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婦效顰寓言故事 春秋時代,越國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簡直到了傾國傾城的程度。無論是她的舉手、投足,還是她的音容笑貌,樣樣都惹人喜愛。西施略用淡妝,衣著樸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禮”,沒有人不驚嘆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間走過的時候,鄉里人無不睜大眼睛注視。 鄉下有一個丑女子,不僅相貌難看,而且沒有修養。她平時動作粗俗,說話大聲大氣,卻一天到晚做著當美女的夢。今天穿這樣的衣服,明天梳那樣的發式,卻仍然沒有一個人說她漂亮。 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竟博得這么多人的青睞,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里走來走去。哪知這丑女的矯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樣子更難看了。其結
美丑標準寓言故事 陽朱到宋國,投宿在一家客棧里。店主人熱情地接待陽朱,并向他介紹自己的家人。陽朱發現主人有兩位小妾,一位長得亭亭玉立,楚楚動人,而另一位卻相貌丑陋。偏偏令人不理解的是,店主寵愛丑陋而輕賤漂亮。 陽朱懷著好奇心,想打聽個究竟,便詢問緣由。 “那個漂亮的自恃美貌卻輕視他人,傲氣的不得了,我越看她,越覺得丑;這位看似丑陋的心地善良,待人謙和,知情達理,令我越看越覺漂亮,我一點也不認為她不漂亮。”說到這里,正好漂亮的那位小妾昂首挺胸地走過來。主人連看都不看她一眼,對陽朱說:“瞧這德性,這模樣,實在叫人生厭,她哪里知道什么叫美,什么為丑!” 陽朱在店主人的一番啟發下,很受教育。他認為,外形固然很重要,品行卻是更重要的標準。一個人若貌美再加上品格高尚,那就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愛戴。若相貌不理想而心靈美,也會獲得尊重。
張三李四王五的故事 從前,張三和李四兩個人閑來無事,呆在屋子里聊天。張三對李四說:“有個和我一起共事的人,名字叫作王五。王五的脾氣可暴躁了,動不動就會發火,一發起火來可不得了了,又拍桌子又摔東西,搞不好還會打人呢!我們平時都很害怕他,不敢和他爭執。”李四說:“真的嗎,果真有這樣火爆性子的人?” 兩人正說著,王五正巧從屋外經過,窗子開著,張三的話全都清清楚楚地傳到他耳朵里。 王五頓時大發雷霆,面紅耳赤,脖子上的青筋一根根地凸出來。他大步跑到屋門口,氣勢洶洶地使勁一踹,把門踢開,沖進屋里,見了張三,一把抓住他的領口,不由分說地照準面門就是重重一拳。張三被打得踉蹌著退了好幾步,一屁股坐在地上,血從他的鼻子里慢慢流了下來。 王五還覺得不解恨,也不管張三一迭聲地叫饒,過去騎在他身上,抬起拳頭打個不停。 李四見狀,趕忙過
山雞起舞的寓言故事 山雞天山美麗,渾身都披著五顏六色的羽毛,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鮮艷奪目,叫人贊嘆不已。山雞也很為這身華羽而自豪,非常憐惜自己的美麗。它在山間散步的時候,只要來到水邊,瞧見水中自己的影子,它就會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驕傲地欣賞水中倒映出的自己那絕世無雙的舞姿。 魏武帝曹操當政的時候,有人從南方獻給他一只山雞。曹操十分高興,召來了有名的樂工,為他奏起動聽的曲子,好讓山雞跳舞歌唱。樂工賣力地又吹又打,可是山雞卻一點都不買賬,充耳不聞,既不唱也不跳。曹操的手下人拿來美味的食物放在山雞面前,山雞連看都不看,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走來走去。就這樣,任憑大家想盡了辦法,使盡了手段,始終都沒辦法逗得山雞起舞。 曹操非常掃興,氣惱不已,斥責手下人說:“你們這么多人,連一只山雞都對付不了,還怎么做大事!” 曹操有一
楊布打狗的故事 從前,在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著一戶姓楊的人家,靠在村旁種一片山地過日子。這戶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楊朱,小兒子叫楊布,兩兄弟一邊在家幫父母耕地、擔水,一邊勤讀詩書。這兄弟兩人都寫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詩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楊布穿著一身白色干凈的衣服興致勃勃地出門訪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了,雨越下越大,楊布正走在前不著村、后不落店的山間小道上,只好硬著頭皮頂著大雨,被淋得落湯雞似地跑到了朋友家。他們是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評議字畫的好朋友,楊布在朋友家脫掉了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的一身黑色外套。朋友家里招待楊布吃過飯,兩人又談論了一會兒詩詞,評議了一會兒前人的字畫。他們越談越投機,越玩越開心,不覺天快黑下來了,楊布就把自已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里,而自己就穿著朋友的一身黑色衣服告辭朋友
得意忘形的老虎故事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的地在一片蘆葦地的旁邊。那蘆葦地里常常有野獸出沒,他擔心自己的莊稼被野獸毀壞了,就總是拿著弓箭到莊稼地和蘆葦地交界的地方去來回巡視。 這一天,農夫又來到田邊看護莊稼。一天下來,沒有什么事情發生,平平安安地到了黃昏時分。農夫見還安全,又感到確實有些累了,就坐在蘆葦地邊休息。 忽然,他發現葦叢中的蘆花紛紛揚起,在空中飄來飄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沒有靠在蘆葦上搖晃它,這會兒也沒有一絲風,蘆花怎么會飛起來的呢?也許是葦叢中來了什么野獸在活動吧。” 這么想著,農夫提高了警惕,站起身來一個勁地向葦叢中張望,觀察是什么東西隱蔽在那里。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看清原來是一只老虎,只見它蹦蹦跳跳的,時而搖搖腦袋,時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興得不得了。 老虎為什么這么撒歡呢?農夫想了想
狙公失猴的故事 從前,楚國有個老頭以飼養猴子為生,楚國人都把他叫作狙(ju)公。每天早上,狙公起床以后都在院子里給他的猴子們分配任務。他讓老猴子帶著猴子們跳出去,采摘山里果樹的果實。晚上,等猴子們回來了,狙公就逼著猴子們交出它們所采果實的十分之一。光靠著這些猴子采來的果實,他就可養活自己,而且還略有盈余。有一次幾個猴子覺得自己白白辛苦一場,狙公卻坐享其成,不愿交出果實,狙公就對它們棍棒相加,一陣毒打。猴子雖然覺得每天采摘果實是件苦活,可又怕狙公的棍棒,不敢違背狙公的命令。 有一天,一只不懂事的小猴子突然問這群猴子:“山里果實累累,難道是狙公親手所種嗎?”大伙都說:“不是呀,誰都知道這些果樹并沒有什么人去栽種,都是天生的。”小猴子又問:“既然這樣,我們干嗎靠給狙公做苦力過日子呢?”小猴子話還沒說完,猴子都已經恍然大悟。 當天晚上,猴子們
射箭和倒油的故事 宋朝有個叫陳康肅的人,十分擅長射箭。他能夠在百步開外射中楊樹的葉子,這樣的射技舉世無雙,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比得上,陳康肅對自己的本領很是自負。 有一次,陳康肅在自家后花園的場地上練習射箭,引來很多人圍觀。有一位賣油的老頭兒挑著擔子經過,也停下來,放下擔子,斜著眼睛看陳康肅射箭,很久都沒有離開。 陳康肅的箭術果然名不虛傳,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邊圍觀的人們大聲喝彩,手心都拍紅了,只有那位賣油的老頭兒,仍用斜眼瞅著,只稍微點了下頭。 陳康肅見老頭兒似乎有點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藝,又生氣又不服氣,就放下弓箭走過去問老頭兒說:“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你認為我射箭的技術還不夠精嗎?” 老頭兒平靜地回答說:“我覺得這也沒啥了不起的,只不過你練的多了,手熟而已。” 陳康肅終于發怒了,質問道
詹何釣魚的故事 楚國有位釣魚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釣魚與眾不同:釣魚線只是一根單股的蠶絲繩,釣魚鉤是用如芒的細針彎曲而成,而釣魚竿則是楚地出產的一種細竹。憑著這一套釣具,再用破成兩半的小米粒作釣餌,用不了多少時間,詹何從湍急的百丈深淵激流之中釣出的魚便能裝滿一輛大車!回頭您再去看他的釣具:釣魚線沒有斷,釣魚鉤也沒有直,甚至連釣魚竿也沒有彎! 楚王聽說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釣技后,十分稱奇,便派人將他召進宮來,詢問其垂釣的訣竅。 詹何答道:“我聽已經去世的父親說過,楚國過去有個射鳥能手,名叫蒲且(ju)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將系有細繩的箭矢順著風勢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兩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黃鵬鳥。父親說,這是由于他用心專一、用力均勻的結果。于是,我學著用他的這個辦法來釣魚,花了整整5年的時間,終于完全精通了這門技術。每當我來到河邊持竿釣魚
活到老學到老的故事 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平,學問也不錯。在他70歲的時候,他依然還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還是不自信,于是他去詢問他的一位賢明的臣子師曠。 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眼睛看不見,但心里亮堂著呢。晉平公問師曠說:“你看,我已經70歲了,年紀的確老了,可是我還很希望再讀些書,長些學問,又總是沒有信心,總覺得是否太晚了呢?” 師曠回答說:“您說太晚了,那為什么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不明白師曠在說什么,便說:“我在跟你說正經話,你跟我瞎扯什么?哪有做臣子的隨便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一聽,樂了,連忙說:“大王,您誤會了,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怎么敢隨便戲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認真地跟您談
薛譚學唱歌的寓言故事 古時候有個叫薛譚的人喜歡唱歌,他唱的歌很好聽。薛譚在學習唱歌的時候是拜當時唱歌唱得非常好的秦青為老師,向秦青學唱歌。秦青也很耐心地教他,告訴他應該怎樣練音,怎樣唱出節拍,怎樣在唱歌時投入情感等。薛譚學了一段時間后,他唱的歌好聽多了;但是他還沒有把秦青的本領全部學到手便自以為學會了,可以出師了,便向秦青提出要告辭回家。 秦青聽到薛譚不打算繼續學習而要告辭回家的意思后,也不勸阻他,就在薛譚臨行的這天,在郊外的大路旁擺設著酒為他送行。當飲完臨別酒后,秦青自己卻向著他的學生——薛譚打著節拍,自己唱著送別的歌曲。秦青唱著、唱著,他的歌聲慷慨悲壯,在樹林中縈繞,樹木都仿佛被這抑揚動聽、悲壯激昂的歌聲振動了;那歌聲優美動聽、婉轉宏亮,在天空回蕩,連天上的彩云也仿佛是被什么阻住,也不浮動了,好像佇立在天空靜聽著。 聽到秦青為他送
師文學琴的寓言故事 古時候有個善于彈琴的樂師名叫瓠(hu)巴,據說在他彈琴的時候,鳥兒能踏著節拍飛舞,魚兒也會隨著韻律跳躍。鄭國的師文聽說了這件事后,十分向往,于是離家出走,來到魯國拜師襄為師。師襄手把手地教他調弦定音,可是他的手指十分僵硬,學了3年,竟彈不成一個樂章。師襄無法可想,只好說:“你太缺乏悟性,恐怕很難學會彈琴,你可以回家了。” 師文放下琴后,嘆了口氣,說:“我并不是不能調好弦、定準音,也不是不會彈奏完整的樂章。然而我所關注的并非只是調弦,我所向往的也不僅僅是音調節津。我的真正追求是想用琴聲來渲泄我內心復雜而難以表達的情感啊,在我尚不能準確地把握情感,并且用琴聲與之相呼應的時候,我暫時還不敢放手去撥弄琴弦。因此,請老師再給我一些時日,看是否能有長進!” 果然,在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師文又去拜見他的老師師襄。師襄問:“你的琴現在彈得怎樣啦?
駝背老人捕蟬的故事 孔子帶領學生去楚國采風。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著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贊后問:“您對捕蟬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后,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胡須,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他說:“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里,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手到擒拿
愚公移山的故事 在山西省境內,而今聳立著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占地700余里,高逾萬丈,據說是從冀州與河陽之間遷徙而來。 那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已經快90歲了,他的家門正好面對著這兩座大山。由于交通阻塞,與外界交往要繞很遠很遠的路,極為不便。為此,他將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議解決的辦法。愚公提議:“我們全家人齊心合力,共同來搬掉屋門前的這兩座大山,開辟一條直通豫州南部的大道,一直到達漢水南岸。你們說可以嗎?”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贊同這一主張。 這時,只有愚公的老伴有些擔心,她瞧著丈夫說:“靠您的這把老骨頭,恐怕連魁父那樣的小山丘都削不平,又怎么對付得了太行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再說啦,您每天挖出來的泥土石塊,又往哪兒擱呢?”兒孫們聽后,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將那些泥土、石塊都扔到渤海灣和隱土的北邊去不就行了?”
討厭圓形的故事 有戶人家的奶媽做了一個可以旋轉的圓形玩具來取樂嬰兒,嬰兒很喜歡。奶媽經常拿它轉動,吸引來許多小孩子與嬰兒一起玩樂。 有位朋友叫公植的,聽說有這個玩具,就請主人拿出來一看,他一看就急忙把玩具燒了,還責怪主人說:“古代討厭圓形的君子歌吟道:‘寧可方正而為奴仆,不可圓滑而為大官;寧可方正而受到污辱,也不可圓滑取得榮耀。’其中有特別固執的君子還終生不抬頭看天,因為討厭天是圓的。有人解釋說,天大無比,難以看清,所以說天是圓的,實際上它不是圓的。可君子回答說:‘天即使不圓,但人們已稱它為圓,所以我還是討厭它。’您家為什么要造出這旋轉的圓器,放肆地讓它來取樂兒童呢?兒童小時候喜歡它,長大后必然偏愛圓東西。引導小孩子喜歡圓東西已是一種不義之舉,又親自玩弄圓東西,則更有失方正之道。可嘆啊,您在家里寵愛圓形的東西,出門在外一定會喜歡小人的趨附圓滑之風
馴化獐子寓言故事 有一位客人去侯子家訪問,送了他一只獐子。侯子問:“獐子可以馴化嗎?”客人回答他說:“在太平盛世里,野獸都可以成群地出游,你難道不相信嗎?為什么獐子不可以馴養呢?”侯子說:“對呀,我試試看吧。” 侯子為獐子造了間房子,開始馴養它。獐子的情緒很不穩定。它一會兒低聲呦呦地叫,叫過之后,就靜靜地呆在那里,一動不動,好像在思念什么;一會兒又嗥嗥地大叫,顯得很是悲涼。到了晚上,獐子不愿被囚禁在房子里,常常用頭去撞門。如果有人走近去看它,它就驚恐萬狀地在角落里縮成一團,一動不動地盯著來人。獐子雖然在這些方面表現得與人很相似,但還是難以將它的野性馴化。 仲鳧王子聽說了這件事,就去對侯子說:“你顯然不善于馴養獐子,為什么你不把它交給我馴養呢?”侯子回答說:“你的院子里面有兩條狗,大的像西旅氏的猛狗,小的也是韓之盧的后代,十分勇猛。如果
獵鷹擒鵬的寓言故事 楚文王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打獵。他一直希望能夠擁有一只超凡脫俗、勇猛無比的獵鷹跟隨左右,在打獵時助自己一臂之力。于是他命人在全國各地張貼告示,懸賞重獎獻上優秀獵鷹的人。 果然有一天,一個人風塵仆仆地來拜見他,獻給他一只獵鷹。這只獵鷹體態矯健,渾身的羽毛光滑油亮,像一匹褐色的緞子,沒有一絲雜色,腳爪鋒利得閃出道道寒光,樣子威武神駿,果然不同于一般的獵鷹。楚文王很是高興,想早些看到新得的獵鷹一試身手,于是就帶著它到云夢澤去打獵。 楚文王叫人挖下了許多陷阱,里面埋上尖刺,又布下了大量用來捕捉動物的夾子和羅網,然后下令放火燒荒。一時間,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大小飛禽走獸爭相奔逃。這樣沒頭沒腦的一陣亂穿,被火燒傷的、被煙熏倒的、掉進陷阱的、被夾子夾住的、被網罩住的動物不計其數。趁著這有利的時機,獵鷹們紛紛豎起了頸上的羽毛,拍打
四只麻雀的遭遇故事 籠中,有四只被捕獲的麻雀。 一天,主人把它們提到廚房,籠子的門破例打開了。它們其同意識到等待它們的結果將是被殺。 這該如何是好呢?它們開始唧唧喳喳地議論開來。 麻雀甲說:“我看咱們還是趕緊沖出鳥籠,尋找逃生的機會吧?說不定廚房的天窗恰巧開著呢?” 麻雀乙反駁說:“你說的倒是輕松。要是這個廚房沒有出口的話,那么我們豈不是又被抓住?那樣下場可就慘了!” 麻雀內說:“要不咱們還是再等等吧,我看主人未必真殺我們!” 另外一只麻雀沒有發言,只是想等它們議論出個結果后,再表態。 情況十分危急。 麻雀甲趁主人回手取刀的當兒,一下子沖出了樊籠。 麻雀乙還在考慮廚房是否能有出口的時候,就被主人逮住扭斷了脖子。 另外兩只麻雀則嚇得渾身發抖
不愛洗澡的小豬故事 在美麗的智慧森林里,住著一群快樂的小動物。 在這群小動物里,小豬奇奇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因為她長得圓圓的、白白的,漂亮可愛的模樣可討人喜歡啦,大家都愛和她做朋友。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最近奇奇變懶了,她變得不愛洗澡,也不洗衣服,身上的衣服一穿就是好幾天。 漸漸地,奇奇身上變得臭臭的,原本白白的模樣也變得又黑又臟,小伙伴們一靠近奇奇都會聞到一股難聞的味道,????于是大家都不愿意和她玩了。 奇奇納悶了,為什么大家見到自己就躲著走呢?正苦惱著的時候,小兔咪咪來找奇奇了,她對奇奇說:“奇奇,明天我家舉辦生日派對,你也一起來玩吧!” 奇奇高興地點了點頭,心想:“太好了!這次一定要和大家做回好朋友!” 第二天,奇奇興高采烈地趕去咪咪家參加生日派對。在派對上,小伙伴們紛紛給咪咪送上
不愛刷牙的小獅子故事 小獅子不講衛生,不愛刷牙,他的嘴巴越來越臭。有一天,小獅子來找小熊玩,他剛開口說:“小熊,我——”話還沒說完呢,只聽小熊說了句:“什么味兒!”接著,“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 “小兔,我們——” 小獅子看了小兔走過來,想和他一起玩。可他話還沒說完呢,小兔頭暈暈地說了包:“好臭!”接著,也“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 小獅子呆呆地看著,不久,小象甩著鼻子走過來,小獅子張開嘴巴,對小象說:“小象,我們來玩——” “好難聞的氣味!啊……啊……啊嚏!”小象打了個大噴嚏,接著,也搖搖晃晃地倒在了地上。 小獅子沒有找到一個朋友玩,他悶悶不樂地回到家。這時,他看到出遠門的爸爸回來了,小獅子張嘴巴,高興地喊:“爸爸!”爸爸突然把鼻子捂住,向后退。他對小獅子說:“天哪,你多久沒刷牙了?”
書籍
繪本
童話故事
寓言故事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