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圍內奶業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加工產業組織體系存在差異以及消費市場的轉移,是推動奶粉行業形成“分工合作、貿易往來”國際化發展格局的主要成因。 隨著世界多邊貿易體系建立及自由化推進,國際乳品產業分工的深度和廣度日益拓展,傳統上多國相對獨立的部門間分工日益被跨國、跨地區企業集群式分工所替代。 與此同時,中國、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帶動乳品消費持續增長,而傳統歐美等國乳品消費趨于飽和,世界乳品消費增長由歐美等國向新興經濟體國家轉移。在此背景下,乳制品產業國際專業分工進一步加深,并推動世界乳品貿易高速發展。 加入WTO以后,中國一直在國際分工合作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并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在乳品的進出口貿易上始終處于不慍不火的低速發展。三聚氰胺事件后,伴隨著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以及頻繁的奶粉安全問題,中國奶粉進口貿易發展迅
明治奶粉,曾經在國內取得過不錯的業績,卻于幾天前的10月24日公開宣布將退出中國市場。然而,就今年以來國內奶粉行業的形勢來看,多米諾骨牌的推倒,可能剛剛開始。明治不會是最后一家退出中國市場的企業,奶粉行業將迎來猛烈的洗牌。而且這一波洗牌,不僅牽涉到進口奶粉,連國產奶粉也未能幸免。 小品牌營銷推廣不堪重負 對于明治退出的原因,各方觀點不一,然而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目前中國的奶粉行業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的狀態。高投入才能換來高產出,有明治奶粉內部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與多美滋、美贊臣和惠氏相比,‘低調’的明治奶粉在這個市場顯得有點不合時宜。” 國內的奶粉上市公司,如貝因美[-6.95% 資金 研報]、合生元[0.68%],其年中報均顯示,其銷售費用在一億以上。某奶粉代理商對南都記者表示,“對于中小品牌奶粉,目前每層
“奶粉進藥店”終于邁出了實質性一步。10月26日,北京5家藥店正式開售奶粉。 昨日(10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北京試點藥店了解到,藥店試點第一天的銷售情況并不是很好。第二日,便有兩家藥店因“機器調試”停售奶粉。至于停售的原因,該藥店員工表示不清楚。 奶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奶粉的主要問題并非在渠道,渠道的特殊不意味著質量的優秀。由于進入藥店渠道的品牌以銷量低、份額少的國產高端品牌為主,因此能否盈利還有待考證。 “看新鮮的多買奶粉的少”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北京永安堂燈市口店了解奶粉ATM機的奶粉銷售情況,進門的左手邊,便是藥店專門開辟的奶粉ATM機放置區域。在奶粉ATM機上,11個參與試點的奶粉品牌1~3段的產品都有售賣。 不過,奶粉ATM機的生意卻顯得格外冷清,其用于刷卡和掃
“奶粉進藥店”試點10月26日在北京啟動,在北京四家連鎖藥店醫保全新、嘉事堂、金象和永安堂的5個門店,通過設立ATM機的方式,消費者可以“自助”購買到11個品牌的嬰幼兒奶粉。 商務部下屬的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牽頭此次“奶粉進藥店”試點工作。該中心主任許京表示,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奶粉進藥店”北京試點的測試工作,明年6月前完成在主要省會城市的布局,明年年底前完成在全國100個城市的布局。 對國產品牌進行傾斜 據了解,目前進入試點的品牌包括7個國產奶粉品牌伊利、貝因美、飛鶴、雅士利、三元等,以及四個外資奶粉品牌惠氏、多美滋、雀巢、雅培。 許京表示,目前進藥店選擇的奶粉品牌主要是根據其市場占有率來定,主要從符合標準的、北京市場占有率前十大品牌中選定,同時,對國產品
北京五家藥店賣奶粉了。按照四歲女孩媽媽伍女士的想法,不會再為奶粉是否安全而糾結;按照奶粉生產企業的想法,這是三方共贏的事情;按照“奶粉進藥店”項目負責人許京的想法,最終要實現三個目標,即藥店的監管、母嬰店的服務和電商的價格。然而,這些美好的愿望目前仍未看到實現的影子。 五家藥店賣奶粉,想讓消費者樂于購買,推行方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期盼 ■消費者 應設進入“門檻” 奶粉進了藥店,這給奶粉本身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市民伍女士有一位四歲的女兒,以前她都是在超市、母嬰商店或者通過網上代購給女兒買奶粉,但伴隨著奶粉質量問題的出現,以往一直信賴超市商品的伍女士也有些忐忑了。聽說現在藥店也能夠買奶粉了,伍女士很高興,她說:“藥店里賣的東西給人的感覺似乎更安全一些,進了這里的奶粉是不是比外面賣的那些
日前,據本報記者了解,在奶粉進入藥店柜臺銷售的同時,奶粉在藥店ATM機內銷售也已進入倒計時。據業內人士稱,奶粉在藥店ATM機內銷售本來計劃在本月23日內運行,但是,由于一些工作尚未完成,最快在本月26日進藥店銷售。 奶粉進藥店ATM機銷售倒計時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商務部市場秩序司關于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的通知中提到,各地商務部主管部門要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引導有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專柜銷售試行工作。 通知表示,要組織行業協會等相關單位,加強對試行企業的政策和業務指導,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嬰幼兒配方乳粉藥店銷售各項規定,保障質量安全。同時參照藥品經營服務相關行業標準,加強銷售人員培訓,為消費者購買嬰幼兒配方乳粉提供全面指導和服務。 而令市場關注的是,不僅藥店專柜賣奶粉,很快,消費者還將能通過設置在藥店內的ATM機上購買奶粉。 據悉,
據英國《金融時報》10月16日報道稱,法國乳制品生產商達能集團(Danone)當地時間16日下調了全年業績目標。此前,達能稱,在亞洲召回地區嬰幼兒配方奶粉對本公司產生巨大影響,余波遠大于預期。此外,達能股票早盤下跌4.3%,報50.08歐元。 達能稱,嬰幼兒營養奶粉銷售額之前得到快速增長,但自在亞洲召回嬰幼兒配方奶粉后,其嬰兒營養品銷售額第三季度下降8.6%,同時導致該公司將全年銷售額增長預期下調至4.5%-5%,此前預計“最低為5%”。 達能董事長Pierre-André Térisse在一次電話會議中稱,公司正尋求全額賠償,以彌補從中國和其他亞洲市場召回配方奶粉的巨大損失。目前,達能正與恒天然進行協商,商討“烏龍事件”的賠償問題。 《金融時報》稱,受恒天然(Fonterra)污染警告,達能
試賣奶粉一個月來,國大藥房上海徐匯門店內,貝因美和合生元少人問津。但滬上不少藥企已經開始著手轉型和推廣,應對即將升級的“奶粉戰”。 東方網記者周峰10月14日報道:“奶粉進藥店”在上海“試水”2個多月來,銷售還是熱不起來。東方網記者日前采訪發現,一些藥店每月只賣出不到10聽奶粉。盡管如此,不少藥店仍將重新培訓店員,并計劃推出準媽媽沙龍,希望以“賣奶粉”為轉型契機,備戰今后滬上藥店“奶粉戰”。 一個月賣不掉10聽奶粉 東方網記者今早來到位于徐匯區的國大藥房,看到貝因美和合生元兩個品牌奶粉,都成系列地擺放在藥店進門處的非藥品專柜上。記者發現,兩個品牌奶粉品類較齊全,貝因美有18款,合生元有8款,售價都在每聽約200元至300元之間。店長魯女
“本月中下旬起,藥店有望成為京城居民購買奶粉的最新渠道,“奶粉進藥店”進入倒計時。商務部門已首批選定10家奶粉品牌于本月底開始試行奶粉銷售,蒙牛、惠氏等品牌都在名單之中。” 商務部相關部門昨天向北京青年報記者確認,確已首批選定10家奶粉品牌于本月底開始試行奶粉藥店銷售,蒙牛、惠氏等品牌都在名單之中。對于這一消息,蒙牛方面昨日向北青報記者證實,首批直供藥店的蒙牛奶粉將預計本月下旬進入京城藥店。而三元也明確表示,目前已經進入京城16家藥店進行試點銷售,至本月中旬將覆蓋京城30家藥店。 西安一些藥店本月起也開始試點賣奶粉供圖/CFP 商務部下屬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奶粉進藥店在2013年到2015年期間,將完成三個階段。從今年10月至明年春節,完成北京和江蘇試點。明年春節后
近日,商務部已首批選定了10家進藥店銷售的奶粉品牌。這次安排源于我國6月份公布將試行藥店專柜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制度,以嚴管奶粉質量和恢復消費信心,北京和江蘇兩地市場將在本月“試水”。 然而,不少消費者對于是否能保證奶粉質量,仍存疑惑。
香港在十一期間進行奶粉供應壓力測試的消息傳出后,武漢不少港版奶粉代購的價格開始出現下降,一般的降幅為5—10元/罐。“限購令即將取消,小店奶粉優惠迎接黃金周。”一直購買香港奶粉的武漢媽媽羅女士,前幾天接到了代購店主的短信,稱美贊臣、美素等品牌奶粉代購價出現下調,購買還有贈禮,其中,羅女士購買的美贊臣3段奶粉價格從此前的238元/罐降到222元/罐。 隨后,記者發現一些代購奶粉已提前降價,降幅普遍為5-20元/罐。如網上銷量較好的900克罐裝美素1段奶粉,售價為245元,此前網店售價在270元左右。記者聯系了幾位58同城的本地奶粉代購賣家,對方均表示,香港奶粉的代購價與今年2月初的水平基本持平,其中各品牌1段奶粉的降價幅度最大。預計如果限購令真的取消,香港代購奶粉的價格還會下降5%—10%。
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牽頭,伊利、蒙牛雅士利、完達山、飛鶴、明一、高原之寶等乳品企業昨天集中發布6款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這6款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包括:金領冠、安貝慧、安力聰、星飛帆、天籟慧貝,和高原之寶。工信部有關領導出席了發布會,但表示僅為支持國產嬰幼兒乳粉行業,至于產品質量如何最終還是要消費者打分。 “此次首批以集體亮相的形式發布,以期引起社會更大的關注,收到更好的效果,真正樹立起國產品牌的形象,增強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市場競爭力。”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說。宋昆岡同時指出,北京三元等有一定實力的國內乳企近年也都積極加大研發力度,中乳協今后將繼續擇機選擇優秀新品適時組織企業再次向社會發布。 據悉,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三元食品一直將產品的研發與創新作為企業生產力的核心,產品創新也不斷地驅動企業強勁向上發展。
新西蘭部分進口奶粉產品將建立溯源體系,而自“恒天然”事件曝光后,新西蘭奶粉進口到我國也受到不小的影響。這是記者昨天從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出口協會與中國檢驗認證機構簽訂諒解備忘錄的儀式上獲得的消息。 “這是之前一系列事件后,新西蘭方面為重拾中國市場信心的一步”,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出口協會主席邁克爾·巴內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記者了解到,這份備忘錄將為促進該協會的新西蘭嬰兒奶粉進入上海港提供相關服務,并且雙方將共同加強新西蘭奶粉的標簽正統性。 中國檢驗機構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備忘錄簽署后,將推動建立新西蘭進口奶粉的溯源體系,“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夠看到奶源地,甚至可以生成影像,讓孩子父母可以直觀了解奶粉的生產情況”。 根據新西蘭方面提供的資料,作為高度依賴食品生產的經濟體,
幾個月前,國家九部委聯合發布了“嬰幼兒配方奶粉新規”,特別提到了“嬰幼兒乳粉將試行藥店專柜銷售”。 記者昨日采訪獲悉,目前廈門全市共有近8000家企業可以銷售乳制品,其中有306家藥店也有此資質,但是,能夠銷售嬰幼兒乳粉的只有128家。通過走訪發現,部分藥店已經開始銷售,國產和進口的均有,且銷量不錯。 藥店賣嬰幼兒奶粉須申請 參照德國、法國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藥品管理方式,到藥店買奶粉,不僅可依賴藥店系統的規范管理,還可得到專業人員的指導,廈門市民也已經開始嘗鮮了。 藥店賣奶粉須申請 廈門128家藥店賣奶粉 在廈門,藥店要想賣奶粉,必須取得工商部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流通許可證后,才可設專柜銷售。 具體來說,藥店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而且從2011年5月開始,廈門工商部門對乳制品銷售實行&ld
近日,央視曝光了奶粉企業為搶奪“第一口奶”不惜重金買通醫生、護士的新聞。實際上,所謂搶奪“第一口奶”是奶粉企業在醫務渠道拓展市場的一種重要方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為搶奪“第一口奶”,洋奶粉企業付出了大量營銷費用,醫務渠道目前已經成為不少大品牌奶粉的重要渠道。搶奪手段包括:投標進醫院、買取嬰兒個人信息、事前干預、高薪聘請醫務銷售人員等。一位外資奶粉品牌中國總代理告訴記者,通常洋品牌醫務渠道營銷費用占到其營銷總費用10%以上,也就是營業額的3%~5%。 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洋奶粉爭奪“第一口奶”與政府部門的相關規定相左,其主要原因是奶粉在醫務渠道銷售并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 奶粉企業醫務渠道拓展市場搶奪“第一口奶&rd
嬰幼兒奶粉的安全關系千家萬戶。各種問題已被送到了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以國務院的名義進行具體要求和部署。各部門依據部署紛紛按照職責劃分推出整頓措施。其中嬰幼兒奶粉進藥店受到關注。 日前,記者從商務部有關機構獲悉,北京首批20家試點藥店預計在10月26日左右開始售賣嬰幼兒奶粉。 □解讀 藥店選址尚待考察 記者從商務部有關機構負責人處獲悉,考慮到最佳銷售時機,將在10月最后一個周末即10月26日或者27日之間選擇一天啟動試點。在此之前,國家將出臺藥店售賣嬰幼兒奶粉的細則。有關負責人介紹,試點推行期間,從奶粉罐到健康標識等都會統一標識,這樣可以區別于其他自行開展奶粉銷售的藥店。但對于藥店自行售賣奶粉目前不會有強制排除的要求。另外,他表示未來國產、進口奶粉究竟哪些品牌可以正式進入藥店,要通過廣泛試點,看市場的反應。 記者從藥店獲悉,有關部門目前希望在長安街以北,四環以
當寶寶長到一定階段,醫生會建議父母為寶寶增加輔食。但讓“陽陽小盆友的麻麻”很不解的是,同事帶著5個月的寶寶到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做兒保時,醫生建議加輔食,還強調第一要加的輔食是奶粉。 奶粉說成輔食 醫生偷換概念賣奶粉? 其實,在同事經歷此事前,“陽陽小盆友的麻麻”就曾帶著4個月大的寶寶到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做過兒保。她回憶,當時醫生聽說她是純母乳喂養,就讓她加奶粉,勸導又不可能一輩子喂母乳,要讓寶寶學會吃奶粉。 但“陽陽小盆友的麻麻”卻認為,現在的奶粉質量讓人堪憂,打算母乳喂養孩子到兩歲,或者至少一歲。在微博中醫生這樣回答的:“我知道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母乳喂養到兩歲,但那是針對衛生條件差的農村。” 在“陽陽小盆友的麻麻”看來,醫生是在有意無意地在推銷奶粉
中國人對奶粉的需求究竟有多大?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世界全年賣出的奶粉中,近1/3被中國人消費,中國已毫無疑義成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奶粉市場。中國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奶粉市場,“洋奶粉”的需求則占據很大比重。 可以說,后三聚氰胺時代,是洋奶粉們在中國市場上的“美好時光”:頻繁漲價,供不應求的市場,唾手可得的利潤……然而,近期一系列洋奶粉質量問題,以及突如其來的反壟斷調查和6.7億元的天價罰單,將洋奶粉們從天上拉回人間。 預防性召回結束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8月底一則“恒天然奶源無毒”的聲明,使恒天然奶粉“受污”事件發生了180度大轉彎。9月7日,新西蘭乳品企業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根思(Theo Spierings)在北京表示,受疑似肉毒桿菌事件
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兼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日前介紹,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藥店將以專柜和ATM機自售模式進行銷售。該項目在北京地區將于9月15日進行系統測試,10月初在金象、全新、同仁堂等試點藥店上架銷售,納入統一監管銷售奶粉的藥店將有統一的標識。試點銷售奶粉的藥店將有專門標識用來區別沒有進入該系統的藥店。 圖片新聞 進入藥店銷售的奶粉品牌限定在10個以內,其中國外品牌5個,國內品牌5個,三元、伊利、蒙牛、多美滋、惠氏、雅培等品牌均已確定將進入藥店銷售。到2014年下半年,全國范圍內專柜銷售奶粉的藥店將達到1萬家。
今年10月份,北京和江蘇的20家藥店,將率先啟動奶粉銷售。明年在試點的基礎上,國家將再選擇100個消費能力強的城市擴大試點,全國范圍內達到1萬家藥店。到2015年,再投放1萬家,擴大到400個城市。 據了解,“進駐”藥店銷售的奶粉,主要采用專柜銷售模式,部分藥店還會試點使用ATM自動售貨機銷售奶粉。 下個月,北京市民可以從藥店買奶粉了,長春市場情況又是如何呢?9月1日,記者走訪了長春市部分大型藥店,暫未發現有奶粉在藥店內銷售。但是據長春市民張女士介紹,她曾在長春市內看到過藥店賣奶粉,“好像是在火車站附近,我記不太清楚了,它那里賣的奶粉種類很少,就一兩個牌子。” 記者來到長春市西安大路上的同仁堂藥店,該店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長春還不是試點,半年后差不多能在店內賣奶粉。”該負責人表示,他對這個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