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不能長期服用。布洛芬(異丁苯丙酸)自問世以來,因起抗炎、解痛、退熱的作用,對解除患者的關節(jié)痛、神經痛、痛經及其它疾病引起的疼痛,效果好,故市場銷售量比同類藥多一倍左右。但此藥不能長期服用。以往的研究認為,布洛芬的副作用較小,只限于輕度消化不良、皮疹、轉氨酶升高等,故藥典亦推薦,病人在不耐受阿司匹林、保泰松等藥的副作用時,可用布洛芬取而代之。但是,據最近治療,既要肯定布洛芬的療效,又要重新認識其副作用:長期服用會造成腎功能衰竭。
美國最新的《醫(yī)學年鑒》稱,有1%的使用布洛芬的人,會發(fā)生腎功能衰竭。專家觀察了120名輕度腎病患者,發(fā)現其中30人超量或長期使用過布洛芬,并因此而發(fā)生腎功能衰竭;另外20人使用非醫(yī)師處方的劑量的布洛芬后,也發(fā)生了有害的腎反應。他們都在停藥后腎功能逐漸恢復正常。為此,專家們呼吁,布洛芬只能作為一般解熱鎮(zhèn)痛藥偶爾服用,不可較長時期服用。體弱多病和年老者,尤其是心臟病患者或其它疾病引起腎血流量減少者,在使用布洛芬時,有慎之又慎,凡用量超過12片(2.4克)/周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用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腎功能損害。
布洛芬的鎮(zhèn)痛、消炎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作用于炎癥組織局部,通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遞質的合成而起作用,由于白細胞活動及溶酶體酶釋放被抑制,使組織局部的痛覺沖動減少,痛覺受體的敏感性降低。治療痛風是通過消炎、鎮(zhèn)痛、并不能糾正高尿酸血癥。治療痛經的作用機理可能是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使子宮內壓力下降、宮縮減少。
1、交叉過敏: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類消炎藥過敏者對該品可有交叉過敏反應。對阿司匹林過敏的哮喘患者,該品也可引起支氣管痙攣。
2、用于晚期妊娠婦女可使孕期延長,引起難產及產程延長。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用。
3、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類消炎藥有嚴重過敏反應者禁用。有下列情況者應慎用:
3.1 哮喘,用藥后可加重;
3.2、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用藥后可致水潴留、水腫;
3.3、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包括凝血障礙及血小板功能異常),用藥后出血時間延長,出血傾向加重;
3.4、 有消化道潰瘍病史者,應用該品時易出現胃腸道副作用,包括產生新的潰瘍;
3.5、腎功能不全者用藥后腎臟不良反應增多,甚至導致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