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久咳怎么辦好?小孩子咳了這么久,媽媽是不是有點擔心小孩子的咳嗽呢?親親寶貝小編向你介紹小兒久咳的常用單方,供您參考! 1.【小兒久咳飲】 成分:南北沙參、麥冬、炙黃芪、百部、款冬、紫菀、枇杷葉各10克,水煎煮服用。該方有益氣潤肺、止咳化痰功效。 主治:長時間咳嗽,咳而無力,面色蒼白,語聲低微,汗出較多,干咳痰少而黏,口渴咽干。 用法:1歲以下,隔日1劑;1歲以上,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連服7~10天。 注意:服藥時注意小兒舌苔,一般要求舌苔比較干凈,食欲尚正常,服藥期間忌生冷食物。由于南北沙參、麥冬、炙黃芪有補益作用,發熱的小兒不宜服用。 2.【石菖蒲飲】 成分:石菖蒲6~9克,加水250毫升。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20分鐘,取汁約100毫升;第2次煎時加水200毫升,取汁100毫升。兩次煎汁混合,分數次飲服,每日1劑。 咳嗽較甚
夏天不僅天氣炎熱,而且蚊子非常多。常常把寶寶的身體扎得一個個包,而且寶寶出汗增多,長痱子十分嚴重。小編建議父母夏季常備薄荷水,清熱又防蚊。 夏天常備薄荷水,去痱防蚊又清熱 癥狀:天氣熱了,小孩出去玩一趟,晚上發現脖子上背上長了好多痱子,紅紅的一大片(痱子)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1、薄荷10克,加水500毫升煮5—8分鐘,晾溫后每晚擦洗即可 2、先將防風8克放入800毫升左右的水中煮10分鐘,然后再加入8克荊芥煮10分鐘,晾溫早晚擦洗痱子。 米米是樓下賣菜家的孩子,今年一歲不到。前兩天下去買菜的時候看到媽媽給孩子穿了一件很時髦的衣服,前面裝飾了一個大大的蝴蝶結,非常好看。我問她媽媽,你這樣穿孩子不熱嗎?媽媽笑著說沒事啊!今天又碰到她時,我看到孩子的脖子上長了很多痱子,孩子還哭鬧不止。 痱子是夏天最多見的小孩皮膚病,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多發生在
炎熱的夏天,寶寶容易患濕疹,對于寶寶和父母來說都是揪心的事情。看看小編推薦的8個治療嬰兒濕疹小偏方,健康又有效喔。 嬰兒濕疹是小兒常見皮膚病,初起皮膚發紅,呈密集丘疹或丘皰疹,皰破后滲液、糜爛,液干結黃痂,好發于頭額及眉間。1~3個月的嬰兒多發,可選用下方治療: 1.黃瓜皮適量,水煎代茶飲。 2.鮮馬齒莧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3.炒槐米、香油各適量,將槐米研細,加香油調成糊狀,涂患處。 4.紅薯適量,搗爛取汁,用消毒紗布放在紅薯汁內浸透,折成兩層,貼患處,然后用干紗布包好,每日換藥1次。 5.僵蠶適量,去嘴研末,煎湯浴洗,每日或隔日一次。 6.活蚯蚓4條,白糖少許,共搗爛取汁液,擦涂患處。 7.土豆一個,切薄片,敷擦患處。每日數次。 8.蛤蟆草30克,水煎溫洗,每日數次。
尿布疹的主要表現是尿布包裹的位置皮膚紅,有時有脫屑或小水泡,嚴重時會有膿泡、破皮及潰瘍。霉菌和細菌會將尿布疹變得較為復雜,或加重尿布疹。尿布疹不是嚴重的皮膚病,因為新生兒的皮膚生長得快,如果護理得好,一般2-3天就能好轉,反之就會給寶寶的生活帶來影響。 給寶寶洗“屁屁”的8步法 在給寶寶清潔小屁股的時候,經常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即使用肥皂和流水也不易徹底清除掉寶寶小屁股上及媽媽手上的所有污物(包括大腸桿菌)。使用嬰兒柔濕巾,可以通過折疊,反復清潔寶寶的小屁股,減少了辛苦,更重要的是切斷了糞便中大腸桿菌的污染。如果使用紗布,洗完帶有糞便的紗布后,媽媽的雙手、水龍頭把手等處,都會布滿大腸桿菌。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存在很大的致病隱患。所以根據寶寶皮膚的特點,我們為各位新媽媽提供了以下為寶寶洗屁屁的8步法。 1、用一塊干凈的大毛巾,將寶寶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有時候給寶寶墊的尿布太厚,會導致寶寶的O型腿。O型腿會影響寶寶日后的走路方式喔。或許尿墊不是導致寶寶O型腿的唯一原因,但是寶寶出現O型腿,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梅女士的寶寶3個月了。最近,她發現孩子的腿長得有點像“O型”。聽鄰居張奶奶說,這是梅女士平時給寶寶墊的尿布太厚造成的。這可怎么辦呢?這下梅女士更愁了。寶寶對紙尿褲過敏,所以只好給他墊比較厚的棉尿布。難道尿布墊得太厚,真的會導致“O型腿”嗎? 像梅女士這樣,擔心寶寶因墊尿布或尿不濕導致“O型腿”的媽媽可不少。“寶寶是不是患了"O型腿"?”“要不要把孩子的腿綁起來進行糾正?”在健報親子俱樂部QQ群里,很多媽媽提出了不少問題。如何判斷孩子的雙腿發育是否健康?寶寶真的
寶寶生病了,媽媽帶孩子去看病的時候應該跟醫生說什么呢?媽媽們要注意了,帶孩子看病時以下7件事情一定要說清楚。 時間 孩子發病時間、間隔時間和惡化時間的敘述十分重要,有助于醫生確診并采取不同的診療方法。家長應盡量描述準確,例如“腹痛、腹瀉1小時”、“咳嗽、低熱1周”等。 體溫 發熱是許多兒科疾病的主要癥狀。如果就診前已在家測過體溫,應說明測量時間、次數、最高溫度等,并注意孩子發熱有無規律性,發燒時有無抽搐、身上有無出疹等其他癥狀。 狀態 孩子發病時四肢活動是否自如,脖頸是否發硬;神志是否清楚,有無煩躁不安、哭鬧、嗜睡等現象;咳嗽劇烈程度,有無哮鳴音,有無痰,痰的顏色和稀稠性狀等;嘔吐物的性狀等。如果孩子腹痛、腹瀉,還要指出疼痛的準確部位、起始及持續時間等。 飲食 許多病對孩子的飲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家長應向醫生說明
寶寶要健康地度過炎熱的夏天,全靠媽媽的細心護理。但是夏天難以避免的是寶寶長痱子,如何治療痱子才能讓寶寶痊愈呢? 炎熱的夏天,對于寶寶來說可以在戶外盡情嬉戲,但也帶來了惱人的痱子。兒科醫生指出,寶寶之所以起痱子,是因為天氣熱、出汗多、汗液不能蒸發引起的炎癥。起痱子的寶寶一般都是因為排汗調節功能較差。由于起了痱子,寶寶感覺瘙癢,常會搔抓,過度搔抓常會導致進一步的繼發感染,發生毛囊炎,甚至會出現膿腫,如果沒有發生繼發的感染,天氣轉涼后,痱子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逐漸消退。 另外,起白痱子的寶寶一般不需要做特殊處理,起紅痱子的寶寶應該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并進行一些簡單的治療及護理,比如搽用痱子粉、爐甘石洗劑等。而對于起膿痱的寶寶,除了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外,還應給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如果出現皮膚感染并伴有發熱,要及時送醫院就診。
到了7月份,天氣十分炎熱,嬰幼兒很容易患上小兒暑熱癥。那么如何防治小兒暑熱癥呢,親親寶貝小編介紹以下三款藥膳! 小兒暑熱癥,是炎夏酷暑時節嬰幼兒常患的一種發熱性病癥,好發于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表現為發熱、煩躁、易哭,唇干舌燥,口渴欲飲,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形體消瘦等。 蘆根山藥蓮子粥 配料:蓮子15克,山藥30克,太子參10克,蘆根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太子參、蘆根淘洗干凈后,加入1升水先煎20分鐘,棄渣過濾后,放入洗凈的蓮子、山藥、粳米。用文火慢慢煮成稀粥,再加入適量的白糖調至稀粥剛有甜味即可(注意不可過甜)。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宣肺。適用于小兒暑熱癥見發熱、煩燥、口渴、不思飲食等。 石膏竹葉綠豆粥 配料:石膏30~50克,鮮竹葉30克,蘆根30克,綠豆3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鮮竹葉、蘆根洗凈后
盛夏到來了,炎熱的天氣讓人只想在空調房呆著。但是長期在空調房,容易得空調病喔。尤其是體弱的寶寶,不適宜長期在空調房里喔。 在炎熱的天氣里,只要寶寶稍微感到不舒適就容易鬧別扭。特別是現在這種盛夏季節,白天日照猛烈,讓人感覺悶熱難受,空調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身子較弱的寶寶在空調房里呆久就容易著涼、感冒。為此,市婦幼保健所兒保科專家特別提醒廣大家長,夏季需謹防寶寶“空調病”。 據市婦幼保健所兒保科科長鄭云介紹,夏季本身就是“空調病”的高發期,特別是嬰幼兒,由于免疫系統穩定性差、抵抗力弱,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內,更易患上“空調病”。寶寶“空調病”主要是由于空調的低溫、室內環境的污染引發的病癥。最常見的癥狀是鼻塞、鼻癢、傷風、流淚等,有的還伴有發燒、腹瀉、咳嗽等癥狀。孩子皮膚嬌嫩、皮下脂肪少
炎熱的夏天到了,有些父母為了讓寶寶能夠清爽地度過夏天,會給寶寶剃光頭。其實剃光頭對寶寶的頭部影響非常大,給寶寶剃光頭有什么影響,快看看下文吧。 事實上,濃密而富有彈性的頭發可以在嬰幼兒頭部受到意外襲擊或外界物體傷害時,防止或減輕頭部的損傷,起到保護嬰幼兒頭部的作用,另外,頭發能夠幫助人體散熱,調節體溫。剃光頭實際上減弱了人體的散熱功能。 每年,特別是夏天嬰幼兒因為剃光頭引發的頭部皮炎不在少數。嬰幼兒皮膚稚嫩,剃光頭容易損傷頭皮及毛囊組織,增加各種細菌在頭皮上的感染機會,細菌趁機而入后,引發痱子、癤子等,嚴重者還會引起敗血癥。若細菌侵入孩子頭發根部,破壞了毛囊,會引起頭皮發炎或毛囊炎,不僅影響頭發的正常生長,甚至導致謝頂。如果細菌進入血管,可經眼內靜脈傳播到腦靜脈,從而導致顱內感染,引起腦膜炎、腦膿腫,有時還可引起血栓靜脈炎和膿毒敗血癥等疾病。 很多家長以為給寶寶剃光頭
處于嬰兒階段的寶寶身體機能發育尚未完善,尤其是胃腸功能比較弱,會常出現腹瀉、拉肚子等情況。五個月的寶寶拉肚子應該怎么辦呢?如何治療好呢? 嬰兒階段,消化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消化適應能力較差,由于飲食喂養不當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不定時喂奶造成喂養量過多,飲食成分搭配不合理,牛奶濃度太大或者突然改變飲食品種,對過多地添加輔食不適應,以及斷奶期食物營養量過高等都會使嬰幼兒消化器官不能適應,從而造成消化不良,出現大便異常。表現是量多,泡沫多、粥樣、蛋花樣、稀水樣并伴有特殊的酸臭氣味等,對于這些消化不良的癥狀只要調節好飲食即可糾正。 建議給孩子口服食母生、乳酶生、復方淀粉酶口服以促進消化,使用的時候要約兩周。或者請推拿科做小兒捏脊,會有幫助的
夏天天氣炎熱,寶寶開始要受到痱子的困擾,爸爸媽媽們也開始擔心了起來。那么寶寶長痱子,應該怎么治療呢?一起來聽聽專家的講解吧! 洗澡時別用浴液 痱子的治療以外用藥為主:用1%薄荷爐甘石洗劑、爐甘石洗劑涂敷,1日2~3次;對膿痱(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膿皰者)用2%魚石脂爐甘石洗劑外搽,1日2~3次;中成藥常用六一散沖水來代替茶飲,或用水調成糊狀涂敷;中成藥10滴水治痱子效果也很好。每日涂抹兩三次即可。兩三天就能消炎、消腫、止癢。較為嚴重者可延長用藥時間。嬰幼兒不宜直接擦涂,將10滴水與溫開水按1:10的比例稀釋后再用。也可每次給小孩洗澡時在溫水里加入適量的10 滴水(如半小瓶),但要注意只能用清水洗浴,不要使用香皂、浴液等。 生黃瓜汁是治痱子良方 1。生黃瓜治痱子:用生黃瓜汁或黃瓜片分別貼擦于患處,兩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適用于小兒
新生兒剛出生,父母要多給耐心和細心去照顧。但是有時還是不能避免一些常見的疾病,新生兒容易患的九種疾病,你知道嗎? 曉玲給朵朵媽打來電話。電話那頭,曉玲急急地問:“寶寶臉上出了好多疹子,紅色的,一片一片的,你知道怎么回事嗎?”朵朵媽一聽,也很急,忙反問:“會癢嗎?寶寶有沒有哭鬧?” “好像不怎么癢,寶寶精神狀態還好,該吃就吃,該睡就睡!” “那就沒什么關系,不要緊。” “可我總覺得寶寶漂亮的臉上平白無故多了些東西出來,看著難受!有沒有藥能抹?” “依我看只要寶寶沒別的異常情況,還是別隨便用藥。不然你干脆帶孩子上醫院,讓醫生看看好了。”朵朵媽說。“嗯,我明天就帶寶寶去醫院,看了才能放心。”曉玲
應該如何及時發現寶寶過敏呢?雖然很多媽媽已經盡量避開了一些過敏食物,但是還是會擔心寶寶一不小心過敏了,正如以下這位媽媽的疑問,我們一起來解答一下吧! 問:我兒子是過敏體質,做了不少過敏反應測試,已經避開了那些過敏食物,還是經常有過敏的情況,應該如何及時發現孩子過敏? 答:準確地找出過敏的食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某種方法能很確切進行食物過敏的診斷,還有一個查找食物過敏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記食物日記。食物過敏反應中只有少數是速發型反應,很多家長都反應:眼看著皮膚變紅了,接著出現丘疹。大多數是從進食后1~3天出現癥狀,而且癥狀的表現也不一致,有時是濕疹和哮喘發作,有時是發生腹瀉,有時食用相同的食品,卻幾乎不出現什么癥狀,所以在實際上都是變化無常的,當疲勞或抵抗力下降時食物過敏的可能性也會增加。所以把一日三餐吃了什么,食物種類和烹飪方法,甚至調味料等也要清楚地記載
對新生的嬰兒進行撫摸,就是用雙手有手法、有順序、輕柔地對嬰兒進行撫摸,使比較溫和一些的刺激通過嬰兒的皮膚上傳到中樞神經,達到一些積極生理效果的目的。比如嬰兒睡覺時間不固定、容易睡到一半的時候驚醒等問題都可以通過有效的撫摸和按摩得到相應的改善,同時有效的撫摸嬰兒,還能夠促進嬰兒的相關發育,使嬰兒有較好的睡眠,并提高嬰兒的免疫力。目前比較常見的嬰兒撫摸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國際標準法:也就是全身按摩法,就是將室溫控制在28至30度左右,室內環境比較溫馨和舒適的情況下,把嬰兒的全身裸露出來,以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和腳、背部的先后順序進行輕柔的按摩和撫摸。 2、國內改良簡易法:就是在國際標準法按摩的基礎上,對嬰兒的頭、腹、背、手腕及腳踝進行相應的改良法按摩。 3、經絡按摩法:就是在簡易發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中醫經絡方法的按摩,主要是針對脾經和腎經的按摩。 4、脊背提捏
一般人認為嬰兒因為飲食內容的關系,是不應該會產生便秘問題的,其實嬰兒一樣可以遇到便秘問題。嬰兒如果出現便秘,那么所排泄出來的大便就會干硬,直接導致嬰兒的肛門出現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覺,時間長了,會使嬰兒對大便這件事產生懼怕心理,直接導致便秘的一些癥狀的加重,對于嬰兒的健康十分的不利。這就需要家長及時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幫助解決嬰兒便秘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得到解決: 解決嬰兒便秘問題措施之一,對嬰兒的飲食進行相應的調理,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出現便秘的情況,可以為嬰兒添加一些潤腸的食品,比如蜂蜜水、橘子汁、西梅汁等等;如果是人工喂養的嬰兒,可以在嬰兒日常喝的牛奶中加入橘子汁、青菜汁等來對嬰兒的腸道進行必要的刺激,以解決嬰兒的便秘問題。而對于一些可以添加輔助食品的嬰兒,可以為嬰兒增加營養米粉、果汁、稀粥等食品,還可以增加一些粗纖維類的食品,來促進嬰兒腸道的蠕動,從而解決嬰兒的便
對嬰兒常見的一些疾病進行早期的篩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對嬰兒疾病早期的發現、診斷和治療,會較早發現嬰兒患有的一些先天疾病,并盡早進行相應的治療,同時也會避免嬰兒因為肝腎、腦等影響智力和體力發育的問題所導致的發育問題或過早地走向死亡。 現代醫學迅速的發展帶動了診療技術的提高,新生嬰兒的死亡率已經逐漸降低,在新生嬰兒的死亡原因里面,來自先天性的缺陷占到了最大的比例。在臨床上調查發現,每100個新生的嬰兒中就有4-6個是由先天缺陷存在的,造成缺陷的原因大多是來自遺傳因素、基因異常或染色體異常等。可見對嬰兒疾病的篩查是非常必要的。 在新生嬰兒中,有一些先天性的代謝性疾病,在早期的時候癥狀并不明顯,但是發病之后就會造成智力或身體機能的嚴重損傷,給家庭和社會帶來非常沉重的負擔,嚴重的還可以危及生命。為了減少這些情況的出現,對新生嬰兒疾病的篩查就非常有必要,這種篩查不但可以使嬰兒的先天缺
如今是兒童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么家長應該如何防治手足口病呢,護理方面又該注意什么,讓親親寶貝小編告訴你吧! 雖然六月過半,但廣州市手足口病病兒的數量仍在攀升,由于此病具有傳染性,而且發病年齡大多是三至五歲的幼兒,正在幼兒園上學,一旦生病,幼兒園為避免病兒傳染其他幼兒不準回園,必須由家長請假看護,給家長帶來較大困擾。 要點1 注意觀察病情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錢蔚珍副主任醫師介紹,手足口病是由一組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的腸道病毒71(EV71) 會引起比較嚴重的后果,但絕大多數患兒都不是EV71 所致,因此病情較輕,不會產生嚴重后果。在一歲以下的小嬰兒,有時候會由于病毒毒性強,導致少數寶寶出現心肌炎、腦干腦炎、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或耽誤治療,導致呼吸心跳驟停,也可導致死亡。“一般重癥的我們會轉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或是廣州市婦女兒
面對寶寶的第一次發燒,很多父母都非常緊張。為了讓準媽媽準爸爸們能夠輕松面對這樣的狀況。看看小編整理的寶寶首次發燒的做法吧。 大概到了中午,體溫躥到了39.8℃,腹瀉癥狀也加重了,我已經是沒有辦法了。于是,帶寶寶上醫院找到了兒科董主任。醫生說,“寶寶第一次發高燒,血常規白細胞不高,可能是幼兒急疹。”第二天,寶寶的溫度一直都沒有下降,讓我更加著急了。這時候的寶寶會因為難受,開始不斷的哭泣。醫生說:幼兒急疹是要燒夠一定時間的,然后才會出疹子。 只要寶寶身體不脫水,就不需要輸液,不要用抗生素,用抗生素也沒有效果。第四天,寶寶的高燒終于退了。但是在寶寶的耳朵后面發現長滿了小紅點,身體上也都是。真的是幼兒急疹,現在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癥狀:寶寶出生以來第一次高燒,身體的溫度會上升得很盡快。一般都是在38度和40度之間,不會出現感冒的癥狀,也
在春夏之際,氣候潮濕,天氣轉變得快,很多寶寶容易出現濕疹。如果濕疹護理得不好,就會留下疤痕。那么,父母應該如何護理患濕疹的寶寶呢? 這個癥狀也是和寶寶的體質有很大的關系的,如果寶寶的體質是過敏性體質話,就會出現的概率多一點,嬰兒濕疹對寶寶的身體沒有危害,不會引起小兒過敏性哮喘,只是有過敏性體質者易引發過敏性哮喘,這樣的體質是和家庭遺傳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媽媽們不需要太過于擔心這樣的情況,平時多注意一些細節就可以了。 當然媽媽們要知道什么樣的食物會引發濕疹的產生,大多數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會引起嬰幼兒皮膚過敏而發生濕疹,比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米、螃蟹等,因此在哺乳期間媽媽的飲食要注意。另外,灰塵、羽毛、蠶絲以及動物的皮屑、植物的花粉等,也能使某些嬰幼兒發生濕疹。寶寶穿得太厚、吃得過飽、室內溫度太高等也都可使濕疹加重。因為癢得厲害,孩子煩躁不安,睡眠、休息、精神、食欲都受到很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