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到突如其來的大風暴,只有你一人被刮到一個盡是亂石野草的小島上,你會沉著地在島上生存下去并幫助更多的人(包括野人)去脫離危險嗎?至少我不能。但是魯濱孫,他能!他正是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和他人。他那勇敢、堅強的性格,深深打動了我。
細細想來,魯濱孫在島上孤獨的二十八年中,經歷的那么多事情,都是把不可能變為可能。而這些變化,都是他用勤勞的雙手,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創造出來的智慧的結晶。他做一個小小的木柵欄就花了他差不多一整年的時間,為了做一個耐火的罐子,他做了數十次的試驗……這也提示了一個真理:沒有付出,哪有收獲!同時,他在經歷心理斗爭后,很快從孤寂的陰影中走出來,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考驗,并很快付之行動——開辟新家園。他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抗挫折能力的強大,讓我不禁對他肅然起敬了。
我不禁聯想到不久前學過的一篇課文——《桃花心木》,魯濱孫所遭遇的一切,不正是課文中所說的“生活中的不確定”嗎?他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就可以積極樂觀地對待困境,振作起來,我們就只會待在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中,驚嘆他的積極樂觀?!“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不會自立,不會生存,這不僅是少年的悲哀,還是全中國人的悲哀。
在當今社會中,有多少人正是利用了人們這一致命弱點,才制造了那么多起令人發指的惡性事件。這都是因為我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啊!我們要鍛煉自己的自我防范意識和抗挫折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面對困難、危險的時候時刻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我想到有一個小男孩被壞人騙到一幢廢棄的居民樓內,他并沒有泄氣,嘗試各種方法向外界求救,最終用自己的智慧擺脫了困境。
有的時候,在遇到困境時,真正決定人生死的,并非惡劣的條件,而是自己的心態。生死就在一念間。
在人生中,大的災難也許并不常見,但小的坎坷卻時時陪伴。人生的路總歸是要自己走的。感謝《魯濱孫漂流記》,是它,教會了我們怎樣學會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