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忽冷忽熱,家長知道孩子容易得感冒,但現在天大熱,為何感冒的伢兒還是這么多?怎么辦?
孩子養育得好,就會少得感冒;孩子抵抗力差,就會反復感冒。東漢時期的張仲景所著經典著作《傷寒論》,就是研究感冒該怎么防治,感冒怎么演變成其他毛病的。
感冒應該“扛著”還是早吃藥壓下去
小兒感冒一般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大部分孩子是普通感冒。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喉嚨發干,流鼻涕,咳嗽等,一般沒并發癥,四五天就好了。
也有比較厲害的感冒,稱為流感。高熱、寒戰、渾身酸痛,傳染性很強。
國外一般主張,感冒不要吃藥,就是休息喝水就行了。國內有一種說法,感冒應盡快治療,早日康復。
到底哪種做法更好?
我們覺得,體質壯實的人,如果是感冒了,可以不吃藥,三五天可能就好了。
但體質弱的,我們主張早點吃藥。
吃西藥還是中藥?因為90%感冒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沒用。推薦盡可能用點中藥,中草藥抗病毒還是很有效的。不要動不動就掛鹽水用抗生素。
患暑濕感冒的孩子特別多
最近一段時間暑氣漸重,濕度增高,是黃梅天的典型氣候,感冒的孩子比較多。門診中經常有家長問他,“微博上說孩子感冒喝蔥白水發汗就能治好,是不是真的?”其實,中醫學中常把普通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等類別,不同類型的感冒治療方法不同,蔥白水主要對風寒感冒有用,而現在的天氣,得暑濕感冒的孩子最多。
孩子得了感冒,怎么判斷是哪一種類型?最可靠的還是請醫生判斷,不過,也有一些癥狀表現可以幫助家長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