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和驢子的童話故事 瞎驢出門遠行,天色已晚,他闖入密林。迷路了!他陷入困境,前進不得,后退又不能。縱使驢子雙目明亮,也奈何不得夜黑林深。幸好碰到了一只貓頭鷹,他情愿替驢子把路引。 溝壑、土丘、山崗,全看得清,貓頭鷹確有夜行的好本領。終于登上了坦途天色大明,驢子怎忍離開引路人?他央求貓頭鷹不要離分。貓頭鷹竟然。想騎著驢兒游遍世上路程。他坐上驢背儼然主人,指令驢兒前行。他們順利嗎?遺憾萬分! 太陽剛剛出來,描頭鷹的雙眼立即失明。然而它又,命令著驢兒向西向東。它吆喝著:“注意,右面有坑!”其實,左邊的坑比右邊的更深。“再往左靠,再往左靠!”砰!驢子連同貓頭鷹墜入谷中。 貓頭鷹和驢子的童話故事點評 貓頭鷹是典型的夜行性鳥類。它的視覺神經非常敏感,白天的紫外線會對它的眼睛造成傷害。并且貓頭鷹的生理結構已經發展成適合晚
迷信的童話故事 每當布谷鳥咕咕啼叫,人們就議論這是喜報,還是惡兆。 老婆子們嘮嘮叨叨:“它要是向誰叫上一百遍,這人就能活一百年,它要是對誰只叫一遍,這個短命鬼就活不過今年。” 關于這,我想起了一則,我把它獻在你們面前:一位小姑娘走進森林,聽見布谷鳥正在啼鳴,她想要問一問自己的命運,“告訴我,布谷鳥,我在世上有多長的壽命?今年里是不是沒災沒病,太太平平?”布谷鳥聲聲啼叫,我們的小姑娘張開嘴一心一意聽它呼號,把世上的一切統統忘掉。 就在此時。一條毒蛇悄悄爬到,一口把她咬。她就像,夏季盛開的花一朵,突然挨了一鐮刀。盡管布谷烏對她不斷鳴叫。空許她百年活到老,可是由于被蛇咬,可憐她一年都沒能活到! 迷信的童話故事點評 迷信的定義是沒有任何證據的信仰就是迷信。如果我們迷信一個信仰的話后果非常嚴重,這會把我們引入
莊稼人與猴子的童話故事 莊稼漢生在世上自食其力,莊稼漢辛勤勞動汗水淋漓,莊稼漢日復一日耕作不息,在勞動中成果可期。一位行人路過此地,對莊稼漢夸贊不已。 聽見了這番夸獎,一只猴子也想靠“勞動”來攫取榮光。它虛榮好強,妒火滿腔,開始東奔西忙。它抱起一塊大石頭,來回搬動不停。石頭可不是餡餅,搬動它不是件輕松的事情,得出點汗才行。這猴子忙個不停,累得汗水淋淋。一位過路的行人見此情景,不由得把話講明:“你干嗎白費這么大的勁?瘋子原是從來不得安寧!”“往后我說啥也不干了!”猴子把石頭扔掉,停止了“勞動”,大發牢騷:“為勞動,人類彼此間評功擺好,我,卻為此受盡嘲笑!” 莊稼人與猴子的童話故事點評 每個人應該有榮譽感,但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如果建立在虛構的,偽裝的外表下,就是虛榮心。虛榮心人人往往都有,但程度不同,表現形式不同。虛榮
行人與狗的童話故事 兩個行人夜間走路,一邊走著,一邊閑談吐。忽然一只狗叫起來了,接著便是第二、第三、第四只。以后各院兒的都跑了出來,總數目不下三十、五十。一個人揀起了石塊欲擲,另一個急忙把他勸阻:“狗生來要叫,你何必多此一舉?你一打,反會激起眾怒。狗的脾氣我十分熟悉,我們只管走我們的路,”果然不出五十步,狗吠漸息。 最后聽不見了,寂靜如初。 行人與狗的童話故事點評 好忌妒者有個癖好,他見什么都愛喊叫。你自不搭理他,叫上一陣,也就算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要問別人好不好看。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久不了。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么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
貓和廚師的童話故事 從前有一位廚師,他頗有點兒學識。 有一天他去酒館,安排超度故親的筵席:他是個虔誠的教徒。當他離開自己的廚房時,給貓托付了所有食物,以免被老鼠偷吃。廚師事畢返回廚房,情況意外,誰能料想!地面上糕餅狼藉,貓兒蹲在墻角的醋罐旁,它正撕啃著一只烤雛雞,嚼得有聲,吃得正香。 “你這個饞鬼,你這個壞蛋!”廚師開始了對貓的訓言,“不說你沒有臉兒把我見,你看著墻壁也該紅臉。”(貓兒只管把雞嚼咽)“以前你的確還很老實,人們都夸你規矩,如今成了小偷,成了騙子!哎呀!多么可恥!多么可恥!今后絕不讓你進廚房,連進院子你都別想。人們對你將備加防范,正像防范一只餓狼。你成了瘟疫,成了禍殃。” 貓兒一邊聽,一邊吃得忙。我們的廚師,他的教誨。你說,結果到底如何?貓兒已吃完了烤雞,他的言論尚未完畢。我想奉勸這位廚師,把如下的話兒寫上墻壁:該用權力的場
患難中的農夫的童話故事 在一個秋天的夜晚,賊鉆進了農夫的宅院。他悄悄弄開了貯藏倉庫,地板、天棚、墻壁任意掘翻。這沒良心的偷兒囊括席卷,賊還有什么良心可言!我們的農夫好可憐,由富變窮只在一夜間。他幾乎得去行乞討飯。 老天保佑吧,我們可別有這樣的夜晚!農夫十分煩惱、憂愁,請來了所有的親戚、朋友。 “請幫幫我吧!”他提出了請求。于是議論紛紛,劃策又出謀。 加爾倍奇干爹說:“你不該讓人知道你富有。” 克里梅奇親家說:“貯藏倉庫要在住房近處修。” 富馬鄰居說:“不,不!問題不在貯藏室的遠近,院里要養一條厲害的狗。我有小狗一窩任憑你挑,對于鄰居你,我愿分我所有。也省得去溺斃那只小狗。” 至親厚友的建議實在很多。但,實際的幫助一點也沒有。 患難中的農夫的童話故事點評 如果一旦你
青蛙和牯牛的童話故事 青蛙看見牯牛走近來吃草,它下決心要盡最大的力量來賽過牯牛的龐大,我想它是一只嫉妒的青蛙。你瞧,它是怎樣地用足狠勁鼓著氣,脹起肚子。 “喂,親愛的青蛙,告訴我,我跟牯牛一般兒大嗎?”它問它的同伴道。 “不,親愛的,差得遠哩。” “你再瞧瞧,現在我可脹大了。瞧得仔細點兒,說得明白點兒。呶,你瞧,怎么樣?我正鼓出來吧?” “我看差不了多少。” “那么——現在呢?” “跟先前一模一樣啊。” 它始終趕不上牯牛的龐大,它的狂妄的企圖超過了天賦的限度,它用力大猛,啪的脹破了肚子。它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小市民想踉大富翁比豪華,農夫的兒子花錢像一個王侯:不足為奇。 青蛙和牯牛的童話故事點評 “人貴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確客觀的認識自
鷹與雞的童話故事 為了充分享受燦爛的白天風光,一只鷹飛向高空云端,一直過游到發生閃電雷鳴的地方,最后,鳥王從云層高處下降,休息在烘谷房上。盡管這個地方對鷹王來說太不相稱,但是鳥王自有它自己的脾氣:也許,它要使烘谷房遠近聞名,或者因為附近并沒有合身邊的棲息地方。既沒有橡樹,也沒有花崗石巖璧;我不知道這到底什么意思,這只鷹剛剛在這烘谷房上稍稍棲息一會,馬上又飛到另一個烘谷房。 一只抱窩的鳳頭母雞看到了這光景,就跟它的親家這樣嘀咕:“鷹憑什么得到如此的榮光?難道是憑它的飛行本領?親愛的鄰居?得了吧,老實講,如果我高興,我也會從一個烘房頂飛到另一個烘房頂。我們從此再不要這樣愚蠢,再去把鷹吹捧得比我們還高明。不論鷹的腿還是眼睛都不比我們更厲害。你馬上就可以親眼看清,它們也在低處飛,同雞一般高。” 被這種胡說八道弄得心煩,鷹回答道:“你說得不錯,可是并不全面。
忘恩負義的商人的童話故事 一個商人從事航海販運幸運地發了財。他曾屢屢戰勝風險,各種各樣惡劣的氣候和地形都沒有對他的貨物造成損失,對于他,命運女神格外垂青。他的所有同行都被主管生死的阿特洛波絲女神和海神乃普敦罰款交稅,只有他的船平安抵港。代理人和經銷商對他忠實守信,人們奢侈的享受和購買欲望使他財源廣進,他順利地販賣所經營的砂糖、瓷器、肉桂和煙草什么的,總之,財富像雨點般落下,不多時他已是腰纏萬貫的大富翁了。 在他周圍,人們談論的都是值錢的威尼斯杜卡金幣,他駕車走狗,就是齋戒的日子里也有婚禮般的排場。一個朋友目睹了豪華盛宴之后,羨慕地說道:“您的家常便飯也有這樣的氣派!” “這還不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奮斗,靠我的聰明、我花的心血,靠我抓住機遇投資準確得來的嘛。” 這位商從認為賺錢是件極容易的事。因此,他把賺得的錢拿出來又去搞投機,這一次可是極不
算命的女人的童話故事 有個女人在巴黎替人算命,每當遇到事,人們都要去聽聽她的意見。例如有誰丟了一塊破布,誰有了情人,過分老實的丈夫怕老婆,好發火的婆婆,喜歡吃醋的老婆等等,大家都往算命的女人那里跑,為的是想聽聽自己想聽的話。算命女人的本事就在于花言巧語,嘴里念念有詞,大膽地揣摩著對方的心意,加上幾次偶然的巧合,各種招數總有起作用的,最后使大家嚷著說命算得真準真神。因此,這個算命女人盡管愚不可及,還是被人當成能通神的仙人。她身居破屋,卻是腰纏萬貫,不靠別的生財之道,就用這個本事賺了大錢,她替丈夫謀了個職位,買了個官銜,還買了一所房子搬走了。 后來這間破房子里又住進了一個新的女房客,于是全城的人,姑娘、傭人、有身份的先生們,總之,每個人都像以往一樣前來算命,因為這間破屋已被看成是著名女巫西比伊的洞窟。她像先前的那個女人一樣,也是門庭若市。她逢場作戲,能說會道,逢人
母狗借房的童話故事 一只母獵狗已到了分娩期,可還沒有找到安身生娩的地方,這激起了同伴的憐憫心,應允把自己的草屋借給它暫住。這樣,獵狗就在同伴家的草屋里安頓住了下來,閉門專心生產。過了些時候,它的伙伴見它已生了孩子,就準備搬回來住,獵狗請求再延長半個月期限,理由是它的孩子現在剛學走路,于是它的請求得到應允。半個月過后,同伴如約向獵狗要回自己的房子和家具。這次,獵狗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它張牙舞爪地回答說:“我是準備搬出你家,但這要看你是不是有本事讓我搬出去!”原來這個時候,獵狗的孩子都已長大,個個兇惡強壯。 母狗借房的童話故事點評 給壞人東西遲早使你后悔,而要向他們索還借出的物品,則更必須使用文攻武衛等各種方式。對這種人,要是你敬他一寸,他就會占你一尺。對于一些小人,我們絕不能一味的寬厚、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對于尖鉆刻薄者,對于故意尋釁
鷺鷥的童話故事 一天,一只長頸長嘴的鷺鷥邁著一雙長腿漫無目的的在踱步。它沿著河岸散步,河水清清,氣候怡人,鯉魚和鮈魚在水中游弋。鷺鷥瞧著它們游到河邊,本可唾手可得,但鷺鷥沒這樣做,它按時進餐,生活有規律,這時還沒有胃口。 過了一會兒,它有了食欲,于是走近河邊,看到幾條冬穴魚游到水面,鷺鷥不喜歡這道菜,它要等上等的食物。它的臉上浮現出一種不屑一顧的神情:“我吃冬穴魚?我堂堂鷺鷥,吃這樣差的飯菜?把我當成要飯的?!” 放走了冬穴魚后,鮈魚又游了過來。“鮈魚!就這晚餐?要我為這沒味道的東西動嘴,上帝也不會同意!” 可到了最后,當鷺鷥饑餓難耐卻又見不到一條魚的時候,它卻為更差勁的食物張開了嘴。它看到了一只蝸牛,感覺既幸運又高興,于是猛然撲過去,把蝸牛吞進了嘴里。 鷺鷥的童話故事點評 鷺鷥是鷺科的鳥類,為大、
鞋匠與財主的童話故事 一個補鞋匠從早到晚哼著歌,他的曲調明快歡樂。他的快活也感染了別人,聽到這歌聲,人們的心情都歡快起來。他比古希臘七圣人中的任何一位都要心滿意足。 鞋匠有個財主鄰居,卻與鞋匠恰恰相反,極少唱歌和睡覺。他把錢縫到衣服襯里還擔心丟失,有時到了黎明才昏昏入眠,可鞋匠的歌聲又把他鬧醒。財主于是抱怨老天爺,怎么不像出售食品飲料那樣也出賣些睡眠給我呢? 這天,財主讓人把那個正在哼歌的鞋匠請到自己的家里,問道:“格里古瓦先生,我想知道您一年能掙多少錢?” “一年?說真的,老爺,”快樂的鞋匠用愉快的聲調回答,“我可不用這種方式計算收入。我也不是天天可以賺到錢的,只要能混到年尾也就可以了,過一天算一天。” “是這樣嗎?那你一天能掙多少錢?” “時少時多,倒霉的事也不是沒有,要不然收入還相當可觀。主要是一年中總有些
驢子和他的影子的童話故事 一個旅客雇了一頭驢,騎著它到遠處去。那天天氣很熱,赤日炎炎。他停下來休息,躲避在驢子的影子下,求個蔭涼,避免暴曬。驢子的影子僅夠遮蔽一個人,于是旅客和驢子的主人為了遮蔭激烈地爭起來,誰都認為自己才有這個權利。驢子的主人堅持說他僅出租驢子本身,不出租驢子的影子。那旅客說他雇的驢子包括驢子本身和影子。他們爭論不休,以至互相打了起來。當他們打架時,驢子逃跑了。 驢子和他的影子的童話故事點評 人們往往為小事爭吵不休,從而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做人要有禮貌。路窄人心寬,多一些謙讓,少一些爭吵;多一些禮節,少一些謾罵;多一些關愛,少一些淡漠。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更融洽了。
蜘蛛與灰塵的童話故事 一場大雨過后,蜘蛛從樹枝上探出頭來,準備重新織一張網。 過了一會兒,網織好了,蜘蛛很高興,因為它知道,只要有網,自己便能不費吹灰之力獲得一頓美餐。于是它快速地爬到了一邊的角落,等候著獵物來自投羅網。 果然,沒過多久,一只蚊子就出現了。它忙著搜尋自己的午餐,根本沒有注意到前面致命的陷阱。它撞上了那網,掙扎了一小會兒就精疲力盡,不動了。 蜘蛛敏捷地順著絲網爬過來,試探地用細長的腳趾觸動了一下獵物,見蚊子真的放棄抵抗了,就吐出一圈圈的粘絲裹住自己的午餐,像晾干的臘肉掛在蛛網邊上。蜘蛛對自己的狩獵能力向來很自豪,因為當其他家伙還在滿天飛、滿地爬尋找食物的時候,自己卻可以坐在一邊,等待獵物主動上門給它吃。它甚至認為,在所有的蟲族中,自己是最有本事的,爬得最高看得最遠,是最值得他人敬佩的。 不過,它很快就為它的高傲
烏龜的爬行術的童話故事 烏龜的行速以緩慢著稱,它總是馱著笨重的甲殼一步一步爬行著,一點也不著急。 烏龜的好友兔子看了心里難受,跑來勸它:“我說龜大哥呀,你怎么老是這樣慢吞吞的爬行呢?你應當向別人學些新技術才對,比如你可以向青蛙學跳躍,向鴕鳥學競走,或者干脆向我學奔跑,這樣,你的速度不就快多了?” “何必費心呢?”烏龜不緊不慢地回答:“此爬行術乃我祖上所傳,豈可輕易更改。” 兔子大不以為然:“事物在發展,技術在更新,怎么能因循守舊一成不變呢?更何況你這爬行術實在落后,再不變革就難以適應時代潮流了。” 烏龜一點也不著急:“此術雖說落后,祖宗能用我又何必改呢?再說了,慢有慢的好處,俗話說得好啊—‘激進冒險守舊保險。’” “怎么會保險呢?”兔子有些急了:“萬一出現緊急情況,憑你的爬行速度能跑得脫嗎?” “這更
眼睛的爭論的童話故事 公雞和貓頭鷹對于眼睛的不同見解產生了爭論。 公雞說:“誰都沒有我認識的清楚,眼睛這東西白天能看清一切事物,一到晚上就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見了。” 貓頭鷹提出反對:“你的說法毫無根據,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眼睛只有在夜間才能看清事物,而白天見到的只能是白茫茫的一片而已。” 公雞堅持道:“不對!我在白天可以四處活動覓食,晚上就只能當夜瞎子寸步難行,事實最能說明問題。” 貓頭鷹毫不相讓:“你才不對哩,我為什么要在夜晚捕鼠除害,而白天里只能一動不敢動的蹲枝頭?原因就在于我白天看不見的東西到了夜晚都能看清,這就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事實!” 他們各執已見,爭論不休。貓在一旁聽了不禁發笑。 “你們全錯了,我的認識才是最正確的,”貓成竹在胸,振振有詞地說:“眼睛不但在白天能看清事物,晚上同樣能看得見,我
麻雀的嘆息的童話故事 紅喉歌鴝是很有特色的鳥,他背上的羽毛褐色,喉部有顯眼的紅色羽毛。他不僅歌唱得好,還會惟妙惟肖模仿昆蟲的叫聲。紅喉歌鴝生活得無憂無慮,整天快快樂樂。紅喉歌鴝見一只麻雀在草叢中連聲嘆息,關心地問道:“你身體不好,還是遇到了什么困難?” 麻雀說:“我身體沒有什么毛病,只是肚子餓得慌,連飛的力氣也沒有了。” 紅喉歌鴝笑著說:“我當是什么事情,原來你只是為沒有找到食物煩惱。食物到處都有,你只要努力尋找,怎么會餓肚子呢?” 麻雀說:“如今植物種子已經很難找到了,我只能抓些昆蟲充饑。剛才我發現了蟋蟀,心想可以美餐一頓了,哪知他鉆進草叢逃跑了。我在這里等了很久,再也沒有發現昆蟲走過。我怎么就這么倒霉呢?” 紅喉歌鴝對麻雀說:“我可以讓蟋蟀自己走到我們面前,你就等著抓他充饑吧!”(童話故事:) 紅喉歌鴝見麻雀
齊景公葬狗的童話故事 春秋時代,齊國景公有只愛犬死了,景公便下令替狗訂制棺木,并舉行隆重的葬禮。大臣晏子聽了,趕緊勸他停止。齊景公說:“哎!好玩嘛!”晏子說:“君王,您這就錯了。征收人民錢財不用在人民身上,反而要用來取悅您周圍的人,這樣的國家還有什么指望?況且孤苦老弱的人凍死,狗卻有祭祀;貧苦的人死了沒有人憐憫,狗卻有棺木可以厚葬。要是您這種舉動被老百姓知道了,一定會怨恨您;鄰國知道了,一定會輕視我國,君王應該仔細地考慮才是。”齊景公聽了晏子的勸告,才打消葬狗的原意。 齊景公葬狗的童話故事點評 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以前,都必須要仔細想一想,哪些事是應該做的,哪些事是不應該做的;哪些事應當先做,哪些事應當后做。假如你功課還沒做好,便先想到要去游玩;或是 把零用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那就跟齊景公不先考慮照顧貧苦的老百姓,卻要花大筆的金錢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