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和暑濕感冒都是夏季常見病癥,兩者在癥狀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人們往往分辨不清,容易造成用藥不當,延誤治療。
專家告訴我們,暑濕感冒屬感冒范疇,有明顯的感冒癥狀,如“發熱、微惡寒、鼻塞、流涕(或咳嗽)”。暑濕引起的感冒癥狀比較容易判斷。首先看舌苔,正常人舌頭上是一層薄而白的舌苔,但暑濕感冒者的舌苔卻厚而發黏、發膩。雖然也會咳嗽、流鼻涕、發燒,但發燒通常在38℃左右,少有高燒,但這種發燒卻不能隨著汗發出去;頭疼的感覺就像有東西箍在頭上,沒有食欲,甚至有惡心、腹瀉的現象。而中暑雖有發熱(比感冒發熱重),但沒有惡寒、鼻塞、流涕之類的感冒癥狀,這是與感冒的根本區別。
中暑誘因明顯,即多在高溫環境下勞作時發生;而暑濕感冒與感受風寒與暑濕有關,但外界誘因常并不明顯。暑濕感冒病程纏綿,大多需數日治療而痊愈;中暑雖發病急,但恢復也快,一般1~2天,甚至幾小時內癥狀即可消除。
另據專家介紹,中暑和暑濕感冒都多有暑中夾濕現象,濕易傷脾,所以二者常出現相同的胃腸道癥狀,如腹脹、腹瀉、食欲不佳等。在用藥上,二者有相同或相似之處。
對付暑濕感冒,一般感冒藥沒有效果,關鍵是化濕,可以常備北京同仁堂的藿香祛暑水。藿香祛暑水的主要成分包括廣藿香、香薷、白芷、 紫蘇葉、蒼術、丁香、陳皮、大腹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甘草等,具有祛暑化濕,解表和中之功效,用于內蘊濕滯,受暑感寒引發的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四肢酸懶、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藿香祛暑水發揮療效快,但含40%-50%的乙醇(酒精),服藥后不可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暑濕感冒患者平常應該多飲水、多休息,飲食宜清淡。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制作荷葉菊花薏米湯、冬瓜湯羹等,食用后都有利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