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西蘭是世界上最好的奶源地之一,藍天白云下的天然牧場培育了一群健康的奶牛,產出的牛奶質量更高更營養。 來自新西蘭的可瑞康奶粉含有天然的核苷酸,可形成軟凝乳幫助消化,不熱氣,不易引起過敏,對皮膚過敏濕疹和腹脹消化不良的寶寶特別適用,由于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牛奶,可瑞康的配方牛奶很好的彌補了鮮牛奶缺鐵缺葉酸的遺憾,是母乳以外寶寶的最好選擇。 可瑞康罐體包裝 2011年可瑞康正式進入中國,秉承著一貫的高標準,將高質量的奶粉和良好的口碑也一起帶到了中國。類似于瑞士符合嚴格產品標準的本國制造產品都會打上“swiss made”的標識一樣,新西蘭對于品牌注冊國,奶源產地,加工地,灌裝地均為新西蘭本國的優質產品,就可以頒發新西蘭原產國標志,這個也可以作為大家識別真假新西蘭奶粉的方法。例外是可瑞康雖然也是新西蘭進口奶粉,但是因為可瑞康品牌母公司屬于法國的
國內奶粉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方都打出各種牌進行推廣銷售,來自新西蘭的可尼可奶粉憑借其營養安全,立足優質——優質服務和優質奶粉,盡心為消費者服務,從而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好評。 可尼可奶粉是由上海銳可營養食品有限公司與新西蘭Karicare國際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并由新西蘭Karicare國際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專業營養學博士專為中國寶寶研發的產品,針對亞洲嬰幼兒的生理、體質、生長和生活的不同特點做專業的配方設計。可尼可奶粉奶源來自世界公認奶源優質的新西蘭,純凈天然無污染,其營養素來自全球各大知名品牌,高品優質,這些就從根本上確保了可尼可奶粉的營養安全,體現出其貨真價實的優質本質。 可尼可的理念就是天然+優質+健康,為了幫助辛勞的媽媽,呵護可愛的寶寶,可尼可人努力奮斗,開拓創新,悉查消費者需求,超越消費者期待,盡最大的努力去為消費者服務,力求做出讓消
自祿美多進口有機奶粉推出萬名幸運試用名額以來,“條件試用”模式被有機奶粉行業消費者大力追捧,大幅刷新了進口有機奶粉在人們心目中的高冷形象,進口有機奶粉用實實在在的互動和試用拉近了和中國家庭的距離。 據官方介紹,此次祿美多的萬名幸運試用在線上平臺全部發放正品。為了把有限的試用產品發放給真正需要有機奶粉,并且從未購買過該品牌產品的消費者,祿美多規定了試用者所要符合的四點條件,也就是條件試用: 1.認可祿美多有機奶粉的“有機、環保、一切為了寶寶健康”的價值觀。 2.寶寶年齡在0-3歲之間(2010.12.31后出生 3.未曾在任何渠道購買或試用過祿美多有機奶粉。 4.自信,不盲從,相信適合自己寶寶的才是最好的。 在線下渠道,試吃、試飲屢見不鮮。網購時代,付郵試用成為淘寶的一道招牌。但對于進口奶粉,一向以來似乎
繼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南山奶粉“涉毒”事件讓國產奶粉再蒙陰影,國產奶粉讓消費信心“致癌”。面對國產奶粉的尷尬處境,進口奶粉卻成為中國市場的“香餑餑”。進入七月份以后,進口奶粉已經開始經歷本年度的第四次漲價浪潮。洋奶粉“想漲就漲”的“底氣”源于何處?國產奶粉到底怎么了? 國產奶粉陷信任危機 洋奶粉成香餑餑 洋奶粉漲價日益頻繁,兩年內就有三次較大的集體提價行為。面對洋奶粉咄咄逼人的進攻勢頭,國產奶粉卻頻出質量門,一步步的將消費者推向“洋奶粉”。對于洋奶粉連番漲價,消費者感到很無奈,國產奶粉接二連三地出現質量問題,洋奶粉再貴也別無選擇。 消費者:“孩子小,這東西用其他的代替不了,該喝的還是喝。” 買奶粉最
亞洲有一半以上國家母乳喂養率高于中國,金磚五國中只有南非比中國差。在這個嚴峻現實面前,我們調查發現,母乳代用品(即嬰兒配方食品)銷售商的不當營銷行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媽媽對喂養方式的選擇。他們大打擦邊球,通過贈品、促銷、講座、電視廣告等或明或暗的形式潛移默化地改變媽媽們的認識,悄然間奪走嬰兒的“第一口奶”。一直以來,中國政府對嬰幼兒乳品企業都有一條嚴苛規定——《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禁止母乳代用品廠商向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孕婦、嬰兒家庭贈送產品、樣品;禁止發布母乳代用品廣告。可在過去二十年,這條規定形同虛設,奶粉營銷越來越瘋狂。 無孔不入的“奶粉更營養”說 中國每年新生兒數量約為1600萬,這一龐大的數字讓中國市場成為國內外母乳代用品生產企業爭相搶奪的寶地。僅2008年,中國配方奶粉銷售量就增長26%,
“香港的奶粉嚴重斷貨,我跑了六家店,花了一個小時才買到孩子平時喝的奶粉,當奶爸不容易呀。”昨日,網友“談劍”發帖稱。 不少找人從香港代購奶粉的媽媽都深有體會,自去年12月以來,香港奶粉代購價平均上漲了10%-15%,部分全球購代購商自前天起也將單罐奶粉上調2元-5元,“現在估計除了偏遠的機場店能買到正常價格的奶粉外,其他藥店和超市基本處于缺貨或漲價狀態。”職業代購商何女士說,香港奶粉代購行業十分瘋狂,不少炒家都會大清早排隊搶購奶粉,早早開始囤奶粉,因為利潤十分可觀。 香港出現奶荒,斷貨成常態 “香港出現奶荒,地區集中在旺角、銅鑼灣及新界,大多數藥店的美素佳兒、牛欄、美贊臣嬰兒奶粉均斷貨,即使有存貨,售價也十分高,美贊臣1號一般售價320元至390元,在萬寧及屈臣氏則賣298元,但大多沒
本市上周六開始試點“奶粉進藥店”項目,但幾家試點藥店內的奶粉自動售賣機目前已經全部停擺。記者在永安堂朝內店看到,墻上懸掛的食品流通許可證是2013年8月23日由北京市工商局東城局頒發的,許可范圍里包括了“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一項。 本市上周六開始試點“奶粉進藥店”項目,但幾家試點藥店內的奶粉自動售賣機目前已經全部停擺。運營方表示,并不是因為機器故障,而是為了“測試設備”。該項目負責方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方面則表示,目前正在進行評估改進,何時恢復運營還不確定。 現場:五家藥店機器全停 永安堂朝內店是實施“奶粉進藥店”的藥店中面積最大的一家,目前,店內三排奶粉自動售賣機已經“趴窩”,電腦屏幕處于關閉狀態。
網絡近期傳言,9月份海關總署對消費者“海淘”夾帶奶粉進關,將實施更嚴厲的管制措施。對此,海關總署相關人士對記者透露,對于海淘夾帶進關奶粉出臺新的管制措施,目前海關總署尚未有具體的時間表。但是,該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對奶粉是按照藥品管理的,國家肯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出臺新的管理措施。 記者咨詢了12360中國海關服務熱線,客服人員介紹說,目前通常是希望旅客攜帶的奶粉數量控制在個人合理的自用范圍內,或建議不超過5公斤。 5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國務院提出的五大措施中,“按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堪稱最為嚴格。但是通常對于旅客攜帶進關的物品,海關會按照2010年7月2日發布的《海關總署公告2010年第43號(關于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有關事宜)》規定辦理。
2012年08月,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委托第三方檢驗機構——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依照字去年開始實施的“月月抽查”計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陜西等5省市的超市、商場和正規的專賣店中再次開展了對國產嬰幼兒奶粉產品的隨機采樣與檢驗。 據介紹,此次產品檢驗依據的是現行國家強制性標準GB1076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GB1076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隨機抽一些生產以及銷售資料,檢查生產工具以及流程是否符合標準,一家中心企業的審查工作就要兩天多的時間,還有后續的10個工作日的詳細調研和分析,最后給出審查結果和改進意見。 誠然,過去幾年,國內嬰幼兒奶粉產業確實經歷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時期,尤其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開始借機大舉進攻國內市場。雖然往事不堪回首,但在殘酷的教訓面
近日,藥店專柜銷售奶粉的消息沸沸揚揚。據了解,商務部方面已首批選定包括蒙牛、三元和惠氏在內的10家奶粉企業的產品作為首批進藥店銷售的奶粉品牌,這些奶粉也將會貼上專用標識。而且企業要先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建立一套新的產品標識以及相關的追溯系統。 蒙牛相關負責人告訴網易財經,公司在10月17日有一個簡單的啟動儀式,給準備進店的產品貼上標簽。但對于奶粉什么時候正式進藥店銷售,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在此前不久,商務部下屬的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召開了“奶粉進藥店座談會”,計劃從今年10月至明年春節,完成北京和江蘇試點,其中北京將有20家藥店設奶粉專柜;到明年春節后,在試點的基礎上,選擇100個消費能力強的城市擴大試點,完成1萬家店的投放;到2015年,再投放1萬家店,擴大到400個城市。 事實上,早在6月20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了率先開放奶粉銷售業務的幾家藥店,發現目前店內的經營情況并不盡如人意。大部分藥店自主售貨機前鮮有顧客駐足,而業務最初開通時,主辦方提出的與普通超市比起來,“品質更高”、“價格更低”、“安全更有保障”等“優勢”幾乎已不復存在。比起平均每天能夠賣出十幾罐的超市,某試點藥店銷售人員表示,在藥店內,一個月可能只能賣出4至5罐。(3月26日《北京青年報》) 近年來,國內乳制品行業質量安全事件頻發,整個奶粉市場不容樂觀。目前奶粉的消費者主要是嬰幼兒家長,奶粉的質量關系到小生命的健康成長,國內奶粉的低生產標準讓人們稱為驚弓之鳥,選擇奶粉時是謹小慎微,甚至不惜花大價錢從國外代購。而此次的“奶粉進藥店”,政府也是抱著極大的信心和誠意作出的試點項目,但結果卻
10日,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最新抽檢結果,此次抽檢包括油脂制品、味精、水果制品、食糖、肉制品等16個不同種類產品。其中,頗受關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在此次抽檢中全部合格。 市質監局此次抽取了3家企業的8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結果顯示合格率達到100%。抽檢產品包括施恩(廣州)嬰幼兒營養品有限公司的“較大嬰兒配方奶粉2段”、“金裝幼兒配方奶粉3段”和“嬰兒配方奶粉1段”;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的“安嬰兒A+嬰兒配方奶粉(1段)”、“安嬰寶A+較大嬰兒配方奶粉(2段)”和“安兒寶A+幼兒配方奶粉(3段)”;廣州市美素力營養品有限公司的“加護100幼兒配方奶粉(3段)”和“加護10
從去年6月國家九部委發文明確提出試行嬰幼兒奶粉進藥店銷售后,各地開始推行,近日北京市食藥監局局長張志寬透露,本市將逐步實現合格嬰幼兒配方奶粉完全進藥店銷售。 這一信息最有價值的,當在“完全”二字。相對于此前“試行”進藥店銷售的政策而言,這意味著政府將對奶粉的銷售渠道進行強制性政策規范,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可能涉及整個奶粉行業利益格局的調整,以及更為深遠的市場運行和競爭機制的改變,因此,筆者擔憂在于,這一政策是否對奶粉行業的市場競爭產生過度干預的負面影響? 這一政策對于行業相關主體的利益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從生產商來說,影響并不太大,因為奶粉需求是剛需,對經銷商而言,可能處境較為尷尬,奶粉進藥店,理解的銷售模式應是藥店從廠家直接進貨,以減少中間環節,但實際上這難以做到,但經銷商環節可能被壓縮,商務部下屬的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
昨日,深圳專門成立以副市長陳彪為組長、近20個部門相關負責人等組成的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健全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及時公布違法違規單位“黑名單”,探索建立嬰幼兒配方乳粉強制性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建立以賠付為核心的社會制約機制。 經停產整頓仍不達標將淘汰 據了解,目前深圳已經全面實施《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B23790-2010)。接下來,相關單位將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開展再審核再清理,對經停產整頓仍不能達標的企業,堅決淘汰。 “市場監管部門要明確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參照藥品生產企業管理,督促企業建立內部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設立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質量安全管理人員,明確崗位質量安全規范、質量安全責任。監督企業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受權人制度,企
自今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報檢日期到保質期截止日不足3個月的不許進口,而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已罐裝在面向消費者的最小零售包裝中,嚴禁進口大包裝到境內分裝,這是國家質檢總局2013年發布的《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內容。此外,公告還規定從今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 這一公告也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洋奶粉新規”。對嬰幼兒奶粉這種非常敏感的食品,這樣的規定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洋奶粉市場將重新洗牌。新規意味著洋奶粉要進口到中國,必需進行專門的包裝并加貼相應的中文標簽。那生產線需要一定的改變,對于現代化規模生產來說,設備和管理成本都將增加。如果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量不夠大,那么為此增加的成本將會導致利潤率明顯下降。為此,那些在中國市場上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近日公布《2013年進出口 (一般)(修訂)規例》,今年起將進一步限制嬰幼兒奶粉出口,除離境人士僅能攜帶1.8千克(約兩罐)奶粉外,該規例還規定16歲以下人士禁止攜帶奶粉離港,相關的限制法規將于3月起實施。 自“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以來,內地消費者開始將目光轉向港澳市場。據報道,由于內地消費者大量掃貨,香港在元旦、春節等時段一度出現 “奶粉荒”。《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蛇年春節前在香港走訪多家藥店和便利店,也發現部分奶粉品牌難覓其蹤。 據悉,今年1月,香港的主要奶粉供應商已向一些使用不良經營手法的零售商發出了77個警告,以及限制了27間零售商的供應,另外有11間零售商被中斷供應。但本月初香港食物及衛生局表示,仍然有不少本地家長反映,個別牌子的奶粉在零售層面還是有缺貨的情況。 為此,香港此前宣布正計劃修訂《進出
目前在國內市場可以買到的洋奶粉品牌多達百個。近日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的洋奶粉市場已經形成美國、歐洲、新澳、日韓四大派系,其中美系奶粉的銷量最大,而新澳及韓系奶粉以超過50%的增幅在中國市場高速增長。 美系奶粉銷量最大 有關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奶粉市場容量300億人民幣,洋奶粉占市場份額超過一半。根據AC尼爾森的數據顯示,今年國內的奶粉銷售額將達到400億~450億元。 一資深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洋奶粉銷量最大的是美系,而歐洲、新澳系的增幅最大,一些品牌增速超過了100%。就品牌而言,目前第一陣營的品牌仍然是傳統的5大洋品牌,惠氏、美贊臣、雅培、多美滋、雀巢,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而第二陣營是新西蘭可瑞康(karicare)、德國喜寶、歐版美素(HERO集團旗下)、荷蘭牛欄等品牌,增幅以翻倍速度在增長。第三陣營則是一些雜牌,例如在本土國家不怎么好賣,重心壓在遠
一名職業乞丐在南京地鐵乞討 自稱每天討到500元就收工 衣著襤褸,身體殘疾,生活無著落,需要社會關懷救助的困難群體,這是我們對乞丐的傳統印象。但最近網絡曝出個別乞丐“隨身攜帶港澳通行證、護照、高檔手機,有的月薪過萬”,讓人大跌眼鏡,引得眾網民調侃“要投身乞丐行業”。事實是怎樣的?地鐵乞丐真那么富有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職業乞丐去香港給孩子買奶粉 南京市地鐵交通設施保護辦公室第五中隊中隊長李斌因為工作關系,經常和地鐵乞丐打交道。 “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名職業乞丐是來自重慶的姚某,30多歲。最初是一個人在地鐵上行乞。后來和老婆各自帶著一個小孩,裝作兩腿嚴重殘疾無法行走,騙取乘客的同情,有三四年了。”李斌介紹,姚某自稱每天乞討到500元就收工,在南京買了兩套房,以一邊乞討一邊旅游的方式
繼今年3月份惠氏啟賦和圣元優博等多個奶粉品牌提價后,雀巢、美贊臣等進口品牌奶粉也于近日再掀漲價潮。5月7日,華潤萬家證實已經收到兩品牌廠家的提價通知,雀巢的漲幅為10%左右,美贊臣全線產品換裝,價格漲幅在12%左右。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奶粉每年都會有兩至三次調價,但這次或許是近些年漲幅最大的一次。 美贊臣“換裝”漲價雀巢所有產品通漲 美贊臣嬰幼兒奶粉“五一”過后全線產品換裝,新品身價平均上漲30元,漲幅在12%左右。5月7日,杭州多家超市采購部經理表示,已經接到廠家的漲價通知。 其實,消費者和超市都已經摸出了一個規律,全線產品換新包裝意味著價格就會上漲。“換裝漲價,這也是廠家的一種營銷策略。”杭州一家超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廠家的通知雖然已經發至超市,但是貨架上的商品調價還需要
從本月開始,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洋奶粉新規執行:未經注冊的境外企業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銷售。這將從源頭上確保進口洋奶粉的質量安全。那么新規已施行多日,蕪湖市場上的進口奶粉銷售情況如何?5月19日記者進行了走訪。 4月30日晚,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認監委)公布了第一批名單。名單顯示,一共有1122家國外乳品生產商獲得了通行證,其中41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一周后,認監委再次更新了名單,比利時、瑞士和美國3個國家的總共8家嬰幼兒配方乳品登上第二批名單。這也意味著,今后凡是在中國境內銷售的進口嬰幼兒奶粉,必須依據相關規定到檢驗檢疫等部門進行注冊,被鑒定為合格的品牌,才可將其生產的奶粉出口到中國進行銷售。 記者走訪發現,洋奶粉品牌仍然占據奶粉柜臺的“半壁江山”,超市中在售的洋奶粉,大多是已經通過注冊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