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6月起,國內將不能有進口奶粉在國內分裝或貼牌后再銷售。12月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在網站上發(fā)布消息,稱已發(fā)布《關于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提出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并要求各地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要督促企業(yè)認真貫徹落實,于2014年5月31日前整改落實到位。 超市奶粉品牌眾多 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市場發(fā)現,市面上部分標榜“原裝進口”的奶粉,實際上就是分裝銷售。而部分奶粉企業(yè)回應說,新政策還沒有影響到奶粉生產。 A 市面上部分原裝進口奶粉或是分裝產品 目前,市場上的貼牌奶粉有三種生產方式,分別是國外奶源在國外加工、國外奶源在國內加工、注冊國外品牌使用國內奶源在國內加工。此前有報道稱,目前國內市場100多個洋奶粉品牌中,80%是中國人貼牌生產出來特供
日前,市區(qū)國慶北路一家母嬰用品店,牛欄和美素兩個品牌的進口奶粉被查。 汶河工商所執(zhí)法人員在對國慶北路一母嬰用品店進行檢查時,發(fā)現經銷商正在銷售的Nutrilon(中文名稱牛欄)和Friso(中文名稱美素)兩個品牌進口奶粉的外包裝罐上只有外文,沒有中文標簽。該店人員辯稱,事先并不知道出售進口奶粉需加貼中文標簽。執(zhí)法人員要求其提供該批進口奶粉的進口證明時,該店無法提供。據經營者介紹,這些奶粉是朋友從荷蘭旅游時帶回來的,然后再拿到店里銷售。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進口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對于店家的行為,工商部門依法作出處罰。 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進口奶粉要注意:一是各個國家執(zhí)行標準不一,不是所有奶粉都適合中國消費者食用,要注意查看適用范圍;二是購買時一定要查看進口食品外包裝上是否
昨天,“中國母嬰安全消費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記者獲悉,我國近六成父母愿意給孩子買進口奶粉,逾九成消費者擔心嬰幼兒食品安全。 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嬰童產品消費大國,中國0-12歲的嬰童人數高達2億人。近幾年,嬰童市場保持著15%的高速增長。現場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在嬰幼兒產品中,91.7%的被調查者最擔心嬰幼兒食品安全。對嬰兒來說,除了母乳,配方奶粉是他們重要的食物,甚至是唯一的食物來源。調查數據顯示,有58.6%的人傾向于購買進口奶粉。收入2萬元以上的被調查者購買進口奶粉的比例達到70.2%。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質檢總局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規(guī)定:自明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guī)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此舉意味著質量不穩(wěn)定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將不再有在境內整改加貼中文標簽的機會。 “公告”還規(guī)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y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其報檢日期到保質期截止日不足3個月的,不予進口;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已灌裝在向消費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裝中。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從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欽州檢驗檢疫局在查驗進口奶粉時,發(fā)現個別批次的進口嬰幼兒乳制品沒有在進境前標注中文標簽,被依法做出退貨或銷毀處理。 據悉,國務院于2013年6月20日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中明確要求,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另外,我國相現行法律法規(guī)要求,首次進口的乳品須提供符合我國相關標準的檢測報告和官方衛(wèi)生證書。檢測涵蓋致病菌、三聚氰胺以及重金屬等共計60余項,檢測報告必須與進口奶粉的生產日期和批次一一對應。與其他大多數進口食品包裝要求不同,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在入境前將經檢驗合格的中文標簽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而非簡單地將合格的中文標簽加貼在原標上。 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對于進口奶粉的選購一定要注意識別奶粉罐標簽,避免買到
昨天,由商務部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的“中國國際乳制品及進口食品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國對奶粉實施進口自動登記制度,只要是正規(guī)進口的奶粉均有身份備案。截至目前,已有1400多家進口奶粉代理商在華登記備案。 據了解,進口乳制品以正規(guī)方式進入國內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種是原料、技術、生產線、裝罐等都在國外進行,罐裝封存好后直接進口;另一種是在中國有生產工廠,采用進口原料、技術等,在國內工廠罐裝出售。 商務部有關人士介紹,與網絡代購的洋奶粉比起來,從正規(guī)渠道進口的奶粉質量更有保障。因為正規(guī)的進口商品不僅符合生產國的安全標準,還符合進口國的安全標準。
盡管最近進口奶粉問題頻出,但國內消費者并沒有對進口奶粉產生抵觸情緒。日前,某知名網站發(fā)起了一項“是否愿意繼續(xù)購買進口奶粉”的專題調查,共有1798人參與,其中1044人選擇還是會購買進口奶粉,占到調查總數的近6成。調查發(fā)現,國內消費者對進口奶粉存在過度依賴現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對國產奶粉信任缺失。近年來,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fā),導致百姓對國內的任何食品都產生安全恐慌感。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消費者對國產奶粉消費信心大減。之后出現奶粉行業(yè)的國標不升反降、國內知名一線品牌不斷曝出質量問題等一系列事件,使國產奶粉市場信任缺失。有關數據顯示,“三聚氰胺事件”前,國產奶粉市場占有率為60%,進口奶粉僅為40%;到了2010年,進口奶粉已經同國產奶粉平分秋色,各占50%;而最新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進口奶粉
日前,山東威海檢驗檢疫局在對一批來自韓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檢測時,發(fā)現其中的能量值不符合我國國家標準。按照相關規(guī)定,威海局對該批重5274千克、貨值47925美元的嬰幼兒奶粉實施了退運處理。 根據GB 10765-2010的規(guī)定,能量值是根據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的含量換算得出的。上述進口嬰幼兒奶粉雖然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均符合我國國家標準要求,但按產品標簽說明調配成奶液后,100毫升所含能量值達到302千焦,超出GB10765-2010中的上限標準295千焦。 為確保進口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維護進口企業(yè)利益,威海局提醒相關企業(yè):應提高風險意識,在進口嬰幼兒奶粉前,及時了解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技術要求,加強對產品標簽包括格式、內容等的檢查;開展自主檢查工作,包括質量安全控制體系檢查、生產加工過程衛(wèi)生控制檢查、儲存和運輸過程衛(wèi)生控制檢查及產品質量安全檢查;建立食品安
寧波檢驗檢疫部門日前在查驗過程中,陸續(xù)發(fā)現個別批次的進口嬰幼兒乳制品沒有在進境前標注中文標簽,最后,這些乳制品被退貨或銷毀。 國務院于今年6月20日明確要求,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 據寧波檢驗檢疫局專家介紹,考慮到當前乳制品質量安全的敏感性,在向我國首次出口乳制品時,需要出口國政府主管部門接受國家質檢總局評估、境外食品生產企業(yè)注冊、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進口商向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辦理備案等一系列程序。為了確保進口的乳制品質量安全,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還要求,對首次進口的乳品須按照我國相關標準的檢測報告和官方衛(wèi)生證書。寧波檢測涵蓋包括致病菌、三聚氰胺以及重金屬等共計60余項,而且檢測報告必須與進口奶粉的生產日期和批次一一對應。 “與其他大多數進口食品包裝要求不同,寧波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
奶粉安全涉及到千千萬萬嬰幼兒的健康,近年來“毒奶粉”事件頻頻見諸于報端,從 2008 年毒奶粉事件開始,到今年美素麗兒奶粉造假案,央視曝光貼牌奶粉事件,一次次“問題奶粉”事件不斷的抨擊著國人脆弱的心,讓中國父母對奶粉市場進一步產生嚴重的不信任感。如何讓中國父母吃下“定心丸”,如何讓中國嬰幼兒吃上放心奶,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據了解,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按照嚴格藥品管理辦法監(jiān)管嬰幼兒奶粉質量”后,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藥店將以專柜和 ATM 機自售模式進行銷售。該項目在北京地區(qū)將于 9 月 15 日進行系統(tǒng)測試, 10 月初在金象、全新、同仁堂等試點藥店上架銷售,納入統(tǒng)一監(jiān)管銷售奶粉的藥店將有統(tǒng)一的標識。同時,面臨著奶粉行業(yè)的重大調整,各大小零售店也開始紛紛搶奪優(yōu)勢進口奶粉。 如今,奶粉市
洋奶粉進口渠道揭秘:進口價七十多零售價三四百2013-08-27 02:08鄭州晚報我有話說字號:TT一罐奶粉,以報關價50 60元進到中國,最后到終端給消費者的價格是300 400元,價格增長了四五倍以上,其中的關鍵就在于高額的渠道費用還有營銷費用。 一層渠道扒 一層皮 “國外幾乎任何一家大型的奶粉生產商,比如恒天然、菲仕蘭坎皮納,找其代工生產出來的奶粉,到中國報關價都在50~60元。”曾經從事過多家奶粉經銷商的李明(化名)告訴記者,“所謂報關價就是不含稅和運費,如果加上稅和運費,那么每罐國外生產裝罐的奶粉到中國的價格最多也就70多元,如果是通過大包粉形式進來的,那么每罐的生產成本更低。” 從50~60元,到最后的200~300元甚至近400元的高價,首要原因就是渠道過多,每一層渠道的費用都要加在最終的產品價格中。亨氏
隨著新西蘭的奶粉企業(yè)被爆出含有致命細菌肉毒桿菌毒素,中國近 7 成乳制品受到波及,從而引發(fā)新一輪“信任危機”,奶粉安全再次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問題。隨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jiān)管嬰幼兒奶粉質量”,北京和江蘇今年 10 月將試行藥店銷售奶粉。如何保證奶粉質量安全,贏取消費者信任目前已經成為奶粉企業(yè)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記者調查中發(fā)現,目前嬰幼兒奶粉市場上美國奶粉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可信度普遍較高,這種情況多由于全世界中美國奶粉管制最為嚴苛,奶粉屬于藥品管制已是傳統(tǒng)規(guī)定。據了解,早在 1980 年,美國通過了要求以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來規(guī)范嬰兒配方食品的標準和生產方式的法案。其中,奶粉必須是美國奶源,其他原料都要是 GRAS 。其奶粉配方必須基于科學依據,由 FDA 進行長達 90 天的預審審核。另外,所有奶粉都由
隨著一些知名進口奶粉肉毒桿菌事件的爆發(fā),對進口品牌深信不疑的中國消費者也迷失了方向,拿什么來鑒定奶粉的優(yōu)質安全,拿什么來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國家質檢總局頒發(fā)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jiān)督管理辦法》已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原裝進口奶粉而言,乳品新規(guī)意味著更嚴格的備案準入制度,進口商和出口商都必須要按照要求進行各項備案管理,獲得備案證書后才能從事進口;嚴格的檢驗檢疫要求,60多項指標都必須經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后,再在出入境進行常規(guī)檢測,合格后才能下發(fā)檢驗檢疫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作為乳品新規(guī)的主要制定者和推動者,是由國家官方構建的進口食品檢驗機構,隸屬國務院,其權威性、科學性和公信力就是對消費者的保證。所有的進口奶粉必須經過檢驗檢疫局各項指標檢測,達標后才予以發(fā)放相關證件,這是它們進入中國市場的必備條件,也是對消費者的應有之義。 7月底,生產日期為5月1日、5月2日
昨日,省檢驗檢疫局局長李延輝率該局領導上線廣東“民聲熱線”。節(jié)目播放了數個暗訪片,片中一些企業(yè)反映,個別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放松檢查、貪圖檢驗樣品;還有個別該局工作人員收錢后便對來自疫區(qū)的水果“放行”。 對此,李延輝態(tài)度誠懇,表示堅決整改,并歡迎市民舉報。此外,她還回應了恒天然奶粉含肉毒桿菌事件。她說,廣東口岸從未進口這樣的奶粉,經廣東檢驗檢疫的進口奶粉都是合格、安全的。但是,該事件還是為進口食品的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鐘。目前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里面沒有肉毒桿菌限量一項,進出口檢驗一般也不做檢驗。對此,檢驗檢疫部門要更加重視群眾舉報。 七道關卡攔不住毒奶粉? 回應:國標未要求檢測,當更加注重群眾舉報 日前,新西蘭恒天然奶粉含肉毒桿菌事件引發(fā)了國內對進口食品衛(wèi)生檢驗檢疫問題的關注。作為全國乳制品三大進口口岸之一的廣東口
不僅是國產乳制品不讓人放心,進口乳制品也常出問題。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2013年5月、6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名錄顯示,來自新西蘭、法國、德國等多地的乳制品發(fā)現質量問題被銷毀或退貨。其中,三批次近百噸奶粉亞硝酸鹽超標。 國家質檢總局表示,上述不合格食品均未在國內市場銷售。不合格食品名錄顯示,三批次進口奶粉亞硝酸鹽超標,涉及數量巨大。包括蘇州市佳禾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從法國進口的50噸脫脂奶粉,上海良昊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從新西蘭進口的28噸全脂奶粉,上海英聯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從新西蘭進口的14噸全脂奶粉。目前,這些奶粉已做退貨處理。 此外,從新西蘭進口的田園無乳糖牛奶,微生物污染被銷毀;從德國進口的妙卡力士風味發(fā)酵乳(含黃桃果粒),違規(guī)使用化學物質姜黃素被銷毀;從捷克進口的乳清粉,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被退貨;從荷蘭進口的初生嬰兒配方奶粉1段,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總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被退貨;
隨著新西蘭奶粉檢出雙氰胺、美素麗兒奶粉“摻雜過期奶粉、重新包裝上架”等問題的出現,進口奶粉質量問題引起了消費者和相關部門的重視。繼《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jiān)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臺后,6月16日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等九部委聯合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這被稱為史上最嚴格嬰幼兒奶粉制度,再次強化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與此同時,國家發(fā)改委又對各大知名進口奶粉品牌進行反壟斷調查。 進口奶粉面臨史上最嚴規(guī)定 隨著新制度的實施,對進口嬰幼兒乳粉的監(jiān)察力度也會進一步加大,尤其在進口環(huán)節(jié),對標簽標識、包裝和進口單證等方面會加大檢測力度。現已明確規(guī)定進口嬰幼兒乳粉的中文標簽不得在境內加貼,必須在入境前就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嬰幼兒配方食品的標簽制作除了遵守GB13432和GB7718的要求,還需要滿足相關產品的食品安全國家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日前發(fā)布了5、6月份全國各出入境口岸截獲的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包括來自新西蘭、法國、荷蘭等國的四批全脂奶粉、脫脂奶粉及嬰兒配方奶粉因部分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而遭到退貨。 名單顯示,來自法國的一款脫脂奶粉和新西蘭的兩款全脂奶粉亞硝酸鹽超標,而來自荷蘭的一款初生嬰兒配方奶粉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總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這四批產品已經被退貨,共計94.16噸。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今年以來,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在實施檢驗檢驗時已經發(fā)現了十余批次共計超150噸不合格奶粉產品,并都已依法退貨和銷毀。其中,標簽問題和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是這些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業(yè)分析師宋亮認為,一方面,前幾年由于乳制品進口門檻低,國外有些地方性的小品牌也想進入利潤高的中國市場,這些產品存在不少食品安全問題;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奶粉需求量增加,很多貼牌生產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日前發(fā)布了5、6月份全國各出入境口岸截獲的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包括來自新西蘭、法國、荷蘭等國的四批全脂奶粉、脫脂奶粉及嬰兒配方奶粉因部分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而遭到退貨。 名單顯示,來自法國的一款脫脂奶粉和新西蘭的兩款全脂奶粉亞硝酸鹽超標,而來自荷蘭的一款初生嬰兒配方奶粉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總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這四批產品已經被退貨,共計94.16噸。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今年以來,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在實施檢驗檢驗時已經發(fā)現了十余批次共計超150噸不合格奶粉產品,并都已依法退貨和銷毀。其中,標簽問題和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是這些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業(yè)分析師宋亮認為,一方面,前幾年由于乳制品進口門檻低,國外有些地方性的小品牌也想進入利潤高的中國市場,這些產品存在不少食品安全問題;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奶粉需求量增加,很多貼牌生產
今年1-6月,上海食品安全監(jiān)測總體合格率為95.4%,主要食品抽檢合格率為96.1%,上海食品安全總體狀況保持有序、可控的狀況。 ■ 申城上半年食品安全監(jiān)測合格率95.4% 明年將實現長三角食安信息系統(tǒng)互通 此次涉嫌偽造證明、生產經營仿冒進口嬰幼兒奶粉的重大案件中涉及品牌有:“可尼可”嬰幼兒奶粉(羊奶粉)、“澳利樂”嬰兒配方奶粉、“貝諾貝滋”優(yōu)質嬰幼兒配方奶粉、“樂氏”幼兒配方羊奶粉等。 今年1-6月,上海食品安全監(jiān)測總體合格率為95.4%,主要食品抽檢合格率為96.1%,上海食品安全總體狀況保持有序、可控的狀況。 昨日,上海市食品安全辦公室會同市政府新聞辦、市工商局、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奉賢區(qū)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上半年食品安全總體狀況、上半年
奶粉是媽媽為寶寶漫漫人生之路上所做的第一個重要選擇,因此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奶粉也成為了新生媽媽的最大關注。日前,美國專業(yè)嬰幼兒配方奶粉旭貝爾“同新生,共前程”全系列新品發(fā)布會在上海舉行。其全新推出的“全系列”除了涵蓋原有階段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外,還包含了此次全新上市的4段(3-7歲)兒童成長配方奶粉以及旭貝爾媽媽孕產婦配方奶粉。 旭貝爾中國區(qū)首席執(zhí)行官沈炳琳女士,攜百利高集團高級法律顧問Mark Spitzley先生蒞臨現場并致辭,與到場來賓共同見證新品的上市。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主任盛曉陽教授發(fā)表了有關“科學喂養(yǎng)”的主題演講。此外,旭貝爾也攜全系列亮相7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的第13屆CBME孕嬰童展、CBME童裝展,為中國家庭送上最用心的美式關懷和極致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