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恒天然事件被曝出,一時間人心惶惶。眾多奶粉品牌受到殃及,紛紛下架。國內奶粉行業又進入了一次大的震蕩期,面臨考驗。回顧過去,國內奶粉行業一直也不平靜,經常曝出各類的質量問題,考驗著消費者的底線。 國內品牌傷透消費者的心 2003年5月,安徽阜陽農村地區相繼發現嬰幼兒出現頭部腫大、體重減輕、低燒不退的怪現象,經查都是食用劣質奶粉而重度營養不良所致。這次阜陽“大頭娃娃”事件中,12名嬰兒被營養價值還不如米湯的奶粉奪去了生命,229名嬰兒因為營養不良成了“大頭娃娃”。面臨如此大面積的受害者,奶粉安全的問題第一次被國內的消費者所重視。 2008年,在很多國人的腦海中有著標志性的意義。中國成功的舉辦了奧運會,讓國人揚眉吐氣。但是時隔不久,老牌乳制品企業三鹿即被曝出質量問題,也給國人添了一把堵。當年全國發生多起因食用三鹿奶粉
日前,據外媒報道,9月5日晚,明治公司開始回收“明治酸奶R-1”與“明治Probio酸奶LG21”的三款飲料,原因是“生產過程中混入膠制碎片”。明治方面表示,回收量將達100萬瓶。報道稱,明治在9月4日的生產作業結束后對機器進行了檢查,于9月5日凌晨發現產品中混入異物。據悉,本次回收對象是9月18日至20日到期的商品。《國際金融報》就此聯系明治乳業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目前中國市場上暫不銷售明治酸奶產品,并不涉及此次回收。不過,記者昨天在淘寶發現,有個人賣家預售“明治酸奶R-1”,但并不清楚其保質期。 自2011年底日本遭遇核輻射后,明治奶粉接二連三曝出質量問題。先是被檢出含放射物質銫,然后又被香港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驗出碘含量較低,當時食環署發言人就對事件強調,過
“霧里看花”孩子傷不起 近年來,隨著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以下簡稱“洋奶粉”)大舉進入中國,對貼牌洋奶粉的質疑聲不斷高漲。消費者發現,不少所謂洋品牌的奶粉在本國并無銷售,只是針對中國市場而生產,是名副其實的“特供洋奶粉”;而向國外定制這些貼牌奶粉的企業,也多為中資機構。 繼央視曝光的某品牌洋奶粉不僅在當地未曾銷售,并且其標注的總代理公司地址竟是一家修車店后,一個定制貼牌洋奶粉的流程被真實地披露出來,許多家長們大吃一驚,甚至有媒體稱其為“假洋奶粉”。 今年7月在上海舉行的孕嬰童用品展會上,共有181個奶粉品牌參展,其中絕大多數來源于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和荷蘭等國,品牌之多令人驚嘆。最近新西蘭恒天然公司發生的奶粉被污染事件,再一次給洋奶粉的質量安全敲響了警鐘。 &ldqu
繼本月稍早爆出肉毒桿菌污染丑聞后,昨天有消息稱,恒天然證實之前一批出口中國的42噸奶粉因硝酸鹽含量超標而遭退回。 恒天然中國昨天向記者確認,涉事的42噸恒天然產品在新西蘭進行檢測并符合新西蘭的規格標準,但在5月運抵中國后經中國質檢部門檢測發現未達標。記者隨后從國家質檢總局官網查詢發現,今年5月進境不合格的食品中,恒天然兩批次的全脂奶粉和一法國公司生產的脫脂奶粉都因亞硝酸鹽超標而被退貨。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硝酸鹽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一般濃度不高不會傷害人。但是亞硝酸鹽則是一種致癌物,對人體有傷害,食品中有嚴格控制。
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道,韓國一知名企業生產的嬰幼兒奶粉中出現死青蛙,令人備受沖擊。當地時間20日晚播出的MBC《News Desk》報道說:“在知名企業生產的嬰幼兒奶粉中發現了死青蛙。” 據報道,住在全羅南道木浦的主婦楊某19日想給六個月大的女兒沖奶粉時,在奶粉桶里發現了一只4.5厘米長、已經風干的死青蛙,不禁大聲驚叫。備受沖擊的楊某含著眼淚說:“只希望孩子沒事。” 韓國知名奶粉中現死青蛙 引發網友憤怒(圖) 韓國一知名企業生產的嬰幼兒奶粉中出現死青蛙,令人備受沖擊。 該產品生產商解釋說:“在液體狀態和粉末狀態下會經過四次過濾,不可能進入青蛙這種大型異物。”同時表示:“不排除青蛙在灌裝奶粉的過程中進入奶粉桶,所以會賠償消費者并展開調查。&rdq
新西蘭肉毒桿菌的陰影尚未消散,新西蘭乳品卻再陷質量危機。昨天,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稱,從新西蘭第二大乳品公司Westland公司的兩批次乳鐵蛋白中檢出硝酸鹽含量超標,最高超標13倍多,決定暫停進口該公司生產的乳鐵蛋白,其他來自新西蘭企業的乳鐵蛋白一律要具備硝酸鹽檢測報告。 經核查確認,涉及的新西蘭產品中共有390公斤輸往中國用做乳品生產原料,均未進入流通、消費環節。兩批乳鐵蛋白的硝酸鹽含量分別是61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和2190ppm,超過同類產品最高含量150ppm的新西蘭國家標準。國家質檢總局已要求相關檢驗檢疫機構封存了問題產品,同時決定暫停進口新西蘭Westland公司生產的乳鐵蛋白,要求所有來自新西蘭其他企業的乳鐵蛋白及Westland公司的其他乳制品進口時提供硝酸鹽檢測報告。同時要求新西蘭政府全面檢查輸華產品生產企業管理體系和產品,確保安全。 新西蘭初級產
奶粉出問題的頻率越來越高,三鹿到恒天然,中國到新西蘭,本土品牌和洋品牌均不能幸免。 奶粉又出事了。恒天然乳品原料肉毒桿菌污染事件過去僅半月,其競爭對手、新西蘭第二大乳品企業產品Westland又出問題。新西蘭當地時間8月19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新西蘭初級產業部以及Westland公布,Westland公司生產的390公斤乳鐵蛋白檢測出硝酸鹽含量超標,令中國消費者最為緊張的是,問題產品全部出口至中國。 國家質檢總局是從中國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從新西蘭Westland公司的乳鐵蛋白中檢出硝酸鹽含量異常。國家質檢總局已向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通報信息,核實受影響產品的情況,同時要求相關檢驗檢疫機構封存問題產品。國家質檢總局披露輸往中國的問題原料均未進入流通、消費環節。 8月2日新西蘭恒天然公司稱該公司2012年5月生產的某批次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雅培、娃哈哈、多
8月14日,多美滋中國公關部經理王慧穎向媒體稱,可能受影響的14個批次產品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完成召回。在售的多美滋產品都是安全的。 雖然多美滋公司宣稱已完成全國范圍內召回,但中國經濟網記者從江蘇、甘肅等地獲悉,一些“問題奶粉”仍然下落不明,難以徹底召回。有業內人士稱,由于奶粉生產日期多在五六月份,一些“涉毒奶粉”流入市場后,被消費者買走并吃完,此時召回正如覆水難收。 此外,近期還有媒體曝光,浙江的消費者因懷疑孩子喝了多美滋奶粉而出現濕疹、腹瀉、嘔吐、小便無力等癥狀,而投訴多美滋要求賠償。僅時隔數日,深圳羅湖也有消費者因為認定多美滋奶粉致其孩子患上哮喘,投訴多美滋索要賠償。 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多美滋公司,其公關部人士拒絕接受記者采訪,稱已無更多信息透露。 奶企“完成召回”說遭質疑 多地仍有奶粉
港媒曝6例幼兒疑吃牛欄、可瑞康出現等不適癥狀 在含肉毒桿菌原料事件發生之后,恒天然方面一再聲稱,“目前沒有任何關于因食用含這些批次乳清蛋白的產品而導致疾病的報道”,但這一說辭發展到后期顯然已遭到質疑。 日前香港有媒體報道稱,上周已有6例幼兒食用“牛欄”牌問題奶粉、可瑞康第一階段奶粉后,出現發燒、拒食、困倦及乏力等輕微不適癥狀。令人擔憂的是,業內人士指出香港奶粉有半數比例為水貨(指非官方渠道流入香港市場的奶粉產品,下同),監管難以覆蓋所有涉事奶粉。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水貨奶粉中,有八成為內地消費者所購買。換而言之,在監管缺失的產品中,內地消費者接觸到問題奶粉產品的風險最高。 此外,近日新快報記者也接到數位廣州消費者投訴,稱其在新西蘭代購的可瑞康奶粉,家中寶寶吃后也有不適癥狀,停止食用后即有所改善,但查詢后發現并非此次可瑞康
據國家質檢總局日前通報稱,新西蘭初級產業部經過調查核實,決定召回可瑞康兩個批次的嬰幼兒奶粉。 8月4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接到新西蘭駐華使館的最新通報,稱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長再次發出進一步消費建議,表示鑒于“不能排除以下紐迪西亞可瑞康產品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建議不要給嬰兒喂食以下產品,直到有進一步的通知。 8月12日,國家質檢總局再接到新西蘭官方的通報稱,將原來暫停消費紐迪西亞公司一段及二段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建議,調整為召回該公司2013年5月21日至8月2日期間生產的、在新西蘭市場銷售的兩款產品,即:普通裝可瑞康一階段嬰兒配方奶粉(0-6個月),以及可瑞康金裝二階段較大嬰兒配方奶粉(6個月以上)。 同時國家質檢總局方面稱,中國沒有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上述產品。而可瑞康中國區的客服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可瑞康中國大陸地區出售的產品均未受到此次污染原料的影響
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新西蘭駐華使館12日向國家質檢總局通報,新西蘭初級產業部經過調查核實,決定將原來暫停消費紐迪西亞公司一段及二段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建議,調整為召回該公司2013年5月21日至8月2日期間生產的、在新西蘭市場銷售的兩款產品,即普通裝可瑞康一階段嬰兒配方奶粉(0~6個月),可瑞康金裝二階段較大嬰兒配方奶粉(6個月以上)。 國家質檢總局確認,我國沒有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上述產品,并提醒消費者,如有通過網購、郵寄或個人攜帶等方式從新西蘭市場上購買了上述召回范圍內的產品,請勿給嬰兒食用。
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在斯里蘭卡遭遇新問題。這家企業10日說,已完成召回兩批次奶粉,原因是這些奶粉涉嫌受到農用化學品雙氰胺污染。 標準雙方存異 事件源于今年5月。斯里蘭卡政府當時提醒,恒天然產品可能含有殘留雙氰胺成分。 恒天然否認產品受到雙氰胺污染。這家企業說,斯里蘭卡政府對其產品的檢測有問題,檢測結果不正確。恒天然卻沒有詳加說明。恒天然發言人羅尚·庫拉蘇里亞說:“我們的奶粉百分百純凈。”他說,企業是按照斯里蘭卡政府的命令召回奶粉,“我們遵從指令,今天(10日)已完成召回兩批次據信被雙氰胺污染的奶粉”。 新西蘭政府網站說,雙氰胺無毒,不會對食品安全構成威脅,國際監管機構傾向于視雙氰胺殘留物為“污染物”。然而,斯里蘭卡衛生部發言人達爾馬·萬尼納亞克告訴法新社記者
香港6嬰兒疑吃問題奶粉后不適 滬部分商家對召回設限 ■ 恒天然48小時召回承諾到期 宣布存貨均已下架 新西蘭“恒天然毒奶粉”事件疑似首次出現飲用后不適報告。 香港媒體報道稱,香港衛生署8月6日接報,有5名幼兒飲用“牛欄”牌問題奶粉后,分別出現發燒、拒食、困倦及乏力等輕微不適癥狀,昨日又增1例不適報告,曾進食可瑞康第一階段奶粉。衛生署已建議家長盡快帶子女求醫。 另外,恒天然在48小時召回問題產品的承諾昨天到期時,宣布該公司所有遭肉毒桿菌污染的產品均停止在市場上銷售,存貨已被封存。但早報記者走訪上海商家,發現涉及的問題奶粉召回工作仍在進行中,還出現部分商家為召回設限的情況,如有的商家要求有購物小票,有的則以贈品已使用為由拒絕退貨。 香港6嬰兒疑吃問題奶粉后不適 滬部分商家對召回設限 恒天然集團昨
6日,據《i時代報》報道,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昨天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對受污染一事進行解釋并道歉。 史畢根斯說,公司共有3個批次38噸多的濃縮乳清蛋白受到污染,其中21噸銷售給3家飲料公司和3家動物飼料公司,剩余部分生產成半成品基粉后銷售給乳制品生產商,其中一家為達能公司,另一家企業要求不透露其名字。 據介紹,銷售給飼料公司的產品經確認不存在問題。3家飲料公司分別是娃哈哈、可口可樂和澳大利亞的一家飲料公司(Vitaco),這些公司在超高溫滅菌的酸性環境中,將濃縮乳清蛋白用于生產飲料,可以確保產品安全。 史畢根斯在發布會現場多次向中國消費者致歉,并表示已經確認市場上90%受影響產品的安全狀況,剩下10%的產品將在48小時內召回。 達能旗下多個奶粉品牌受到影響,其中多美滋可能存在問題的產品有12個批次,市面上正在銷售的已經全部召回,還有一些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全球最大的乳品出口商新西蘭恒天然公司最近一躍成為中國老百姓最關心的陌生人。因為這家公司所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及相關奶制品受到肉毒桿菌污染,而部分含有毒菌的產品已部分流入中國。 昨天,恒天然公司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在北京就公司產品質量問題召開情況說明會,向中國消費者公開道歉。 發布會開始之初,恒天然公司CEO史畢根斯就把此次“產品受污染”事件稱為一個“極大的遺憾”,在向廣大的中國消費者道歉的同時,他也透露,目前恒天然公司正在從三方面開展補救工作。 史畢根斯:目前我們有三項工作重點,第一個就是確保公眾安全和食品安全,第二點就是盡快和消費者和監管當局一道解決這個問題,第三個,就是保證糾正性的行為可以盡快展開。 根據恒天然公司此前發布的公告,含有肉毒桿菌的問題產品--38噸濃縮乳清蛋白是其位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洋奶粉被推向風口浪尖,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生產的受肉毒桿菌污染乳粉部分流入中國,事涉多家奶企,市面一片“風聲鶴唳”;而就在本月初,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奶粉企業的反壟斷案件調查已結束,將于本周公布結果,企業一旦被確認違反了《反壟斷法》,將面臨年銷售額1%到10%的巨額罰款。 業界不少人士認為:“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在中國進入了高增長狂漲價的“快車道”,在年年漲價的“趁火打劫”之下,洋奶粉卻出現越來越多的質量問題。在政府連環重拳整治下,部分小品牌洋奶粉或退出中國市場,洋奶粉將迎來洗牌。 在中國市場趁火打劫價格漲漲不休,質量問題頻曝不歇 問題越來越多 嬰幼兒奶粉投訴 六成是外資品牌 洋奶粉的問題越來越多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質檢總局昨天(4日)表示,初步確定有4家中國境內進口商,進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桿菌污染的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產品。國家食藥監總局緊急約談了相關企業負責人,要求立即停止銷售,并召回問題原料加工的全部食品。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初步確定4家中國境內進口分別為: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濃縮乳清蛋白14.475噸;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進口濃縮乳清蛋白4.80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進口原料乳粉208.55噸。 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在接受中央臺專訪時表示,他們已經要求上海、浙江等省市食藥監部門立即開展系列檢驗檢測工作,防范可能存在的風險。 顏江瑛: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又約談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他們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要求盡快查明情況、分析
7月29日,沈陽市消協發布監督調查報告:大型商場超市,一段奶粉違規促銷現象較普遍。市消費者協會發出消費警示——不要讓奶粉促銷阻礙母乳喂養。 近日沈陽市消協對全市13家大商場、超市一段奶粉銷售情況進行了監督調查,發現一段奶粉存在不同程度違規促銷現象。其中樂購超市沈河店的貝因美;大潤發超市和平店的合生元、飛鶴;家樂福青年大街店的能慧,以及多美滋等分別以贈送禮品、積分、贈送產品、減價及其他形式違規促銷。 母乳是天然的、最理想的哺育后代的食品,科學證明再優質的代用品也代替不了母乳。任何促銷形式表面上似乎是給消費者讓利,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母乳喂養,剝奪孩子自然健康成長的好環境。 市消費者協會發出消費警示強調,母乳喂養是嬰兒出生伊始就享有的權利,對促進嬰兒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早在1995年,我國就頒布了《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禁止
購買國產奶粉非法加工仿冒進口奶粉網絡上銷售,仿冒產品已下架封存 家里有寶寶吃奶粉的家長要注意了,近日上海查處了上海銳可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其聲稱與新西蘭Karicare(可瑞康)合作推出的“可尼可系列嬰幼兒配方奶粉”,事實上與Karicare沒有任何關系,系假洋品牌。被查處的假洋名牌包括“可尼可”、“澳利樂”、“貝諾貝滋”、“樂氏”四種奶粉。 購國產奶粉冒充進口奶粉 7月29日,上海食藥監局就通過新浪官方微博發布了這起案件的查處信息。 上海市的相關部門經過調查發現,上海銳可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為一家貿易型食品企業,通過合法進口部分奶粉獲取進口奶粉《衛生證書》及偽造進口奶粉《衛生證書》等手段,并從內蒙古、黑龍江等地購進國產奶粉,非法生產加工仿冒進口奶粉
不僅是國產乳制品不讓人放心,進口乳制品也常出問題。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2013年5月、6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名錄顯示,來自新西蘭、法國、德國等多地的乳制品發現質量問題被銷毀或退貨。其中,三批次近百噸奶粉亞硝酸鹽超標。 國家質檢總局表示,上述不合格食品均是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均已依法做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不合格食品名錄顯示,三批次進口奶粉亞硝酸鹽超標,涉及數量巨大。包括蘇州市佳禾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從法國進口的50噸脫脂奶粉,上海良昊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從新西蘭進口的28噸全脂奶粉,上海英聯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從新西蘭進口的14噸全脂奶粉。目前,這些奶粉已做退貨處理。 另外還有多批次乳制品因不同原因出現在問題食品名錄中。從新西蘭進口的田園無乳糖牛奶,微生物污染被銷毀;從德國進口的妙卡力士風味發酵乳(含黃桃果粒),違規使用化學物質姜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