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也有舅舅嗎?當然有,但是老虎的舅舅不是老虎而是貓。
古書里早有“貓為虎舅”之說;動物學家也說貓虎同祖同宗,虎屬貓科;詩人陸游的《嘲貓說》更具體的說:“貓為虎舅,教虎以百藝,惟不教上樹”;民間傳說也是這樣說的。
據說貓本來不是老虎媽媽的兄弟,連堂兄弟、表兄弟、拜把子兄弟都不是。老虎笨呆呆的沒什么本事,靠攔路打劫逮一些老弱病殘,或撿一些病禽死獸充饑;一日,虎看見貓很機靈,還能抓到活物,便死乞白賴的纏住貓認親攀故,打保證說貓就是它的親舅舅。虎還表“信誓旦旦,秉志不回,幡然高舉,與爾永親”的決心。
貓并不相信虎是它的外甥,八桿子也打不著,不知道媽媽的哪房姐妹會生個這般猙獰恐怖的外甥崽子。
虎說,貓和虎很久很久以前是一家,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八面威風的虎王撲在地下三跪九叩首,左一聲右一聲的叫貓做舅老爺。虎還要拜貓舅為師,保證一日為師一生為父,永生不忘,一輩子孝敬貓舅老爺。
貓并不知道虎心懷鬼胎。但看這外甥是個龐然大物,時時虎視眈眈,便多少有些戒備。它弓著腿,瞪著一雙綠瑩瑩的眼睛,時時提防著這惡狠狠的外甥崽子。
虎看出來了貓的心思,便甕聲甕氣的說:“放心吧,你這貓舅這樣鬼精靈鬼精靈的;虎毒也不食子,你還是我的舅爺呢!”貓見虎十分虔誠也就情面難卻,離得遠遠的把摸爬滾跳、廝殺撲咬的看家本領都教給了外甥崽子。
烏鴉在樹梢刮刮地叫個不停,貓聽不懂烏鴉叫些什么。老虎心里自然明白,烏鴉是在報憂,便“吼”了一聲把烏鴉嚇跑了。虎的吼聲令貓更加心驚肉跳,不得不加倍小心謹慎一些。
虎學本事才剛剛出師,便說要試試本領,看看能不能把舅老爺逮住。貓嚇得出了一身冷汗,腿一蹬,簌的便上了樹。幸好貓留了個心眼,“惟不教上樹”。
貓在樹上喵喵的質問:“你這個不仁不義的外甥崽子,你不是說‘虎毒不食子’嗎?”
虎哼哼鼻子:“我什么時候吃了我的虎崽崽啦?”又冷笑說:“我并沒有要吃掉你,你還不夠我塞牙縫呢!是我的肚子餓了咕嚕咕嚕叫,怪得了我嗎?你為什么要能充饑,我為什么沒有想吃那塊烏黑的大石頭和那些碧綠的野草呢?”
虎反守為攻,還找茬,挑“舅舅”的不是,責怪貓說:“你那么保守,不教我上樹,對我不真心實意,不和我同心同德!我把你當自己人,叫你舅舅,拜你為師,你卻沒有把真正向我交心,竟然留了上樹的絕招不教給我。你是真心真意和外甥崽子一個心眼兒,是和外甥崽子站在一個立場上嗎?”
貓心里明白那個鬼崽子是玩狡辯耍伎倆,簡直是強詞奪理。自己的嗓門沒它大,不和他爭辯,擺起尾巴“喵喵”兩聲,刺溜一下蹦到另外一棵樹上走了。
貓舅心里十分不痛快,邊蹦邊跑邊提高嗓子,喵喵的罵聲不絕,罵虎外甥沒有良心、不講信用、沒心沒肺、唯利是圖、不識好歹、六親不認、翻臉不認人……罵得夠狠的。它玩不過人家,只好學潑婦罵街,圖個嘴巴痛快。
貓想想罵得還不過癮,便又謅了幾句圖痛快:
虎崽虎崽你太狠,胡說你是我外甥;
甜言蜜語來哄我,說你將來會孝敬。
跪跪拜拜叫師父,要我教你摸撲滾;
舅舅教你學本領,你竟存心要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