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程度上,藿香正氣水能去濕氣。藿香正氣散解暑去濕,就是運用藿香、厚樸等具備揮發、升騰作用的藥物,通過中藥芳香療法,把人體中暑后“內濕外熱”的封閉病理體系打開,揮散掉體內的濕氣、體外的熱氣,讓五臟六腑的運行功能恢復正常,讓人體恢復正常排汗,中暑癥狀也就很快消失了。在春夏之交,應特別注意居室和工作場所的通風;涉水及淋雨后應及時將身體擦干并更衣;陰天水涼時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長時間浸泡,以防外濕入侵肌表傷人。為防內濕,切勿過量食生冷瓜果,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
1、頭部:當時期首先侵蝕的時候,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除濕氣,祛濕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最熱門的話題。
2、關節: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癥,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3、消化效果: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欲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4、小便及婦女帶下,而且大便也會表現的比較稀:濕邪還有一個特征也是“趨下”,輕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醫養生,健脾“化濕”。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征都相對經典。
5、舌苔: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
6、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后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征。體內有濕的人,大便后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飲食宜清淡。
2、服用藿香正氣水時,要注意最好不要吃甜食,包括水果、飲料等。因為甜食有生濕作用,而藿香正氣類感冒藥是解濕的,兩者作用相互抵消,藥效會降低。
3、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4、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吐瀉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7、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后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8、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9、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10、對本品及酒精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