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問題現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嬰幼兒奶粉作為其中的特殊品類更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一有風吹草動便糾結人心。因為國產奶粉有了灰暗的“歷史前科”,消費者很容易一刀切地將本土奶粉等同于劣質產品。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不公平的。 奶粉歷史最好消費者不買單 拼質量才有出路 4月份,針對網絡上熱議的關于“老酸奶和果凍中添加破皮鞋所制工業明膠”的話題,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和中國食品(行情,資訊,評論)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有關部門公布的檢測結果看,我們的乳品質量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正規的乳品加工企業不可能在乳制品中添加所謂的工業明膠”。這不由令人感慨,既然都做到了“歷史最好”,為何“跳樓價”的國產奶粉銷售拼
“我可以欣慰地告訴大家,目前國產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狀況是歷史最好時期,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在日前舉行的乳制品質量安全研討會上作專題報告表示,通過三聚氰胺事件后的3年清理與整頓,中國的乳業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話音未落,昨日重慶晨報的一則“貝因美 (002570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奶粉吃出活蟲”的新聞在各大門戶網站甚囂塵上,仿佛在默默應和著宋理事長那一番充滿信心與樂觀的講話。 奶粉歷史最好時期 嬰兒奶粉恐慌折射出的弦外之音 與這兩條新聞互為背景的,還有《南風窗》最近刊發的關于海外奶粉搶購風的深度報道。密度極高的奶粉報道連日頻繁出現,又一次刺痛了家長的神經,盡管“歷史最
前狼后虎,中國奶粉市場該何去何從 中國人買一罐洋奶粉的錢,在荷蘭、英國等地竟可以買到三罐到四罐。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國際市場奶粉原料價格持續下降,洋奶粉在華卻是只漲不跌,連續六年年均漲15.5%。 洋奶粉的飛黃騰達,真正印證了“物以稀為貴”的古老市場規律,不以價值為核心的價格浮動都是耍流氓。洋奶粉貴得離譜,可是辛勞的中國父母卻寧愿去充當冤大頭。或許在他們眼中,質量問題頻發的國產奶粉恰似一頭有毒的狼。如果說洋奶粉的詬病是野蠻漲價,那國產奶粉的是非實在是太多了。大頭娃娃奶粉、三聚氰胺奶粉、皮革奶粉……時至今日,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已如薄冰,任何安全問題的風吹草動都會使本就脆弱的消費信心再次受創。更何況近來某大型奶業頻出“嘔吐門”、“生產日期門”、“牛尿門&rdquo
中國奶粉市場龐大,同時也面臨很多問題,目前我國奶粉市場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洋奶粉占優國產品牌欲崛起思念食品 我國奶粉市場長期被洋品牌所占據,尤其是中高端市場,國產品牌受到很大的威脅。奶粉品質問題備受消費者及業界人士關注。近年來,我國奶粉廠家狠抓質量,力圖改變外資品牌在我國奶粉市場占據較大優勢地位的格局。2006年收到了一定成效。大型知名企業紛紛發力高端奶粉市場,在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上都取得了較好成績。2006年上半年,伊利系列奶粉及奶制品主營業收入達9.76億元,毛利率逆市強勁上揚4個百分點,中高檔奶粉基本完成了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的產品格局調整,在國內主流市場站穩了腳跟。完達山乳業在2006年也有大動作,其在黑龍江北安建立的現代化奶粉生產線進入試投產階段,該生產線可日處理鮮奶500噸,成為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奶粉生產線。部分企業生產的奶粉產品還打入了國際市場。在2006年舉行的
美贊臣明治雅培奶粉問題頻現 齊漲價愁壞爸媽 市民小王是一位特別熱心育兒的“奶爸”,他的孩子剛出生40多天,每次抱孩子、給孩子喂奶粉、換尿布、哄孩子入睡、逗孩子笑的時候,都是他最開心的時刻。 但是他也有煩惱:由于妻子奶水少,孩子只能以吃奶粉為主,恰恰最近又爆出某知名品牌奶粉“質量最差”的傳聞,一時間孩子的奶粉讓他操碎了心。 日前,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孩子從出生到現在,40多天換了3種奶粉的“奶爸”心情。 40多天換了3種奶粉 最初,小王覺得奶粉肯定要買貴一點的進口奶粉。他看上一種丹麥原裝進口的奶粉,而妻子看上一種愛爾蘭原裝進口的奶粉。盡管價格不菲,但他還是將這兩罐奶粉各買了一罐。 “當時想買回家給孩子吃吃看,看哪一種吃了更好。”誰知道在孩子出生后的40多天里,
核心提示: 權威市場統計機構AC尼爾森對歐洲多個國家的嬰幼兒牛奶市場零售研究數據發現,達能旗下多個品牌占領市場半壁江山。 近日,一張名為“媽媽眼中的世界奶粉地圖”的圖片在網絡上頗為流行。在這張手繪的地圖上,網友們對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嬰幼兒奶粉市場作了生動的評價——美國被調侃為“一幫做藥的公司在做奶粉”,日本區域特別標注了“有輻射”,大洋洲則被評價為“現在限購了,奶粉很難買”,而歐洲被稱贊為“世界上最好的奶粉”。 不少媽媽看到這張地圖都會心一笑。可不是嗎?強震后的福島核泄漏使大家對日本奶粉敬而遠之,而歐洲奶粉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科學嚴格的監管標準而聲名遠播。荷蘭、英國、瑞士、德國的品牌更是備受青睞,受到不少中國媽媽的追捧。難怪會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