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包天
地包天是我們的一個通俗說法,臨床上的表現為前牙反合、近中錯合以及下頜前突等3個癥狀,導致面部看起來錯合畸形。地包天越早治療效果會越好。
在正常情況下,當上下牙齒咬合時,應該是上前牙咬在下前牙的外面,若相反的話即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下頜前突,這在醫學上稱“前牙反牙合”,俗稱“地包天”,也叫“兜齒”。
地包天會讓人看起來臉比較長,在娛樂圈也有不少明星有輕微的地包天,例如好萊塢鉆石王老五喬治克魯尼,內地著名影星李亞鵬,還有臺灣當紅的主持人蔡康永,輕微的地包天不會影響到美觀,但如果是嚴重的地包天就需要矯正了,
寶寶的牙齒發育,不僅關系咀嚼消化功能,還會對其面容產生影響。“地包天”不僅影響孩子牙齒發育,還影響整個口腔,甚至會導致面容發生變化,所以媽媽對此應該多加重視。
爸媽牙齒整齊,但寶寶卻是地包天,這是怎么回事呢?地包天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寶寶乳牙反頜的家庭因素是喂奶姿勢不正確。媽媽如將奶瓶拿得太高,寶寶就必須把下頜外伸才能喝到奶,久而久之,下頜就會較上頜更突出,形成反頜;
第二、如果父母中有人是反頜,寶寶就有遺傳的可能,這種可能性占1/3;
第三、讓寶寶養成經常吮手指、咬嘴唇、咬物、吐舌、下頜前伸等不良習慣以及奶嘴使用時間過長;
第四、替牙期的局部障礙所致。發生乳牙滯留或招式,或者上磨牙早失,上恒牙后移等都可造成“地包天”;
第五、如寶寶有腭扁桃體或舌扁桃體的慢性炎癥,長時間刺激下頜前伸,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前牙反牙合;唇腭裂術后患者常常出現上頜發育不足,易造成前牙反牙合及近中錯牙合,下頜會變得突出;佝僂病患者以及內分泌疾患都有可能出現“地包天”。
1、影響咀嚼功能及口腔健康
多數牙地包天患者的上下前牙不能對咬,不能行使切咬功能。主要表現為進食時間較正常人長。個別牙地包天時,前牙咬合交叉錯亂,也會妨礙正常功能活動,久之可造成牙齒的不正常磨耗。地包天患者也易患顳頜關節疾病。
2、妨礙頜骨的發育,影響美觀
表現為面中部發育不足,從側面看,面形呈月牙狀臉,好似全口牙齒都已脫落后的老太太的面形,嚴重影響患者的容貌美觀,有些人還因此造成心理障礙。
寶寶地包天,不僅影響了咀嚼,也影響了寶寶的容貌,如果出現“地包天”,治療時間則應該要更早,因為頜骨,也就是牙齒周邊骨頭的生長,要比身體的發育早。頜骨發育早,所以“地包天”會影響整個口腔、顏面、頜骨的生長發育。
一般來說,寶寶的大多數牙齒畸形要等換完牙,也就是恒牙長齊以后再做矯正,而“地包天”不能等換完牙后再治,需盡早治療。
1、乳牙期反頜的治療階段是在2-5歲左右,最佳治療年齡在4歲左右。這時寶寶的恒牙還沒有萌出,乳牙的牙根也沒有吸收,治療時只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戴活動矯治器、改正口腔不良習慣等簡單方法矯治,3-6個月即可完成矯治。
2、這個時間是替牙牙合期,如果出現替牙期反頜,那么治療時間應該在6-12歲,最佳治療年齡應為9歲左右。此時僅是牙齒反頜,矯治起來相對較容易。可以根據孩子的反頜情況從輕至重分別采用活動、固定矯治器,甚至配合口外整形力來糾正牙齒。
3、如果替牙期反頜沒有及時矯正,到恒牙期矯正一般是在12歲以后,則需用較復雜的矯治器,矯治難度大、時間長,費用較高,且面型改善不明顯,嚴重者須采取正頜外科手術才能矯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