在工業史上,約克郡擁有著“紡織之鄉”的稱譽,其紡織工業在全英國占有重要地位。 1877年,Silver Cross的創始者William Wilson將他的工廠設立在利茲市郊的漢斯萊工業區一條叫Silver Cross名字的街道,W
近年來我國新生兒數量逐年提高,嬰幼兒乳制品需求量持續增大。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眾多國外知名乳制品企業積極“搶灘”。 但是,“搶灘”的不僅僅是合格的商家,不良商家同樣覺察到了商機。從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開始,中國的乳制品市場就連續爆出多起毒奶粉事件,涉及到全國多家知名企業品牌奶粉。由于這幾年國內奶粉事件頻頻發生,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導致中國消費者逐漸喪失了對國產奶粉的信心。這就使得洋奶粉在中國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 絕大多數奶粉都是以牛奶作為基質,原奶的品質往往決定了奶粉的品質,所以選擇奶粉首先要選擇優質的奶源地。新西蘭作為世界公認最佳的奶源基地,有著適合草地畜牧業生產的氣候環境。并且新西蘭的牧場采用天然放牧飼養,牧草不施任何化肥,飼料無污染,確保生產出真正健康的牛奶,保證奶制品百分百的綠色環保。一直以來,新西蘭對奶粉安全的檢測在
由于政府尚未出臺藥店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細則,這讓藥店方面在空窗期抓緊打折促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曾在“兩會”期間表示,相關部門正在制定藥店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細則。而就在此空窗期,記者昨日在多家藥店看到,嬰幼兒配方奶粉正在進行打折促銷。 記者昨日走訪永安堂燈市口店看到,該店設有兩組奶粉自動售貨機,并且顯眼位置處張貼有打折促銷海報,其中部分奶粉最低8.5折。據了解,售貨機銷售的為0-3歲各個年齡段的嬰幼兒奶粉,主要是雅培、多美滋、惠氏、貝因美等品牌。 期間,一位消費者通過自動售貨機購買了一桶奶粉。在他看來,主要是看中了促銷打折和藥店的安全性。據藥店工作人員表示,由于近來一直在進行打折促銷,銷量還比較可觀。 上述工作人員同時指出,藥店所售的奶粉并非由藥店直接經營,而是由第三方負責。但該工作人員表示,藥店銷售奶粉并無任何法規問題,只需取得食
北京藥店10月開售品牌奶粉 成為首批試點城市,明年試點城市將擴大到100個 從10月起,前日,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兼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表示,北京作為試點城市,包括國內外10個品牌的嬰兒奶粉將在10月進入北京金象、同仁堂、全新等藥店銷售,并以專柜和A T M機自售模式為主。 據《新京報》報道 從10月起,前日,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兼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表示,北京作為試點城市,包括國內外10個品牌的嬰兒奶粉將在10月進入北京金象、同仁堂、全新等藥店銷售,并以專柜和A T M機自售模式為主。 自動售貨機也可售奶粉 目前我國的嬰兒奶粉銷售渠道主要是商場、超市、母嬰店、網店、食品店,而藥店的加入無疑又增加了一個相對可信的渠道。據許京介紹,奶粉企業給藥店專供奶粉,由國際品牌管理中心統一采購、配送,“從生產企業到進入藥店是全封閉供應鏈”。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近日發布調查報告稱:國產奶粉質量優于進口奶粉。據悉,該協會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隨機抽樣檢測表明,16個國產品牌嬰兒奶粉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9個原裝進口產品中,有3個不合格。 不能否認,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嬰兒奶粉標準大為提高;也不能否認,公眾對于洋奶粉,存在一種盲信。但是,即便如此,說國產奶粉完勝進口奶粉,恐怕還為時尚早。 中乳協對此次檢測的信息采取了保密。要知道,中乳協畢竟是國內乳品企業的“娘家”,收企業的會費,捍衛的是行業利益,所以由中乳協來自證國產“最好”,難逃利益關聯的質疑。 國產嬰兒奶粉聲譽需要重塑,但靠的絕不是行業協會不停出來“唱多”,而要靠監管部門持之不懈的努力,逐漸打消公眾的顧慮。近兩年,相關部門對乳制品安全可謂重視,2011、2012年,國家質檢總局共抽檢國產乳制
在百度搜索“進口奶粉”四個字后,我們看到的,幾乎清一色是進口奶粉的負面信息,可是即使是這樣的情況,進口奶粉的價格依然居高不下。我們不禁試問,問題頻出的進口奶粉是如何有這樣的底氣將價格一漲再漲?更奇怪的是,即使進口奶粉負面信息這么多,家長的購買欲望依舊未減。記者認為,這種種“怪相”,是家長們內心對“進口即高端”的原始定義導致的。 記者走遍了市內各大商場超市和孕嬰店后發現,進口奶粉、原裝進口奶粉依然擺在貨架最顯眼的地方,個別品牌價格甚至有略微上調。尋找進口奶粉品牌的家長依舊很多。在問及家長們為什么在進口奶粉負面信息這么多的時候依舊選擇購買時,家長們的答案雖有不同,但也無外乎這幾點:第一,對國內奶粉之前出現的一些安全事件依舊忌憚。第二,進口奶粉價格較高,“好貨不便宜”的心理。第三,對發達國家
昨日下午,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主辦的“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新發布了包括三元、貝因美、銀橋、晨冠、輝山、百躍等六家國產品牌的12個新產品。這是第二批國產乳企品牌的集中展示。
目前,亨氏集團在中國市場不斷擴展著自己的產品,其中亨氏奶粉融合了亨氏多年對嬰幼兒營養學的豐富經驗和歐洲最新研究成果,針對中國寶寶研發,100%歐洲原裝進口,以優質品質和豐富營養,幫助有需要的寶寶健康成長,是市面上不可多得的原裝進口奶粉。 亨氏奶粉在安全健康方面堪稱行業典范。亨氏奶粉依托亨氏制造優質食品的百年經驗,集合國內外近百位營養權威,精選歐洲優質奶源,生產出更適合中國寶寶的原裝進口奶粉。中國官方渠道在售的亨氏奶粉全部出自位于英國坎布里亞郡的專業工廠,生產全過程通過了歐盟國家通用的BRC英國零售商協會的嚴格認證。從奶源到生產中的每一道工序都經過了嚴格的審核和檢驗,并通過了BS5750 / ISO9001 2000質量認證、ISO14001 環境認證和HACCP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充分保證了亨氏奶粉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同時,亨氏從歐洲原裝進口到中國的奶粉每一批次也都取得中華人民
近日,不少讀者致電南方日報反映,在海外奶粉代購困難、國內奶粉又頻發安全事故的情況下,希望有關部門加大對奶粉的檢測力度,確保其質量安全,使消費者能夠放心購買國產奶粉。 隨后,南方日報記者聯系廣州市工商局,恰逢廣州市工商局白云分局抽檢超市在售奶粉,便跟隨廣州市工商局食品流通監督管理處一行,詳細了解了工商部門對流通領域的奶粉抽檢全過程。 取樣抽檢奶粉品牌各買6罐 上午10時許,廣州市白云區機場路云霄街的永旺超市剛剛開門營業,顧客不多,工作人員忙著清點商品、整理貨架,超市內略顯冷清。幾米長的貨架上各種奶制品琳瑯滿目:荷蘭原裝進口、新西蘭奶源、德國進口以及雅士利、伊利等國內奶企的乳制品……看得人眼花繚亂。 “這個荷蘭的瑪米力嬰兒配方奶粉、美贊臣安嬰媽媽配方奶粉,還有標示原裝進口的東方快船和田園純牛奶,都要6罐。”廣州市工
7月30日,達能披露的201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由于亞洲市場受挫的影響,上半年達能營運利潤率為11.27%,下跌159個基點。不僅如此,其以中國為首要市場的嬰兒營養品業務(奶粉業務),凈銷售額增長同比下降6.4%至23.8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7元)。此外,2014年第二季度奶粉業務銷售額下降9.2%,銷量降低了7.9%。 對于業績的下滑,公司解釋稱,是由于集團遭受了恒天然的虛假安全警報以及急劇上漲的牛奶價格所致。 恒天然在去年8月警告稱,該公司部分產品可能含有會導致中毒的肉毒桿菌,雖然這在后來被證實為一場“烏龍”,但部分下游企業聲稱因此受到損害,達能就已起訴恒天然,索賠或達23億元人民幣。 多位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達能在其品牌運作上比較有優勢,此次因恒天然“烏龍”事件的誤傷,的確受到一定影響。
法國達能集團日前披露了2014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公司2014年上半年銷售額為104.67億歐元,同比下降5.3%。在排除匯率變化及合并報表范圍變化等因素影響后,達能總銷售額同比增長2.2%,銷量下降了3%。 由于亞洲市場受挫,上半年達能營運利潤率為11.27%,下跌159個基點。不僅如此,其以中國為首要市場的嬰兒營養品業務(奶粉業務),凈銷售額增長同比下降6.4%至23.8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7億元)。此外,2014年第二季度奶粉業務銷售額下降9.2%,銷量降低了7.9%。 營收下滑的同時,凈利也在減少。財報顯示,達能2014年上半年集團凈收入減少21.9%,同比下降11.5%至6.83億歐元。在鮮奶、飲用水、奶粉業務以及臨床營業品四大業務中,表現不佳的為嬰兒營養品。 達能稱,業績下滑主要是遭受了恒天然的虛假安全警報以及急劇上漲的牛奶價格所致。2013年8月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以來,國內市場有關奶粉的負面新聞仍舊不時傳來,剛開始是部分國內奶粉品牌被曝光,但很快,那些借三聚氰胺良機大肆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知名奶粉企業也相繼曝出各種質量問題。尤其是近段時間更是如此。 據《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繼6月24日廣州市工商局發布抽樣檢驗情況稱,“源自新西蘭的‘高培’360°嬰兒配方奶粉(1段)硒含量不合格以及源自美國的‘百得智’金裝嬰兒配方奶粉(1段)‘灰分’指標不合格”引起輿論廣泛關注后,時間剛過兩周,7月10日,國內赫赫有名的洋奶粉品牌美贊臣、惠氏等被曝違規添加“香蘭素”。 美贊臣等曝違規添加“香蘭素” 敏感的國內奶粉市場又曝質量問題了。
談起毒奶粉,至今仍讓很多人心有余悸,奶粉安全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專門提供風險保障的保險公司也開始圍繞奶粉做起了文章。近日,一款乳制品召回損失險上線,為因奶粉質量問題導致損失的客戶提供補償,成為市場上面向消費者銷售的首款奶粉險。 該款乳制品召回損失險是由平安產險近日聯手蘇寧所推出的,將為在蘇寧易購網購買奶粉的消費者提供保障。消費者可自愿選擇投保該保險。 據了解,乳制品召回損失險設定兩種保障方式,小于等于900g的罐裝奶粉每份保費為2元,一旦奶粉出現質量問題,保險公司將每罐補償2000元;900g以上的罐裝奶粉每份保費3元,每罐賠償3000元。每位消費者,每年最高可累計補償10萬元。 不過,據蘇寧易購客服介紹,乳制品召回損失險還沒有正式上線銷售,目前易購網正在進行贈險活動。消費者只要在8月19日-31日期間在紅孩子母嬰頻道購買奶粉,前4萬名購買的消費者就會免費獲贈&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15日說,港府已決定推進有關嬰幼兒奶粉的營養需求和營養標簽的立法進程,但立法需時,因此會以業界指引先行。 高永文15日向傳媒表示,港府可能在新一屆立法會會期開始后,在立法會討論是否應首先推行業界指引,并指任何有關立法事宜,都需要在立法會討論。 他說,香港中醫藥發展已有很長歷史,政府由1989年開始已研究中醫藥發展,1999年訂立有關中醫注冊及中藥規管的法例,大學亦陸續開展中醫本科培訓,醫院管理局在2003年開始在18區引入中醫臨床教研中心,由于已奠下基礎,政府認為下一步需要響應中醫藥業界的訴求,就是穩定推動及促進中醫藥發展。 至于港府會否撥地興建中醫院,他表示這之尚早,但對中醫住院服務持正面看法,港府不會規定政府早前預留四幅發展私家醫院的土地用以發展中醫院,但在投得土地后,不論中醫院或西醫院的規管架構也是相同的
12月5日,第70屆全國藥品交易會在廣東省廣州市拉開帷幕。與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藥交會“常客”相比,嬰幼兒配方乳粉成為備受關注的新寵。 當日13時左右,記者在藥交會的母嬰用品展區觀察到,煙臺每怡進出口有限公司租用了一個面積較大的特裝展位,展柜上陳列著其在國內總經銷的一個韓國原裝進口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10多分鐘內,上前咨詢、洽談的人絡繹不絕。“不到一上午,100多張名片全部發完了。”該公司的一位銷售人員說。 在與每怡公司展位相隔10多米的廣州錦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接洽情況也較樂觀。該公司經銷的嬰幼兒奶粉雖為國產品牌,但憑借“羊奶更接近于母乳”的賣點,同樣吸引了不少目光。 作為奶粉品牌經銷商,為何把營銷的觸角延伸到了藥交會?兩家企業的回復如出一轍――政府鼓勵藥店專柜銷售奶粉,為其創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