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洋奶粉要進入中國須先進行風險評估,只有符合要求才能入境。昨天,記者獲悉,即將發布實施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對此作出明確規定。 洋奶粉進口須先評估風險否則不能進入中國市場 按照要求,出口到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需符合我國國家標準,其中對于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都有明確規定。而目前進口奶粉出現的問題,主要是營養素和微量元素不符合中國標準。質檢總局表示,進出口乳品監管辦法對于乳制品提出了準入評估的要求,只有經過風險評估并符合要求的國家才被允許向中國出口。同時,對出口商和代理商將實行備案制度。
新西蘭部分進口奶粉產品將建立溯源體系,而自“恒天然”事件曝光后,新西蘭奶粉進口到我國也受到不小的影響。這是記者昨天從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出口協會與中國檢驗認證機構簽訂諒解備忘錄的儀式上獲得的消息。 “這是之前一系列事件后,新西蘭方面為重拾中國市場信心的一步”,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出口協會主席邁克爾·巴內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記者了解到,這份備忘錄將為促進該協會的新西蘭嬰兒奶粉進入上海港提供相關服務,并且雙方將共同加強新西蘭奶粉的標簽正統性。 中國檢驗機構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備忘錄簽署后,將推動建立新西蘭進口奶粉的溯源體系,“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夠看到奶源地,甚至可以生成影像,讓孩子父母可以直觀了解奶粉的生產情況”。 根據新西蘭方面提供的資料,作為高度依賴食品生產的經濟體,
日前,在大批進軍國內的洋奶粉中,受關注度居高不下的仍然是新西蘭品牌奶粉,這個具備藥級標準的乳制品和環境氣候宜人的國家已經成功孕育出了如可瑞康Karicare、Fernbaby斐嬰寶、惠氏S-26等優秀的奶粉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愛和信賴。 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新西蘭奶粉的市場占有率已從2008年前的20%左右,躍升到40%以上,在高端奶粉市場,這一數據更是超過50%。近年來不斷曝出的國產奶粉安全事件,使得不少消費者紛紛成為新西蘭奶粉的忠實擁躉。 在新西蘭的NEW WORLD 等超市,我們發現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奶粉品牌在售賣,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說,新西蘭政府對奶粉的管控極為嚴格,不亞于國內,只有經過超市第三方和食品質檢總局等相關部門嚴格檢測合格過后的奶粉才可以開始在超市售賣,由于近來奶粉購買率大大增加,超市已經出臺了限購政策。記者在此溫馨提
目前,原裝進口的“洋奶粉”已經成為國內不少媽媽的首選。有的媽媽為了確保安全,甚至還親自“拖粉”、代購,不惜一切手段確保買到的奶粉百分百是“洋血統”。但其實只要媽媽們留意一下市場,不難發現,除了早期進來的美贊臣、雅培等五大洋奶粉品牌外,那些以前只能通過代購才能買到的奶粉品牌,也已經以“正規軍”的身份悄悄地進入了中國市場。洋奶粉“大軍”殺到,你準備好了沒? 現狀:國內市場是洋奶粉的天下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內乳制品行業動蕩連連,消費者所給出的最直接的反應是:不吃國產奶粉,甚至是不吃在國內銷售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前,國產奶粉市場占有率為60%,進口奶粉僅為40%。不過,這個比例如今已經完全倒轉過來。
上周,有媒體報道稱進口奶粉美素佳兒漲價10%,有市民擔心其他洋奶粉是否也會漲價。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其他洋品牌目前還沒有漲價計劃。可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成本上升的壓力下,不排除洋奶粉過一段時間后跟風漲價。 不過,也有人認為,洋奶粉經過去年的反壟斷調查后,目前正在穩定市場,跟風漲價可能性不太大,而受益于即將出臺的“單獨二胎”政策,國產奶粉如果能在新一年提升消費者信心,有望從洋奶粉手中搶回部分市場。
洋奶粉年內第四次漲價 近期,國內多地包括多美滋、美贊臣在內的多個洋奶粉品牌年內第4度提價。以多美滋為例,本來的金盾系列,如今基本快買不到了,在南京新街口一家大型超市,促銷人員說,金盾的一段已經賣空,二段199元也所剩不多,賣完庫存后就沒有新貨了。 之所以“金盾”系列不再能買到,主要原因是多美滋已經將其升級為900g罐裝“優階”系列,同樣是2段,“優階”的售價則為223元,比金盾價格高出了12%。 事實上,其他洋奶粉價格也早就接二連三地漲價了,如今一段價格最低也要260元左右,例如美贊臣一段價格265.5元,惠氏248元,雅培261元。不少爸爸媽媽發現,以往不常見的三四百元一罐的奶粉,如今卻“大行其道”:例如雅培推出的“親護”系列一段要高達352元,惠
首批“奶粉進藥店”試點走進北京5家藥店已經1個月,試點藥店奶粉“看的多買的少”。按照計劃,北京將有20家藥店設奶粉專柜,第二批試點藥店名單還未“出爐”,記者發現,方莊社區內的藥店,奶粉已“悄然”進店——與試點無關,購買方式也更加方便,付現刷卡都可以。 藥店賣奶粉 多是洋品牌 方莊地區共有大小藥店十幾家。日前記者來到位于芳星路的金象大藥房,看到店門口“奶粉進藥店”的廣告已經打出來了,店里負責人介紹,現在該店出售三款奶粉,包括雀巢、雅培和紐康特,但這些奶粉出售與“試點”無關,“藥店早前一直賣惠氏中老年奶粉,嬰幼兒配方奶粉是剛進店的。”據介紹,藥店出售奶粉需要有“乳制品銷售許可證
5月《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該新規將新增加“進口商批批自檢”、“入境需經風險評估,并符合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內容,被稱為“史上最嚴乳品進口規定”。 新規實施后,企業僅檢測費用就要增加上百萬元,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的增長最終還是會轉嫁給消費者。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經營成本的增加“有可能成為新一輪洋奶粉漲價的借口”,乳品進口新規或催生進口奶粉漲價。 除了可能面臨的漲價潮,目前代購渠道亦受阻,海外多國限購“劍指”中國消費者。 3月份的香港限制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限帶令”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后,大陸媽媽紛紛開始開辟新渠道。然而在國外的代購過程中卻發現,奶粉限購開始蔓延至更多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奶粉限購國家及地
一方面,國際主要奶源地新西蘭大旱,導致奶粉大量減產,另一方面,5月1日起新版《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進口奶粉的過關時間和庫存成本都將增加,有業內人士預測,進口奶粉或將掀起新一輪的漲價潮。但記者近日走訪市面發現,目前洋奶粉沒有漲價,多個進口奶粉經銷商也向記者表示,還沒有上調奶粉價格的計劃。 “以前過關一般需要三四個月,才能進入中國市場銷售。新版管理辦法增加了一些檢驗項目,預計庫存時間可能要比以前長一個月左右。”5月10日,深圳一家清關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版管理辦法還要求,進口商必須批批都檢測,這跟以往100個批次抽檢10次相比,大大增加了檢測成本。 有媒體報道稱,新規實施后,一個批次的奶粉光是檢測費用就要增加3萬元左右,“原來的正常檢測只有二十幾項,現在入境時的檢測增加到近60項,光是檢測這一個方面就增加1000多
據英國《金融時報》10月16日報道稱,法國乳制品生產商達能集團(Danone)當地時間16日下調了全年業績目標。此前,達能稱,在亞洲召回地區嬰幼兒配方奶粉對本公司產生巨大影響,余波遠大于預期。此外,達能股票早盤下跌4.3%,報50.08歐元。 達能稱,嬰幼兒營養奶粉銷售額之前得到快速增長,但自在亞洲召回嬰幼兒配方奶粉后,其嬰兒營養品銷售額第三季度下降8.6%,同時導致該公司將全年銷售額增長預期下調至4.5%-5%,此前預計“最低為5%”。 達能董事長Pierre-André Térisse在一次電話會議中稱,公司正尋求全額賠償,以彌補從中國和其他亞洲市場召回配方奶粉的巨大損失。目前,達能正與恒天然進行協商,商討“烏龍事件”的賠償問題。 《金融時報》稱,受恒天然(Fonterra)污染警告,達能
隨著“牛初乳禁令”的發布,添加了牛初乳的“高貴”嬰幼兒奶粉將不得再生產銷售,一些牛初乳消費者不得不重新為孩子選擇奶粉。不過,隨著生活水平和生產技術的提高,奶粉行業早已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羊奶粉就是最重要的其中之一,羊奶產業的發展優勢也讓羊奶粉有望占據更高市場份額。近日,記者走訪島城各大超市發現,雖然羊奶粉價格要高于牛奶粉,但是卻以新鮮、安全、營養為招牌吸引了不少消費者。 羊奶粉市場日漸升溫 近日,記者分別走訪了臺東利群超市、沃爾瑪超市以及香港中路家樂福、佳世客等超市,均看到有羊奶粉在銷售。但與占主導地位的多品牌牛奶粉相比,在售的羊奶粉品牌很單一,價格在279元至395元不等。記者對比發現,同等規格的羊奶粉要比牛奶粉貴不少。盡管價位高,但羊奶粉還是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睞。沃爾瑪超市的促銷人員告訴記者:“羊奶粉雖然上市晚
北京五家藥店賣奶粉了。按照四歲女孩媽媽伍女士的想法,不會再為奶粉是否安全而糾結;按照奶粉生產企業的想法,這是三方共贏的事情;按照“奶粉進藥店”項目負責人許京的想法,最終要實現三個目標,即藥店的監管、母嬰店的服務和電商的價格。然而,這些美好的愿望目前仍未看到實現的影子。 五家藥店賣奶粉,想讓消費者樂于購買,推行方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期盼 ■消費者 應設進入“門檻” 奶粉進了藥店,這給奶粉本身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市民伍女士有一位四歲的女兒,以前她都是在超市、母嬰商店或者通過網上代購給女兒買奶粉,但伴隨著奶粉質量問題的出現,以往一直信賴超市商品的伍女士也有些忐忑了。聽說現在藥店也能夠買奶粉了,伍女士很高興,她說:“藥店里賣的東西給人的感覺似乎更安全一些,進了這里的奶粉是不是比外面賣的那些
在消費者關注香港奶粉荒以及奶粉限奶令究竟要不要撤銷之際,馬上圣誕節和春節就要如期而至了。日前,香港再現“奶粉荒”,部分奶粉品牌缺貨,奶粉價格上漲。記者走訪發現,平日三百多元的奶粉售價翻倍賣到五百多元 ,依然有人買。
繼去年9月份六家嬰幼兒乳粉企業進入“國家隊”之后,貝因美、輝山乳業、三元股份、西安銀橋等六家企業成為第二批幸運兒。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雖然有12家嬰幼兒乳粉企業進入“國家隊”,受乳協選擇標準的限制,未來很難有其它乳企進入到這個隊列中。 六家乳粉企業成為幸運兒 據了解,此次中國乳協集中推介的六家企業分別是貝因美、輝山乳業、三元股份、西安銀橋、西安百躍和上海晨冠。除了貝因美和三元股份之外,其它四家企業均為地方區域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當國內知名品牌光明乳業和合生元未進入首批名單之時,業內質疑聲不斷,此次也未能入圍。為什么大企業沒有入圍,像西安百躍、上海晨冠這樣的小企業反而能進入“國家隊”?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乳協選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128家乳粉企業這個“池子”里
在今年的8月份,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備受關注。之后,恒天然“肉毒桿菌風波”調查報告公布,稱消費者不會面臨肉毒桿菌風險。昨天,記者從加貝、OLE、樂購等多家超市了解到,可瑞康、多美滋、雅培等涉事奶粉品牌銷量正在逐步恢復,有的已經回到正常水平。 “肉毒桿菌”是烏龍事件 在今年8月的這次風波中,恒天然38噸乳清蛋白粉曾被爆出含有肉毒桿菌,可能造成健康威脅,展開預防性召回,共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 受此影響,恒天然在中國內地的聲譽大受影響。與此同時,達能旗下的多美滋從中國召回奶粉302噸,而可瑞康生產商從新西蘭召回的奶粉達67000罐。寧波工商部門也在第一時間召回了涉事批次的奶粉。 8月中旬,恒天然宣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針對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隨后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開展獨立調查。雖然此后肉毒桿菌事件經
毒乳粉風波 萬公里之外,新西蘭的奶粉打了個“噴嚏”,就在中國引發沖擊波:因進口新西蘭含肉毒桿菌的原料,多家中國企業均陷入了產品封存、召回的忙碌中。洋奶源依賴癥,暴露出我國乳業“先天不足”和盲目擴張的弊病。 “奶源依賴癥”80%進口奶粉來自新西蘭 事情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第一時間要求進口企業迅速對涉及的問題產品進行追溯、召回、隔離和銷毀,發出消費警示,同時暫時禁止新西蘭部分乳清粉的進口。 “監管部門積極的態度值得肯定,但終端檢測、停止進口終究只是"權宜之計"。”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沖擊波影射出的,是我國奶源供應不足、信心缺失,依賴國際化分工這一客觀事實。 數據顯示,新西蘭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年出口額約為84億美元,占新西蘭出口總額的1/4。而
【對話動機】 香港3月1日起限制奶粉出口,根據香港修訂后的法例,每人每日限帶兩罐奶粉出境。據報道,新規實施至昨日,87人被拘捕。 自由貿易港出臺“限帶令”,引發爭議。那么,“限帶”政策是在何種背景下出臺的?香港政府期待達到怎么樣的效果?這個政策會持續多久?記者就此對話了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 不等記者提問,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先表示已注意到內地民眾和網上的言論,并說希望與內地媒體面對面交流。 對于此次奶粉“限帶”,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這是不得已”。除此,他強調的另一句話是,配方奶粉是某些嬰兒的主糧,“我們緊張baby”。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稱“限
10月26日,醞釀已久的“奶粉進藥店”項目在北京開始進入公共測試階段,醫保全新、嘉事堂、金象和永安堂4家試點藥店的5個門店率先開賣,市民可通過奶粉自動售貨機購買嬰幼兒配方奶粉。不過,市民對此反應冷淡,在“公測”當天,4家試點藥店的5個門店僅賣出9罐奶粉。(《工人日報》11月14日) 今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高態表示,將在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專柜專區銷售的同時,試行藥店專柜銷售。一時間,好評如潮,社會各界對“藥店售奶粉”表現出了極大的期待。可誰曾想到,當奶粉真的進入藥店試銷時,卻遭到了冷遇,門可羅雀,購者寥寥。面對如此巨大的反差,想必不少當初力挺“藥店售奶粉”的人一定無比著急,有人甚至心灰意冷。 其實,藥店售奶粉開門不吉,實屬正常。其一,對于這種剛剛出現的銷售形式,已經習慣
近日,包括多美滋、美贊臣在內的多個洋奶粉品牌再度被曝提價。這是部分洋奶粉一年來第四度調漲。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所謂的“成本上升、配方調整”等漲價理由并不充分。洋奶粉“想漲就漲”的“底氣”源于其對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的掌控。 記者采訪了北京、山東多家超市和母嬰店,包括多美滋、美贊臣在內的多個洋品牌奶粉再度提高售價,最高上浮達20%。 消費者:美贊臣、多美滋都漲價了,一百塊錢的漲了十幾塊二十塊錢,都漲了20%左右。 近年來,洋奶粉輪番漲價的頻度越來越高。從過去的“半年一漲”,正在變為“一季度一漲”。而廠家和銷售方給出的漲價理由是成本上升、配方調整、改換包裝。 廠家:是因為原材料上漲才漲的。換包裝以后,成分改變一些,克數沒變,主要配方變了,營養成分增加
767種進口商品稅率下調 嬰幼兒奶粉、護膚品稅率變化不大手機和平板電腦取像模塊等是新“面孔” 根據財政部網站發布的《關于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其中767種進口商品將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平均優惠幅度達60%。 進口嬰幼兒奶粉仍執行5%的暫定稅率 2013年我國對78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新增和進一步降低稅率的產品中,與大眾消費密切相關的生活和醫療用品,包括調味品、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供嬰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食品、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等。 根據最新的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2014年將對“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執行5%的進口商品暫定稅率,低于15%的最惠國稅率,對“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