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洋奶粉品牌美素傳出本月中下旬,其嬰兒配方奶粉價格將全線上調,其中1段奶粉每罐上漲近40元。該消息一傳出,洋奶粉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今年以來,大眾洋奶粉品牌美贊臣、美素、惠氏、多美滋等紛紛提價,與此同時,一些小眾的洋奶粉品牌悄然進入國內市場,因其價格相對便宜,逐漸成為媽媽們的新寵。 今年以來,大眾洋奶粉品牌先后提價。4月起,美贊臣、惠氏等洋奶粉已把換包裝作為契機提價。隨后,多美滋、安怡、安滿、澳優等奶粉,也先后通過改換包裝及配方提價,價格漲幅達到10%。美素此次換包裝后,全線產品紛紛提價,以900克罐裝1段奶粉為例,在武漢的零售價格將從258元漲到280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最為國內消費者熟知的洋奶粉品牌主要有美贊臣、雅培、惠氏和多美滋。近年來,有不少原本屬于小眾范圍的洋奶粉品牌也盯上了中國市場,如來自瑞典的Semper(森寶)、德國的Aptam
記者在淘寶網一家信譽度和銷量都排名前列的海外奶粉代購網店看到,很多大品牌的海外奶粉售價相對國內低廉很多。如荷蘭美素奶粉1段800g售價134.95元,新西蘭可瑞康奶粉3段900g售價176元,雅培-菁智智護100TM-1段嬰兒配方奶粉900g售價375元。與之相應,樂友在售金裝1段美素奶粉900g為261元,入駐京東商城的可瑞康奶粉3段900g售價為190元,樂友在售雅培-菁智智護100TM-1段嬰兒配方奶粉900g為470元。 淘寶上類似的奶粉代購網店非常多,如果不考慮信譽度和銷量的話,比上述淘寶店價格便宜的比比皆是,與國內零售終端的奶粉價格形成巨大價差。據記者了解,正是由于價差巨大,國內的進口奶粉輪番漲價,消費者對原產地在國外的奶粉信任度較高,許多國內消費者選擇“海外代購”的模式。有消費者反映,在國內買一罐奶粉的錢,在國外有可能購買三罐甚至四罐。
近期,澳門多家超市和藥店的嬰兒奶粉出現供應緊張,尤其是部分來自荷蘭和美國的知名品牌奶粉。為此,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辦公室21日對記者表示,衛生局、民政總署、經濟局和消費者委員會四個政府部門已經開展工作,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 根據介紹,在接到市民反映的情況后,澳門衛生局隨即與相關嬰兒奶粉品牌的代理商聯系,要求代理商調整供應量,確保有足夠貨源供應澳門。此外,幾個部門也加派人手,對銷售商進行監督,防止出現屯貨等不法行為。消費者委員會已經告知各商家,不允許出現囤貨和加價等行為,同時進行密切監督。 目前,特區政府部門尚未發現有囤積嬰兒奶粉的狀況。 從記者了解到的數據,在過去的近一年當中,澳門市場的嬰兒奶粉供應量總體穩定。但有商戶表示,從去年12月至今,顧客購買的奶粉量明顯上升。 在2012年的同一時期,澳門同樣出現過奶粉供應緊張的狀況,隨后有不少商戶規定每名顧客只能購買兩罐
近年來,一些國內企業通過境外商標注冊再在境外加工的假“洋奶粉”質量事故頻頻,進口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問題已經越來越被關注。為此,我國開始陸續出臺、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規章,加強了對嬰幼兒配方奶粉以及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監管。我們注意到,在已經頒布或即將頒布的一些法律、法規和規章中涉及到了禁止嬰幼兒奶粉委托貼牌加工的規定,盡管這一規定目的是想從生產源頭來控制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控制不合格的“假洋奶粉”,以保障食品安全,但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可能是因噎廢食,既不符合市場貿易慣例,也有損企業和消費者利益。為此,就進一步完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監管法律制度提出建議如下。 一、當前不宜一刀切禁止進口嬰幼兒奶粉委托貼牌加工 首先,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加工貿易是分不開的,我們以前為國外企業貼牌加工賺點微薄的加工費,現在我國企業經過自身的努力和奮
從 4 月開始,英國規模最大的幾家連鎖超市均宣布嬰兒奶粉限購兩罐。對此,英國媒體普遍認為,這與中國近期出現的奶粉搶購潮有直接關系 在中國大陸龐大的奶粉市場需求這一推手的助推下,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奶粉限購再出新招。先是新西蘭和中國香港特區對奶粉出境設限,隨后歐洲部分國家也開始實施超市限購,如今,限購措施已波及郵寄環節。 17日,淘寶網上名為“美國大寶”的賣家生意異常火爆,原因是從事英國奶粉代購的賣家剛剛接到英國方面的消息,自18日起,由英國發往中國的郵資將大幅上調。“聽說這次運費上調幅度較大,平均漲幅在每罐50元左右,專門針對發往中國的奶粉。”該賣家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奶粉限購升級再傷代購商 英國奶粉變相限購 這一新招的限購效果明顯。淘寶網上多個海外奶粉代購賣家,都暫停了英國直郵業務。“我們都在等
因“重大事項”停牌一個月的貝因美(14.36, 0.00, 0.00%)今年可能不太順。先是奶粉牌照問題令市場擔憂,接著業績不斷下滑,股價又已不止腰斬。值得注意的是,期望擺脫嚴重依賴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貝因美上半年宣布推出兒童奶產品,稱下半年在浙江、江蘇等多地的部分區域銷售,但記者在南京多家主流超市調研時并未見到蹤影。分析人士指出,貝因美主營業務正遭遇困境,而業務轉型、流程再造前景并不明朗。 未與阿里澳優等公司洽談合作 7月19日,離貝因美停牌正好一個月。6月19日,貝因美發布臨時停牌公告,稱擬披露重大事項,根據相關規定當日起臨時停牌。之后在6月26日、7月3日和7月10日,貝因美三次發布繼續停牌公告。 有不愿具名的券商行業研究員18日表示,由于國家監管加強、洋奶粉不斷沖擊,國產奶粉品牌普遍受影響,加上貝因美自身進行了一些調整,今年來業績下滑比較明
近日,有北京媒體報道稱,無論是在超市還是購物網站上,多美滋都已推出了最新包裝產品,而這款名為“優階”新包裝的分階段產品,據悉將取代原來的金盾“優抗力”。據報道稱,賣場銷售人員稱,此次多美滋產品的變化純屬“包裝升級”,配方升級目前從廠家的宣傳角度來看并未得以體現。記者獲悉,新包裝的多美滋奶粉尚未全面上市,預計上市時價格要比原來的優抗力貴超過10%。 市場傳真 新裝多美滋將漲10%以上? 據相關報道,有淘寶商城的客服稱,多美滋的老包裝叫金盾“優抗力”,現在已經停產,新包裝改名為“優階”,價格要上漲超過10%。但店內由于老包裝尚未售完,所以還沒有上架新包裝。新快報記者在愛嬰室官方旗艦店中,發現了新包裝“優階”,目前1段400克包裝的
成都市府青路的一超市奶粉銷售區旁,望著琳瑯滿目的奶粉,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初為人母的唐女士看著購物車上嗷嗷待哺的孩子陷入了迷茫。一邊是洋奶粉價格不斷上漲難以承受,另一邊是國產奶粉連續曝出質量問題不敢購買。 唐女士的迷茫并非個案,如何選擇寶寶的“口糧”,家長們是慎之又慎。然而,近年來洋奶粉底氣十足頻繁提價,國產奶粉卻連曝質量問題,將消費者的選擇空間一再壓縮。國產奶粉在消費者對其逐漸失去信心的時候,還能否挽回消費者的心? 洋奶粉頻繁提價銷量未受影響 十年前,日本是全世界嬰幼兒吃奶粉最多的國家;如今,我國已上升為全世界奶粉消費最大國之一。為此,各種洋品牌奶粉紛至沓來。 據了解,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高約350億元,而洋奶粉市場份額占比超過70%,在高端奶粉市場這個數字更大,因此價格話語權把握在洋奶粉手里。洋奶粉有了足夠底氣頻繁漲價,追求利潤更大化。
2014年7月22日,在2014上海孕嬰童展開幕之際,首屆中國乳業俱樂部戰略發展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著名乳業專家顧家升,國家重大農業項目評審專家曹斌云,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玉滿等乳業專家,三元、完達山、圣元、雅士利、紅星等各大乳企負責人及部分國內知名媒體出席了本次論壇。會上,各位乳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各抒己見,就中國乳業當前市場形勢和國際化發展趨勢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關于奶牛養殖、產業調控、嬰幼兒奶粉生產工藝、營銷模式與產品本質的關系成為了本次會議探討的焦點和重點。 農業部奶山羊研究室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斌云先生指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必須采用濕法工藝來生產,保障質量安全。 黑龍江省奶協常務理事、黑龍江省奶協特聘專家賈效德先生提出,奶牛養殖是奶粉企業發展的重要的第一步,要大力發展奶牛養殖,
“美贊臣3段僅有少量存貨,一人限購四罐。”昨天,剛從香港“拖粉”回來的市民吳小姐欣喜地告訴記者,跑了香港10多家商場,她終于買到了奶粉。記者赴港調查發現,深圳市民青睞的多個品牌低齡段奶粉出現斷貨情況,商家表示奶粉貨源緊缺情況或將持續到明年元旦。 兩次“拖粉”空手而回 “最近在香港買到奶粉沒有?”近日,市民吳小姐見到跟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媽媽就愛問這句話。吳小姐說,她的孩子現在2歲3個月大,吃的都是在香港購買的美贊臣奶粉,但近一個月來,她兩次專程到香港去“拖粉”都空手而回。元朗、上水、沙田這些深圳人常去“拖粉”的地方,吳小姐都走遍了,屈臣氏、萬寧、百佳、惠康、藥房這些能買到奶粉的地方,她都去看了,一般只剩下6歲以上寶寶喝的美贊臣5段和3
上海市發改委昨天公布了嬰兒奶粉比價表,以各大超市門店為抽查對象,對貝因美、雅培、惠氏、美贊臣、多美滋、雀巢等多款嬰兒奶粉比價。記者統計發現,部分奶粉在不同超市不同門店的價格相差懸殊,其中雀巢一款奶粉差價高達71元。 發改委公布了世紀聯華、卜蜂蓮花、家樂福、樂購、華聯吉買盛、沃爾瑪、農工商、大潤發、歐尚、易買得等10家大型綜合超市48家門店的嬰兒奶粉價格。 其中,雀巢超級能恩較大嬰兒及幼兒配方奶粉2段(800克/罐)最高價為329元,在樂購鎮寧店、樂購三門店、樂購松江店、樂購七寶店4門店均為這一價格;最低價為歐尚超市長陽店售賣的258元,差價為71元。雀巢還有一款同規格嬰兒奶粉1段的最高價為365元,最低價297元,差價也達到68元。 此外,惠氏和貝因美的部分產品差價也較高。惠氏S-26金裝健兒樂2段(1200克三聯裝)在不同超市門店差價為67元;貝因美冠軍寶貝初生嬰兒
倫敦奧運會舉重冠軍李雪英一下飛機就受到了熱烈歡迎。李雪英談起在倫敦的感受,表示閑暇時還有空逛街,在倫敦給姐姐家的孩子買了兩罐奶粉。 我看新聞有個習慣,要順便看一下網頁上給的相關鏈接。這條新聞的鏈接有五個相關新聞,時間跨度只有7天時間,但都是奶粉的負面新聞。 本來李雪英在倫敦給姐姐家的孩子買兩罐奶粉是一件很溫馨的細節小事,不必特別關注。出門在外,又拿了金牌,總得帶點異國他鄉的特色食品之類,犒賞親友,歡聚一堂,乃人之常情。但李雪英在倫敦為外甥買奶粉是否與國產奶粉頻頻爆出問題相關?三聚氰胺危機使奶業飽受國產奶之痛,國內乳制品行業亂象不止,早為公眾詬病。多個品牌乳制品被檢出不合格,再次讓消費者脆弱不堪的心靈受傷。正如有識之士所說,國內乳制品行業再這么折騰下去,不僅將徹底丟掉消費者的信任,還會為洋品牌培育壯大市場。如何借鑒國際通行標準,從源頭監管上確保乳制品安全,讓消費者重拾國產奶信
日前,惠氏、合生元、多美滋、貝因美、雅培、明治、美贊臣、富仕蘭等洋奶粉企業相繼宣布降價細則,引發了不少地方的奶粉降價潮。記者走訪我市(玉林)奶粉市場看到,部分洋奶粉的單品價格已做調整,但國產奶粉暫未有大動作。 記者在我市超市、部分母嬰用品店看到,在售的奶粉不少通過打折、特價或買贈等方式進行促銷。而惠氏、雅培、多美滋、美贊臣四大洋奶粉品牌中有三個品牌的奶粉價格已做了調整,如在通用一購超市,美贊臣安嬰兒A+系列奶粉(900g)的原價為259元,特價銷售為235.9元,一些奶粉也通過買后返現等形式進行促銷。而在金城超市,雅培金裝兒童喜康力(智護100)400g的售價由原來的76元調至69元,降幅為10.14%;惠氏S-26金裝幼兒樂1600g的售價調整前為331元,調整后為261元,降幅達26.82%。在該超市,有22個奶粉單品的價格已做調整,調幅多在10%左右。 金城超市的唐經
12月1日,市食藥監局為我市十家醫保定點藥店頒發了“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試點”銅牌。 12月1日起,這10家藥店將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 今后,除超市、嬰幼兒用品專營店外,市民購買嬰幼兒配方乳粉又多了一條安全、可靠的銷售渠道。在此提醒市民:在藥店購買嬰幼兒配方乳粉時不能用社保卡。 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關系著每個家庭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頗受關注。 本月中旬,省食藥監局決定,我省70家醫保定點藥店試行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包括我市的10家藥店,即萬民藥房解放店、榮華大藥房興華街店、同仁堂藥店平陽路店、益源大藥房眾力店、長城藥店五一路部、山西來福一心堂平陽路店、仁和大藥房新北店、山西精英醫藥零售太原藥材商場、國藥集團山西有限公司零售二部、同譽堂大藥房享堂北街一店。經過半個月的前期準備,我市的十家試點藥店在持有效《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 GSP 認
新西蘭商品價格跌至33個月以來最低價格,其中奶粉等乳制品引領價格暴跌的“先驅”,全脂奶粉價格下跌7%,主要是因為歐洲的債務危機拖累了全球的乳品價格。 6月份澳新銀行商品價格指數下跌2.4%,連續第五個月下滑,自2010年3月以來,下跌指數再次被刷新。 今年5月,全球乳業巨頭恒天然下調2012/2013年新產季原奶收購價,以應對全球商品價格下跌的局面。奶農本以為從2011/2012奶價已經走出來,但是新一季的“悲劇”依然還會重復上演。
作為浙江本土品牌的貝因美,竟從6月開始,漲價幅度達到8%-20%不等。作為國內的奶粉,為了迎戰洋奶粉,漲價是一種策略? 日前,杭州市物價局發布最新一起市場價格監測,7月以來杭州市場上的美贊臣、多美滋、伊利、貝因美等奶粉品牌提高了零售價格,部分超市每聽(罐、盒)上漲十幾元到六十幾元,平均漲幅超過10%。貝因美奶粉價格上漲8%-20%不等。 貝因美作為浙江本土的奶粉品牌,其公司股價自2011年上市漲至最高點50.88元/股以來一路下跌,6月底終于走出了一波漲勢,7月20日跌1.39%,報收35.44元/股。 分析人士認為,董事長謝宏辭職對公司的影響有限,目前奶粉行業處于洗牌階段。據AC尼爾森的數據顯示,奶粉行業今年1-5月下降了6.5%左右,美贊臣、多美滋等洋奶粉通過擠出國內奶粉企業,提升市場份額而得到快速增長。貝因美能否在這過程中,面對挑戰和機遇,提升國內份額和銷量是發
近日,日本兩款奶粉因含碘量低在港停售的消息再一次牽動了奶粉市場脆弱的“神經”。盡管目前在深圳部分大型超市及商場暫未見涉事奶粉有售,但有關人士表示,不排除有市民通過網購、代購渠道進行購買。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奶粉代購缺乏監管,對此,專家建議消費者購買國外奶粉時應選擇正規渠道,謹慎選擇網購和代購。 大多數進口奶粉并非原產 記者近日走訪多家大型商場及超市發現,目前大部分國外進口的奶粉并非原產地生產,貼上的都是其他國家產地的標簽。此前,記者從淘寶和光堂官方旗艦店的銷售人員了解到,其在售的和光堂奶粉都不是日本原產而是產自荷蘭,并且現在市面能買到的明治奶粉也并非日本本土生產,而是澳大利亞生產的。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到的國外原裝進口奶粉,大都也是標明產自澳洲跟荷蘭。據淘寶
國內市場對進口奶粉需求的大幅增長正在給海關通關速度帶來挑戰。昨天(11日),一號店董事長于剛在中國零售論壇上透露,一號店發展最快的頻道是母嬰用品頻道,其中去年四月只進口一個德國品牌奶粉,一個月銷量為一個集裝箱,而現在一個月就要進口十幾個國家的20多個品牌的奶粉,一天銷量高達4個集裝箱,“增長速度太快,現在遇到的最大瓶頸是海關通關問題。”目前在一號店注冊的2400萬個活躍用戶中,對包括奶粉在內的生活日用品的重復購買率非常高。 三聚氰胺等相關奶粉事件引發的后續效應讓國內消費者對進口奶粉需求保持持續增長,甚至一些中資奶粉公司也企圖借道海外反攻國內市場 。日前,廣州安世乳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宣布聯手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向中國內地市場引進澳大利亞原裝進口奶粉”澳咪娜”。事實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已有越來越多的中資乳企在海外注冊商標,或借道&r
近日,包括美贊臣在內的多家奶粉品牌遭遇到發改委反壟斷調查,不少品牌隨即宣布將大面積下調售價。東方艾格奶業分析師陳連芳肯定了奶粉市場存在高價泡沫的事實,但他認為政府這一行為并不合理。 他指出,對于目前奶粉價格高企的現象應該分為兩方面來看,一是因為消費者不信任國產奶粉質量,使得進口奶粉占據價格主導權,可以隨時漲價;而國內奶粉價格低不下來則是因為營銷、流通等運營成本太高。 陳連芳具體解釋了高價泡沫的原因:由于中國本土奶粉品牌負面報道不斷,包括此前的三聚氰胺事件等,這使得國內民眾對國產品牌失去了消費信心。而嬰幼兒奶粉的消費需求是剛性的,產品基本沒有價格彈性,當消費者認定國內產品不可信,便只能轉向洋品牌,這樣不對等的供求市場關系導致洋奶粉占據絕對主動權。 根據陳連芳的了解,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同類產品在美國和在中國的盈利空間差別很大。在國外,嬰幼兒奶粉的毛利率約為20%,而在
受到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8家國內外嬰幼兒奶粉品牌,在過去的兩周中陸續公布了降價方案或聲明。記者走訪后獲悉,1號店等網購平臺已經率先實現價格下調;而實體店,由于涉及與各級經銷商的層層協調,價格下調還需要一到兩周時間。 響應反壟斷調查,8家奶粉企業公布降價方案 自6月下旬開始,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多家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據悉,此次反壟斷調查主要針對外資品牌的高端產品(純進口產品)和采用進口奶源的國產產品。雅培、美贊臣、惠氏、多美滋、美素佳兒、貝因美(002570,股吧)、明治等品牌都在此次反壟斷調查名單之中。 AC尼爾森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市場奶粉的銷售額約385億元,其中美贊臣、多美滋、惠氏和雅培這四大“洋品牌”就占了42.7%,其中,美贊臣、多美滋、惠氏分別以12.3%、11.7%、11%的份額穩居前三。 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