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經營活動,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發布《關于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 公告明確,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不得接受其他單位和個人委托,為其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合同或者約定,委托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為其加工、制作嬰幼兒配方乳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不得為其他品牌持有人或代理人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冒用他人品牌和包裝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公告指出,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不得在國內生產其僅在境外注冊商標和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產標注為境外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購或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直接進行裝罐、裝袋、裝盒,或者改變包裝、標簽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不得使用相同的原料、輔料構成的同一種配方,生產不同產品名稱
今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商務部等九大部委聯合發布了“奶粉新政”,其中奶粉進入藥店銷售作為提振奶粉消費信心的舉措之一,備受關注。 9月4日,甘肅省政府也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其中要求“嘗試在藥店專柜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 我省奶粉進入藥店銷售已有兩個月,雖然奶粉企業對多增加了一種銷售渠道而感到高興,但這一銷售模式是否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歡迎?奶粉進入藥店,是否意味著更加安全呢? (資料圖片) 藥店“試水”銷售奶粉 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蘭州不僅銷售奶粉的藥店少,而且銷售的品牌也不多。在東崗東路一家大型連鎖藥店里,琳瑯滿目的護膚品、生活用品、營養品等非藥品幾乎占去了藥店面積的三分之一,記者在一個貨架上發現了三個
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中成藥提取物、保健食品貼牌生產將陸續被叫停 近期,嚴管“貼牌”生產的若干政策浮出水面。食藥監總局昨日發文,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對此,業界認為,奶粉界“假洋鬼子”終于可以被大量清理出場,而多美滋、美贊臣、雅培則可能不會傷及羽毛。 不僅僅是嬰幼兒奶粉,中成藥提取物貼牌亂象也同時遭遇嚴管。而此前,食藥監總局還發文稱,將要求禁止保健食品資質公司生產、經營和進口貼牌保健食品。專家指出,新規出臺可能影響約千億元保健品市場。 本報訊 國家食藥監總局昨日發布《關于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進一步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提出明確要求。 上述公告規定:“任何企業不得以貼牌、委托、分包的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得以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奶粉,不得使用除牛
近幾年,被媒體頻頻曝光的問題奶粉事件,讓“奶粉安全”聚焦公眾視野。昨日,記者獲悉,根據省內相關文件,蕪湖市已啟動“奶粉進藥店”試點模式,這意味著今后蕪湖市民有望在藥房購買到奶粉,同時,進入藥房后的奶粉將按照藥品的方式加以管理。 奶粉進入藥店賣 據了解,此前我國嬰幼兒乳粉一直按照食品標準管理。而在今年6月,國家九部委已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嬰幼兒配方乳粉將試行藥店專柜銷售”。 上述新聞中所提出的“試行”,最近在蕪湖得以進行。而根據省級媒體的報道,蕪湖市在省內屬于率先啟動“奶粉進藥店”試點。昨日,記者聯系蕪湖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食品藥品監管局”),獲知蕪湖目前正在進行藥房的申
12月1日,市食藥監局為我市十家醫保定點藥店頒發了“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試點”銅牌。 12月1日起,這10家藥店將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 今后,除超市、嬰幼兒用品專營店外,市民購買嬰幼兒配方乳粉又多了一條安全、可靠的銷售渠道。在此提醒市民:在藥店購買嬰幼兒配方乳粉時不能用社保卡。 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關系著每個家庭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頗受關注。 本月中旬,省食藥監局決定,我省70家醫保定點藥店試行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包括我市的10家藥店,即萬民藥房解放店、榮華大藥房興華街店、同仁堂藥店平陽路店、益源大藥房眾力店、長城藥店五一路部、山西來福一心堂平陽路店、仁和大藥房新北店、山西精英醫藥零售太原藥材商場、國藥集團山西有限公司零售二部、同譽堂大藥房享堂北街一店。經過半個月的前期準備,我市的十家試點藥店在持有效《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 GSP 認
首批“奶粉進藥店”試點走進北京5家藥店已經1個月,試點藥店奶粉“看的多買的少”。按照計劃,北京將有20家藥店設奶粉專柜,第二批試點藥店名單還未“出爐”,記者發現,方莊社區內的藥店,奶粉已“悄然”進店——與試點無關,購買方式也更加方便,付現刷卡都可以。 藥店賣奶粉 多是洋品牌 方莊地區共有大小藥店十幾家。日前記者來到位于芳星路的金象大藥房,看到店門口“奶粉進藥店”的廣告已經打出來了,店里負責人介紹,現在該店出售三款奶粉,包括雀巢、雅培和紐康特,但這些奶粉出售與“試點”無關,“藥店早前一直賣惠氏中老年奶粉,嬰幼兒配方奶粉是剛進店的。”據介紹,藥店出售奶粉需要有“乳制品銷售許可證
對于不能實現全母乳喂養的寶寶來說,“越接近母乳的奶粉越適合寶寶”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寶寶的奶粉也難倒了不少媽媽。除配方外,不同國家的版本是否也對適合的人群有細分?比如顯示“某國原裝進口”字樣,是否會適合中國寶寶的腸胃?不同版本究竟有多大的差別?正常寶寶如果選擇特殊配方奶粉是否會起到預防過敏的作用呢? 條形碼不能辨別原產地 繁復的奶粉版本在各大母嬰論壇上都是媽媽們熱烈討論的話題,比如某款品牌奶粉,產地有荷蘭、德國兩地,在中國市場上有歐洲原版、港版、上海大昌版、天津大昌版、富仕蘭版五種版本。而“大昌版配方中都不含有AA二十碳四烯酸,歐版和港版配方基本一致,富仕蘭版則全是在歐洲生產和包裝的,全部鐵罐包裝,上面寫著"原裝進口"。”一位母親說。除了價格優勢外,買到最純
新競爭者源源不斷 據相關資料顯示,更多企業進入嬰幼兒奶粉領域主要是因為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容量巨大,我國正在成長為全球第一奶粉消費大國。隨著奶粉喂養占比的增加以及國內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嬰幼兒食品市場規模也在逐年擴大,有關專家預計到2015年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規模將接近8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額里包含著巨大的利潤,大家因此瞄準了這塊肥蛋糕,準備奮力一搏。 前不久,食品巨頭康師傅與日本朝日集團旗下奶粉企業和光堂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上海成立合資嬰幼兒奶粉進口銷售公司。據悉,公司股份中和光堂占55%份額,康師傅持有剩余45%,預計2014年初開始經營。據內部人士稱,康師傅在嬰幼兒奶粉及輔食領域一直沒有取得大的發展,以嬰幼兒奶粉業務為強項的味全也在今年6月與康師傅徹底分離。這次其進入主要是看到了中國的廣闊市場,為了給公司增加盈利點,與和光堂的合作是看好其品牌和專業性。 同
隨著奶粉市場食品安全事件頻出,奶粉的包裝也成為媽媽們選擇奶粉的參考條件。為穩定消費者群體,有奶粉廠家,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從細節入手改造包裝,受到媽媽的好評。 年輕的奶媽奶爸都會有類似的經歷:半夜里被寶寶的啼哭吵醒,手忙腳亂起來沖泡奶粉,卻找不到勺子或者奶粉,撒得到處都是。或是為奶粉勺究竟要放在奶粉罐里,還是單獨放在外面糾結不已。最近,新西蘭品牌美素佳兒奶粉將原包裝經改造重新上市,基本解決了奶媽奶爸的這些尷尬。 如今,奶粉勺有了自己的“家”。從凈置架上取下奶粉勺,舀出一勺奶粉后,在罐口的斜角處的平刮條上刮平量勺中的奶粉即可,無需使用其他工具就可以輕松精確量取奶粉。把奶粉倒入奶瓶后,再將勺子放回蓋子的凈置架,可避免勺子接觸到奶粉。最后,蓋上奶粉蓋,聽見“咔嗒”聲,罐子就嚴嚴實實的合上了。新產品上市后,不少媽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 2013 年11 月15 日,新華網公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有關人口與計劃生育的內容如下:“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我們認為本次單獨二胎的放開無論力度還是節奏都是超預期的:其并無放開區域和時間限定,更大的可能性是全國市場在較短時間內逐步放開;同時政策放開的節奏也加速,我國計劃生育從1980 年到2011 年全國雙獨二胎放開歷時30 年,雙獨政策從地方到全國統一放開也經歷了十幾年,而從雙獨到單獨的放開則僅間隔3 年。 ◆政策放開貢獻增量20%左右,頭幾年集聚效益下增量更顯著我們預計政策放開后我國每年新生嬰幼兒數量新增20%左右:考慮到夫妻需有一方是獨生子女的硬約束,我們認為中短期受惠人群范
昨日,記者走訪主城部分大型連鎖超市發現,美素佳兒品牌的二、三段嬰幼兒奶粉統一換了包裝樣式,價格和配方沒有改變。 美素佳兒方面有關負責人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時證實,其二、三段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推出了新升級三項全能寶護蓋,包括凈置架、密實扣和精準刮。“包裝升級了,但配方沒變,價格沒變。”下一步,一段產品也會推出新包裝,不過該負責人表示,換包裝與反壟斷和毒奶粉事件沒有任何關系。 有業內人士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時稱,今年以來,洋奶粉因反壟斷和毒奶粉事件,銷售上受到影響較大。不少品牌洋奶粉為盡快走出困境,紛紛從包裝上進行更新,推出一些實用、人性化等新包裝。“近期,將會有多家洋品牌的奶粉換新包裝,以此穩固自己的消費群。”
10月26日,醞釀已久的“奶粉進藥店”項目在北京開始進入公共測試階段,醫保全新、嘉事堂、金象和永安堂4家試點藥店的5個門店率先開賣,市民可通過奶粉自動售貨機購買嬰幼兒配方奶粉。不過,市民對此反應冷淡,在“公測”當天,4家試點藥店的5個門店僅賣出9罐奶粉。(《工人日報》11月14日) 今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高態表示,將在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專柜專區銷售的同時,試行藥店專柜銷售。一時間,好評如潮,社會各界對“藥店售奶粉”表現出了極大的期待。可誰曾想到,當奶粉真的進入藥店試銷時,卻遭到了冷遇,門可羅雀,購者寥寥。面對如此巨大的反差,想必不少當初力挺“藥店售奶粉”的人一定無比著急,有人甚至心灰意冷。 其實,藥店售奶粉開門不吉,實屬正常。其一,對于這種剛剛出現的銷售形式,已經習慣
八月份抽檢嬰幼兒乳粉合格率都通過了,今年8月份以來,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繼續委托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作為第三方檢驗機構,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陜西等5省市的超市、商場、專賣店中銷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隨機采樣,進行檢驗。 據了解,此次產品的檢驗依據為現行國家強制性標準GB10765-2010《spaq/' target='_blank'>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GB1076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此次抽檢有15項指標。 此外,本次檢驗還對15個產品進行了總汞項目的檢測,其中有14個產品的總汞含量為<0.005mg/kg,另1個產品的總汞含量實測值0.0065mg/kg,所檢產品無異常。 抽檢品牌: 飛鶴牌飛帆、圣元、雀巢能恩、貝因美、雅士利、完達山、施恩、西安銀橋陽光寶寶、伊利、蒙
對中國的奶粉市場來說,今年不可謂不是一個多事之年。而日本奶粉巨頭明治乳業24日發出聲明決定暫時停止在華銷售奶粉,更給不平靜的奶粉市場投入了一顆“炸彈”。 明治為洋奶粉撤離開了先例,值得關注的是,撤離背景正是中國大力整頓奶粉市場、中國國產奶粉努力自強之機。 北京一家大藥房門店的工作人員(左)向一位女士介紹如何使用自動售貨機購買嬰幼兒配方奶粉。本報記者王京生/攝 “假洋奶粉”亂象有望終結 加強檢疫、叫停貼牌、專柜銷售、嚴格新批……今年以來,國家多部門為規范嬰幼兒奶粉市場出臺了多項政策,整頓嬰幼兒奶粉市場的種種亂象: 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版《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中,對進口奶粉設置了更高的“體檢”門檻,對“假洋
康師傅聯手日企試水奶粉 注冊資本500萬美元 國內食品巨頭康師傅,正籌劃組建合資公司銷售嬰兒奶粉。在經歷了11月1日股價詭異上漲6.39%后,國內食品巨頭康師傅最終披露了這一信息。據康師傅介紹,正向有關部門申請批準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主要從事企劃及銷售嬰兒奶粉及輔食。合資公司注冊資本額將為500萬美元,康師傅持有45%股份。 網友酷評: @書香門第39:做方便面的做出了手機,現在又要造奶粉,這是要逆天了么? @誠品閣主:康師傅不會以后涉及到軍火吧! @清風--悠揚:還是把奶粉做進方便面的調料包里吧,增加口感和營養! @蘭苑-淺溪:泡面可以算的上垃圾食品了,這是要買垃圾奶粉的節奏嗎? @獨角鯨Lilian:是不是有機會吃上紅燒牛肉味奶粉了。
在今年的8月份,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備受關注。之后,恒天然“肉毒桿菌風波”調查報告公布,稱消費者不會面臨肉毒桿菌風險。昨天,記者從加貝、OLE、樂購等多家超市了解到,可瑞康、多美滋、雅培等涉事奶粉品牌銷量正在逐步恢復,有的已經回到正常水平。 “肉毒桿菌”是烏龍事件 在今年8月的這次風波中,恒天然38噸乳清蛋白粉曾被爆出含有肉毒桿菌,可能造成健康威脅,展開預防性召回,共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 受此影響,恒天然在中國內地的聲譽大受影響。與此同時,達能旗下的多美滋從中國召回奶粉302噸,而可瑞康生產商從新西蘭召回的奶粉達67000罐。寧波工商部門也在第一時間召回了涉事批次的奶粉。 8月中旬,恒天然宣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針對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隨后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開展獨立調查。雖然此后肉毒桿菌事件經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 上周六,有個消息讓很多北京的年輕媽媽非常開心,期待已久的藥店賣奶粉終于實現了,而且還是自動售貨機販賣,方便且實惠。但這份欣喜沒維持多久,這兩天他們就發現,這些賣奶粉的機器全體“罷工”了。 貼在奶粉售賣機上的紙條給出罷工的理由——“由于系統故障,暫時不能銷售奶粉。”然而,機器的提供商卻表示,其實系統并沒有故障,之所以停售,原因在于奶粉的追溯信息不夠完善。目前,該公司正在重新為奶粉錄入更詳細的產地等信息,并適當考慮價格問題,更契合消費者的要求,之后再恢復銷售。
上周末,奶粉自動售賣機剛剛在藥店試運行,第二天就因系統故障停止銷售,直到昨天依然沒有恢復銷售。記者從負責運營的友寶公司了解到,五家試點藥店的奶粉售賣機都已暫停,何時恢復運營尚未確定。 昨天下午3時,記者來到永安堂朝內店,藥店內三排奶粉自動售賣機已經停止運行,一旁的電腦屏幕也關閉著,貼著的白紙上寫道:“由于系統故障,暫時不能銷售奶粉,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永安堂燈市口店也是同樣情況。不少前來購買奶粉的消費者撲了個空。 面對消費者的抱怨,該藥店工作人員也很無奈:“我們只是給奶粉售賣機提供場地,至于如何銷售和維護,都是運營公司的事兒,我們管不了。”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天未見到運營公司的代表,銷售顧問也不見了。 記者隨后致電友寶公司總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五家試點藥店的機器全都停止運營,系統并未出現故障,而是公司
從本月起,北京和江蘇開始試行“奶粉進藥店”,而且首批試點的品牌奶粉還不少,其中包括惠氏、雀巢、美贊臣、多美滋、雅培5種“洋奶粉”和伊利、蒙牛等7個國產品牌。 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慈溪藥店目前有部分奶粉銷售,但像北京藥店開售眾多品牌奶粉,慈溪目前暫時沒有計劃。不過雖然銷量平平,但藥店仍希望抓住奶粉這一龐大的市場。 實地調查:10多家藥店僅1家出售奶粉 昨日,記者走訪了10多家藥店,基本沒有看到奶粉出售。詢問藥店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回應說不知道此事。其中,三北大街和青少年宮路交叉口的某藥房工作人員表示,去年曾賣過合生元[-0.77%]奶粉,但因為銷量不佳,所以今年已經下架了。 但記者在正源大藥房華泰店終于看到了奶粉的身影,品牌不是很多,主要是市場上賣得較好的惠氏、合生元等。記者比較了下價格,發現相比超市等
為保障嬰幼兒身體健康,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工商總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規范母乳代用品宣傳和銷售行為。 通知指出,嬰兒配方食品是重要的母乳代用品。嬰兒配方食品標簽標識上,應用醒目的文字標注說明母乳喂養優越性的宣傳標語,不得印有嬰兒圖片,不得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類似名詞。 通知指出,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及其人員的監督管理,大力推進母乳喂養,維護兒童健康。如有需要,醫院應從零售渠道購買母乳代用品,并保留購物小票和發票。嚴禁醫療機構接受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單位的饋贈和贊助,不得收取回扣、獲取利益。嚴禁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單位在醫療機構做各種形式的推銷宣傳。 通知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法加強對母乳代用品廣告的監管檢查,加大對發布虛假違法母乳代用品廣告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