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奶粉正逐漸進駐我市連鎖大型藥房,近日記者獲悉,這些藥房將其當成吸引客源的大蛋糕,正在悄悄擴大經營門店。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全市藥房中,銷售奶粉和母嬰用品者,主要是和平藥房、桐君閣和萬和大藥房。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走訪南岸區、渝中區等部分大型連鎖藥房,發現和平藥房、桐君閣、萬和藥房等大型連鎖藥房部分規模較大的店面,已有奶粉售賣專柜。有的甚至還開辟了專門的母嬰專區,涉及品類包括孕婦奶粉、嬰幼兒配方奶粉、輔食、童車、童裝、兒童玩具等。藥店有關負責人表示,出于便民所需和競爭需要,目前奶粉正成各自商業布局的新重點,區域中心、規模大店首先成為試水區。 重慶晚報記者從市食藥監局獲悉,奶粉屬于普通食品,目前尚未納入該局監管范疇。盡管如此,為了確保安全奶粉均按藥品購銷方式實行管理。 和平藥房有關負責人稱,進入該藥房的奶粉,生產商和供貨商的資質許可審核、產品的質檢報告等,均
財政部通知稱,從2013年1月1日起,進口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實施5%暫定稅率。 一紙關稅調整方案,吸引了眾多擁有寶寶的家長們的眼球。 昨日,財政部網站發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13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從2013年1月1日起,將對“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等784項進口商品實施暫定稅率。 根據2013年關稅實施方案,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特殊嬰幼兒奶粉2013年暫定進口稅率為5%,遠低于最惠國20%的稅率。 有業內人士對此分析稱,該政策有助于降低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的進口成本,但因市場份額較小,并不會給其他普通配方嬰幼兒奶粉帶來“聯動影響”。而根據以往實際情況,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價格,并不一定會隨著關稅價格下調而降價。
據報道,香港七大奶粉供貨商26日聯同港九藥房總商會公布,若五一黃金周后出現奶粉供應不足情況,計劃在全港各區69間藥房作試點推出“奶粉券”制度。 即奶粉供貨商轄下“媽媽會”的登記會員訂貨后,每月可獲發至少6張奶粉券,每券可買1罐奶粉,確保“有券就有奶粉”。 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稱,屆時市民可憑“奶粉券”到已參與計劃的69間藥房買奶粉,會確保藥房售價會低于超市建議零售價。 7個主要奶粉供貨商代表、嬰幼兒營養聯會主席鐘志偉稱,奶粉商現時每月預留至少110萬罐奶粉予香港嬰兒,增設查詢熱線及每日送貨至零售點。
近年來,國產奶粉負面新聞不斷,大頭娃娃、結石寶寶、性早熟、皮革奶,一直到最近南山奶粉系列5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黃曲霉素M1含量超標,眾多家長對國產奶粉已經喪失了信心。7月25日,記者走訪了幾家超市,了解到無錫市場上的國產奶粉銷量已經大大萎縮。 超市里難見國產奶粉了 在家樂福超市,記者見到在長長的貨架上大部分地方都已經被進口奶粉所占領了,只剩下少數品牌依舊“頑強”存在。據銷售人員介紹說,目前市場上進口奶粉的銷量要比國產奶粉要好得多,不過還是有一些人會選擇購買國產的,畢竟國產奶粉的價格更親民。記者對比了同為一階段的900克罐裝奶粉,進口奶粉品牌惠氏為210元每罐,而國產的某品牌只需要138元每罐。 市婦幼保健院周邊的母嬰親子店里幾乎見不到國產奶粉的身影。“來我們這兒買奶粉的95%都是詢問進口奶粉,所以國產的我們干脆就不去進了。&rdqu
今年以來,奶粉已經有過好幾輪漲價。而近日,記者從紹興市區各大超市和母嬰店了解到,奶粉的漲價頻率又加快了,而且以不同面孔進行變相漲價:換包裝、升級配方、減少重量等,有些價格比以前貴了,有些價格不變,重量卻減少了。與此同時,奶粉的促銷力度也很空前,多買多送的優惠措施吸引不少年輕父母購買。 “我前幾個月買的多美滋還不是這個樣子的,昨天(10月31日)去買已經換包裝了,價格居然也漲了不少。”家有6個月大寶寶的陳女士去超市買奶粉時,發現多美滋奶粉已從198元漲到了223元。 “不過買得多能送一輛騎行車,反正奶粉還是要吃的,我就多買了幾罐。”陳女士表示,雖然價格上漲了,但看到能送兒童豪華騎行車、兒童多功能學習桌、兒童扭扭車、兒童CD機等禮物,還是覺得值了。 記者在市區城東千客隆超市看到,像900克多美滋配方奶粉的1段、2段、3段都有
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中成藥提取物、保健食品貼牌生產將陸續被叫停 近期,嚴管“貼牌”生產的若干政策浮出水面。食藥監總局昨日發文,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對此,業界認為,奶粉界“假洋鬼子”終于可以被大量清理出場,而多美滋、美贊臣、雅培則可能不會傷及羽毛。 不僅僅是嬰幼兒奶粉,中成藥提取物貼牌亂象也同時遭遇嚴管。而此前,食藥監總局還發文稱,將要求禁止保健食品資質公司生產、經營和進口貼牌保健食品。專家指出,新規出臺可能影響約千億元保健品市場。 本報訊 國家食藥監總局昨日發布《關于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進一步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提出明確要求。 上述公告規定:“任何企業不得以貼牌、委托、分包的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得以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奶粉,不得使用除牛
新任全國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在3月2日舉行的政協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回答有關香港開始實施奶粉禁令的提問時表示,根據質檢總局統計數字,內地奶粉99%符合質量標準,現在的問題是群眾對奶粉是否符合質量標準的信心不足,所以才造成很多香港奶粉被內地客買走等情況。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香港特區政府頒布的“限制嬰幼兒奶粉出境”條例正式實施,奶粉安全或成為今年兩會上關注的一個熱點。對此,博友紛紛表示,期待代表委員們在兩會上提出“給力”的解決辦法。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政府財政收入逐年快速增加,為什么連一罐放心奶粉都生產不出來?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認為,此事我們應討論其根源:乳制品行業吸取三鹿事件的教訓并進行改進了嗎?質監部門履行其義務了嗎? 許多博友認為,國內食品安全事件屢發,監管機構脫不了干系。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微博@央視新聞指出,
惠氏“選擇性”降價后,美素佳兒全線產品降價5% 以往不停提價的洋奶粉,部分品牌近日艱難地喊出“降價”。繼惠氏針對一些非主營產品降價后,美素佳兒推至在中國市場的全線產品,不過,5%的降價幅度,則令消費者感到“不解渴”。 迫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壓力,近期包括惠氏、多美滋、美素佳兒等三家洋奶粉企業宣布降價,但目前出臺降價措施的僅有惠氏、美素佳兒。廣州乳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洋奶粉降價行為缺乏誠意。 對此,一些洋奶粉企業卻叫苦不迭,直言利潤空間小,降價難。 事實上,高營銷費用是洋奶粉價格難降的主要原因,洋奶粉企業在中國不計成本推高營銷費用令洋奶粉價格節節攀升,騎虎難下,最終降價也只能小打小鬧,難顯誠意。 &ldq
“奶粉像藥品一樣管理、銷售,安全系數會高很多吧。”這是不少市民的直觀印象。新安晚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奶粉進藥店要真正深入人心,最大程度發揮作用,還要邁過幾道“坎”。 “奶粉像藥品一樣管理、銷售,安全系數會高很多吧。”這是不少市民的直觀印象。而國家此番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渠道已經相當發達的情況下,新開辟藥店銷售模式,也是出于對奶粉質量的“ 把控”。不過,記者采訪了解到,奶粉進藥店要真正深入人心,最大程度發揮作用,還要邁過幾道“坎”。 “藥店的管理肯定比商超要精細、專業,對奶粉品質的把握也更嚴格。”合肥市民李女士是一名三歲孩子的媽媽,她告訴記者,她去過歐洲等地旅行,每次都會從當地帶點奶粉回家。李女士說,她對國外藥店賣奶粉的模式非常有好感,
為市場提供安全、價低、可信賴的國產奶粉,才能將洋奶粉拉下“價格神壇”。 日前,惠氏、雅培等多家奶粉企業,被證實正在接受政府的反壟斷調查。貝因美[9.70% 資金研報]、惠氏應聲宣布下調奶粉價格,并表示積極配合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 近年來,外資品牌的奶粉占據了中國市場80%的份額。從2008年以來,在成本下降、關稅下調的情況下,不少洋奶粉漲價的幅度和頻度頗為驚人。同樣品牌的洋奶粉,在國內的售價經常比國外要高出一倍左右。以日本為例,當地居民收入水平遠高于中國,人力成本相應也高,奶源幾乎全部進口,但奶粉卻賣得比在中國還便宜。 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供需原因,商品價格上漲大多屬于正常現象。但中國的洋奶粉價格上漲到“畸高”的地步,難以令人接受,也不正常。 如果,洋奶粉企業確實有違法壟斷的行為,有關部門自然應當依法查處。而這可能
一方面,國際主要奶源地新西蘭大旱,導致奶粉大量減產,另一方面,5月1日起新版《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進口奶粉的過關時間和庫存成本都將增加,有業內人士預測,進口奶粉或將掀起新一輪的漲價潮。但記者近日走訪市面發現,目前洋奶粉沒有漲價,多個進口奶粉經銷商也向記者表示,還沒有上調奶粉價格的計劃。 “以前過關一般需要三四個月,才能進入中國市場銷售。新版管理辦法增加了一些檢驗項目,預計庫存時間可能要比以前長一個月左右。”5月10日,深圳一家清關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版管理辦法還要求,進口商必須批批都檢測,這跟以往100個批次抽檢10次相比,大大增加了檢測成本。 有媒體報道稱,新規實施后,一個批次的奶粉光是檢測費用就要增加3萬元左右,“原來的正常檢測只有二十幾項,現在入境時的檢測增加到近60項,光是檢測這一個方面就增加1000多
業界人士認為,深圳推行藥店專柜銷售奶粉可參考香港的經驗。 2013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決定試行嬰幼兒配方奶粉藥店專柜銷售。其實,深圳的藥店早在2010年就開始銷售奶粉,不過記者近日走訪各藥店發現,藥店賣奶粉成效并不理想。 記者從深圳市食品安全局了解到,今年6月,深圳也將實行藥店專柜銷售奶粉,嬰幼兒奶粉的質量按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監管,而且藥店必須是誠信藥店才會被許可。不少連鎖藥店經營企業表示,由于消費習慣使然,市民多在母嬰專賣店或超市購買奶粉,藥店奶粉品種不齊,很難取得競爭優勢。 品種不齊,銷售效果不佳 在華強南的友和大藥房,有兩個專柜銷售嬰幼兒奶粉和嬰幼兒食品,不過嬰幼兒奶粉的種類不是很多,只有美贊臣、味奇等五六個品牌。 “雖然種類不多,但是這里已經是深圳藥店里面嬰
據8月17日媒體報道,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召開的“奶粉進藥店座談會”上傳出消息,國內外的多個品牌奶粉有望在今年進入藥店銷售,北京、江蘇等地20家藥店率先設立試點,并將在2013年10月到2015年的兩年半時間內,在全國500個城市完成兩萬家藥店的奶粉專柜投放。 此項舉措直指近年來頻出的部分國產品牌和進口品牌嬰幼兒奶粉安全事件,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借鑒了國外經驗,選取管理最嚴、質量與安全最有保障的藥店,作為奶粉銷售渠道,在營銷上采用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的模式,并在技術上實行了“ATM機”式自動售貨終端,其所具備的自動識別功能也將使得那些假奶粉無法進入銷售。 以銷售渠道的重大變革來促進對奶粉質量安全監管的升級,真的會產生如與會者所期望的那樣明顯的成效嗎? 從一般意義上說,相比于超市、零售店,藥品流通渠道的質量檢測系
本報特約評論員陸文江 有過得硬的品質、有動真格的監管、有看得見的變化,消費者的信心就會逐漸提振起來,國產奶粉也將以誠信和努力贏得市場的肯定。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新版細則從原輔料把關、產品配方管理、嬰幼兒配方乳粉分段、生產工藝、過程控制等九方面內容進行了重新規定,相比以往,要求更高、措施更細、標準更嚴,成為目前食品生產企業中最嚴格的許可標準。 祭出“最嚴”利劍,是近期食品安全領域的政策導向。剛剛落下帷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被提到考驗執政能力的高度。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督、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力度空前。在此背景下,奶粉業新版細則的出臺,正是貫徹“最嚴”思路,
世界范圍內奶業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加工產業組織體系存在差異以及消費市場的轉移,是推動奶粉行業形成“分工合作、貿易往來”國際化發展格局的主要成因。 隨著世界多邊貿易體系建立及自由化推進,國際乳品產業分工的深度和廣度日益拓展,傳統上多國相對獨立的部門間分工日益被跨國、跨地區企業集群式分工所替代。 與此同時,中國、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帶動乳品消費持續增長,而傳統歐美等國乳品消費趨于飽和,世界乳品消費增長由歐美等國向新興經濟體國家轉移。在此背景下,乳制品產業國際專業分工進一步加深,并推動世界乳品貿易高速發展。 加入WTO以后,中國一直在國際分工合作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并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在乳品的進出口貿易上始終處于不慍不火的低速發展。三聚氰胺事件后,伴隨著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以及頻繁的奶粉安全問題,中國奶粉進口貿易發展迅
7月15日,市工商局通報了我市6月份市場上經銷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檢測情況,所檢40個批次的樣品合格率為100%。 6月份,市工商局從我市小超市、食雜店抽取嬰幼兒配方奶粉樣品40個批次,委托安徽省阜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對樣品中的三聚氰胺、蛋白質、鉛、無機砷等項目進行檢測。經該所檢測,我市提供的樣品所檢項目合格率為100%。 6月份的抽樣包括飛鶴(甘南)乳品有限公司的飛帆幼兒配方奶粉3力合一、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的優聰嬰兒配方奶粉、黑龍江龍丹乳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益生寶較大嬰兒配方奶粉、哈爾濱太子乳品工業有限公司的嬰兒配方奶粉等。
當寶寶長到一定階段,醫生會建議父母為寶寶增加輔食。但讓“陽陽小盆友的麻麻”很不解的是,同事帶著5個月的寶寶到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做兒保時,醫生建議加輔食,還強調第一要加的輔食是奶粉。 奶粉說成輔食 醫生偷換概念賣奶粉? 其實,在同事經歷此事前,“陽陽小盆友的麻麻”就曾帶著4個月大的寶寶到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做過兒保。她回憶,當時醫生聽說她是純母乳喂養,就讓她加奶粉,勸導又不可能一輩子喂母乳,要讓寶寶學會吃奶粉。 但“陽陽小盆友的麻麻”卻認為,現在的奶粉質量讓人堪憂,打算母乳喂養孩子到兩歲,或者至少一歲。在微博中醫生這樣回答的:“我知道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母乳喂養到兩歲,但那是針對衛生條件差的農村。” 在“陽陽小盆友的麻麻”看來,醫生是在有意無意地在推銷奶粉
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牽頭,伊利、蒙牛雅士利、完達山、飛鶴、明一、高原之寶等乳品企業昨天集中發布6款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這6款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包括:金領冠、安貝慧、安力聰、星飛帆、天籟慧貝,和高原之寶。工信部有關領導出席了發布會,但表示僅為支持國產嬰幼兒乳粉行業,至于產品質量如何最終還是要消費者打分。 “此次首批以集體亮相的形式發布,以期引起社會更大的關注,收到更好的效果,真正樹立起國產品牌的形象,增強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市場競爭力。”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說。宋昆岡同時指出,北京三元等有一定實力的國內乳企近年也都積極加大研發力度,中乳協今后將繼續擇機選擇優秀新品適時組織企業再次向社會發布。 據悉,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三元食品一直將產品的研發與創新作為企業生產力的核心,產品創新也不斷地驅動企業強勁向上發展。
“這罐奶粉,合多少錢一克?”在超市的嬰幼兒奶粉專柜,聽到這樣的問話,小梅已經習以為常了。小梅是超市洋奶粉促銷員,她說,洋品牌奶粉不斷提價和減重之后,消費者已經不再看價簽比較價格了,而是直接換算成一克多少錢。 雀巢改成“苗條”裝 “十一”過后,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雀巢歐洲產所有聽裝配方奶粉全部更換了包裝,同時減少了重量,由原來的900g統一改成了800g,其中銷量很大的雀巢超級能恩系列的新包裝也比原來“苗條”了一些,重量同樣是800g裝,價格卻保持不變。其實,在此之前,澳優、百立樂、雅培等洋品牌奶粉,已經全部換了包裝,重量都在800g-820g之間,價格竟沒有一家下調的。 今年4月中旬,雀巢奶粉剛漲過一次價,這次又“變相漲價”,讓很多消費者大喊&ldqu
近日,記者從滬上醫藥行業獲悉,荷蘭知名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牛奶客(Neolac)已正式入駐上海第一醫藥(8.79, -0.05, -0.57%)商店。上海第一醫藥作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藥店準入門檻之高也是眾所周知之事,而牛奶客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及強勢的行業資質和品牌還是讓其拿到了入駐“通行證”。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嬰幼兒奶粉已日益成為廣大嬰幼兒必需的主食。保障嬰幼兒食用安全、放心的奶粉,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關系到家庭的幸福美滿更關系到國家民族的未來。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經濟社會問題。但是,隨著頻發的牛奶質量問題,絕大多數消費者已經對奶粉的質量喪失信心,那么如何提高奶粉質量,充實消費者信心,成為了監管部門首先要考慮的事情。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些列有關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的政策。在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