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和玫瑰樹”是安徒生先生的作品,這個童話故事,講述的是蝸牛和玫瑰樹之間的故事,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來看看吧! 在一個花園的周圍,有一排榛樹編的籬笆。籬笆的外面是田地和草場,上面有許多母牛和羊。不過在花園的中央有一株開著花的玫瑰樹。樹底下住著一只蝸牛。他的殼里面有一大堆東西——那就是他自己。 “等著,到時候看吧!”他說,“我將不止開幾次花,或結幾個果子,或者像牛和羊一樣,產出一點兒奶。” “我等著瞧你的東西倒是不少呢!”玫瑰樹說。“我能不能問你一下,你的話什么時候能夠兌現呢?” “我心里自然有數,”蝸牛說。“你老是那么急!一急就把我弄得緊張起來了。” 到了第二年,蝸牛仍然躺在原來的地方,在玫瑰樹下面曬太陽。玫瑰樹倒是冒出了花苞,開出了那永遠新鮮的花朵。蝸牛伸出一半身子,把觸角探了一下,接著就又縮回去了。
在遼遠的海極的故事簡介 這篇作品最先發表在《丹麥大眾歷書》里。故事圍繞他們在海極遇到的事情展開來講的。安徒生在這里熱忱地歌誦了上帝——這也是他兒時在他篤信上帝的父母的影響下所形成的信念的再現。“雪屋里是一起漆黑,但是他的頭底下放著《圣經》,他的心里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在這海極的地方’,上帝在他的身邊,家也在他的身邊!”對安徒生說來,上帝不是抽象的“神”,而是“信心”和“希望”的化身。人在困難的時候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但安徒生在當時的現實社會中找不到這種力量,他只有在“上帝”身上尋求出路,他的出發點是人民,特別是那些善良勤勞的人民。 在遼遠的海極的故事 有幾艘大船開到北極去,它們的目的是要發現陸地和海的界線,同時也要試驗一下,人類到底能夠向前走多遠。它們在霧和冰中已經航行了好幾年,而且也吃過不少的苦頭。現在冬天開始了,太陽已經不見了。漫
小編對安徒生童話故事是情有獨鐘的,很小的時候,唯一的一本童話故事書,就是安徒生童話,尤其是拇指姑娘的故事,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世界上怎么會有那么小巧的人呢? 從前有一位媽媽,她希望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孩子。因此她就去請教一位巫婆。她對巫婆說:“我非常想要有一個小小的孩子!巫婆說:“嗨!這容易得很!”,你把這顆大麥粒拿去吧。它可不是田里長的那種大麥粒,也不是雞吃的那種大麥粒。你把它埋在一個花盆里。不久你就可以看到你所要看的東西了。” 女人說:“謝謝您,”她給了巫婆三個銀幣。她回到家來,種下那顆大麥粒。不久以后,一朵美麗的大紅花就長出來了。它看起來很像一朵郁金香,不過它的葉子緊緊地包在一起,好像仍舊是一個花苞似的。 女人說:“這是一朵很美的花,”同時在那美麗的、黃而帶紅的花瓣上吻了一下。當她正在吻的時候,花兒忽然劈啪一聲,開放了。人們現在可以看出,這朵
《幸福的家庭》是安徒生童話里的一個經典的故事,故事講述了白色蝸牛一家的事情;正因為這家白色蝸牛所居住的公館不再食用蝸牛,它們才逃過被吃掉的下場;雖然白色蝸牛一直憧憬著被擺在高貴的銀色盤子里,作為美食而...... 這個國家里最大的綠葉子,無疑要算是牛蒡的葉子了。你拿一片放在你的肚皮上,那么它就像一條圍裙。如果你把它放在頭上,那么在雨天里它就可以當做一把傘用,因為它是出奇的寬大。牛蒡從來不單獨地生長;不,凡是長著一棵牛蒡的地方,你一定可以找到好幾棵。這是它最可愛的一點,而這一點對蝸牛說來只不過是食料。 在古時候,許多大人物把這些白色的大蝸牛做成“碎肉”;當他們吃著的時候,就說:“哼,味道真好!”因為他們認為蝸牛的味道很美。這些蝸牛都靠牛蒡葉子活著;因此人們才種植牛蒡。 現在有一個古代的公館,住在里面的人已經不再吃蝸牛了。所以蝸牛都死光了,不過牛蒡還
爛布片的故事 在造紙廠外邊,有許多爛布片堆成垛。這些爛布片都是從東西南北各個不同的地方來的。每個布片都有一個故事可講,而布片也就講了。但是我們不可能把每個故事都聽一聽。有些布片是本地出產,有些是從外國來的。 在一塊挪威爛布的旁邊躺著一塊丹麥爛布。前者是不折不扣的挪威貨,后者是百分之百的丹麥產。每個地道的丹麥人或挪威人會說:這正是兩塊爛布的有趣之處。它們都懂得彼此的話語,沒有什么困難,雖然它們的語言的差別——按挪威人的說法——比得上法文和希伯來文的差別。“為了我們語言的純潔,我們才跑到山上去呀。”丹麥人只會講些乳臭未干的孩子話!(注:事實上丹麥和挪威用的是同一種語言,也屬于同一個種族。這兒安徒生故意諷刺兩個鄰邦的狹隘的民族主義。) 兩塊爛布就是這樣高談闊論——而爛布總歸是爛布,在世界上哪一個國家里都是一樣。除了在爛布堆里以外,它們一般是被認為沒有什
夏日癡的故事簡介 《夏日癡》是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之一。這是一首散文詩,發表在1863年哥本哈根出版的《丹麥大眾歷書》上。關于這篇作品安徒生說:“這是按照我的朋友國務委員德魯生的要求而寫的。他酷愛丹麥的掌故和正確的丹麥語言。有一天他發牢騷,說許多可愛的老名詞常常被人歪曲,濫用。我們小時喜歡叫的‘夏日癡’的花——因為它幻想春天到來了,花圃的老板們在報紙上登廣告時卻把它稱為‘冬日癡’。他請我寫一起童話,把這花兒原來的名稱恢復過來,因此我就寫了這篇《夏日癡》”。在這里安徒生也不過只恢復了花名,但內容卻完全是安徒生的創造。它說明了花與詩的關系及創造詩的人的際遇。這同時說明安徒生可以從任何東西獲得寫童話的靈感。 夏日癡的故事 這正是冬天。天氣是寒冷的,風是銳利的;但是屋子里卻是舒適和溫暖的。花兒藏在屋子里:它藏在地里和雪下的球根里。 有
筆和墨水壺的故事 在一個詩人的房間里,有人看到桌上的墨水壺,說:“一個墨水壺所能產生的東西真是了不起!下一步可能是什么呢?是,那一定是了不起的!” “一點也不錯,”墨水壺說。“那真是不可想象——我常常這樣說!”它對那枝鵝毛筆和桌上其他能聽見它的東西說。“我身上產生出來的東西該是多美妙呵!是的,這幾乎叫人不相信!當人把筆伸進我身體里去的時候,我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我可以產生出什么東西。我只須拿出我的一滴就可以寫半頁字,記載一大堆東西。我的確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我身上產生出所有的詩人的作品:人們以為自己所認識的那些生動的人、一切深沉的感情、幽默、大自然美麗的圖畫等。我自己也不理解,因為我不認識自然,但是它無疑地是存在于我身體里面的。從我的身體出來的有:飄蕩的人群、美麗的姑娘、騎著駿馬的勇士、比爾·杜佛和吉斯丹·吉美爾(注:也是丹麥古城羅斯吉爾得的主教堂的鐘上的兩
薊的遭遇的童話故事 在一幢華貴的公館旁邊有一個美麗整齊的花園,里面有許多珍貴的樹木和花草。公館里的客人們對于這些東西都表示羨慕。附近城里和鄉下的村民在星期日和節日都特地來要求參觀這個花園。甚至于所有的學校也都來參觀。 在花園外面,在一條田野小徑旁的柵欄附近,長著一棵很大的薊。它的根還分出許多枝丫來,因此它可以說是一個薊叢。除了一只拖牛奶車的老驢子以外,誰也不理它。驢子把脖子伸向薊這邊來,說:"你真可愛!我幾乎想吃掉你!"但是它的脖子不夠長,沒法吃到。 公館里的客人很多——有從京城里來的高貴的客人,有年輕漂亮的小姐。在這些人之中有一個來自遠方的姑娘。她是從蘇格蘭來的,出身很高貴,擁有許多田地和金錢。她是一個值得爭取的新嫁娘——不止一個年輕人說這樣的話,許多母親們也這樣說過。 年輕人在草坪上玩耍和打"捶球"。他們在花園中間散步。每位小姐摘
新世紀的女神的故事簡介 《新世紀的女神》是安徒生的一篇不朽之作,這是一首歌誦現代的散文詩,最初發表在1861年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話和故事集》第二卷第一部里。“新世紀的女神”實際上是“時代(安徒生所處在的那個時代)精神”的一種形象化的說法,情調是非常樂觀的。 新世紀的女神的故事 我們的孫子的孩子——可能比這還要更后的一代——將會認識新世紀的女神,但是我們不認識她。她究竟是在什么時候出現呢?她的外表是怎樣的呢?她會歌唱什么呢?她將會觸動誰的心弦呢?她將會把她的時代提升到一個什么高度呢? 在這樣一個忙碌的時代里,我們為什么要問這么多的話呢?在這個時代里,詩幾乎是多余的。人們知道得很清楚,我們現代的詩人所寫的詩,有許多將來只會被人用炭寫在監獄的墻上,被少數好奇的人閱讀。 詩也得參加斗爭,至少得參加黨派斗爭,不管它流
猶太女子的故事 在一個慈善學校的許多孩子中間,有一個小小的猶太女孩子。她又聰明,又善良,可以說是他們之中最聰明的一個孩子。但是有一種課程她不能聽,那就是宗教這一課(注:因為信仰基督教和信仰猶太教是不相容的。)。是的,她是在一個基督教的學校里念書。 她可以利用上這一課的時間去溫習地理,或者準備算術。但是這些功課一下子就做完了。書攤在她面前,可是她并沒有讀。她在坐著靜聽。老師馬上就注意到,她比任何其他的孩子都聽得專心。 "讀你自己的書吧,"老師用溫和而熱忱的口氣說。她的一對黑得發亮的眼睛望著他。當他向她提問題的時候,她能回答得比所有的孩子都好。她把課全聽了,領會了,而且記住了。 她的父親是一個窮苦而正直的人。他曾經向學校請求不要把基督教的課程教給這孩子聽。不過假如教這一門功課的時候就叫她走開,那么學校里的別的孩子可能會起反感,甚至引其他
各得其所的故事 這是100多年以前的事情! 在樹林后面的一個大湖旁邊,有一座古老的邸宅。它的周圍有一道很深的壕溝;里面長著許多蘆葦和草。在通向入口的那座橋邊,長著一棵古老的柳樹;它的枝子垂向這些蘆葦。 從空巷里傳來一陣號角聲和馬蹄聲;一個牧鵝姑娘趁著一群獵人沒有奔馳過來以前,就趕快把她的一群鵝從橋邊趕走。獵人飛快地跑近來了。她只好急忙爬到橋頭的一塊石頭上,免得被他們踩倒。她仍然是個孩子,身材很瘦削;但是她面上有一種和藹的表情和一雙明亮的眼睛。那位老爺沒有注意到這點。當他飛馳過去的時候,他把鞭子掉過來,惡作劇地用鞭子的把手朝這女孩子的胸脯一推,弄得她仰著滾下去了。 “各得其所!”他大聲說,“請你滾到泥巴里去吧!” 他哄笑起來。因為他覺得這很好笑,所以和他一道的人也都笑起來。全體人馬都大肆叫嗥,連獵犬也咬起來。這真是所謂
皇帝的新裝的故事 “皇帝的新裝”是安徒生先生非常有名的一個童話故事,這個故事是用來諷刺以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是何等虛榮、鋪張浪費,而且最重要的是,何等愚蠢。 許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歡穿好看的新衣服。他為了要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錢都花到衣服上去了,他一點也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除非是為了炫耀一下新衣服,他也不喜歡乘著馬車逛公園。他每天每個鐘頭要換一套新衣服。人們提到皇帝時總是說:“皇上在會議室里。”但是人們一提到他時,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 在他住的那個大城市里,生活很輕松,很愉快。每天有許多外國人到來。有一天來了兩個騙子。他們說他們是織工。他們說,他們能織出誰也想象不到的最美麗的布。這種布的色彩和圖案不僅是非常好看,而且用它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異的作用,那就是凡是不稱職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那正是我
風車的故事 山上有一個風車。它的樣子很驕傲,它自己也真的感到很驕傲。 “我一點也不驕傲!”它說,“不過我的里里外外都很明亮。太陽和月亮照在我的外面,也照著我的里面,我還有混合蠟燭(注:原文是stearinlys,即用獸油和蠟油混合做成的蠟燭。)鯨油燭和牛油燭。我敢說我是明亮(注:明亮(oplyst)在丹麥文里同時又有“開明”,“聰明”,“受過教育”等意思,因此這兒有雙關的意義。)的。我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我的構造很好,一看就叫人感到愉快。我的懷里有一塊很好的磨石;我有四個翅膀——它們生在我的頭上,恰恰在我的帽子底下。雀子只有兩個翅膀,而且只生在背上。“我生出來就是一個荷蘭人(注:因為荷蘭的風車最多。);這點可以從我的形狀看得出來——‘一個飛行的荷蘭人’我知道,大家把這種人叫做‘超自然’(注:這是原文Overnaturlige這個字的直譯,它可以轉
一星期的日子的故事 忽然有一天,一星期中的七個日子個個想停止工作,集到一起,開一個聯歡會。不過每一個日子都是很忙的;一年到頭,他們騰不出一點時間來。他們必須有一整天的閑空才成,而這只能每隔四年才碰到一次。這樣的一天是放在二月里,為的是要使年月的計算不至于混亂起來(注:二月每隔四年有一個閏日,使二月多出一天。)。 因此他們就決定在這個閏月里開他們的聯歡會。二月也是一個狂歡節的月份,他將要依照自己的口味和個性,穿著狂歡節的衣服來參加。他們將要大吃大喝一番,發表些演說,同時相互以友愛的精神毫無顧慮地說些愉快和不愉快的話語。古代的戰士們,在吃飯的時候,常常把啃光了的骨頭彼此朝頭上扔。不過一星期的這幾個日子卻只是痛快地開一通玩笑和說說風趣話——當然以合乎狂歡節日的天真玩笑的精神為原則。 閏日到來了,于是他們就開會。 星期日是這幾天的首領。他穿著一
金黃的寶貝故事 一個鼓手的妻子到教堂里去。她看見新的祭壇上有許多畫像和雕刻的安琪兒;那些在布上套上顏色和罩著光圈的像是那么美,那些著上色和鍍了金的木雕的像也是那么美。他們的頭發像金子和太陽光,非常可愛。不過上帝的太陽光比那還要可愛。當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它在蒼郁的樹叢中照著,顯得更亮,更紅。直接看到上帝的面孔是非常幸福的。她是在直接望著這個鮮紅的太陽,于是她墜入深思里去,想起鸛鳥將會送來的那個小家伙。(注:據丹麥的民間傳說,小孩子是由鸛鳥送到世界上來的。請參看安徒生童話《鸛鳥》。)于是鼓手的妻子就變得非常高興起來。她看了又看,希望她的小孩也能帶來這種光輝,最低限度要像祭臺上一個發著光的安琪兒。 當她真正把抱在手里的一個小孩子舉向爸爸的時候,他的樣子真像教堂里的一個安琪兒。他長了一頭金發——落日的光輝真的附在他頭上了。
新世紀的女神的故事簡介 《新世紀的女神》是安徒生的一篇不朽之作,這是一首歌誦現代的散文詩,最初發表在1861年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話和故事集》第二卷第一部里。“新世紀的女神”實際上是“時代(安徒生所處在的那個時代)精神”的一種形象化的說法,情調是非常樂觀的。 新世紀的女神的故事 我們的孫子的孩子——可能比這還要更后的一代——將會認識新世紀的女神,但是我們不認識她。她究竟是在什么時候出現呢?她的外表是怎樣的呢?她會歌唱什么呢?她將會觸動誰的心弦呢?她將會把她的時代提升到一個什么高度呢? 在這樣一個忙碌的時代里,我們為什么要問這么多的話呢?在這個時代里,詩幾乎是多余的。人們知道得很清楚,我們現代的詩人所寫的詩,有許多將來只會被人用炭寫在監獄的墻上,被少數好奇的人閱讀。 詩也得參加斗爭,至少得參加黨派斗爭,不管它流
織補針的故事是安徒生1846年的作品,1846年夏天,安徒生和他的朋友丹麥著名的雕刻家多瓦爾生,在丹麥的“新島”度暑假。多瓦爾生一直喜愛安徒生的童話。有一天他對安徒生說:“‘好,請你給我們寫一篇新的故事——你的智慧連一根織補針都可以寫出一起故事來’。于是,安徒生就寫了《織補針》這個故事。” 從前有一根織補衣服的針。作為一根織補針來說,她倒還算細巧,因此她就想象自己是一根繡花針。 “請你們注意你們現在拿著的這東西吧!”她對那幾個取她出來的手指說。“你們不要把我失掉!我一落到地上去,你們就決不會找到我的,因為我是那么細呀!” “細就細好了,”手指說。它們把她攔腰緊緊地捏住。 “你們看,我還帶著隨從啦!”她說。她后面拖著一根長線,不過線上并沒有打結。 手指正把這根針釘著女廚子的一只拖鞋,因為拖鞋的皮面裂開了,需要縫一下。
“民歌的鳥的故事”是安徒生的作品,上帝用民歌鳥的歌給我們講母親的語言先飛來的是一群麻雀,它們唱的是街頭巷尾、巢里屋中的小事;它們知道前屋后屋里的一切故事。 那是冬季。地上覆蓋著一層雪,就像是一塊用山石鑿成的大理石似的。天高氣爽,風尖銳得像矮神①錘煉成的匕首;一棵棵樹像白珊瑚似地立著,像繁花滿樹的杏枝。這里清新得就和在高高的阿爾卑斯山上一樣。夜晚天上閃爍著北極光和無數眨著眼的繁星,煞是好看。 風暴起了,烏云升起,抖散漫天的鵝絨。雪花紛紛飄落,填平了崎嶇不平的道路,蓋住了房屋,鋪滿了開闊的田野和封閉的街巷。但是我們坐在溫暖的屋子里,坐在熊熊的火爐旁,有人在講古。我們聽到了這樣一段英雄的故事: 在寬闊的大海邊有一座巨冢,子夜時分在這座巨冢上坐著被埋在里面的那位英雄的幽靈。他曾是一位國君,他的額上金環閃光,他的頭發在風中飄揚。他身穿鎧甲,頭低垂著,一副愁容
打火匣的主要內容 士兵在老巫婆的誘惑下,通過樹頂進入到了樹洞里面。里面有很多燈,還有三個房間,第一個房間里放著銅,有一只眼睛有茶杯那么大的狗;第二個房間放著銀,有一只眼睛像水輪式的狗;第三個房間放著金,有一只眼睛像圓塔一樣的狗。士兵按照老巫婆的方法,分別進入了每一個房間,他撿了銀就丟了銅,撿了金就丟了銀。最后他帶著舊打火匣和金出來了。他與可憎的老巫婆發生了沖突,他用身上所帶的劍把老巫婆的頭砍掉了。于是他帶著金和舊打火匣進了城,他開始變得不一樣了,有華美的衣服穿,幫助一些窮苦人們,交了很多朋友,這些朋友都說他是一個稀有的人物,一位豪俠之士。但他一旦沒有錢,他就不得不從那些漂亮房間里搬出來,住到頂層一間閣樓里去,他的朋友也不再過來看他。后來,他發現了舊打火匣的用法,在那三只忠實于主人的狗的幫助下,他又重新過上了有錢人的生活,而且還看到了在銅宮中生活的寂寞的公主,經過一番波折,
很久以前,外祖父還是一個小孩。他戴紅帽穿紅衣,腰上系一塊紗巾,帽子上插了一根羽毛。因為在他小的時候,要把小男孩打扮得漂亮,就得這樣穿戴,和現在算是大不一樣了。那時街上常常有歡聚游行的場面,這種場面現在我們看不到了,給取消了,因為太過時了。可是聽外祖父講起這些事,是非常有趣的。 那時,在鞋匠們因換公會館所而搬遷他們招牌的時候,那種場面才真是算得上熱鬧。他們的綢旗在飄揚;旗子上畫著一只大靴和一只雙頭鷹。年紀最輕的徒弟捧著招待賓客的食品什物,襯衣袖子上飄著紅色和白色的緞帶;年紀大一些的伙計拿著出了鞘的劍,劍尖上插著一個檸檬。此外,有一個完整的樂隊,最美妙的樂器是外祖父稱之為“鳥”的東西。那上面系著一個彎月和各種會丁當響的東西,是地地道道的土耳其音樂。它被高高地舉起,搖來晃去,發出清脆的丁丁當當的聲音。太陽照在那些金的、銀的或者銅制品上,真叫人眼花繚亂呢。 跑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