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李嘉誠說:“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3.立意自定;4.標題自擬;5.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6.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材料解讀】
這則材料蘊含著一組對比:從外打破是食物(壓力),從內打破是生命(成長)。
“雞蛋”顯然比喻人(或集體、國家),那么“蛋殼”比喻的是成長需要突破的事物,如現狀、家庭出身、缺陷、限制、固有觀念、困擾、磨難、逆境等。“從外打破”指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一攻即破;或被動承受外界壓力,不思反擊,不堪重負以致破碎毀滅;或借助外力,反受其害。“從內打破”則指主動出擊,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突破;或完善自我,增強實力(抗壓力),獲得新生(成長)。對于二者,我們顯然要否定批判“從外打破”的態度及做法,肯定推崇“從內打破” 的態度和做法。
【審題誤區】
把“蛋殼”當重點,談磨難的意義,如“人經磨礪終成蝶”“浴火·重生”;或把“成長”當關鍵詞,如“成長的旅途”,都屬于審題失誤。泛泛地談論“態度決定一切”也是偏題的,因為此材料談的只是“主動和被動”兩種態度,與其他態度無關。
【布局謀篇】
李嘉誠的這句話,引導人們思考如何實現人生突破這個問題。對待需要突破的事物(蛋殼)的正確態度和做法,應是寫此文的立意所在,也是全文的論證重點。對待“蛋殼”的正確態度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突破、自發自主突破。可以分析其原因,因為限制阻礙成長(發展),受困意味毀滅,“從外打破”貽害無窮,等等。正確的做法是要敢于直面“蛋殼”的存在、積蓄力量、完善自我、創造突破機遇,等等。
由此可見,最終確立的話題關鍵詞應該是主動、內因、自我突破、自主自發、自救等。材料包含的關系有:被動與主動、完善自我與借助外力、壓力與抗壓、出擊與等待、突破與受限等,此命題材料具有較大的開放性和發揮的空間。
對比型材料作文,在行文過程中,應注意對比論證方法的運用,邊破邊立,將材料的內涵全面深入地揭示出來。
可嘗試設置分論點的寫法:
1.主動面對人生,方能不被社會淘汰。
2.主動面對人生,方能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3.被動等待,終將一事無成。
——《主動面對人生》
1.戰場對決,主動“直搗黃龍”,適時出擊,切莫退避三舍。
2.追夢途中,主動叩擊機遇大門,把握成功,切莫守株待兔。
3.民族發展,主動積蓄壯大力量,開拓進取,切莫固步自封。
——《主動出擊》
1.世界紛紛擾擾,壓力如影隨形,唯有掌握主動,方能突破困境,終得華麗蝶變。
2.周遭喧喧鬧鬧,生活逆水行舟,倘若被動接受,只能庸碌無為,最后隨風湮滅。
——《由內破繭 方能成蝶》
【標題擷英】
《自能成羽翼 何必仰云梯》
《主動出擊 涅槃重生》
《由內破繭 方能成蝶》
《毛遂自薦的啟迪》
《門為敲者開》
《自助者天助》
《人生是自助餐》
【名言點睛】
自己愛挑的擔子不嫌重。 ——英國諺語
你要追求工作,別讓工作追求你。 ——富蘭克林
聰明的人造就機會多于偶遇機會。 ——培 根
天決不助不愿作為的人。 ——索福克勒斯
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維 尼
【素材鏈接】
1.曼德拉積極投身反種族隔離運動成就光輝歲月
由于不滿南非白人種族統治,曼德拉26歲時積極投身政治,為反種族隔離進行了長達50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即使在鐵窗內面壁28年期間仍為爭取民主自由而戰。最終,從階下囚一躍成為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為新南非開創了民主統一的局面。曼德拉被尊稱為“南非國父”,199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死于誹謗的巨星阮玲玉
阮玲玉,中國早期影壇巨星,《神女》導演吳永剛曾用“感光最快的膠片”作比喻,給予她高度贊譽。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影壇上,因為觀眾“每片必看” 而成為最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她表演才華橫溢,光芒四射,達到了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然而這位卓越的女演員卻不堪流言誹謗的重壓,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年輕的生命。1935年,她留下“人言可畏”的遺言,服藥自盡,時年25歲。
3.主宰自己命運的郎朗
國際著名鋼琴家郎朗,當年到北京求學,鋼琴老師斷言郎朗將來不可能成為鋼琴家。這一致命的打擊和求學條件的窘迫,讓辭職陪練的“郎爸”的精神幾乎陷入了瀕于崩潰的地步,他甚至一度將毒藥放在郎朗面前,讓他在服毒和跳樓之間做選擇。郎朗一手打翻了毒藥,進行了強烈的反抗,阻止了悲劇發生。回到老家沈陽之后,郎朗憑借刻苦勤奮,終于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突破窘境華麗破殼的李安
李安在紐約大學畢業后,一直未能找到與電影有關的工作,不得不賦閑在家,靠妻子的薪水度日。李安包攬了所有家務,在家中當個稱職的“家庭主男”。這樣的日子持續了6年,但在此期間,他并沒有放棄導演夢想,堅持鉆研電影藝術,終于厚積薄發,憑借一部部優秀電影摘取無數桂冠,成為唯一一位獲得三次奧斯卡獎的華人導演。
5.勇于超越自我不斷突破的俞敏洪
高考三年,曾經是“語言與聽力障礙班的差生”,因病魘耽誤了畢業,拖沓三年辦出國未果,還有學校的不公處分,這些都曾經是桎梏俞敏洪的堅硬蛋殼,但是他爭取主動,各個擊破,北京大學的高材生、英語系里耀眼的單詞王、名動大江南北的培訓界領軍人物、學員遍布美國的“留學教父”、億萬身家的上市公司老總,俞敏洪為自己贏得了別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