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香港衛生署呼吁勿用深圳同安藥業生產的維C銀翹片,并稱其可能含禁用成分,服用后可能危害健康”的消息,引起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專家表示,發生感冒后應對因、對癥治療,不可隨意加大藥物的服用劑量。
維C銀翹片在香港被“禁用”
19日,網上曝出“香港衛生署呼吁勿用深圳同安藥業生產的維C銀翹片”的消息,該消息稱,維C銀翹片可能含有多種未標示及已被禁用的西藥成分,“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而在產品的標示成分,包括“維生素C”,“對乙氨基酚”及“馬來酸氯笨那敏”,并未被驗出。
香港衛生署發言人解釋:“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曾被用作止痛之用,但因其可引致嚴重副作用,已分別于1983及1984年在香港禁售。“非那西丁”會引致溶血性貧血、變性血紅素血癥及硫血紅素血癥“氨基比林”則會引致粒性白血球缺乏癥。發言人呼吁已購買上述產品的市民應立即停止服用,并忠告市民切勿購買或服用成分或來歷不明的產品。
維C銀翹片含中、西藥
該消息發出后,立即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記者走訪了多家藥店了解到,維C銀翹片是治療感冒的常用藥,其主要功能為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流行性感冒。
對此,長春市中心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裴智梅教授介紹說,維C銀翹片是中西藥復方制劑,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其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也稱撲爾敏,所以我們在臨床上很少用。而這種既含有中藥成分又含有西藥成分的感冒藥,也并不多見,像在長春市醫院,也就只有維C銀翹片這一種。
發生感冒不要自己亂吃藥
裴智梅教授介紹說,不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對患者都是對癥、對因治療。從中醫上講,我們將感冒分成幾種,如今這個季節,風熱感冒的患者比較多。患者可以出現發熱、咽痛、周身酸軟乏力、口干、黃痰等癥。對于這一類的患者,我們主張辛涼解表、清肺透熱,常用的成藥有銀翹丸、蓮花清瘟膠囊等。如果癥狀不重,可以選擇食療,用雙花、薄荷、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夏季氣溫高,一旦貪涼,就容易發生風寒感冒。患者可出現鼻塞、流涕、清痰、頭痛、周身疼痛、畏寒、發熱、無汗等癥。在感冒的初期,可以用生姜煮水,或是蔥白煮水,都可以得到緩解,也可以做姜米粥、蔥白粥等,治療以辛溫解表為原則。
再過幾天,我們將進入一年之中暑氣最盛、濕氣最盛的時節,人們容易發生暑濕感冒,患者可出現頭痛如裹、關節疼痛、周身沉重酸軟、惡心等癥。此時可以服用藿香正氣,以達到清暑透濕的作用。還可以用藿香、佩蘭一起煮水代茶飲,如果有惡心的癥狀,可以加些陳皮。
感冒未愈不宜進補
裴智梅教授提醒大家,北方的夏季雖然也十分炎熱,但早晚溫差較大,大家應注意衣物的增添,以防發生感冒;鍛煉身體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利于健康,但此時運動不宜大汗淋漓;飲食上應少油膩,不要貪涼;每天10時至16時為高溫時段,應盡量避免出行;此時還應積極預防中暑。
對于出汗較多的人,可以用黃芪煮水喝,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但對于感冒急性期、感冒未愈者,不宜進補,日常飲食也應清淡,否則容易關門留寇。
另外,大家在服用中成藥上有誤區,認為中藥見效慢,便隨意加大劑量。例如維C銀翹片,常規藥量為每日三次,每次兩片,但真正按此服用的患者很少,很多都一次吃三四片,甚至更多,這也是導致藥物副作用的重要原因。所以,提醒大家,不論服用哪種藥,都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劑量服用,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