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感冒預防十點 如何預防寶寶感冒?請做好以下十點: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要給寶寶穿上貼身內衣褲、堅持母乳喂養等等。 1. 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 2. 要給寶寶穿上貼身內衣褲 3. 堅持母乳喂養 4. 注意營養均衡 5. 選提高免疫力奶粉 6. 室內清潔少煙塵 7. 盡量避免接觸病兒 8.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9. 日常堅持耐寒鍛煉 10. 經常鍛煉增強體質
寶寶厭奶概況 正常的新生兒,在剛出生的前兩個月,吃奶通常很專注。餓了就哭,飽了就睡,體重快速增加。父母看著心愛的寶貝像吹氣球似的一眠大一寸,真有成就感!誰知到了三個月大之后,大部分的寶寶開始不再一鼓作氣的吃奶,而是吃吃停停,有時還唧唧咕咕發出聲音。更有一些好奇寶寶,只要周遭有聲響、有人走動,就停止吸奶,顯然其他事情對它說來,比吃奶有趣多了。因此醫學上稱四至五個月的寶寶,這種暫時的厭奶狀況為“生理性厭食期”。它的特征是孩子正常發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暫時減少,通常一個月左右就自然恢復食欲。 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吃得少,大多仍能維持應該有的成長,也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智能發展。所以父母可依生長曲線圖,評估寶寶的生長情形,若沒有偏離該有的成長曲線,大可順其自然。 不過有些寶寶厭奶期持續太久,就不能單純的等待他自然恢復。因為人體的胃是個彈性的袋子,經常不去撐它
晚上,小寶有點不舒服,早早地睡了。10點鐘左右,媽媽有些不放心,摸了摸他的額頭,呀,有點熱。一量體溫,38.6℃。怎么辦?如果現在去醫院,孩子一折騰,病情肯定會加重。于是,媽媽決定先去樓下的24小時藥店買點退熱藥,明天一早再帶小寶去看病。 可買什么退熱藥好呢?“阿司匹林小孩子也能用。”“安乃近見效最快。”“好像泰諾也有兒童型的。”家里人七嘴八舌的一番建議倒讓媽媽沒了主意。 其實,退熱藥物多具有解熱、鎮痛的雙重作用。但我們主要用于退熱治療。那么,遇到孩子發熱時如何選擇退熱藥物呢? 先讓我們再整理和了解一下它們的名字和作用。 阿司匹林 又稱為乙酰水楊酸,是最具有歷史色彩的退熱藥物,應該屬過去常用的阿苯片為阿司匹林與苯巴比妥的復方制劑,用于小兒退熱一直受到臨床的好評。一般小劑量短時使用,還是
先天性心臟病是危害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健康與生命的殘酷"殺手"。據統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約有6個患先天性心臟病。按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估計我國每年有15萬患這種病的孩子出生。雖然被這些讓人不愉快的數字震驚,但說起對先天性心臟病的了解我們還是知之甚少。它有什么癥狀?分哪幾種?該怎么治療?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才能保證我們的孩子得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問:目前有哪幾種先天性心臟病呢? 答:對于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不能給出固定的數字。因為在生活中,就像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雪花一樣,我們也找不到兩例完全相同的心臟缺陷癥狀。其中最普遍的就是一些單一性的缺損,比如心臟房間隔缺損,或者肺瓣膜狹窄。更加復雜和罕見的心臟缺陷包括左側心臟發育不全綜合病癥(即心臟主要泵血部分的發育出現嚴重的不健全),和心臟異位綜合病癥(即心臟畸形)。還有一些病癥
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過濾性病毒,潛伏期為7至21天,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先在單核吞噬系統中繁殖,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癥,侵襲皮膚及內臟,引起發病。 起病時可出現發熱、全身不適、食欲欠佳等現象,經過數小時至1天,皮膚上出現皮疹。皮疹先出現在頭部和軀干,逐漸蔓延到四肢,不過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開始出的為紅色斑丘疹。經1~2天變成橢圓形、綠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周圍呈淡紅色。3~4天泡疹干縮結癡,1~3周癡皮脫落。短期內留橢圓形淺疤,會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現,重復同一過程。因皮疹是陸續出現的,故在病兒皮膚上可見丘疹、皰疹、
小兒腹痛是相當常見的,有時是脹痛,有時是絞痛,但是疼痛與病情的輕重程度并不一致。別看有些疼痛相當劇烈,小兒哭鬧不止,但一段時間以后,小兒又完好如初了。這是因為小兒得了腸道痙攣,痙攣一旦解除,疼痛即刻緩解,所以孩子又開始蹦蹦跳跳了。 還有的家長聽到孩子嚷肚子疼,就找來熱水袋給孩子熱敷。這種做法對胃腸道痙攣引起的胃腸絞痛,特別是因受寒、飯食過多引起的胃部脹痛有效,能緩解胃腸痙攣,減輕疼痛。 但有些疼痛就不那么簡單了,按揉和熱敷反而會加重病情,引發危險。比如腸蟲癥,這也是小兒腹痛的常見原因,當某種因素刺激蟲體時,可使蛔蟲竄上竄下地蠕動,刺激腸道引起痙攣疼痛。此時按揉腹部,只會刺激蟲體,甚至引起膽道蛔蟲癥;蛔蟲還可能穿破幼兒嬌嫩的腸壁,引起彌漫性腹膜炎。 急性闌尾炎在兒童中也較多見。兒童闌尾炎在早期并無典型癥狀,可能肚臍周圍有輕微疼痛,有時有嘔吐、腹瀉,按壓時疼痛并不明顯。兒
水痘的發病人群以中小學生和托幼兒童為主。若嬰兒感染水痘病毒,可為其套上手套,避免用手揉眼,防止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影響視力。皮膚科專家提醒家長說,水痘傳染性強,最易在托兒所、中小學校發生群體性感染,目前防止水痘病毒感染和傳播的最好途徑就是接種水痘疫苗和對感染者進行隔離,接種疫苗一個月后有效。 水痘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內,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播,亦可由于接觸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感染。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傳染性。 專家建議,家中若有水痘患者,要保持居室通風、光線充足,發熱時應臥床休息;在飲食上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清淡食物為主;衣被不宜過厚過多,太熱會使皮疹發癢。保持衣服被褥清潔,患者用具要暴曬或煮沸消毒;剪短患者指甲、勤洗手,保持雙手的清潔以免抓破水痘,引發感染;若出現持續高溫不退,伴有嘔吐、驚厥時,應立即就醫。
9月16日下午某時報記者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就見到了很多患兒和家長。李女士的兒子快兩歲了,一出生便開始喝三鹿奶粉,前段時間,她發現孩子尿量不斷減少,且尿液發黃、渾濁。奶粉事件出來后,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帶孩子做過B超發現,孩子"雙腎集合系統內可見多發碎渣,最大的為0.3厘米",但膀胱充盈佳,沒有發現結石。對此,醫生在診斷后表示,沒有什么大問題,回家后多飲水,1個月左右再回醫院復查即可。 北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孫寧教授是此次事件中衛生部專家調查組成員,9月15日,她在接受這家時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從目前的嬰幼兒患病情況來看,年齡多為2歲以下的兒童。由于嬰幼兒對奶粉的口味依賴性較大,同一品
寒流襲來,家長除了注意不讓寶寶感冒、發燒、腹瀉外,還需注意病毒感染類的如水痘、麻疹、風疹、幼兒急診,細菌性的如猩紅熱,接觸性皮炎類的如尿布疹、舌舔皮炎、糠疹以及凍瘡等皮膚病。親親寶貝網小編整理了這方面的相關資料,幫助爸爸媽媽識別這些不同的皮膚疾病,并做到有效預防。 【病毒感染類】 水痘 癥狀:水痘因為其通常在發燒24小時內就會出現皮膚病的四大癥狀而被兒童皮膚科醫生稱為 “四世同堂”——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疹子以軀干為主,呈向心性分部,四肢相對較少。多見于6個月以后的各個年齡段。冬春季發病多見。潛伏期1~2天。 專家解讀:徐志強主任表示,水痘是病毒傳染性皮膚疾病,因為冬季幼兒室內活動比春夏秋三季都多,有的公共場所不通風,孩子容易通過空氣飛沫和直接接觸渠道被傳染。前段時間滬上出現不少水痘患兒
嬰幼兒的近視眼很少,僅有1%-1.5%,而90%以上的學齡前兒童是遠視,當然,其中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發育的表現。然而,也有20%-25%的遠視是異常的,或是病理性的,什么原因導致兒童視力低常及眼發育不良呢? 為什么絕大多數的兒童會是遠視呢? 這主要與兒童眼發育有密切的關系。兒童的眼睛在生長發育中,眼球由小長大,眼軸(眼球的前后徑)逐漸增長,如果將眼球看成一個球體,它有三個軸,即縱軸、橫軸、矢狀軸(即眼軸),一個正球體的三個軸的長度相等。學齡前兒童眼軸大多短于縱、橫軸,呈一扁球形,是遠視型眼球,到6-8歲時,才逐漸長成為三軸長相等,約24mm左右的正球體,即正視型眼球,如果眼軸繼續延長并超過縱、橫軸,呈長球形,那就是近視型眼球。以光學計算,眼軸每短1mm,遠視增大300度;每延長1mm,近視增加300度。 嬰兒出生后,眼球小,眼軸短,所以幾乎都
新生兒自從臍帶與母體分離之后,就成為獨立的生命,身體各組織器官正蓄勢待發,準備發育為功能健全的個體。但不幸的,有些小生命在起跑點,可能由于感染、不正常遺傳、正常結構的變異或早產,因而影響了眼睛。還好,大部分新生嬰兒常見的眼科疾病,只要適時加以預防治療,都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感染性眼疾 如果感染發生于胚胎發育期,尤其是前三個月,會嚴重影響眼球的結構,造成重大眼球異常。感染原以梅毒、德國麻疹及艾滋病最常見,也最嚴重。生育年齡的婦女最好能事先加以預防治療。小寶寶出生時,若產道有細菌,如淋菌、披衣菌,會使眼結膜感染而形成新生嬰兒眼炎。 因此新生嬰兒應例行接受預防治療,若已確定產道有感染,甚至可采取剖腹產,避免產道感染。 新生嬰兒時期如果患有鼻淚管阻塞,淚囊容易反復發生淚囊炎、治療方面要先控制感染,并以按摩或手術治療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原則上,六個月內采按摩的保守治療,六
網友:我家寶寶現在33天了,10斤,56cm,最近幾天經常會嘴巴往外鼓泡泡,吃奶能吃,但是有時邊吃邊哭鬧,一直睡覺都很少(出生后前半個月又13.4個小時,現在有時不到10個小時),精神狀態還好,出生后就有輕微鼻塞,現在晚上比較嚴重,體溫每天監測都正常,偶爾嗆到了會咳嗽,我看書上說寶寶肺炎會嘴巴向外吐泡泡,請問我家寶寶這樣算正常嗎? 專家:光看嘴巴有點泡泡就說肺炎,這是不對的。 只有輕微的鼻塞,你可以數數孩子安靜的時候一分鐘的呼吸次數,如果一分鐘的呼吸次數超過60次,你隔一會兒再數一遍,兩次都超過60次,你可以懷疑他肺上是不是有事。 你把他衣服打開,當他吸氣的時候,胸壁的下段整個往里凹,而且凹得很厲害,可以判斷是肺炎。 小嬰兒肺炎一個是呼吸增快,一個是重度的胸凹陷才能判斷。呼吸增快肯定是由于肺里有炎癥,有滲出,需要加快氧氣來獲得。胸凹陷是當
智力低下的幼兒有如下癥狀: (1)特殊面容。最常見的智力低下病是先天愚型,也叫伸舌樣癡呆,其頭型短小,兩眼較突,兩眼外側高,兩眼間距離較寬,塌鼻梁,口常處于半張狀態,舌經常出口外,口水不斷。 (2)畸形長相。頭小而尖,前額及枕部平坦,形成向上的坡度,頭圍比新生嬰兒頭圍(34厘米)還小。還有一種長相:耳廓低、眼球小、下領短、臘弓高,這些畸形長相都提示有智力低下的可能。 (3)動作不協調。坐不像坐、走不像走。開始走路時,兩腳仍相互亂踢,直至二三歲還如此,醫學上稱“舞蹈步”。 (4)五官不靈。對聲音反應差,不注意大人講話。常常被誤診為耳聾。視覺功能不良,對周圍人或物注視差。咀嚼慢,喂食難。 (5)反應遲鈍。該笑不笑,該哭不哭。正常嬰兒從2個月后就會微笑,半歲后會大聲發笑,智力低下的周歲才會微笑。刺激后不能馬上啼哭,要間隔一小會兒或者反
有關母乳喂養的好處和方法,相信大家一定了解了不少,可是你知道嗎,很多情況下,寶寶并不適宜吃母乳。如果強行喂養,甚至可能給媽媽和寶寶的身體帶來傷害。 案例 母乳養出“小黃人” 網友暖暖媽,就曾經“遭遇”過母乳喂養的“滑鐵盧”。她家寶寶在生理性黃疸消退了十多天后,皮膚又明顯變黃,而且比之前黃疸的顏色更深。看到黃疸并沒有影響到寶寶的精神和食欲,她就沒當回事,想著和生理性黃疸一樣,過幾天就會消下去。 沒想到的是,寶寶這次的黃疸持續了兩周還沒下去,她這才有點坐不住了,趕緊抱著寶寶去醫院。醫生檢查后說,寶寶可能患的是母乳性黃疸,建議她停止母乳喂養三天再看。 “用奶粉喂了兩天以后,我家寶寶的黃疸明顯消退了很多。”暖暖媽說,沒想到寶寶出黃疸,“罪魁禍首”
寶寶為什么會吐奶?又有什么方法能改善寶寶吐奶呢?本文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 寶寶為什么吐奶? 吐奶與寶寶的消化道、生理特點和喂養方法不當有關。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蠕動比較慢,故食物容易淤積。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胃容量小,存放食物少。由于這幾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寶寶進食過多、吃奶后立即平臥,乳汁也容易經食管 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喂養不當的原因有: 1.喂奶前寶寶哭鬧或吃奶過急,極易吸入空氣,當空氣由胃內溢出時,將奶帶出而嘔吐; 2.嬰兒吸吮過久(正常一次哺乳是10~15分鐘)或吸吮無奶,以至吸食過多的空氣; 3.人工喂養的新生兒,由于奶嘴孔過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過小吸食時間過長,以致吸入過多空氣(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時奶慢慢滴出為宜,每瓶奶的喂食時間以不超過10~15分為
有少數嬰兒會出現不能喝奶的狀況,這跟患有乳糖不耐癥有關。不過即使寶寶患有先天乳糖不耐癥,媽媽也不要放棄,你不妨試試營養專家提供的幾點建議: 什么是乳糖不耐癥? 乳糖不耐癥是一種常見的營養吸收障礙,一些人吃了大量乳糖后,因無法把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及半乳糖,以致腸內堆積大量短鍵脂肪酸及氫氣,因而出現腹瀉、腹脹或腹絞痛等癥狀。 對于小寶寶來說,人體乳糖酵素是在斷奶期才逐漸下降;因此,嬰幼兒喝牛奶多半不會腹瀉。但也有一些寶寶是先天性乳糖酵素缺乏。 如果你家寶寶有先天乳糖不耐癥,媽媽也不要放棄,你不妨試試營養專家提供的幾點建議: 1、配合谷物同吃 一般來講,乳糖不耐受的孩子空腹喝奶,就會有較重的癥狀。但在混合膳食時,牛奶的乳糖濃度可能在特定環境中得到“稀釋”。胃腸中的乳糜作用和消化運動的進行,可以提高乳糖的吸收率。 比如,讓孩子在喝
吐奶是多種原因引起的較強烈的嘔吐奶汁,與溢奶不同的是,吐奶現象往往是偶發的,是由于喂養不當和多種病理因素引起,應及時處理。引起寶寶吐奶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1、喂養不當如吞奶過快,喂奶時吞入較多空氣,喂奶時過多翻動寶寶等;2、各種感染如胃型上感引起的嘔吐,一般伴有感冒、流涕癥狀,感冒好了,吐奶消失;3、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吐奶,一般呈現噴射性并伴全身明顯中毒癥,如發熱、抽搐、前鹵膨隆等;4、外科疾病,如先天性幽門肥厚,先天性腸施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等,一般還有體重不增、消瘦、大便異常等癥狀;5、胃黏膜受刺激,寶寶服用紅霉素、磺胺等藥物易引起嘔吐;6、胃食管返流。防止寶寶吐奶 怎樣防止寶寶吐奶呢? 1、注意喂奶的姿勢,母乳喂養時應讓寶寶的嘴唇完全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不要僅含住乳頭,這樣小兒吸吮不易吞進空氣;人工喂養使用奶瓶時,奶瓶的奶應充滿奶嘴,盡可能讓寶寶吸奶時少進空氣。
新生寶寶比較容易發燒,這是由于新生寶寶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熱功能都較差。當生病、環境溫度改變或喂水不足時,都可以引起發燒。 對癥下“藥” 父母在應對新生寶寶的發熱前應進行初步評估,分析可能導致發燒的原因,即區別發熱是環境因素所致還是疾病因素所致,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措施。 新生寶寶體溫調節功能尚不成熟,在過分保暖或喂水不足時而導致的煩躁、哭鬧、周身皮膚潮紅、手足發燙和尿少,且體溫不超過38度時不宜隨便服藥。此時應采用物理方法降溫。 環境降溫 室溫最好調至22—24度左右。當室內溫度高時,可以在地面上潑涼水,用涼水拖地板,或啟動空調機,加速室內通風,使室溫下降,可利于高熱新生寶寶散熱。 冷敷法 這個方法簡便易行,將冷毛巾敷于頭部,待毛巾變暖后更換;枕冰袋方法,將冰袋置于額頭上或置于腦后。 注意事項:皮膚和冰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感冒,本文我們就來說說家長們在給寶寶治療感冒時常有的誤區。家長們可一定要做注意了。 媽媽的謬誤一 寶寶發高燒、呼吸道感染了,必須用抗生素。 專家糾誤:普通感冒患兒中在3-5天后繼發細菌感染的約占40%,沒有引起細菌并發癥的普通感冒患兒有5-7天的自限性,即經過5-7天的發病過程,自己會痊愈。 發熱有時也是機體對自身的保護反應,有些病毒、細菌適宜在37℃時生長,而高熱到39℃,60%的病毒和細菌可以被殺滅,反而避免寶寶受到更大的傷害。發熱并不一定說明感染,有的寶寶感染了卻并不發燒。 建議:如果寶寶確系普通感冒,只需有高熱時對癥服用退熱藥,給予大量喝水、多休息,家長不必緊張。如果3天后繼發細菌感染,也不必用高級的抗生素,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 媽媽的謬誤二 寶寶有感染的跡象,不發熱時,運用退熱藥能預防發熱。 專家糾誤
冬天來了,而每到換季的季節都是小寶寶們容易感冒的季節,本文介紹的這5種食物能很好第預防寶寶感冒,一起來看看吧。 ●母乳。母乳不僅是孩子體格和智力發育的最佳食品。而且具有防止感冒的功效。 ●富含維生素A食物。兒科學家提出,冬春季節兒童體內缺乏VA是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大誘因。 富含VA的食物有胡蘿卜、莧菜、菠菜、南瓜、紅黃色水果、動物肝、奶類等。必要時可口服VA制劑,嬰兒每日用量為1500-3000單位,兒童每日用量為3000-5000單位。 ●富含鋅的食物。鋅元素是不少病毒的“克星”。在感冒高發季節多吃些富含鋅的食品有助于機體抵抗感冒病毒,因為能直接抑制病毒增殖。 肉類、海產品和家禽含鋅最為豐富。此外,各種豆類、硬果類以及各種種子亦是較好的含鋅食品,可供選用。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VC有間接地促進抗體合成、增強免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