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年輕媽媽為了照顧寶寶,辭職在家專職照顧,就是為了讓寶寶健健康康。雖然我們都不希望、也盡量避免孩子發燒,但沒有一個孩子能躲過發燒的侵襲。實際上,發燒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發燒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對人體的破壞。 當病原菌侵入人體時,人體免疫系統會調動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來阻止它們,其中發熱就是一種非常常見、而且非常明顯的方式。 既然發熱是人體自我保護機制之一,那為什么還要退熱呢? 通常退熱是針對高熱而言,也就是指體溫超過38.5℃的體溫。因為高熱會使體內代謝過高,導致人體消耗明顯增加。3歲以前的孩子大腦發育還不夠成熟,高熱有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異常興奮,出現高熱驚厥,使孩子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傷。所以,當孩子體溫超過38.5℃時,應該采取退熱治療。退熱治療分為物理療法和化學療法。物理療法包括:多喝水后增加多排尿、溫水浴、甚至枕冰袋等。化學療法主要是藥物
春天到了,寶寶容易患濕疹。那么什么會讓寶寶患濕疹呢?寶寶患濕疹怎么辦好呢?親親寶貝小編提醒,要注意奶粉過敏和環境衛生! 6個半月的女孩月亮,下巴、脖子、胸口突然出現了大片濕疹,媽媽非常著急,忙抱著月亮來找天津新世紀兒童醫院全科門診主任醫師楊暄。 楊主任說,月亮得的是過敏性濕疹,建議她做過敏原篩查。楊主任介紹說,濕疹是嬰幼兒常見病,在春天最為多發。春天是花粉傳播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花粉混雜在空氣中,從鼻子進入體內后,很容易導致過敏性濕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春季過敏癥”。另外,因為食物和藥物導致過敏的也有很多。目前來說,過敏原多得數不勝數,生活中任何一件東西都可能引發孩子過敏,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并不是所有的過敏原都會引起孩子過敏。想要確定孩子對哪種物質過敏,只要去醫院查一下就可以知道了。 奶粉過敏引發濕疹 楊主任說,寶寶在新生兒期就可
腹瀉可以說可大可小,嚴重的可能要住院打針,而不嚴重的挺兩天便可以抵抗過去。但是對于寶寶來說,并無小病可以,因為家長的一個不注意,有可能讓寶寶受罪好幾天。 腹瀉對于寶寶來說,寶寶越小,家長越要重視。主要原因為寶寶的感知能力弱,且說話表達不清,粗心的家長很容易忽略。而腹瀉也有其他病種的表現,所以必須就醫觀察。另外經過臨床實驗證明,有些寶寶在腹瀉的同時往往會有些其他疾病出現,例如溶血性尿毒綜合癥、敗血癥、腦膜炎等等。所以家長必須重視。 判斷寶寶是否為便秘,首先寶寶一天一次大便為正?,F象,且顏色為黃色。而腹瀉的寶寶的排便量增多,且便非常的稀,有時還會伴有一些粘稠物或血絲。一般來講,寶寶便秘跟隨而來的是身體上的不適。例如吐奶、發熱、睡眠質量差等等。 便秘多是由于吃的食物引起。例如現在超市中常見的一種益生菌奶類,這種奶因為能夠預防各種疾病,而被家長所喜歡給寶寶喝。其實每日攝入一定
很多媽媽會擔心寶寶發育不正常,或者與其他寶寶相比,發育過慢,而不斷給寶寶進補。因此,很容易導致寶寶“性早熟”的情況出現,我們一起看看以下三個實例。 在很多醫生的門診病例里,這些性早熟的男孩女孩無一不是家長給補出來的。今天這三個案例的主人公,吃過的這些營養品也許你的小孩也接觸過,家長們可要看仔細。 天天吃蜂蜜6齡女童骨齡增加 都說蜂蜜好,小童的媽媽天天都給女兒準備蜂蜜水喝。不僅如此,愛吃甜食的小童也經常自個兒在菜肴里加入蜂蜜。“有啥不開心的,用蜂蜜哄,準管用。”6周零9個月,小童的身高128厘米,體重30公斤,不僅超高還超重。 2008年9月,小童媽發現,孩子的乳房開始發育了。上醫院做檢查發現,小童的骨齡增加了2年,性早熟癥狀明顯。 專家檢查后也確定小童的性早熟和天天吃蜂蜜有關。 兇手檔案 蜂蜜含
媽媽除了可以從寶寶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寶寶是否得病外,還可以通過寶寶的指甲檢測寶寶的健康情況。如果寶寶的指甲出新以下的情況,媽媽就要注意了。 信號1:指甲的甲板上出現白色斑點和絮狀的白云朵 信號預示:多是由于受到擠壓,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質細胞受到損傷導致。隨著指甲向上生長,白點部位會被剪掉的。 支招:媽咪應注意寶貝玩耍時做好各項保護措施,最好不要讓寶貝玩開關柜門等易夾住手部的游戲。 信號2:指甲的甲板呈黃色,綠色,灰色,黑色等怪異顏色,掩蓋了甲床本身自然的粉紅色 信號預示:甲板變黃,可能是因為過多食用了含胡蘿卜素的食物,也可能是遺傳原因導致的。另外,黃甲、綠甲、灰甲、黑甲等多半是真菌感染引起。 支招:手部濕熱多汗易發真菌感染,所以要保持寶貝手部皮膚的清潔干燥,不要讓寶貝長時間玩水,洗手以后用毛巾把手擦干。家里的其他人出現了真菌感染,要注意和寶貝隔離,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寶寶成為小兒糖尿病的患者。要預防寶寶患上糖尿病,應該從嬰兒時期做起,從飲食做起。 11月14日,是第6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為“糖尿病的教育與預防”,口號是“保護我們的未來”。現在,患糖尿病的兒童數量逐年上升,而肥胖和遺傳因素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每100人中就有一名“糖娃娃” “現在,基本上是10個人里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發病率增勢兇猛。”張真穩說。根據中華糖尿病學會最新流行病學調查,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約為9.7%,糖尿病患者9000多萬,已超過印度成為世界頭號糖尿病大國。 更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已成為一種較常見的小兒內分泌疾病之一。在張真穩的記憶里,以前很少有患糖尿病的兒童,即便有,也是以遺傳為主因的I型糖尿病?!暗鼛啄陙?,II型糖尿病的患兒卻在飛快增長。這與高熱量飲食、體力活動減少等
媽媽發現孩子的嘴里都是白色的東西,十分焦急,這是得了什么怪病了嗎?原來,寶寶是得了鵝口瘡。醫生提醒,4個月內的寶寶最容易患鵝口瘡。 “孩子嘴巴里滿是白色的東西,我們每天給他喂奶的時候,他就不停哭鬧,連續好多天都是這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前幾天,一位媽媽抱著才3個月大的寶寶,焦急趕到浙醫兒院,正在門診看病的口腔科阮文華主任醫師立刻給寶寶進行了檢查,原來,寶寶得了鵝口瘡。 孩子喝奶哭鬧竟因鵝口瘡 “家長回憶,那天晚上,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寶寶一直哭鬧,喂進去的奶又吐出來。”阮主任說,當時寶寶的父母掰開寶寶的嘴巴檢查了一下,發現寶寶嘴巴里滿是白斑,很像奶漬,就沒放在心上。 可第二天,寶寶一到喝奶的時候,依然會哭鬧個不停,這下家長有點急了。他們仔細看了寶寶的口腔,發現他的舌頭上、舌背上、口腔內的兩側,仍有白色物體。這次
寶寶發燒怎么辦呢?媽媽應該怎么為寶寶安全退燒呢?下面,親親寶貝小編為你介紹五大物理方法,讓你的寶寶安全退燒! 哎呀,寶寶一發燒,媽媽就在旁邊記得不得了,恨不得能代替寶寶生病??粗鴮殞毎l燒,媽媽真是急著臉上疼在心上??墒牵瑡雰后w溫中樞發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過敏、接種反應等都會出現嬰兒體溫升高的情況,但是媽媽又不能亂用藥。那么當嬰兒發燒或高熱不退時,媽媽該采取什么措施幫助寶寶降低體溫呢?對,就是物理降溫啦!下面就讓小編告訴大家五種常見的物理降溫退燒方法吧! 1、35%酒精擦?。壕凭軘U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
寶寶剛出生,新媽媽們都沒有徹底了解寶寶的無聲語言。其實,有些寶寶的肢體語言和癥狀,可以觀察到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喔。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幾種新生兒的狀況。 1、呼吸不順 嬰兒有時會咕嚕一聲,或者有呻吟聲,這時如果看到他們胸部起伏過大或者擴張鼻子,并伴隨呼吸困難、急促,這就可能是呼吸窘迫。這時候要馬上通知小兒科醫生;如果醫院已經下班,就馬上去看看急診。 2、嘴唇發紫 如果寶寶嘴唇變紫,或口腔、舌頭黏膜變藍,那是血液中沒有足夠氧氣的預兆,稱為發紺。這個時候一定要迅速撥打急救電話。 3、新生兒發燒超過38℃ 體溫超過38℃的新生兒必須要到醫院做全面檢查,例如因為脊椎穿刺造成發燒,寶寶可能需要用抗生素;年齡稍大的兒童免疫系統發育較完整,發燒就不一定是嚴重的問題。但
新生兒的照顧是需要很留心的,稍不小心寶寶就會發燒。面對寶寶第一次發燒,新媽媽一定手忙腳亂。我們一起看看以下這個新媽媽的例子吧。 大概到了中午,體溫躥到了39.8℃,腹瀉癥狀也加重了,我已經是沒有辦法了。于是,帶寶寶上醫院找到了兒科董主任。醫生說,“寶寶第一次發高燒,血常規白細胞不高,可能是幼兒急疹。”第二天,寶寶的溫度一直都沒有下降,讓我更加著急了。這時候的寶寶會因為難受,開始不斷的哭泣。醫生說:幼兒急疹是要燒夠一定時間的,然后才會出疹子。 只要寶寶身體不脫水,就不需要輸液,不要用抗生素,用抗生素也沒有效果。第四天,寶寶的高燒終于退了。但是在寶寶的耳朵后面發現長滿了小紅點,身體上也都是。真的是幼兒急疹,現在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癥狀:寶寶出生以來第一次高燒,身體的溫度會上升得很盡快。一般都是在38度和40度之間,不會出現感冒的
據統計,我國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發生率約為1/3000,女嬰多于男嬰(2:1),大多數患兒出生時無明顯異常,少數患兒在新生兒期可表現為生理性黃疸期延長,便秘、腹脹、哭聲小、喂養困難。 約70%患兒常在出生6個月后才出現明顯的癥狀,如頭大、眼距寬、鼻梁寬平,舌大而寬厚(巨舌)且常伸出口外,頸短、皮膚蒼黃而干燥,毛發稀少,面部黏液性水腫,安靜少哭,哭聲小且聲音嘶啞,腹脹、時常便秘。因食欲較差吃得少,孩子生長發育落后,表現為身材矮小,軀干長而四肢短小?;灱谞钕俟δ苋兹齻€指標異常,即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明顯升高,游離甲狀腺激素(T4)降低,就可確診。 不論何種原因造成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都需要甲狀腺素終生治療,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治療開始時間越早越好,如果在生后1至4個月內便開始治療,則預后相當好,80%以上的患兒智力發育可達到正常水平,但可能在智力和協調活動方面
發生佝僂病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嬰兒容易發生佝僂病主要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缺乏的常見原因及防治佝僂病的方法如下: 1、日光照射不足。維生素D由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的作用下轉變而來,如果接觸日光不足,就容易缺少維生素D. 措施:只要天氣許可,多帶寶寶出去曬太陽。曬太陽既方便又安全,可認為是防治佝僂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堅持曬太陽2小時左右,就能滿足小兒對維生素D的需求。因此寶寶滿月后就可以開始曬太陽并且每天逐漸增加曬太陽的時間。但要注意:夏天曬太陽時最好在樹蔭下,避免日光直曬;冬天不可隔著玻璃曬太陽,以防紫外線被吸收。 2、食物中含維生素D不足。乳類中含維生素很少,如單純乳類喂養不另加維生素D制劑攝入不足,可發生維生素D缺乏,也容易患佝僂病. 措施:要預防佝僂病的發生,小兒每天的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為400-600單位。每天如能保證供給這一劑
通過內外治寶寶流口水? 內治法 (1)良附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蚶碇型?,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參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治法:溫補脾陽。用于嬰兒脾臟虛寒之流涎,表現為口水多而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實,小便清長。 (2)黃連膠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螋~腥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蚱压⑵?,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蚋事断镜ぃ看?克,每日2次口服。清瀉脾熱。用于脾經蘊熱之流涎,表現為口水多而稠黏,浸濕胸前,進食時更多,伴有面色潮紅,大便偏干,小便短少。 食療法 (1)生姜2片,神曲半塊,食糖適量。將生姜、神曲、食糖I司放罐內,加水煮沸即成。代茶隨量飲,或每日分2~3次飲服。有健脾溫中、止涎的功效。 (2)炒白術9克,益智仁6克。加水煎
捏鼻子能讓鼻子變挺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媽媽們都希望寶寶長得漂漂亮亮的。而鼻子是在我們臉的最中心位置,鼻子的美能大大提升整體的美。媽媽們總羨慕老外的鼻子、明星的鼻子,又高又挺,很漂亮。所以,有時候也想讓寶寶有個挺鼻子。 “孩子的寶寶鼻子扁,經常捏捏,鼻子就會長得挺。”這是我們的傳統觀念。對此,很多家長也深信不疑,以為寶寶在嬰幼兒時期發育還未成熟,是可以通過捏鼻子來調整它的生長情況的。但是,小編提醒您,這樣做非但起不了作用,還會損害寶寶的健康哦。 捏一捏讓鼻子變挺沒有科學根據 嬰兒早期體重增長最快,在這個階段塌鼻梁和兩眼間距寬的特征最明顯。當寶寶前囟在1歲至1.5歲閉合以后,面骨及鼻骨才開始加速生長發育,鼻梁也就慢慢長出來了,鼻骨骨骼的變化會一直持續發育到青春期后才會日趨成熟。 而鼻梁的高低是由遺傳因素、發育速度、早期的營養、鼻外傷等因
寶寶長濕疹的原因 長濕疹是寶寶出生后對外界環境的一個自然免疫適應過程,新接觸一個環境或食物都可能讓寶寶出濕疹。其發病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衣服穿太多 2個月的妞妞全身出現紅疹子。最初,父母并沒有特別在意,可經過一段時間的家庭護理,未見任何效果。于是,父母帶著妞妞來醫院就診。醫生診斷說,是因為寶寶衣服穿太多,導致了濕疹。原來前兩周天氣變化無常,媽媽給孩子穿衣穿得太多,孩子出汗多,所以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2、遺傳因素 濕疹與家族遺傳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父母雙方中有一方曾患有過敏性疾病,或曾得過濕疹,那么寶寶得濕疹的可能性會很大。 3、奶粉過敏 小光長得白白胖胖,因為媽媽沒有奶水,所以吃的都是奶粉。大概兩個月前,小光的臉上長出了一些小紅點,起初媽媽不太在意,誰知這紅點逐漸蔓延,長滿全身,形成紅斑
嬰兒濕疹發生在吃奶的小嬰兒,因此,民間則多叫做“奶癬”,是寶寶最常見的皮膚病。“奶癬”一般在孩子出生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絕大多數孩子的濕疹多起始于生后6個月內。嬰兒濕疹與成人的濕疹一樣,使寶寶感到瘙癢。如果被抓破,則即癢又痛,十分影響寶寶的睡眠和飲食。 引起寶寶濕疹的原因 由于嬰兒的皮膚細嫩,抗病能力較差,因此很容易患各種皮膚病,但嬰兒濕疹不是感染引起的。一般認為過敏體質是發病的主要原因,約有3/4的患者父母雙方或單方有過敏性疾病病史。而外界各種激發因素(如奶、海鮮食品、某些藥物、花粉等)是發病或加劇的誘因。多數含蛋白質的食物經??梢砸饗胗變浩つw過敏而發生濕疹,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米、螃蟹等。另外,灰塵、羽毛、蠶絲以及動物的皮屑、植物的花粉等,也能使某些嬰幼兒發生濕疹。有的孩子甚至是因衣服穿得稍多,汗液的刺激或是冷空氣的
寶寶一覺起來,媽媽一摸脖子,糟了,紅紅的一片,又起痱子了!炎炎夏季,媽媽們最煩最擔心的莫過于寶寶長痱子了。這個夏天,如何讓寶寶免受痱子的“騷擾”?長了痱子如何正確處理?湖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徐曉芃提醒媽媽們,寶寶長痱子一定要科學用藥,以免走入誤區。 齊齊 2歲 寶寶大吵大哭后起紅疹子 提醒:可用十滴水稀釋洗澡 入夏以后的一天,2歲的齊齊因為感冒不肯吃藥,大吵大哭一番,過后齊齊媽發現,兒子背上起了一大片紅疹子,因為疹子癢,齊齊很快把背上的皮膚撓破了,滿背都是紅紅的疤印,看上去觸目驚心。心急如焚的齊齊媽趕緊帶兒子去醫院看急診。醫生告訴她,這些紅疹子就是痱子。 徐曉芃說: 痱子是夏天最多見的皮膚急性炎癥,屬于物理性濕熱皮膚病,由毛孔阻塞引起,多發生在頸、肘窩和背部,小孩子頭部和前額處也時常出現。生痱子后劇癢、疼痛,小寶寶皮膚嬌嫩,
發熱即送院對寶寶的危害 a、非發燒病癥送院,寶寶無故接受藥物治療 如果寶寶是正常的體溫升高,盲目送寶寶上醫院,而有些媽媽還堅持地讓醫生開下一堆的藥單子,生怕寶寶吃少了一點會病情惡化。這種無緣無故的治療,只會降低寶寶的抵抗力,動不動就成了藥罐子…… b、發燒寶寶送院時耽誤病情 發燒火速送院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有沒有想過,在沒采取任何保護或者降溫措施的情況下,就把寶寶抱到寒風中不停地吹,還一路吹到了醫院,路上的粉塵以及寒風只會讓寶寶的病情加重…… c、打針吃藥,造成藥物依賴 一般把寶寶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或多或少會首先開出一些藥物,讓寶寶的發燒炎癥盡快退下。但是其實有些低燒是可以通過家庭的降溫護理達到退燒的目的,而不必讓寶寶再受一層折磨,降低抗病能力的……
寶寶發燒的時候,是不是都嚇壞了各位爸爸媽媽呢!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對寶寶的護理比平時來得更加細致、認真、謹慎。不過,在護理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常常會犯下一些錯誤,自己都沒有察覺,或許說養成一種習慣,但這種習慣對于照顧發燒寶寶是不好的。今天,小編就列舉一些在護理發燒寶寶時,爸爸媽媽易犯下的錯誤,各位爸爸媽媽引以為鑒哦! 錯誤一 沒把握測體溫時間 孩子的平均正常體溫是37℃,但一天中會有上下變化。有的寶寶在短短的數小時內體溫會上下相差近2攝氏度。通常清晨體溫最低,下午或傍晚達到最高。有時體育鍛煉、情緒興奮激動、進食和周圍環境等因素也會導致體溫升高。有些父母就會選擇在這種“高溫”時刻,給寶寶測體溫,結果當然偏差很大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在寶寶完全平靜下來,或是在吃完一頓熱菜熱飯30分鐘之后,才測量體溫。另外,向醫生敘述孩子病情時,應告訴醫生你是在一
嬰兒腹瀉后應注意哪些問題 (1)千萬不要禁食。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喂,只要嬰兒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減量后嬰兒不夠吃,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或哺喂胡蘿卜水,新鮮蔬菜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 (2)保證喂水。早期發現脫水。當嬰兒腹瀉嚴重,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干,尿少或無尿,眼窩下陷、前囟下陷,嬰兒在短期內"消瘦",皮膚"發蔫",哭而無淚,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院去治療。 (3)預防脫水。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于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脫水便不會發生。口服補液鹽(ORS)1000毫升,內含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