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寶寶的健康,國家也提倡的母乳喂養,可是到了寶寶斷奶的時候,媽媽們開始犯愁了,如何給寶寶斷奶才不讓孩子“受苦”。 首先,要給寶寶斷奶的媽媽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在給寶寶斷奶前一個月內逐步減少自己喂寶寶的次數。比如說白天是自己喂三次寶寶,就喂兩次,加一次奶粉,過一兩天,改為白天只喂一次,加兩次奶粉,再過幾天改為白天全部喂奶粉,晚上自己喂,再往后,改為白天和晚上臨睡前的一餐都喂奶粉,半夜的一餐,自己喂,最后,當然是全部換奶粉。奶多的媽媽就必須進行第二步了。 其次,準備齊斷奶用品。有以下幾種: 皮硝(又稱芒硝)、生麥芽各半斤左右(具體用量根據每位媽媽的不同需要而定,這兩樣都在中藥店有售,價格也很便宜),維生素B6兩瓶(10毫克每顆100顆瓶裝),編織比較密的紗布一塊(寶寶用的那種棉紗的尿布就很好,那個一塊就夠了)。最后,按使用方法做。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
美贊臣奶粉專家指出,斷奶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那么媽媽應該怎樣給寶寶斷奶呢? 首先,媽媽們應該了解一些斷奶的知識。 美贊臣奶粉專家指出,斷奶有兩個階段:停奶和代替。在媽媽給寶寶斷奶的過程中,要逐漸補充固體食物、乳制品和情感撫慰。下面告訴媽媽們該如何操作。 斷奶是用人代替人,不是用物代替人 不要寄希望于用一個泰迪熊或一個塑料玩具哄騙寶寶離開媽媽身邊。當寶寶離開媽媽溫暖的乳房,媽媽要用其他形式的情感營養去安撫他。美贊臣奶粉專家指出,這時媽媽以外的人(最好是爸爸),在安撫寶寶方面要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其次,媽媽要漸進式斷奶 斷奶不要一刀切。突然離開母乳,離開媽媽,對小寶寶來說實在很難接受。斷奶的關鍵是要慢慢來。美贊臣奶粉專家指出,一些媽媽開始有意識地跳過比較無足輕重的一頓奶―比如說上午過到一半的時候,帶著寶寶去逛公園或讀書、吃點心。也有的媽媽沒做
如果準備給寶寶斷奶,父母應先帶他去保健醫生那里做一次全面體格檢查,只有寶寶身體狀況好,消化能力正常才可以斷奶。如果寶寶到了斷奶月齡時,若恰逢生病、出牙,或是換保姆、搬家、旅行及媽媽要去上班,最好先不要斷乳,否則會增大斷奶的難度。 通常寶寶在10-12個月時已具備斷奶的基礎,因為寶寶逐漸適應母乳以外的食品,加之9-10個月時,寶寶已經長出幾個切齒,胃內的消化酶日漸增多,腸壁的肌肉也發育得比原來成熟,是讓寶寶斷奶的最好時機。如果未能把握住,斷奶時間越晚,寶寶戀母的心理越強,以致造成只肯吃母乳而不肯吃粥、飯和其他斷奶食品。 斷奶的時間要選擇在讓人感覺舒適的時節,如春末或秋涼。這時,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改變對寶寶的沖擊較小。如果天氣太熱,寶寶本來就很難受,斷奶會讓他大哭大鬧,還會因腸胃對食物的不適發生嘔吐或腹瀉;天太冷時則會使寶寶睡眠不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若是寶寶的斷奶月齡正
寶寶斷奶的最佳時間 從科學角度來說,春、秋兩季是寶寶斷奶的最佳時節,因為這兩個季節氣溫適宜,孩子不易生病,而炎熱的夏季斷奶后要添加其他食物,容易引起孩子的消化道疾病;冬季斷奶則很容易使寶寶感冒。 很多媽媽認為,母乳喂到六個月后就沒有什么營養了,所以選擇在寶寶六月齡時進行斷奶。雖然六個月的寶寶斷奶比較容易,但由于月齡比較小,能添加的食物種類較單調,因此斷奶后寶寶可能明顯消瘦,并伴有一些疾病產生。為了寶寶的健康,斷奶的最佳時段應選在孩子一周歲左右,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輔食提供的熱量已能達到其所需全部食物熱量的60%以上,具備給寶寶斷母乳的條件。 在此時的春節時斷奶的最佳季節,快來看看寶寶斷奶的步驟吧。 寶寶春季斷奶的步驟 斷掉臨睡前和夜里的奶。寶寶白天活動量很大,不喂奶還比較容易,最難斷掉的恐怕就是臨睡前和半夜里的喂奶了。媽媽可以先斷掉夜里的奶,再斷臨睡前的奶
斷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過程,不能因為某種原因突然斷奶,這對嬰兒和母親都是不利的。一般從嬰兒4-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起即可逐漸減少日間喂母乳的次數和時間,逐漸過度到減少夜間喂母乳的次數和時間,直到最后完全斷掉母乳,取而帶之的是固體食物和每天1-2次牛奶。 母親回奶時應遵循自然的原則,一般不需服用回奶藥。根據泌乳原理,乳汁的產生是泌乳素與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結果,嬰兒的吸吮,刺激乳頭的神經末梢,并將刺激的信息傳遞到腦下垂體前葉,使之產生泌乳素。從刺激乳頭到產生泌乳素的過程,稱為泌乳反射。斷奶過程中,嬰兒吸吮的時間和次數少了,對乳房、乳頭的刺激也相對減少,泌乳素的分泌也隨之減少,乳汁的分泌也逐漸減少,這是一個自然過程。 關鍵是減少對乳房乳頭的刺激,除了減少吸吮外,不要讓嬰兒觸摸乳房,淋浴時避免用熱水沖洗乳房;飲食中減少水的攝入量;母親感奶脹時,可擠出少量乳汁,不要過度擠奶,以免刺激
斷母奶對嬰兒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要在生理上,心理上適應許多變化,必須要有充分準備,否則會發生以下各種問題: 1、不習慣吃母乳以外的食物,拒絕嘗試新食物,無論粥或面都只吃幾口,菜和肉更是咽不下,要吐出來。每天進食量越來越少,由于營養不夠,逐漸消瘦,體重減輕,甚至發生營養不良,中醫所說的“奶癆”就是指斷奶時母乳漸漸減少而小兒又不肯吃其他食物,以致逐漸消瘦,像是生了結核病(癆病)。斷奶前沒有好好添加輔食,讓孩子嘗試習慣吃其他食物,就會發生營養不良。 2、養成偏食、挑食的壞習慣,食物營養不均衡可引起某些營養缺乏。如小兒斷奶前只習慣吃牛奶,其他食品都不肯吃,家長只能多喂牛奶,以維持他的營養需要;有的孩子1歲斷母乳后只吃幾口粥飯,少量魚肉湯,一天仍要喝1000毫升以上牛奶,不吃肉、蛋、菜就發生鐵缺乏。有的孩子只習慣吃糖粥,不吃其他食物,碳水化合物多了,缺乏蛋白
一、蔬菜的冷凍方法 1.南瓜:可以將煮熟的南瓜碾碎,采用獨立小包裝的方法冷凍保存,也可以將煮熟的南瓜切塊,直接冷凍。要用時利用微波爐加熱解凍。 2.綠色蔬菜:將菠菜、芥蘭等綠色蔬菜和土豆、胡蘿卜搗碎成泥狀,再冷凍保存。解凍時,直接放入米粥或湯里解凍即可。做法:將煮熟的綠色蔬菜用小孔篩子擦成泥狀。在金屬盤上鋪上保鮮膜,將蔬菜泥平鋪于盤上,用保鮮膜蓋好,放入冰箱冷凍。取用時,用微波爐加熱。 3.胡蘿卜:生胡蘿卜藥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或放置在陰涼通風處儲藏。有傷痕或者潮濕的胡蘿卜更容易弗蘭,最好帶土保存。 4.花椰菜:將花椰菜煮熟,放入保鮮袋中冷凍。注意在寶寶斷奶初期和中期只冷凍保存花椰菜的花朵部分。煮熟的花椰菜要晾干水分,保鮮袋內不要留空氣,不然容易氧化。解凍時,直接放入開水或者熱湯中解凍。 二、肉類和海鮮的冷凍方法
其實斷奶來說,季節上并沒有特別明確的要求,但主要還是根據寶寶各自的情況。因為剛剛經歷過夏天,夏天非常炎熱,寶寶出汗很多,消耗比較大,這時候食欲很差,不太想吃東西,而且體重的增長在夏天是不太理想的。入秋以后天天慢慢變涼爽了,寶寶的食欲大增,愿意吃東西了,這個時候選擇給寶寶斷奶,他比較容易接受輔食的介入,所以相對來說更合適一些。 斷奶其實最主要的還是看寶寶的狀態,即使季節合適,如果正好趕上寶寶這幾天,比如說食欲不是特別好,或者說前幾天剛剛生病現在處于恢復期,或者說這兩天排便不是特別好,那么要適當把斷奶期順延。對于一些以前是混合喂養的,甚至是奶粉占的比例比較高的孩子,這個時候斷奶季節上不用過多考慮,因為他可能在飲食結構轉換過程中斷奶就自然而然發生了,輔食的比例增加,奶粉比例增加,母乳比例下降,他自然就斷奶了,可能這時候趕上是冬天或者其他季節也沒有關系。 自然斷奶就是說斷奶是自然而
有位朋友急于回上海就任一份新工作,不得已在10天內迅速地給才4個月的寶寶完成了斷奶工作。如今,孩子已1歲多了,每每談起此事,朋友仍唏吁不已。 和她相比,另一位朋友的斷奶“經歷”則更為傷心。一開始年幼的孩子以為自己犯了錯、媽媽在懲罰她,便努力表現,可媽媽堅決不允許。沒辦法,最后小人兒要求媽媽給她再看一看、摸一摸,進而趴在媽媽的懷里大哭,哭得媽媽心也碎了。 寶寶的溫柔斷奶法 的確,無論是條件所迫還是斷奶的時間已到,斷奶對于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斷奶需溫柔 嬰幼兒專家認為,斷奶是嬰兒生活中的一大轉折。斷奶不僅僅是食物品種、喂養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斷奶對寶寶的心理發育有重要的影響。一些心理學家甚至將斷奶過程稱為第二次母嬰分離。因此,斷奶,媽媽需溫柔對待。 眾所周知,寶寶在吸吮乳汁時,也在不斷地與媽媽進行感情交流,這樣
斷奶是一個自然過程,最好循序漸進 “斷奶是一個自然過程,母親不要強求孩子斷奶!”4位專家一致表示,一般斷奶在春秋季節比較合適。 世界母乳喂養組織表示,寶寶宜2周歲斷奶,充分的母乳喂養會使寶寶的自身免疫力等各方面狀況都發育良好。專家指出,按照現在很多女性要工作等因素的影響,母乳喂養到2周歲比較困難,一般來說1歲左右可以適當選擇斷奶,這時候寶寶已有一定的咀嚼能力,生理上完全可以斷奶,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斷奶。 如果恰逢生病、出牙,最好先不要斷奶,否則會增大寶寶斷奶的難度。 催乳師王海英表示,斷奶應先從減少白天喂母乳次數開始,慢慢過渡到夜間,可用牛乳或配方奶逐漸取代母乳。 斷奶過程中,寶寶與媽媽最好適時隔離 在斷奶過程中,寶寶生病或者媽媽生病了,是否還繼續斷奶呢? 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秦曉莉表示,寶寶生病千萬不能立刻斷奶。斷奶
斷奶改變了孩子的飲食習慣,使孩子在一段時間里會因不適應而挨餓,因而會降低他的免疫力,且母乳里是有一些媽媽的免疫因子在里面的,乍一斷奶,會造成細菌或病毒的乘虛而入。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高峰期,就極易使孩子發生傷風感冒、急性咽喉炎,甚至肺炎等等。小孩得病后會更嚴重地影響食欲,抵抗力再次降低,如此反復造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生長發育。 再有,10-12個月的孩子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完善,牙齒也沒出全,不能很好地咀嚼和消化食物,添加輔食也受天寒和季節的限制。所以,應堅持到春暖花開之時再斷奶,寶寶較易安全過渡斷奶期。 春天之后日長夜短,寶寶夜里睡得少,中間可以不必加餐。斷奶不會成為一個突然事件,如果你的孩子輔食添加得很好,根本就不會對孩子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俗話說“金水銀水不如母親的奶水”,母乳是嬰兒理想中的食品,專家提倡母乳應該喂養到寶寶1周歲。然而母乳雖好,也并非完美無缺。比如母乳中的維生素D就很少,滿足不了寶寶成長中的營養需求。 母乳:嬰兒最早的完美食物 嬰兒在出生10—12個月的時候,胃腸消化功能就基本完善了,對營養的需要也會逐漸增加,很顯然,這個時候母乳的量和質都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此時輔食的需量在增加,這正是寶寶開始斷奶的適宜時期。 值得注意的是,斷奶最好選擇春、秋、冬三季,避免在夏季炎熱時斷奶,也不要在寶寶生病時斷奶,因為此時寶寶的抵抗力有所下降,而改吃牛奶和輔食后,又會加重寶寶的胃腸道負擔,不利于疾病后的康復。
寶寶斷奶后的飲食 寶寶斷奶后,經常有寶寶變瘦的情況發生,雖說引起的原因很多,但飲食安排不當則是主要的問題。因此,探討一下剛斷奶的寶寶應該吃什么是極為有意義的。 吃營養豐富、細軟、容易消化的食物。1歲的寶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吃粗糙的食品不易消化,易導致腹瀉。所以,要給寶寶吃一些軟、爛的食品。一般來講,主食可吃軟面條、米粥、小餛飩等,副食可吃肉末、肉松、菜泥及蛋羹等。值得一提的是,牛乳是寶寶斷奶后的必需食物,因為它不僅易消化,而且有著極為豐富的營養,能提供給寶寶身體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 食品多樣化。每種食物有其特定的營養構成,因此,只有各種食物都品嘗,才能保證機體攝入足夠的營養。不僅如此,每天總吃同樣的食物,還會引起寶寶厭食,從而導致某些營養不足。所以,我們說,寶寶的食品要多樣化。在主食上,除了吃米面外,還要補充一些豆類、薯
寶寶健康的成長需要各種營養物質的補充,因此,逐步添加輔食直至順利過渡到正常輔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但在斷奶時機的把握上,年輕的媽媽們常常操之過急,倉猝斷奶,反而造成寶寶食欲的銳減。我們知道:嬰兒的味覺是很敏銳而且對飲食是非常挑剔的,尤其是習慣于母乳喂養的寶寶,常常拒絕其它奶類的誘惑。 因此,寶寶的斷奶,應盡可能順其自然逐步減少,即便是到了斷奶的年齡,也應為他創造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千萬不可強求其難。 正確的方法是: 適當延長斷奶的時間,酌情減少喂奶的次數,并逐步增加輔食的品種和數量,只要年輕的媽媽們對寶寶的喂養調整得當,相信寶寶們都能順利通過“斷奶”這一難關的。
斷奶對嬰兒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是嬰兒生活中的一大轉折。斷奶不僅僅是食物品種、喂養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斷奶對寶寶的心理發育有重要影響。這就是為什么心理學家將此過程稱為第二次母嬰分離。嬰兒在吸吮乳汁的同時不斷地與母親進行感情交流,獲得母愛,這對嬰兒身心發育具有重要影響。如果斷奶方法不得當,不但嬰兒心理上難以適應,還會給嬰兒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在奶頭上涂辣椒、墨汁、紅藥水、紫藥水或黃蓮水的斷奶方法,是不可取的,會給嬰兒心理上帶來極大傷害。嬰兒也會因此而哭鬧、恐懼、不安、或以吸吮手帕、被頭及母親的衣物來獲得安慰,甚至形成日后難以糾正的兒童異常行為。 首先,在心理上,父母要把斷奶看成是自然過程。當嬰兒對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感興趣的時候,應該用適當的語言誘導和強化,使嬰兒受到鼓勵和表揚,感到愉快,使嬰兒在心理上把斷奶當作一個自然過程。同時,家里的其他親人應有意識的多與嬰兒接觸,如
什么季節適宜斷奶? 嚴冬季節天氣寒冷容易感冒,則斷奶時寶寶夜間往往要吃1-2次,此時起來大人小孩都不方便。而夏季氣候高,細菌容易繁殖,寶寶易得腹瀉病。 春秋天較溫暖,室內外活動方便,睡眠也較好,故而斷奶應安排在春秋季節最適宜。 斷奶的最佳年齡 寶寶自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逐漸的增加品種,一般6-7個月就可以吃稀飯或面條,先從每天一次加起漸增至2、3次。隨著輔食的增加相應的減去1-3次母乳,到10-12個月基本預備充分就可以斷奶了。當然時間不一,但最佳的時間是10-12個月,最遲不要超過2歲。 如何進行斷奶 為了使寶寶能逐漸習慣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必須有一個較長的逐步添加輔食的過程,讓寶寶的消化功能逐漸適應,所以從第4個月開始你必須給你寶寶練習用小勺喂食,并開始加輔食。開始喂蛋黃米粉等食品逐漸減少母乳喂養次數,變輔食為
寶寶滿半歲,不少“背奶族”媽媽開始考慮給寶寶斷奶了,但有些媽媽對斷奶會有這樣的誤區——斷奶就是斷掉所有奶制品。這絕對是大錯特錯的。 給寶寶斷奶只是指斷去母乳,而且需要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飲食習慣的過渡,并保證寶寶的營養補給充足。因為,嬰幼兒處于快速生長發育的黃金期,對于營養需求量,尤其是蛋白質需求量特別大;而此時寶寶才剛剛接觸輔食,主要營養來源還是依靠母乳來提供。因此斷奶后,需要給寶寶補充合適的代乳品(配方奶粉)進行過渡。 給寶寶斷奶并非說斷就斷的,合適的時機和方法都很關鍵。 一、 順利斷奶要有“天時地利” 1.寶寶多大時斷奶好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一般提倡母乳喂養至少半年,如能堅持一年最好了。 過早或過晚斷奶對寶寶都是不利的。嬰兒的消化功能比較弱,尚不能添加過多的輔食,過早斷奶
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的寶寶,都需要經過由乳制品轉換成輔食的過程。隨著寶寶逐月地增長,母乳或代乳品都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而且對于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會逐漸增加。這時,輔食就是良好的替代品。 人工喂養寶寶也需斷奶 人工喂養的寶寶,一般食用的是配方奶粉,它是以母乳為標準,對牛奶進行全面地改造和加工,使其營養成分最大限度地接近母乳,并且容易被寶寶消化吸收,所以配方奶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也不是最全面的,并且不能代替輔食。人工喂養的寶寶此時仍要攝入適量的乳制品,但是應該添加一些輔食以保證營養素的正常攝取,同時也為斷奶做好準備。 如果人工喂養的寶寶一直食用乳制品奶類,就會缺少必要的營養素,造成營養不良。因為以奶類為主食的寶寶,在食用完牛奶以后就會有飽腹感,不再攝取其他的輔食,這樣就會造成營養失衡,所以為人工喂養的寶寶斷奶也是必要的。
斷母奶對嬰兒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要在生理上,心理上適應許多變化,必須要有充分準備,否則會發生以下各種問題: 1、不習慣吃母乳以外的食物,拒絕嘗試新食物,無論粥或面都只吃幾口,菜和肉更是咽不下,要吐出來。每天進食量越來越少,由于營養不夠,逐漸消瘦,體重減輕,甚至發生營養不良,中醫所說的“奶癆”就是指斷奶時母乳漸漸減少而小兒又不肯吃其他食物,以致逐漸消瘦,像是生了結核病(癆病)。斷奶前沒有好好添加輔食,讓孩子嘗試習慣吃其他食物,就會發生營養不良。 2、養成偏食、挑食的壞習慣,食物營養不均衡可引起某些營養缺乏。如小兒斷奶前只習慣吃牛奶,其他食品都不肯吃,家長只能多喂牛奶,以維持他的營養需要;有的孩子1歲斷母乳后只吃幾口粥飯,少量魚肉湯,一天仍要喝1000毫升以上牛奶,不吃肉、蛋、菜就發生鐵缺乏。有的孩子只習慣吃糖粥,不吃其他食物,碳水化合物多了,缺乏蛋白質,
斷奶期即指寶寶從純母乳喂養過渡到添加代乳品來滿足全部營養需要的轉變期,這一時期的喂食對寶寶很重要,許多寶寶會出現營養元素缺失。因此,不少有寶寶且處于斷奶期的媽媽都很想知道,應該什么時候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以及如何正確給寶寶喂食奶粉? 寶寶6個月后要添加輔食 海南現代婦嬰醫院兒保科醫生羅愛華說,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其營養成分可以滿足6個月內嬰兒的全部營養需求,而且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質,大大提升嬰兒的抗病免疫力。6個月后,乳汁的量和質都在逐漸下降,而嬰兒成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卻在不斷增加,單純乳類喂養已不能滿足嬰兒發育的需要,需添加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輔食。 斷奶是一個逐漸完成的過程,一般維持6―8個月左右,即稱斷奶期。羅愛華說,這期間媽媽要慢慢減少母乳喂養,輔以配方奶粉喂食,最好能夠逐漸減少母乳喂養,增加奶粉喂食次數。另外,配合給寶寶添加輔食,如菜汁、蛋、肉末等流質、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