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業是:抄生詞五十個;背英語兩課;做試卷三張……”
聽著老師布置這么一大堆作業,同學們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欲哭無淚的我狠狠地咬著筆頭:假如我是老師,我才不會布置這天花亂墜的作業呢,我會……我一下子陷入遐想之中——
假如我是老師——暫且當個語文老師吧。我會大力推行快樂教育。首先我決不布置一大堆枯燥的作業讓同學做,那樣只會讓同學們做得目光呆滯,愁眉苦臉。那不寫作業,難道讓同學們一放學就瘋玩個夠嗎?不,我會讓同學們互相協作,用各自的知識編一本自己的《百科全書》,一個學期后可要到我這兒交貨哦;其次,我會讓同學們評論世界大事,讓他們擁有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我甚至還會讓同學們用上課時間去實地觀察某件事物,自己動手查閱資料,尋找新的寫作方法……而這一切都是為寫作文而做準備,這不僅能鍛煉同學們的邏輯思維,還能培養同學們認真思考的習慣。
我要爭當“三不”老師,即——不占課、不拖堂、不板臉。占課、拖堂,不僅會耽誤、打亂同學們的正常學習安排,還會降低他們對老師的好感,當然更學不好——大家的心早就飛到外面去了。而板臉呢,同學們則不會向你說心里話、問問題,并產生對學校和學習這兩種事物的恐懼感。我這個“三不”老師呢,當然是一下課就和同學們一起玩得不亦樂乎,體驗真正的師生情了!
我更不會以成績的好壞來衡量學生的品德。若有同學之間發生糾紛,我會調查清楚。問完“原告”問“被告”,問完“被告”問“原告”決不偏聽一面之詞,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化解他們的矛盾。無論學生的成績好壞與否,全實行“三和”(和解、和睦、和平)政策,因為這是公正對待學生的最好準則。
我還會小心呵護同學們無限的想象力。我會讓同學們經常擁抱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讓他們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我要培養他們從小就有“雖然這個世界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我依然愿意想象”的意識。擁有想象力才有創新力,才可能從事發明、創造、研究或寫作。作為語文老師,我不會逼孩子寫千篇一律的八股文,而是讓他們寫格式新、事物新、語言新的“三新文”。我立志當一名辛勤的“園丁”,讓祖國的“花朵”燦爛綻放!
呵呵呵……我突然被同桌拍醒。面對鋪天蓋地的作業,我竟走神退想了這么久。天哪,我只好先寫作業了,至于當老師的事,還是以后再說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