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桃子青澀的季節(jié),就不該伸手摘桃。
——題記
何謂早戀?相比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將其簡單的解釋為“過早地談戀愛”,百度百科給了更為詳盡的回答。早戀也叫青春期戀愛,一般指18歲以下的青少年之間建立戀愛關系或?qū)τ诋愋愿信d趣、癡情或暗戀。在中國,這個詞語往往帶有長輩一方的否定性色彩。但其實,早戀是一種世界性的社會現(xiàn)象。
正如“一個千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的我們面對早戀,總有不同的態(tài)度和方法。姑且讓我按照數(shù)學分類討論的思想來剖析一下面對早戀的“我們”吧。
首先,來看看早戀的主角們——學生。有的易沖動,面對飛來的感情,無可救藥地傾其所有,陷入“舉手長勞勞,兩情同依依”的甜蜜蜜中;也有的持觀望態(tài)度,按捺內(nèi)心的熱烈,“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還有“取百家之長”的,既有“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激情,也有“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的羞澀??傊覀円源笕藗儫o法理解的叛逆和固執(zhí)、詩人般的朦朧和憂郁,桀驁不馴的姿態(tài),來守護早戀的“貞潔”,享受早戀的“情調(diào)”?;蛟S我們不是愛上某個人,而是愛上成人世界中的戀愛,愛上一起望藍天白云,愛上一起談月亮星星,愛上一起看樹葉從枝頭悄悄滑落,愛上那因為早戀而變得思想明澈的時光。
其次,再瞧瞧早戀的觀眾們——老師和家長。他們,也是“我們”這個詞中的一類,面對早戀時,可以被粗略地分為兩類。一是反對,也是大多數(shù)的態(tài)度,昨天說什么“放棄一棵樹,你會得到一大片森林”,今天又嘮叨著什么“花開得太早是個美麗的錯”,也許明天的“諫詞”就變成一首打油詩了,“小小年紀別學壞,認真讀書別戀愛。戀愛容易受傷害,別讓早戀它存在。”這樣說說的還算信任了,通常都是雙管齊下,家里學校一齊“雞飛狗跳”,直到學生們發(fā)出“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嘆息,“我們”才心滿意足地離開;而另一類就是鳳毛麟角的贊成和任由發(fā)展了,這時的“我們”視早戀為人生之必經(jīng)路,把握分寸地加以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