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被查乳企全部宣布降價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 繼美贊臣前晚宣布將下調其部分主力產品價格后,被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8家乳企已全部表態。記者昨天走訪市場發現,與專業母嬰店、部分電商迅速做出降價反應不同,超市等零售終端的奶粉價格還沒有完全調整,因此消費者若想盡快得到實惠需要找準購買渠道。 8家洋品牌相繼宣布降價 “超市里的奶粉還是那個價。”消費者郭女士近期一直關注各品牌奶粉降價的消息,但她在超市里逛了一圈,看到的是各大品牌仍舊在維持原價。當她在小區里與其他媽媽們抱怨此事時,有鄰居告訴她,樂友等母嬰用品專賣店里的惠氏、美素奶粉已經調價完畢。 在發改委啟動奶粉縱向反壟斷調查后,已有8家奶粉企業表示將配合發改委的調查,并公布了降價方案。承諾降價的奶粉企業包括惠氏、雅培、多美滋、貝因美(002570,股吧)、明治、富仕蘭、合生元以及美贊臣。 不過,消
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終于迫使居高不下的奶粉價格出現松動?;菔?、美素佳兒、多美滋、明治、貝因美和雅培陸續發布降價舉措,合生元額外贈送積分,“最牛釘子戶”美贊臣也扛不住了,終于在昨晚近十點宣布降價,將從7月16日起對主要產品出廠價下調7%至15%。至此,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乳企已全部宣布降價。但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發現,零售終端的奶粉價格還沒有完全調整,消費者尚需等待。 記者走訪: 洋奶粉“還是那個價” 王女士聽說各品牌奶粉降價的消息,趕緊跑到超市去打探消息。讓她失望的是,很多品牌仍維持原價。記者在望京沃爾瑪嬰幼兒奶粉區看到,貨架上有惠氏、多美滋、美贊臣、雅培、合生元、貝因美等品牌的商品。除惠氏促銷員明確表示已降價外,其他品牌都看不出調價跡象。 目前,惠氏金裝幼兒樂900g罐裝奶粉(三段)售價為158元,相比之前降了10%左右。
在“國家發改委對奶粉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消息傳出后,惠氏、多美滋、明治、美素佳兒等奶粉企業紛紛宣布降價,一時間,洋奶粉迅速掀起一股“降價潮”,此次的降幅大約在5%-20%左右。滬上已有超市接到了部分奶粉企業的降價通知,賣場零售價格也已經下調。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降價是奶企主動向政府示好,同時也是為了穩住消費者。但要想真正解決奶粉行業價格問題,關鍵仍是要剝離層層經銷商,或者考慮推指導價。 降價商品1年內不漲 基于國家發改委的調查,相關奶粉企業紛紛作出回應。惠氏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日前表示,通過自查發現在經營活動中存在涉嫌對經銷商和零售商進行價格控制的做法,于是比照反壟斷法的有關規定,對相關營銷政策進行了完善。同時,惠氏宣布對其主要產品進行降價,平均降幅11%,其中單品最高降價幅度達20%,并且這些產品還將在2014年繼續
惠氏“選擇性”降價后,美素佳兒全線產品降價5% 以往不停提價的洋奶粉,部分品牌近日艱難地喊出“降價”。繼惠氏針對一些非主營產品降價后,美素佳兒推至在中國市場的全線產品,不過,5%的降價幅度,則令消費者感到“不解渴”。 迫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壓力,近期包括惠氏、多美滋、美素佳兒等三家洋奶粉企業宣布降價,但目前出臺降價措施的僅有惠氏、美素佳兒。廣州乳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洋奶粉降價行為缺乏誠意。 對此,一些洋奶粉企業卻叫苦不迭,直言利潤空間小,降價難。 事實上,高營銷費用是洋奶粉價格難降的主要原因,洋奶粉企業在中國不計成本推高營銷費用令洋奶粉價格節節攀升,騎虎難下,最終降價也只能小打小鬧,難顯誠意。 &ldq
為市場提供安全、價低、可信賴的國產奶粉,才能將洋奶粉拉下“價格神壇”。 日前,惠氏、雅培等多家奶粉企業,被證實正在接受政府的反壟斷調查。貝因美[9.70% 資金研報]、惠氏應聲宣布下調奶粉價格,并表示積極配合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 近年來,外資品牌的奶粉占據了中國市場80%的份額。從2008年以來,在成本下降、關稅下調的情況下,不少洋奶粉漲價的幅度和頻度頗為驚人。同樣品牌的洋奶粉,在國內的售價經常比國外要高出一倍左右。以日本為例,當地居民收入水平遠高于中國,人力成本相應也高,奶源幾乎全部進口,但奶粉卻賣得比在中國還便宜。 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供需原因,商品價格上漲大多屬于正常現象。但中國的洋奶粉價格上漲到“畸高”的地步,難以令人接受,也不正常。 如果,洋奶粉企業確實有違法壟斷的行為,有關部門自然應當依法查處。而這可能
昨日,業內盛傳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和美贊臣五大知名“洋奶粉”遭發改委反壟斷調查一消息得到證實:除雅培奶粉外,其他四家洋奶粉均明確表態稱,會積極配合相關調查,有進一步消息會再通知。雅培方面雖未做回應,但業內人士分析稱,此次發改委主要針對“洋奶粉”生產商聯合操控價格的行為,“這五大進口品牌奶粉5年來平均漲幅超過50%,其中雅培的平均漲幅最高,累計超過60%,所以當然也在此次反壟斷調查范圍之內。” 業內人士還分析稱,發改委此舉對消費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今年“洋奶粉”的漲價行為肯定會收斂一些。 1 在中國市場售價偏高 前日,國家發改委稱,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正對幾大知名品牌進口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從已經調查取得的證據材料看,被調查的奶粉企業存在對經銷
武漢媽媽囤1年奶粉應對“史上最嚴新規” 本報訊(記者魏娜)“奶粉即將禁止代購,若沒有進口奶粉該怎么辦?團購囤奶好過冬!”昨日,武漢的“豆豆媽”接到奶粉代購網店的清倉短信,一口氣拍下4箱澳洲可瑞康奶粉。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九部委“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成了熱點,意見中明確規定要“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嬰幼兒配方乳粉”,被稱為史上最嚴格措施。 5月起,代購洋奶粉難通關 《意見》規定:“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對無中文標簽標識的產品,一律作退貨或銷毀處理。”不少海外代購賣家認為,“這項規定基本斷了進口奶粉代購的通關之
提高嬰兒奶粉的質量安全水平,并不是什么“高精尖技術”。但是如果這件事情都做不好,那么“中國制造”參與國際競爭,占領世界市場,必成奢望。 消費者對國外嬰兒奶粉“青睞有加”甚至“大加追捧”,對國產嬰兒奶粉“心存疑慮”以致“視而不見”,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實。國人用腳投票,國外產品在與中國產品的競爭中漸漸占據上風。 這種競爭已不僅局限于國內市場,國產奶粉在國際市場上也遭遇“滑鐵盧”,對外出口屢屢受挫,包括印度在內的一些國家開始限制進口中國的乳制品。既面臨洋品牌挑戰,又難以打開洋市場,一進一出,兩面受阻,如此發展下去,不僅會進一步壓縮國產奶粉在國際市場上的生存空間,國外奶粉也將進一步打開并占領中國市場。 因此,嬰兒
日前,國家九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這部“嬰幼兒配方奶粉新規”除了表示將禁止嬰幼兒奶粉以貼牌、委托生產、分裝等方式生產外,還特別提到了“嬰幼兒乳粉將試行藥店專柜銷售”。雖然新政發布還沒幾天,但昨日導報記者獲悉,廈門已有藥店開始試水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 奶粉可“享受”藥品待遇 上周五,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對“試行藥店專柜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一事進行了解讀,表示藥店系統的管理規范、嚴格,還可得到專業人員的指導,因此內地將參照德國、法國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藥品管理方式,將藥店作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銷售渠道之一。 廈門藥店“嘗鮮”賣嬰幼兒奶粉 據了解,藥店在取得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嬰幼兒配方乳粉流通許可后,即可設專
近日嬰幼兒奶粉話題頗受關注,對本報于6月21日刊發《打好嬰幼兒配方乳粉提質攻堅戰》的文章,乳品企業有話要說—— “《意見》明確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必須具有自建自控奶源,這有利于推動企業切實從上游環節嚴格規避安全風險,為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飛鶴乳業副總裁蔡方良說。 乳制品行業向來都有“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說法。在國內市場消費者信心不足的情況下,自建自控奶源對于企業發展的意義更加突出。不過,蔡方良表示,有了奶源基地也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關鍵還得看企業如何在奶源基地的科學化管理方面下功夫,真正實現奶源的自建自控,確保生鮮乳的品質和安全。 早在2007年,飛鶴以領辦規?;翀鰹楹诵拇蛟炝艘粭l全產業鏈,使奶粉生產的上中下游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實現各個環節的規范
國務院辦公廳昨天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九部門昨天同時召開媒體座談會,表示將全力以赴打一場提高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的攻堅戰,重塑消費者對國產乳粉的信心。 475家國內生產企業被淘汰 據介紹,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后,我國制修訂并公布了68項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配方乳粉標準與國外同類產品標準相同。2011年,質檢總局在全國范圍內對乳制品生產企業重新審核,淘汰了475家生產企業。目前,全國共有持證奶站1.3萬個,比2008年減少6890個,減幅達34%;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企業54.5萬家。 2012年,按照嬰幼兒配方乳粉7大類58個指標,質檢總局組織對110個國內企業品牌和140個進口的原裝品牌產品進行了比較監測,從數據分析,
記者昨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為實現食品安全,嬰幼兒配方奶粉將在2013年內成為實時可追溯產品,首批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企業也已經確定。業內人士認為,這一進展利好RFID(無線射頻技術)行業。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是提升食品質量、贏回消費者信心的法寶。1997年,由于“瘋牛病”風波,歐盟啟動了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時至今日,全球有超過40個國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溯源體系,其中不乏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食品安全水準較高的國家。 為此,工信部主管部門已經確定,今年將支持部分食品企業建立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和應用物聯網。嬰幼兒配方奶粉將在年內成為實時可追溯產品。 為實現這一目標,蒙牛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已經被確定為首批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企業。 盡管成為首批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
“今天,中國127家嬰兒奶粉制造企業將齊聚工信部組織的會議。據悉,本次會議的重要政策之一就是將禁止海外注冊國內加工的洋奶粉貼牌生意。根據記者了解的情況,目前國內有超過200種新西蘭奶粉品牌在國內出售,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商人操作的代工產品,而在新西蘭注冊一個奶粉品牌只需要花1萬元人民幣。” 海外注冊國內加工的洋奶粉貼牌生意將被禁止 今天,中國的127家嬰兒奶粉制造企業將齊聚工信部組織的會議。“這次貫徹早前發布的《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的會議絕不僅僅是個宣貫大會,而是會出臺重要的政策精神,不僅將決定很多中國嬰兒奶粉企業的未來命運,也將左右著未來數年中國嬰兒奶粉行業的發展路徑。”一位行業人士昨天告訴記者,盡管這次會議對外界幾乎很難引起什么注意,但對行業內部已經引發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日前表示,從6月20日起新西蘭生產并出口到中國的所有嬰幼兒奶粉品牌將需要在初級產業部登記注冊。 目前在中國銷售的大部分新西蘭制造配方奶粉品牌多是委托新西蘭的奶粉生產廠家代為加工后貼牌銷往中國。由于長期以來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只負責規范奶粉生產企業,而不對品牌實行監管,造成了新西蘭相關政府部門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新西蘭品牌奶粉”在中國銷售的窘境。 初級產業部負責市場監管的官員蒂姆·諾克斯說,品牌登記的要求也來自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登記要求的材料包括品牌的所有細節,例如在中國登記注冊的情況。 新西蘭業界人士對政府的新政策普遍表示歡迎,認為政府匯總這些信息有助于增加中國消費者對新西蘭奶粉品牌的信心。包括乳制品主要生產商和銷售商如恒天然和雀巢等公司的新西蘭嬰兒營養理事會也在游說新西蘭政府提高嬰幼兒奶粉出口門檻
國內嬰幼兒奶粉信任危機愈演愈烈,而不斷爆出的假洋品牌奶粉也充斥著國內的奶制品市場。“國內現在的乳制品市場比2008年之前還要亂。”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機構總經理、乳業專家雷永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此感慨國內當前奶制品市場。 新政出臺利好乳制品行業 5年前,“重市場輕奶源”的教訓讓乳企在未來的發展中開始注重奶源的建設。而今天,擁有奶源的中國乳企的日子并非好過,新一輪的“信任危機”讓乳企很受傷害。特別是在嬰幼兒奶粉市場,在洋品牌奶粉的擠壓下,國產奶粉企業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如何挽回消費者的消費信心,讓國產奶粉在自己的國土上有話語權,這些困擾著國產奶粉企業的問題,如今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似乎讓那些憑著良心做事的乳企們看到了希望。 從4月26日,工信部在《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
在之前幾次奶粉漲價中,嬰幼兒配方奶粉制造商美贊臣(MJN.NYSE)都充當了領漲者。而最近,國內奶粉正掀起新一輪漲價潮,美贊臣卻按兵不動。 昨日,美贊臣大中華區首位女性掌門人,新上任美贊臣高級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經理的游佩瑜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美贊臣的價格主要根據綜合營運成本來制定,包括原料價格、生產成本以及市場運營成本等,而對于此次是否繼續漲價她并未明確回應。 “盡管原奶價格持續上漲,但美贊臣是一個全球采購的企業,將依靠全球供應鏈平衡來消化成本壓力,會將價格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過去兩年多,美贊臣僅調整過一次價格。”游佩瑜說。不過,她也坦承,由于去年第二季提價,加上市場競爭加劇等原因,美贊臣去年在華市場受到一點影響,甚至造成銷售出現短暫的停滯,按美贊臣的內控標準,其去年第二、第三季度在中國地區庫存偏高。 美贊臣去年第三季實現營
據報道,昨天,瑞士嬰幼兒奶粉第一品牌Bimbosan(賓博)所有高層來華宣布,該品牌正式進駐中國市場,價格與瑞士本土無異。 創建于1932年底的賓博食品目前在瑞士市場占有率達到65%。進駐中國市場后,將推出超金裝系列嬰幼兒配方奶粉。 賓博在瑞士本土400克裝奶粉價格折合人民幣178元;而進入中國后,800克裝價格從358元到368元不等。
對于中國市場大量充斥著貼牌新西蘭奶粉的境況,Keith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 作為新西蘭的綿羊奶粉品牌布魯威爾BlueRiver創始人,Keith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完全不贊成這種做法。這不僅損害了新西蘭的整體形象,對中國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不負責任。” Keith透露,“新西蘭政府已經關注到這些,正在加大措施杜絕此類事件。” 日前,又有網友反映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代理經銷的“荷蘭乳牛”奶粉在其原產地荷蘭無跡可尋,是一款“中國特供奶粉”。記者調查證實,“荷蘭乳牛”國內商標注冊時間早于在歐盟注冊的時間,且商標初次申請國為中國(大陸),“荷蘭乳牛”疑似假洋牌。 洋品牌不等于洋奶粉 在一罐消費者向記者提供的&ldquo
在眾多國家地區緩解奶粉哄搶等問題相繼出臺“限購令”,2013年香港地區也實施了限購舉措,香港特區政府計劃修訂《進出口規例》,規定成年人每人最多可帶1.8公斤奶粉出境。較之其它限購令不同的是,香港是通過修改法條來強制限購的,且香港一貫對進出口違規處罰十分嚴厲。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進出口(一般)規例》,違規者可判200萬港元罰款和最高7年監禁,被視為較為嚴格的限購地區。行內人士新西蘭渥恩奶粉的銷售代表向我們透露,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國大陸地區的消費者從此對國產奶粉喪失了信心,紛紛青睞于國外進口品牌。回顧三聚氰胺后所衍生出的限購歷程: 2012年6月,美國的Target、Walmart等大賣場發布了奶粉限購5至12盒的限購令。 2012年9月,作為世界主要奶源地的新西蘭也開始限購,當地的部分超市甚至貼出中文標注的“奶
一方面,國際主要奶源地新西蘭大旱,導致奶粉大量減產,另一方面,5月1日起新版《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進口奶粉的過關時間和庫存成本都將增加,有業內人士預測,進口奶粉或將掀起新一輪的漲價潮。但記者近日走訪市面發現,目前洋奶粉沒有漲價,多個進口奶粉經銷商也向記者表示,還沒有上調奶粉價格的計劃。 “以前過關一般需要三四個月,才能進入中國市場銷售。新版管理辦法增加了一些檢驗項目,預計庫存時間可能要比以前長一個月左右。”5月10日,深圳一家清關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版管理辦法還要求,進口商必須批批都檢測,這跟以往100個批次抽檢10次相比,大大增加了檢測成本。 有媒體報道稱,新規實施后,一個批次的奶粉光是檢測費用就要增加3萬元左右,“原來的正常檢測只有二十幾項,現在入境時的檢測增加到近60項,光是檢測這一個方面就增加1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