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常見的頭痛類型,以反復發生的偏側或雙側搏動性頭痛為特征,其中典型偏頭痛稱為有先兆的偏頭痛,普通型偏頭痛稱為無先兆的偏頭痛。臨床上主要用藥物治療各型偏頭痛,現將有關藥物介紹如下,供參考。
對乙酰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是常用的解熱鎮痛抗炎類非處方藥,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產生解熱、鎮痛作用,適用于緩解急性發作的輕、中度偏頭痛。其復方制劑散利痛,也是偏頭痛患者經常選用的藥物,主要成分為對乙酰氨基酚、異丙安替比林和咖啡因,其中的咖啡因是中樞興奮藥,與對乙酰基酚配伍使用,能夠增強鎮痛作用,適用于偏頭痛急性發作的治療。
布洛芬:與對乙酰氨酚一樣,屬于解熱鎮痛抗炎類的非處方藥,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產生鎮痛作用,作用比對乙酰氨基酚強,適用于緩解急性發作的偏頭痛,該藥的普通制劑與緩釋劑均可使用,緩釋制劑如芬必得作用較持久,每隔12小時服用1次,比較方便。與該藥類似作用的萘普生也常用于輕、中度偏頭痛的治療。
偏頭痛吃什么藥
麥角胺咖啡因:該制劑每片含酒石酸麥角胺1毫克、咖啡因100毫克,其中的麥角胺主要通過對平滑肌的直接收縮作用,并與5-羥色胺受體的激動有關,使腦動脈血管的過度擴張與搏動恢復正常,從而減輕頭痛;咖啡因可增強麥角胺的療效,并減輕副作用。該制劑主要用于程度較重的偏頭痛患者減輕癥狀,宜在頭痛發作時短期使用,若能在偏頭痛先兆期應用效果會更好。由于該藥對偏頭痛無預防和根治作用,且連續使用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及成癮可能,因此須嚴格掌握用法用量,一般首次口服1~2片,如無效,隔0.5~1小時后再服1~2片,每次發作一日總量不超過6片,一周內不超過10片。
舒馬普坦:是一種選擇性的5-羥色胺受體激動劑,具有收縮頸動脈作用,適用于治療急性偏頭痛,口服初始劑量100毫克,每日2~3次,一般在口服后約30分鐘可緩解癥狀,若第一劑量服用后無效,就不再給予第二劑量。與舒馬普坦藥理作用相似的佐米曲普坦,通過收縮血管和抑制神經肽的釋放緩解偏頭痛發作,適用于偏頭痛急性發作的治療。兩藥對偏頭痛患者無論有無發作先兆均有效,但不用于預防,并僅適用于已明確診斷的偏頭痛患者。
苯噻啶:具有較強的抗組胺、5-羥色胺和較弱的抗乙酰膽堿作用,并可抑制緩激肽對神經末梢的致痛作用,適用于偏頭痛的預防治療,能減輕癥狀及發作次數,但對偏頭痛急性發作無即刻緩解作用。常規用量,每次0.5~1毫克(1~2片),每日1~3次。藥理作用與之相似的賽庚啶也可用于頻繁發作偏頭痛的防治,每次口服2~4毫克(1~2片),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