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燒、頭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適是最常見的感冒癥狀,但出現(xiàn)食欲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時總會以為是吃壞了肚子或是受涼引起的,服用治腸胃炎的藥幾天癥狀都不見好轉(zhuǎn),其實這些消化道癥狀卻是胃腸型感冒的主要表現(xiàn)。
胃腸型感冒主要是由腺病毒、杯狀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多發(fā)生于消化道功能較弱的老人,感冒病毒會乘虛而入鉆進消化道,引起消化道粘膜反應(yīng),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差、上腹部發(fā)堵、反酸、燒心,以至惡心、嘔吐,有時還伴有輕微腹痛、水樣腹瀉等,而感冒常見的上呼吸道癥狀反而不明顯,所以很容易使人與急性腸胃炎混淆。
胃腸型感冒的治療與典型感冒基本相同,主要是對癥治療。由于胃腸型感冒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和嘔吐,患病后更要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病人吃一些清淡的,好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湯、粥、面條等少渣的清淡食品,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少吃多餐,根據(jù)病人胃腸道的能力逐漸增加進食的量?;颊哂捎诎l(fā)生腹瀉,造成體液不同程度的丟失,所以需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zhì),輕度腹瀉的患者可采用少量多次飲淡鹽水的辦法,腹瀉、嘔吐嚴重的病人可暫時禁食,中至重度腹瀉的患者須靜脈補充水分和電解質(zhì)。這種類型的感冒病人服用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反而會因抗生素對胃腸道的刺激加重胃腸道的癥狀。
對于“胃腸型感冒”可根據(jù)病情酌情使用抗病毒藥如板藍根沖劑、雙黃連等,并對癥處理,如發(fā)熱可選用退熱藥;嘔吐可用胃復(fù)安或嗎丁啉;可用多酶片、酵母片及得每通等助消化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幫助消化,改善食欲。如果合并細菌感染應(yīng)選用黃連素、氟哌酸等。止瀉可用吸附收斂止瀉藥思密達,它在腸道內(nèi)可以吸附腸內(nèi)化學(xué)物質(zhì)、毒素及病毒,還可保護腸粘膜起到收斂止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