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人們經常會因為天氣變化、和身體受冷熱變化而引起的一些癥狀,那么對于暑濕感冒有什么認識和治療方式呢?我們來跟著親親寶貝網的小編來學習一下吧。
西醫認為感冒是由鼻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癥,四季均可發病,身體抵抗力低下、營養不良、過度疲勞、受涼者容易致病。病人有咽喉腫痛或發癢、發干、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疲勞等癥狀。流行性感冒則是高傳染性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全身癥狀較重,除上述癥狀外,患者還會出現頭痛、發熱、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等癥。如果所患是胃腸性感冒,病人還會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癥狀。西醫目前對感冒沒有特效藥,一般只是對癥治療。
辨證分型
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外感風邪所致,而風邪又常與寒、熱、濕、燥、暑、火相雜致病。此外,中醫認為感冒發于不同季節,因時令的邪氣不同而在人體表現也會不同,如春溫、暑濕、秋燥等。所以中醫感冒的證型較多,治療也不盡相同。
風寒感冒 多發于冬季,臨床癥狀為惡寒重(怕冷)、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涕、聲重、喉癢、咳嗽、痰白清稀、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而潤,脈浮。
風熱感冒 多發于春、夏季,臨床癥狀為惡寒輕、咽紅腫痛、咳嗽痰黃、口干欲飲、身體有汗,苔白而燥,脈浮數。
暑濕感冒 多發于夏日雨季,臨床癥狀為發熱重、頭重如裹、心中煩熱、嘔惡、身重肢倦、胸悶脘痞、小便溲黃,苔白膩。脈濡緩。
秋燥感冒 多發于秋季,臨床癥狀為發熱、微惡風寒、干咳或咳嗽少痰、少汗、咽干鼻燥、口渴、脈數、舌紅。
感冒一定要按證治療,辨證要準確,然后選擇與證相反的相應食物。
食療方
暑濕感冒:
1. 香菜蘿卜豆豉湯 香菜15克,淡豆豉10克,白蘿卜1個,洋蔥30克,生姜3片,大蔥一根,芥末少許。先將白蘿卜切塊煮熟后,再將余料放入,煮幾分鐘后食用。
2.魚頭豆腐湯 鮮魚頭一個,豆腐100克,海帶50克,蒜、姜、蔥、芥末、茴香、花椒適量。將上述各料一起燉熟后,即可食用。
3.辛薄二香茶 辛夷5克,薄荷3克,香薷3克,藿香5克,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