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天氣炎熱,“熱感冒”(即暑濕感冒)成了家常便飯,很多市民出現頭暈、發熱等現象。不過醫生提醒,“熱感冒”并非都是由熱引起的,患者不要盲目服用退燒藥。
時節不同:不同感冒唱主角
北京中醫藥大學林燕博士指出,與冬季常見的風寒感冒不同,夏季感冒可能多為風熱感冒與暑濕感冒,而根據具體的時間,常見的感冒類型也有所區分。
不同感冒治療方法不一 暑濕感冒多喝瓜果汁
一般來說,所謂風熱感冒,中醫認為多因風邪較大引起的,因此多發生在春末夏末和秋初,而夏至過后到三伏天結束,則多以暑熱暑濕感冒為主,此時的感冒多因天氣炎熱和濕氣較大而誘發。
專家指出,夏季悶熱、濕度較大,人們容易貪涼(如吹空調),因此容易感受風寒之邪,而患上暑濕感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熱傷風”。
林燕指出,風熱感冒與暑濕感冒的癥狀較為類似,都有發熱、頭痛、嗓子疼等情況出現,但是暑濕感冒的癥狀更重,還可能會伴有頭暈、惡心,甚至胃腸也會出現如大便偏稀等不適癥狀。
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周繼樸則強調,“熱傷風”一般是指夏天的暑濕感冒,發熱重,有點怕冷,汗出熱不退。
不過,專家同時強調,夏至后暑濕感冒較多,并不意味著就沒有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發生。風寒感冒的主要癥狀是全身怕冷、鼻塞流涕、頭痛、全身痛等,因此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發病的情況來判斷到底染上了哪種感冒,而不可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