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走“鳳頭、豬肚、豹尾”三步曲
高考優秀作文出自考生之筆,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理想的作文,很多善于寫作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小竅門。昨日,2013年全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祁蕭同學為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弟學妹分享了心得:作文素材可來自看過的作品、學過的課文、試題中的背景材料等,文體建議選用議論文,并按照既定的框架寫作,比如首段破題解題,次段用較為有文采的排比方式進行承接,之后給出三到四個實例,用引用、排比等修辭結尾,寫出“鳳頭、豬肚、豹尾”的文章。
運用類比等方法準確立意
“高考作文,和其他的寫作不同,更要求技術性和穩定性,必須在非常有限的時間、非常緊張的狀態下寫出一篇理想的文字,最終考查的是你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里在限制性的框架里表現自己思維的能力。”作為她的強項,每次寫作文,祁蕭都能保持在52分左右。談起寫作訓練的一些感受,祁蕭分享了很多她的心得和經驗。
“我覺得應試作文首要的在于穩定發揮,得到有保障的分數,不在于過分求美、求新。這是一種比較功利的說法,只針對高三后期的特殊情況而言。”祁蕭說,在具體解題時,需要經過長期訓練,擁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比如首先了解材料的表層意義,然后運用類比等方法上升至社會、人生等層面的普遍問題。在立意時,如果一種聯想有較大的跑題風險,寧可放棄它。
首、次、尾段寫法不一
“確定立意之后就是尋找材料,也就是作文素材。材料可以來自很多地方,不僅僅是專門積累的作文材料,也可以是看過的任何作品,學習過的課文,語文、英語考試做過的閱讀,甚至是文綜中見過的材料。”祁蕭說。在文體的選擇上,祁蕭建議考生選擇穩健扎實的議論文,并在考試中按照既定的框架寫作,可以大大節省構思的時間。“比如首段破題解題,次段用較為有文采的排比段承接,之后給出三到四個實例,用引用、排比等修辭結尾等。具體風格則千差萬別、因人而異,建議高三同學尋找自己最能駕馭、最能表達想法的文體模式,‘鳳頭、豬肚、豹尾’模式就是不錯的選擇。”祁蕭介紹,這是她處理作文穩定性的常用方法。
總的來說,平時要多讀、多想、多寫,鍛煉能力,而不是在考場上冥思苦想。臨近高考,祁蕭建議考生準備一些漂亮的段子,最好是出于自己之手,也許在考試時可以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