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變化頻繁很多人容易感冒,于是有一些人便將免疫球蛋白視為營養(yǎng)品,用來預防感冒,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免疫球蛋白”是從人血、胎盤里面提煉的具有抗體活性的動物蛋白。正常人自身免疫系統(tǒng)會產(chǎn)生一定的免疫物質(zhì),額外注射“免疫球蛋白”沒什么實際效果,也沒有防治感冒、鼻炎的作用,而且隨意注射還會有一定風險。
在臨床上,“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自身免疫系統(tǒng)出問題的患者,如紅斑狼瘡等,一般會根據(jù)患者體重(每公斤需2克)來確定注射劑量,例如一個50公斤的患者,一次需要打100克,一般會分成5天打,一天打20克,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另一種是慢性疾病遷延不愈、感染時間比較長的住院病人,如肺部感染、肝膿腫等,在患者經(jīng)濟條件許可情況下,通過小劑量(一般是5~10克)注射“免疫球蛋白”,會有點效果。
但是,若不是特別有需要的病人,醫(yī)生不會建議注射“免疫球蛋白。”因為“免疫球蛋白”畢竟是一種血制品,不能百分之百保證安全。
此外,它本身也是一種蛋白,輸入別人的蛋白質(zhì),也有可能引起人體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血清性周圍神經(jīng)病,過敏體質(zhì)的人尤其要小心。所以,在注射“免疫球蛋白”前,最好先征詢一下醫(yī)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