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藥。發(fā)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藥,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藥,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藥。
鑒別自己的頭痛
頭痛的癥狀不同,緩解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是原發(fā)性的,則可以嘗試自己緩解,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則要趕快去醫(yī)院治療了。
1、偏頭痛
發(fā)病率最高,在中、青年人群中發(fā)病尤其多,典型偏頭痛病人多在青春期發(fā)病,大多數(shù)還有家族史。20%的偏頭痛病人發(fā)作時有先兆,比如情緒低落、“眼前冒金星”等。表現(xiàn)為從一側眼眶后部開始,逐漸加劇并擴展到半側甚至整個頭部。疼痛通常是脈搏式跳痛。當情緒波動、喝酒或月經(jīng)來潮時特別容易誘發(fā)。維持時間一般不會超過3天。
2、緊張性頭痛
通常在情緒焦慮或憂郁、緊張時發(fā)作,頭、頸、肩胛的位置不當也會引發(fā)。疼痛位置大多在后枕部和頸部,有時是額頭疼,呈持續(xù)性的鈍痛,頭部還可能伴有緊箍感和重壓感,一般在起床后就會開始頭部不適,頭疼逐漸加重或長時間維持疼痛。
3、三叉神經(jīng)痛
常在刷牙、洗臉、吹頭發(fā)、說話、打呵欠時突然發(fā)生單側頭臉部的劇痛,每次疼痛發(fā)作時間比較短,從數(shù)秒鐘到數(shù)分鐘都有,停止得也很突然,還會引起同側面部肌肉抽筋、眼結膜充血和流淚等癥狀。
4、感冒引起的頭痛
當我們感冒的時候機體有炎癥的表現(xiàn),在各種炎癥刺激物作用下,會刺激腦血管收縮,導致腦部相對缺血,由于腦組織對缺血缺氧很敏感,故常頭痛。
1、頭部穴位按摩
這種方法通常只對緊張性頭痛有用,能夠分散頭部的注意力,也能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緩解頭痛?;旧项^部的保健穴位都可以按,比如太陽穴、風池穴、印堂穴等,還可以揉捏后頸部,放松一下頸肩部肌肉。
2、熱水泡腳
每天晚上用溫度稍高一點的熱水泡腳15分鐘,水量須淹沒腳腕,最好泡到雙腳發(fā)紅,這樣才能起到緩解頭痛的效果。頭痛大多時候頭部會充血,在臨睡做足浴,可以引導血液從頭部回流到足部,給頭部降溫。泡腳后要立刻擦干保溫。
3、物理降溫
用冷毛巾敷于額頭,同時用冷水濕毛巾擦拭頸部、腋窩、四肢、腹股溝處,反復擦拭直到起降溫效果,采取物理降溫的同時需隨時監(jiān)測體溫。
1、糖姜茶含飲
因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全身關節(jié)酸痛,甚至怕冷、發(fā)熱等癥狀,可用紅糖、生姜、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驅(qū)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2、荊芥粥
荊芥10克,淡豆豉15克,薄荷5克,大米50克。將前三味水煎取汁備用(荊、荷含揮發(fā)油,不宜久煎);另將大米煮為稀粥,待粥熟時調(diào)入藥汁服食,每日2次,連服3天??砂l(fā)汗解表,清熱利咽,退熱除煩,適用于傷風感冒,發(fā)熱惡寒,頭痛,心煩,咽痛,失眠等。
3、蔥白生姜茶
蔥白6段,生姜30克,加清水適量,煎約10分鐘,煎取150ml,飲后蓋被捂汗,可解表散寒,適合風寒感冒引發(fā)的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