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作品最先發(fā)表在《丹麥大眾歷書》里。故事圍繞他們在海極遇到的事情展開來講的。安徒生在這里熱忱地歌誦了上帝——這也是他兒時在他篤信上帝的父母的影響下所形成的信念的再現(xiàn)。“雪屋里是一起漆黑,但是他的頭底下放著《圣經(jīng)》,他的心里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在這海極的地方’,上帝在他的身邊,家也在他的身邊!”對安徒生說來,上帝不是抽象的“神”,而是“信心”和“希望”的化身。人在困難的時候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但安徒生在當(dāng)時的現(xiàn)實社會中找不到這種力量,他只有在“上帝”身上尋求出路,他的出發(fā)點是人民,特別是那些善良勤勞的人民。
有幾艘大船開到北極去,它們的目的是要發(fā)現(xiàn)陸地和海的界線,同時也要試驗一下,人類到底能夠向前走多遠(yuǎn)。它們在霧和冰中已經(jīng)航行了好幾年,而且也吃過不少的苦頭。現(xiàn)在冬天開始了,太陽已經(jīng)不見了。漫長的黑夜將要一連持續(xù)好幾個星期。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冰塊。船只已經(jīng)凝結(jié)在冰塊的中間。雪堆積得很高;從雪堆中人們建立起蜂窠似的小屋——有的很大,像我們的古冢①;有的還要大,可以住下三四個人。但是這兒并不是漆黑一團;北極光射出紅色和藍(lán)色的光彩,像永遠(yuǎn)不滅的、大朵的焰火。雪發(fā)出亮光,大自然是一片黃昏的彩霞。
①這是指歐洲現(xiàn)存的一些史前期的古墓(KaempehAie)。它們比一般墳?zāi)勾蟆?
當(dāng)天空是最亮的時候,當(dāng)?shù)氐耐寥司统扇航Y(jié)隊地走出來。他們穿著毛茸茸的皮衣,樣子非常新奇。他們坐著用冰塊制作成的雪橇,運輸大捆的獸皮,好使他們的雪屋能夠鋪上溫暖的地氈。這些獸皮還可以當(dāng)做被子和褥子使用。當(dāng)外面正在結(jié)冰、冷得比我們嚴(yán)寒的冬天還要冷的時候,水手們就可以裹著這些被子睡覺。
在我們住的地方,這還不過是秋天。住在冰天雪地里的他們也不禁想起了這件事情。他們記起了故鄉(xiāng)的太陽光,同時也不免記起了掛在樹上的紅葉。鐘上的時針指明這正是夜晚和睡覺的時候。事實上,冰屋里已經(jīng)有兩個人躺下來要睡了。
這兩個人之中最年輕的那一位身邊帶著他最好和最貴重的寶物——一部《圣經(jīng)》。這是他動身前他的祖母送給他的。他每天晚上把它放在枕頭底下,他從兒童時代起就知道書里面寫的是什么東西。他每天讀一小段,而且每次翻開的時候,他就讀到這幾句能給他安慰的神圣的話語:“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導(dǎo)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①。”
①引自《圣經(jīng)·舊約全書·詩篇》第139篇第9至第10節(jié)。
他記住這些含有真理的話,懷著信心,閉起眼睛;于是他睡著了,做起夢來。夢就是上帝給他的精神上的啟示。當(dāng)身體在休息的時候,靈魂就活躍起來,他能感覺到這一點;這好像那些親愛的、熟識的、舊時的歌聲;這好像那在他身邊吹動的、溫暖的夏天的風(fēng)。他從他睡的地方看到一片白光在他身上擴展開來,好像是一件什么東西從雪屋頂上照進來了似的。他抬起頭來看,這白天并不是從墻上、或從天花板上射來的。它是從安琪兒肩上的兩個大翅膀上射下來的。他朝他的發(fā)光的、溫柔的臉上望去。
這位安琪兒從《圣經(jīng)》的書頁里升上來,好像是從百合的花萼里升上來似的。他伸開手臂,雪屋的墻在向下墜落,好像不過是一層輕飄的薄霧似的。故鄉(xiāng)的綠草原、山丘和赤褐色的樹林在美麗的秋天的太陽光中靜靜地展開來。鸛鳥的窠已經(jīng)空了,但是野蘋果樹上仍然懸著蘋果,雖然葉子都已經(jīng)落掉了。玫瑰射出紅光;在他的家——一個農(nóng)舍——的窗子面前,一只八哥正在一個小綠籠子里唱著歌。這只八哥所唱的就正是他以前教給它的那支歌。祖母在籠子上掛些鳥食,正如他——她的孫子——以前所作過的那樣。鐵匠的那個年輕而美麗的女兒,正站在井邊汲水。她對祖母點著頭,祖母也對她招手,并且給她看一封遠(yuǎn)方的來信。這封信正是這天從北極寒冷的地方寄來的。她的孫子現(xiàn)在就在上帝保護之下,住在那兒。
她們不禁大笑起來,又不禁哭起來;而他住在冰天雪地里,在安琪兒的雙翼下,也不禁在精神上跟她們一起笑,一起哭。她們高聲地讀著信上所寫的上帝的話語:“就是在海極居住,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四周發(fā)出一陣動聽的念圣詩的聲音。安琪兒在這個夢中的年輕人身上,展開他的迷霧一般的翅膀。
他的夢做完了。雪屋里是一片漆黑,但是他的頭底下放著《圣經(jīng)》,他的心里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在這海極的地方”,上帝在他的身邊,家也在他的身邊!
(1856年)
一直都很喜歡看安徒生童話,今天閱讀的這篇在遼遠(yuǎn)的海極的故事讓我記憶尤為深刻。我覺得故事不僅僅只是用來簡單的閱讀,而是要讀懂故事背后的意義。通過這個故事,我看到了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怎樣才能找到出路呢?靠天靠地有用嗎?不!要靠我們自身的信心和希望!其實在特別困難,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就是靠精神力量去頂住,而這種力量非常容易找到,因為它就存在于父母,朋友對我們的愛中。所以當(dāng)遇到困難,不要害怕不要退縮,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安徒生是西方文學(xué)史上第一位將童話當(dāng)作嚴(yán)肅文學(xué)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家。他憑著對西方傳統(tǒng)的深刻了解,用巧妙的藝術(shù)手法將大量圣經(jīng)原型與隱喻游刃有余地運用于作品中,使得作品比傳統(tǒng)的童話更為厚重。另一方面,安徒生有著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沒有進行僵硬的說教,也沒有照搬《圣經(jīng)》的情節(jié)與邏輯關(guān)系,因此沒有成為教理的圖解,而是具有獨立價值的藝術(shù)品。這就使安徒生童話調(diào)和了文學(xué)中可能存在的“審美”與“道德”之間“非此即彼”的矛盾。安徒生是柔弱而善良的。他相信的是一位全然的“愛的上帝”。安徒生童話中更多的是來自《新約》而非《舊約》的原型。在作品中,一如在生活中,面對世間的苦難與不幸,安徒生沒有選擇仇恨、暴力和反抗,只是從他的情仰中汲取受與盼望,如同他的一首詩中所說,“你不懂世界上最激烈的斗爭而只認(rèn)識愛”。安徒生的童話中從無絕望的氣息;雖然常常是感傷的,卻是充滿盼望的感傷。這種盼望賦予他的作品超乎時空的慰藉力量。安徒生在他的自傳中所說,“無論對上帝還是對所有的人,我都充滿愛意!”并且他認(rèn)為,自己的一生證明了“有一個可親可愛的上帝把—切引導(dǎo)得盡善盡美”。這委實在他的童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