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泥未僵,一路碎璧映夕陽。
滿塘沉綠池外溢,無名橋畔逢荷香。
點點芙蓉含苞待,不知明朝為誰放。
深知淤里潔玉身,為誰空心為誰涼。
自古以來,“蓮藕”就是許多詩人吟誦的對象,它不僅潔白細嫩,銀絲盤纏,而且味道也是甘甜可口。在我的家鄉南京,就有“糯米藕”這種名小吃,別看他的名字毫無奢華璀璨之風,但它好歹也是個“大家閨秀”,走遍整個南京城,可謂是“家喻戶曉”。
去年寒假,我回了趟南京老家,那年的冬天還算暖和,可是對于我這個已經適應海南氣候的“小海南”來說,那可真叫一個“冷”!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的我,那時候最夢寐以求的就是通過食物暖暖身體了。
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大姨居然答應給我做那“久違”的“糯米藕”!
只見大姨將一小盆白花花的糯米用清水洗凈了待用,然后利索的將一個大蓮藕去了皮。接著,大姨以她那嫻熟的刀工將蓮藕的一頭切掉了3cm,一個圓潤而又飽滿的“小蓋子”就完成了。隨后,大姨又將洗凈的糯米填入了蓮藕內的小孔中,還用筷子麻利的搗了搗,再蓋上“小蓋子”,用牙簽固定住。最后大姨將填滿了糯米的蓮藕連同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再加入紅糖,蓋上鍋蓋煮上30分鐘。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糯米藕出鍋的時刻。大姨剛提起鍋蓋,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就撲鼻而來-----既有糯米的純香,又有蓮藕的清香,還飄散著紅棗的甜香呢!我迫不及待地跟著大姨來到了餐廳,趴在桌子前出神地看著一盤“紅紅”的糯米藕-------瞧!,那中間部分藕片的淡雅粉紅;那藕頭的絢麗瑰紅;那紅棗的奔放朱紅;以及那湯汁的剔透霧紅;再點綴上那星星點點糯米的乳白,簡直是妙不可言啊!
我立馬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一片糯米藕,輕輕的含入嘴中。“哇……”我情不自禁享受般地叫了起來——第一口咬下去,還沒品嘗到糯米藕的甘甜呢,就被那蓮藕的湯汁鮮得飄飄欲仙了。等到回過頭來再細細品味糯米藕時,味道自然增加了幾絲難以名狀的甜美。我慢慢地吮吸,慢慢地咀嚼,甚至有些戀戀不舍地吞咽——每一個過程都充滿了甜美。
現在,我經常在大街上能夠買到糯米藕,可我總覺得比起大姨做的缺了些什么——那就是濃濃的冬的氣息、家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