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4-11
在人人都在怨天尤人的時候,在大家都在埋怨生活,甚至不滿社會現實,牢騷滿腹的時候,作者的確與眾不同,在她的眼里、心里,卻滿是美好時刻、快樂時光、幸福時日。她用一顆陽光的感恩的心來看待或對待一切,她時時處處感受到的都是生活的美好、快樂和人生的幸福,難怪她說“生命里有天使的表情”!
- 2014-04-11
將人生比作旅程,將珍重掛在嘴邊,全文緊扣離別與珍重來行文,切合題意,中心明確。以岑參、徐志摩、南希和自己的關于珍重的親身事例來充實文章,材料豐富,內容充實。文章語言真切自然,以情動人,將人生比作旅途來談論人生的離別與珍重,感情真實,有意境。
- 2014-04-11
文章很快切入題意,在開篇展示兩種情況:對"擁有"的苦苦追求和對"失去"的患得患失,引出下文。行文中注意從正反兩反面論證,得出結論:人生需要自覺放棄,照應題目。這暗示“雨燕”應該放棄曾經的安逸,才能換來美麗的高飛。
- 2014-04-11
那本詞典是在我的學習機沒電的情況才想起了他,打開書櫥的時候,它還靜靜地躺在那里。這本算得上博物館珍藏本的圖書,它約有一根小指那么厚,一個手掌那么長。第二天,學習機重新被安上了電池,它又被安置在那個黑暗的角落里了。
- 2014-04-11
相思的《紅豆》,寄托著我們對逝去年華的追憶。那些在我的青春年華中路過的人們,我多么希望我們的一切不只是路過。我們現在的努力、拼搏,定會通向成功。到那時,讓我們攜手并肩,一起唱著:“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 2014-04-11
高三是上帝打開的一扇窗,透過這扇窗,你能看見很多東西。在這扇窗里面,有無數顆渴望飛翔的心,而我們經過歲月的洗禮,也更懂得了成長。于是,在經歷了高三生活后,我成長了。
- 2014-04-11
我喜歡安安靜靜地閱讀,氣定,神閑,有練一張硬筆書法的硬朗,有漫步斑駁古道的悠然,有望見湛藍湖泊的明凈愜意。在文字的世界里,只看得到澄澈的湖水映出自己童真的面龐,充滿著好奇與希冀,卻幸福而知足。
- 2014-04-11
生活中,如果開錯了窗欞,看到的只是社會的陰影與歲月的傷痕;如果開錯了窗欞,等待的只是生活的沉重和生命的抑郁;如果開錯了窗欞,走進你心房的只是世態的炎涼和命運的孤寂;如果你不能及時打開心靈的窗欞,你的心會慢慢枯萎,如果心枯萎了,你的人還會活嗎?靈魂還會存在嗎?
- 2014-04-11
下課了,老師還在“喋喋不休”地講糾錯題,還越講越起勁兒,甚至占用了5分鐘的休息時間。糾結了一陣之后,老師終于結束了教學任務,我也在心里長長地噓了一口氣。
- 2014-04-11
青春的心里,總會藏著那個美好的少年,那棱角分明的輪廓,那舉手投足間流露的氣質,還有他經過身旁時染著青春氣息的空氣,就這樣默默無言地帶著心里的珍藏悠然飛過青春的曠野。
- 2014-04-11
有時候喜歡一首歌,僅僅是因為心情,又或者是某一個音符,某一句歌詞,默默撥動了你的心弦,然后你傾聽,并且愛上它,諸如《戀戀風塵》。青春是緩慢而優雅的,而我們也應在屬于自己的花季中緩慢而優雅地成長。
- 2014-04-11
這世界,并不是冷冷的,一份溫暖,一份幸福,早早地藏在了一件舊棉衣里。如果不仔細感悟,那些藏起來的愛就很有可能被我們忽略。
- 2014-05-05
我有一個同桌,是一個十足的極品人,非常的能吃,人送外號吃貨,只要是吃的都能夠讓他口水滴了三千尺。
- 2014-05-05
我的外婆可以說是我監控人,因為我好不容易放假,我老媽竟然讓外婆來監視我,要我在這個放假期間保持學習,真苦啊。
- 2014-05-05
我有一個外公,是一個非常喜歡看書的人,在他看過的書中,有太多太多了,只要他看過的書,都能夠給我講,真是太佩服了。
- 2014-05-05
我的妹妹是一個非常懂事的人,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人,以前小時候,經常帶著她去玩各種有趣的事情,我們非常歡樂的玩耍著。
- 2014-05-05
我有一個非常愛搞笑的小表弟,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表弟,只要有他在的地方,都會變得快樂起來。
- 2014-05-05
我和姐姐的感情一直都非常的好,我習慣寫日記,記錄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一本泛黃的日記本,寫著我們之間的各種情感。
- 2014-04-10
文章結合自己的真切感覺抒發了父母、老師、同窗好友的真摯感情,感情色彩豐富,給人很強的感染力,中心突出。作者緊扣話題,抒寫了自己與父母、老師和同窗好友間的友誼,中心突出。思路清晰。文章從父母寫到老師再到同窗好友,層次分明,邏輯性強。語言精練。優美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
- 2014-04-10
在征程中不必走得太急,慢慢欣賞風景,靜候拉下的靈魂——來組織材料,并且極為精當地挖掘出材料內在意義,挖掘的意義散發著理性的火花:“愿有所息而后勇。只有那些有所停留的人才能在濁世中散發馥郁,在紅塵中保持雋永,在逆境中堅持風骨”。語言流暢——本文的語言無學生常見的那種稚嫩和天真,而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