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熱,媽媽應該怎樣用藥呢?用藥害怕有副作用,不用藥又擔心不能緩解寶寶發燒。媽媽們還是別糾結了,我們來聽聽崔玉濤大夫是如何說的吧。 不要被退熱藥的藥名弄糊涂 退熱藥不是以商品區分的,而應該注意其成分。退熱應該選擇成分為“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藥物。 “對乙酰氨基酚”也稱“撲熱息痛”,它和“布洛芬”都是藥物成分名;而“泰諾林”和“百服寧”是“對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美林”是“布洛芬”的商品名。“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交替使用,控制高熱。但家長注意不要被商品名稱弄糊涂。
嬰兒如何預防支氣管炎?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兒時期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是嬰兒期比較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多發生于幾個月齡的嬰兒,主要表現是喘憋。嬰兒如何預防支氣管炎呢?父母你該這么做!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兒時期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是嬰兒期比較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多發生于幾個月齡的嬰兒,主要表現是喘憋。在我國北方地區,該病多發生于冬季和初春,南方則多發生于春夏或夏秋。發病高峰集中在1~6個月的嬰兒,80%以上的病例發生在1歲以內。男女嬰兒發病率差不多,但男嬰病情多比較嚴重。 癥狀 該病初期變現主要是感冒癥狀,2、3天后出現咳嗽、喘息,一般與發病6、7天癥狀進一步加重,出現明顯喘憋。這時,一般父母不再堅持在家里治療,即使在半夜,也會因嬰兒呼吸困難而看急診。 到醫院后,醫生會立即收住院治療,但即使住院治療也難以在短期內使病情好轉。這時毛細
一歲以內的嬰兒常常患有“奶癬”,也就是醫學所說的“嬰兒濕疹”。家長對嬰兒濕疹有很多錯誤的理解,常常以為是吃奶引起的。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家長不給嬰兒喂奶,嬰兒由于長期得不到母乳和牛奶的攝,導致營養不良和抵抗力下降,常常生病。那么,嬰兒奶癬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呢?飲食護理要怎么去做呢? 造成奶癬有諸多元素引起,主要的原因還是嬰兒的過敏體質引起。一般奶癬的發病時間為2-3個月的時候,常常在面頰、頭頸,嚴重的會延伸到四肢和臀部,嚴重的引起細菌感染。患有嬰兒奶癬的寶寶會很癢,嬰兒患有奶癬后家長不能過分著急。要從母親和嬰兒的飲食入手進行調理,母親應該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和肉類食物,少吃海鮮食物。嬰兒如果是牛奶喂養,應該將牛奶煮的時間稍久一些,利用蛋白質的變性減少過敏反應,或者改用羊奶和其他乳品替代牛奶進行喂養。不能讓嬰兒吃的過飽,消化不良會加重
冬季寒風來襲,寶寶的抵抗力稍稍減弱就會讓病毒細菌有可乘之機,這時家長要注意的是嬰兒中耳炎的預防。母乳喂養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能力、健康飲食也是抵抗感冒的基石。家長更不能讓寶寶長期待在溫室中,走出到戶外透透氣,并給寶寶制定科學的鍛煉方案。 嬰兒中耳炎怎么預防呢? 1、避免帶寶寶到公眾場所人多的地方,當流行性感冒和其他流行性呼吸道疾病廣泛傳播時要積極治療,另外,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 2、嬰兒洗澡洗頭,都要注意做到對外耳道的保護,以免污水流入耳內。給寶寶掏耳朵的時候也要注意防治用力過猛造成內傷,引起細菌感染。 反復感冒也是引起中耳炎的導火索,平時家長要注意對寶寶的鍛煉,寶寶患病后要積極的到醫院治療,并且制定提高寶寶免疫力的方案,健康飲食給寶寶一個健康的身體。 本文系親親寶貝網(www.zaolee.cn)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小兒濕疹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炎癥性的皮膚病,小兒患有濕疹的誘因包括食物、接觸物體、自身的體質等因素造成。不合理的飲食、居住環境的改變、寶寶接觸容易致敏的物體等,都可以引起小兒濕疹。小兒濕疹預防為主,家長要從以下幾點進行預防。 衣 寶寶的衣物選擇最好是選擇全棉的,化纖類的衣服不吸汗而且產生靜電,讓寶寶皮膚干燥不舒服。寧可少穿也不能捂著。小兒穿衣以背部不出汗、手足不冰涼為標準。出汗會讓皮膚瘙癢加重,另一方面就是小寶寶的皮膚防御能力差,容易細菌感染。 食 濕疹寶寶的飲食很關鍵,食用一些高蛋白、堅果類的食物以及熱帶水果都加重病情。有食物過敏的寶貝,家長要費心記錄食物日志,觀察入微然后交給醫生判斷是否屬于致敏食物。 另外,常常引起致敏的食物有:雞蛋、堅果、芒果、菠蘿、花生、牛奶等,但是對豬肉、雞蛋、豆類過敏的寶寶也不少。 如
首先,及時發現結核病人,積極治療結核病人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我們知道結核病人,尤其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是結核病的傳染源,因此對結核病人及早給予有規律的徹底治療,使之不在排菌,從源頭上控制結核菌的傳播,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切斷結核菌的傳播途徑也不容忽視,提倡注意個人衛生,做好消毒隔離,避免結核菌的擴散。肺結核病人要注意不要面對他人咳嗽、打噴嚏,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口鼻,防止帶菌飛沫擴散。不隨地吐痰,要把痰吐在痰盂內,然后進行消毒。還應盡量避免嬰幼兒與排菌結核病人接觸。病人最好單獨住一間房間,如果沒有條件,也該與別人分床睡。房間要經常開窗透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病人使用的用具要經常用消毒液擦洗。被褥要經常放在陽光下曬。此外,應該采取分餐制以避免消化道的傳播病人專用的食具要分開洗、分開放,并要經常消毒,一般煮沸20分鐘就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第三,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預防感染。除加
一、預防寶寶拉肚子的方法 1、提倡母乳喂養。如人工喂養,要注意適當稀釋牛奶和消毒食具,最好每日煮沸或蒸氣消毒1次。食品應新鮮、清潔。 2、喂養定時,定量。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淀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食物的品種。 3、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腹部著涼。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菌素。 如果想要未病先預,就要知道引發寶寶肚子的原因有哪些,才可以最好最佳的預防工作。 二、寶寶拉肚子的原因 1、生理性腹瀉 生下沒幾天就開始腹瀉,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黃色或黃綠色,少則2-3次,多則4-5次,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但寶寶長得很好,也不見瘦。這種癥狀在醫學上稱“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下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秋季腹瀉來襲,寶寶遭遇了不少痛苦,還要被剝削喝母乳的份量。誠然,治療秋季腹瀉,寶寶的飲食量很重要。 秋天季節,寶寶容易遭遇小兒腹瀉,腹瀉嚴重的還會導致脫水。成人遇到腹尚且需要調整飲食,對于寶寶來說,什么樣的飲食才是最重要的呢?如何控制母乳喂養和牛奶喂養呢?下面小編來給媽媽們解惑。 小兒秋季腹瀉的治療——母乳喂養 正確做法: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適當減少喂奶量,縮短喂奶時間,延長兩次喂奶的間隔時間,就可調整過來。 一般說來,3個月以內的每3小時喂一次,夜間停喂一次;3—5個月的每3個半小時喂一次,5個月大后每4小時喂一次,每次喂奶15—20分鐘。除喂奶時間,如果嬰兒啼哭可以喂點白開水,或5%葡萄糖水??s短喂奶時間后(一般正常喂奶時間是每只乳房喂10分鐘,可減為5~7分鐘),應該將剩余奶汁擠掉,因為后一部分奶汁內脂肪含量高,會加重寶寶腹瀉。
嬰兒在秋季嘗嘗容易患上腹瀉,面對腹瀉,爸爸媽媽們應該注意寫什么問題呢?小編特意總結了治療嬰兒秋季腹瀉4大不靠譜的做法提供給爸爸媽媽參考。 1、不注意補水 秋季是干燥的季節,在正常的健康狀況下,小寶寶也一樣要注意補水。但是遇到腹瀉這種情況,真的是雪上加霜了,如果這時候還不及時補水的話,寶寶有可能因為脫水而遭遇生命危險。 當寶寶患了秋季腹瀉后,寶寶自身身體水分會大量流失,這個時候,媽媽們一定要防止嬰兒出現脫水現象。可以給寶寶飲用葡萄糖鹽水,1升水里加葡萄糖3湯匙(約50克)、鹽半茶匙(約2克)。如果爸爸媽媽一時找不到葡萄糖,也可以用普通白糖代替?;蛘叻眯屡浞降目诜a液鹽:氯化鈉3.5克、枸櫞酸鈉2.9克、氯化鉀1.5克、無水葡萄糖20顆,加水至1000毫升。 2、不注意調節飲食 飲食對于寶寶的身體調理有重大作用,所以切記不能忽視秋季腹瀉后嬰兒的飲食問題。要調
不知道是人天生對醫院就有抗拒,還是出生的寶寶對醫院的氣味特別敏感,很多媽媽會發現,寶寶一踏進醫院,就會哇哇大哭起來。這讓很多媽媽很折騰,本來病痛已經讓寶寶受罪了,聞到醫院的各種刺鼻氣味,更是讓寶寶難受。有些媽媽是干脆在家自己護理,也不讓寶寶接觸醫院過多的病菌。但是下面的一些情況,無論寶寶再抗拒也不得不往醫院跑了。 一、腹瀉超過12個小時 緊急程度:★★★★☆ 一般情況下,寶寶拉肚子你都不用太擔心。但是,如果是持續或者反復腹瀉,尤其是現在初秋季節,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還會伴隨一些其他癥狀,比如尿少甚至無尿,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為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腹瀉都有可能導致脫水。 因此,首先要保證給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另外如果寶寶嚴重腹瀉超過12個小時,就不要再以為是一兩天就可以好的事情了,趕往醫院最重要。 二、發高燒持續超過2天 緊急程度:★
嬰幼兒早期的排泄只是一種生理反射,和大腦無關。一般孩子到了4歲半至5歲,通常已具備排泄能力,他們往往能按規定的時間和地方排便。如果因種種原因而排不出大便,即為便秘。 嬰幼兒便秘的治療 便秘根據發生時間的長短為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便秘患兒可口服輕瀉劑或應用開塞露1-2次;慢性的則常常需要進行行為干預,包括飲食矯正法和建議排便的條件反射。 1、飲食矯正法 根據小兒年齡和哺喂方式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人乳哺喂的嬰兒應鼓勵繼續哺乳,為了增加腸內發醇過程使大便變軟,可給小兒吃加糖的西紅柿汁、桔子汁、菜汁等;也可把蜂蜜加在溫水中,每天喝60-90毫升。人工喂養的嬰兒,由于牛乳中酪蛋白和鈣都比母乳多,所以容易引起便秘,因此用增加碳水化合物如糖米粉等增加小兒腸內發酵過程。例如牛乳中糖的濃度可增加至8%,即100毫升奶中加糖8克;也可喂蜂蜜和加糖的桔子汁、西紅柿汁等以刺激腸的蠕
眾所周知,超重與肥胖是兒童和青少年發生糖尿病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肥胖者的組織細胞容易產生胰島素抵抗,盡管病人體內胰島素分泌水平往往不低,但作用卻大打折扣,以至血糖升高而發生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代謝性疾病,主要分1型(舊稱“胰島素依賴型”)和2型(舊稱“非胰島素依賴型”)。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兒童糖尿病屬于1型,2型糖尿病則是成人的“專利”。目前看,這種觀點確實有重新審視和修正的必要。2002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西太區大會上,有關專家稱,日本兒童2型糖尿病發病率平均每十年就翻一番,兒童2型糖尿病占兒童糖尿病總數的80%,遠遠高于1型糖尿病。我國目前尚缺乏這方面的統計資料,但臨床上兒童2型糖尿病日益增多卻是不爭的事實。 兒童2型糖尿病大多起病隱匿,加之患兒能吃又胖墩墩的,看上去營養狀況不錯,因而很容易被忽視而延誤
季節不同,寶寶拉肚子的特點也不同。與因細菌感染引起的夏季腹瀉不同,秋季腹瀉癥狀和治療方法都比較特殊。目前的研究表明,輪狀病毒疫苗有減輕和防止秋季腹瀉的功效。 什么是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即輪狀病毒腹瀉,更正規的叫法應該是輪狀病毒腸炎,因為它主要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輪狀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一年四季都會發生,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所以叫“秋季腹瀉”。在中國,北方秋季腹瀉的高峰期是10月至次年1月,南方秋季腹瀉的流行季節是11月至次年2月。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就是說疾病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動停止,并逐漸恢復痊愈),一般沒有特效藥治療,大多數寶寶拉肚子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 秋季腹瀉癥狀 輪狀病毒感染主要侵犯5歲以下的寶寶,尤以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發病率最高,一般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我們知道,在眾多的遺傳病中,其中有一些病是伴性遺傳病,其遺傳規律是:帶有致病基因但自己不發病的母親,只把疾病傳給男孩,而女孩是健康的(但可像母親一樣帶的致病基因)。 這樣的婦女,在其家庭中往往有男性(如兄弟、舅父)病人,而女性(如姐妹、姨母)都健康。 一、血友病 血友病就是只傳給男孩的一種疾病,得了這種病,由于缺乏一種凝血物質,使血液不易凝固。因此,輕微損傷就出血不止,甚至無傷也有皮下及關節內出血,如發生腦出血,就有致命危險 二、色盲 色盲也是母親只傳給男孩的遺傳病。其他還有假性肥大性肌營養不良癥,腎性糖尿病等,也只有男孩得。 因此,為了得到健康的孩子,當女方家庭中患有這些疾病的男性病人時,則不宜生男孩,在懷孕期到醫院用產前診斷,男胎做流產術,女胎則保留。
寶寶這兩天總睡不好,是不是又缺鈣了?育兒專家說,寶寶睡不好覺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但寶寶睡不好不都是缺鈣的表現,一些潛在的疾病也會影響寶寶睡眠。所以爸爸媽媽更要通過日常生活的觀察,留意寶寶的睡眠狀況,及時發現疾病。 一、為什么寶寶會睡不好? 寶寶入睡后,鼾聲不止、呼吸急促、頻繁的翻身、胸廓凹陷處起伏不止、手足心發熱、張口呼吸等情況,家長就要警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醫生說,此病在兒童中特別普遍,肥胖兒更要注意;其次,寶寶睡覺時弓著身子,按著肚子,白天還伴有大便性狀改變、食欲不佳等情況時,有可能是脹氣、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疾病;第三,寶寶睡著后總是不自覺的撓屁股,家長這時就要看孩子的肛門周圍是否有白線樣的小蟲——-蟯蟲。因為蟯蟲病也會攪得孩子睡不安穩;第四,寶寶睡覺后突然尖叫、眼睛發直、牙關緊閉、四肢抽動、臉色發青發紫,有可能是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第五,孩子睡眠時
濕疹臨床癥狀變化多端,但根據發病過程中皮損表現不同,可將本病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濕疹的類型看起來雖然不多,但其實你就錯了。在每一類得下面其實還隱藏著許多的分類。 一、急性濕疹 本型濕疹可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較易見于頭部,四肢屈側、陰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對稱分布,一般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發性濕疹甚少見。 皮膚損害表現為多形性,即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糜爛、滲出、結痂、脫屑等各種皮疹可互見。也就是說,在同一病變處,于同一時期內,可出現上述3~4種以上損害?;继幯装Y反應通常較明顯,尤其中央部位更為顯著,往往伴有糜爛、滲出、。但病損境界不清楚,腫脹也較輕。 自覺癢甚,其瘙癢程度與發病部位,個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癢以夜間尤甚,癥情厲害,可影響睡眼。還有因搔癢而易并發細菌感染,從而引發毛囊炎、癤腫、 膿皰瘡、淋巴管炎、淋巴
兒童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即遠視、近視和散光,其次是弱視。兒童弱視的常見原因是遠視和斜視,只要早期發現,通過配鏡矯正,大多數斜視和弱視是可以糾正的。 視功能尚處于發育階段的年齡進行,一般在6歲以下效果較好,超過10歲治療基本無效。 作為家長,如何早期發現孩子的視覺異常呢?對于新生兒,主要是觀察他們對光線的反應,能否發現感興趣的物品并且朝向它們。到1歲以后,孩子就可以發現比較細小的物品了,并認出遠處的親人。如果孩子快兩歲了還不能識別遠處的親人或者看不見近處細小的物品,那就應該及時到眼科就診了。一般3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教會他們配合檢查視力了。如果發現孩子“對眼”,看電視距離很近或喜歡歪著頭看等,都提示孩子的視力不正常,需要到眼科檢查。 另外,幼兒園和小學的保健機構對入托、入學兒童進行視力篩查非常重要。但在我國大多數小城鎮,特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過敏性疾病,春季是哮喘的高發季節,各年齡組兒童均可發生,但以幼兒期后更常見。它表現為突然起病,陣發性氣急,呼吸加快,胸悶,伴有哮喘、咳嗽等,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小兒哮喘易在晚上發作,其原因何在? 1、在春季中機體呈致敏狀態。 2、夜間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 3、呼吸道感染未治愈,或感冒鼻塞,導致晚上睡覺時通氣不暢。 4、白天太頑皮,大笑、大哭、說話太多。 5、白天因要挾父母未能達到某個目的,用腦過度或情緒不暢,致晚上發作。 6、白天接觸了較多煙、煤等刺激性氣體。 7、白天在花園玩耍接觸了花草、蚊蟲等過敏原。 為了防止這些誘發因素,爸爸媽媽們應該怎樣做呢? 1、保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空氣清新,實行濕式掃地。不在室內養花草和寵物,勤曬枕頭和被褥,盡可能去除過敏原。 2、盡早明確
關于寶寶的健康家長們自然不敢掉以輕心,那么如何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呢?其實,細心的媽媽們從寶寶的日常飲食、睡眠以及體重上的變化就能觀察到了! 首先,是情緒和性格改變。健康的孩子精神飽滿,兩眼有神,不哭不鬧。若煩躁不安、面色發紅、口唇干燥,多為發熱征象 ; 目光呆滯、兩眼直視、兩手握拳,常是驚厥預兆;兩腿屈曲、陣發性哭鬧、翻滾是腹痛表現 ; 嗜睡、嘔吐、前囟飽滿、脖子發硬,是腦膜炎癥狀;哭聲無力或一聲不哭,往往提示病情嚴重。 其次,是飲食改變。如平時吃奶、吃飯很好,突然拒奶,無力吸吮,或不肯進食或進食減少,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或發熱 ; 腹脹,不斷打嗝、放屁、口腔氣味酸臭,提示嬰兒乳食停滯,消化不良 ; 拒食或食后即哭,同時口水增多,應注意是否有口腔疾患。 第四是呼吸改變。嬰幼兒呼吸系統處于發育階段,患病易引起呼吸異常。若呼吸變粗、頻率增加或時快時慢,面部發紅可能是發熱;張
對腿的關注,從寶寶一出生就要開始了。并且,隨著發育的不同階段,媽媽也會對寶寶的腿型有不同的疑惑。 盡早排查“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就是我們常說的胯骨。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單側雙側都有可能。這種疾病越早發現越好治,但在寶寶走路前不容易發現,而等到學走路后發現寶寶跛行或一搖一擺的像個小鴨子,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篩查在許多國家已經被列為新生兒篩查項目,在我國的一些大城市也已經開展,所以媽媽可以主動問一下醫生,寶寶是否通過了篩查。 即使沒做篩查,媽媽也不用擔心,篩查方法非常簡單,不妨自己給寶寶做一做:讓寶寶仰臥在床上,將他雙腿的髖關節和膝關節各屈曲90°,再使兩腿外展。如果雙膝外側能同時接觸床面,像只小青蛙一樣,說明寶寶的髖關節沒問題;如果哪條腿的膝外側不能平放在床面上,就有脫位的可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