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修訂工作預計將于9月份前后完成。 這次修訂工作將在《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的基礎上,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全面實施《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重點對企業具有自建自控奶源、原輔料把關、生產設備設施、質量管理制度、生產過程控制、檢驗檢測能力、人員素質條件、環境條件和自主研發能力等方面研究提出更加嚴格的條件,并對企業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標識進行審查,對產品進行全項目的生產許可檢驗。
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正在對除合生元以外的幾家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 多個進口奶粉品牌和合生元一起受到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 近日,奶粉生產企業合生元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1112,HK;以下簡稱合生元)子公司遭反壟斷調查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的關注。記者昨日(7月1日)致電國家發改委獲悉,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正在對除合生元以外的幾家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 記者了解到,雅培、美贊臣、雀巢(含惠氏)、多美滋這五大進口奶粉品牌都在此次反壟斷調查的名單之中。對此,除雅培沒有回復外,其余4個品牌均確認了這一消息。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次反壟斷調查對進口奶粉企業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同時此舉也可以凈化國內市場,對國內奶粉企業以及奶源企業均是利好。不過,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也擔心,在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依舊不足的情況下,國產奶粉因價格優勢獲得的生產空間會受進口
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正在對除合生元以外的幾家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 多個進口奶粉品牌和合生元一起受到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 近日,奶粉生產企業合生元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1112,HK;以下簡稱合生元)子公司遭反壟斷調查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的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7月1日)致電國家發改委獲悉,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正在對除合生元以外的幾家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雅培、美贊臣、雀巢(含惠氏)、多美滋這五大進口奶粉品牌都在此次反壟斷調查的名單之中。對此,除雅培沒有回復外,其余4個品牌均確認了這一消息。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次反壟斷調查對進口奶粉企業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同時此舉也可以凈化國內市場,對國內奶粉企業以及奶源企業均是利好。不過,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也擔心,在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依舊不足的情況下,國產奶粉
奶粉生產商廣州合生元昨天下午5點左右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目前正在接受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 公告稱,調查緣于該公司對其經銷商及終端零售商銷售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進行管理,調查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14條規定。合生元表示,目前調查仍在進行當中,公司將積極配合,并于適當時候另行作出公布,知會股東有關進展。 據了解,合生元旗下業務包括高端嬰幼兒營養品及護理用品品牌,目前尚不知發改委調查是針對哪一項業務。合生元年報顯示,公司去年總收入及純利分別為33.82億元及人民幣7.43億元,同比增加54.5%及40.9%。 據悉,今年年初,茅臺和五糧液兩家酒企也遭到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去年年底,貴州茅臺曾強行要求經銷商不許降價并處罰了私下降價的經銷商;五糧液也向經銷商發出了保價令。今年2月22日,貴州物價局和四川發改委認定茅臺和五糧液公司實施價格壟斷行為,分別對貴州省茅臺酒銷
蒙牛收購雅士利,掀開了中國乳企并購大潮的序幕。在未來一輪兼并重組后,國內前十大奶粉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70%,這意味著200多家乳企將有80%要被淘汰。 為了不讓洋奶粉只手遮天,蒙牛也開始“補奶”了。 6月18日,在工信部召開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會議上,雅士利已經正式被蒙牛集團收購的消息不脛而走。這一最終涉及金額將超110億港元,約87億元人民幣的并購交易,創造了國內乳品企業并購的最高紀錄。 事實上,自2009年中糧集團進入蒙牛后,蒙牛的創始團隊便逐漸淡出,“國家隊”中糧開始全面掌控蒙牛。而近年來,蒙牛一系列的資本運作似乎更加說明,國家正在對乳業下一盤很大的棋。 “這(蒙牛收購雅士利)還遠遠不是結束,只是未來乳業并購大潮的一個開端而已。”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
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強化嬰幼兒配方乳粉比較試驗工作,將嬰幼兒配方乳粉比較試驗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定期開展,即采集市場上不同品牌嬰幼兒奶粉樣品,以檢測分析其營養成分是否達標。通過全面、客觀地公示產品的真實質量狀況,為消費者選擇商品提供參考。 據介紹,自2010—2012年,全國消協系統受理的食品類投訴分別為42728件、45220件、49116件。中國消費者協會注重通過發布消費警示、比較試驗結果等工作向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3年來,中消協及各地消協組織共發布警示提示200多篇,包括:選購嬰童食品要關注QS等標識、選購嬰幼兒配方奶粉3項注意、網絡代購洋奶粉須謹慎、給孩子轉換奶粉忌頻繁等。針對保健市場上出現概念混亂,消費者無所適從等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適時推出了以“保健食品消費指引”為代表的一系列消費指南,得到了社會
由于進口奶粉成本增加,而國內不少乳企被迫退出,供給關系受到影響,楊如坦言,未來進口與國產奶粉價格都將會有一定程度上漲 九部委聯合發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政(《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正在引起行業震動。 進口奶粉行業資深人士楊如(化名)坦言,表面上,新政下國內大量中小型嬰幼兒奶粉企業將被整合并購,實際上,對洋奶粉打擊更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內嬰幼兒奶粉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楊如表示,首先,新的奶粉品牌進入中國的審批將更為嚴格,短時間內幾乎很難進入中國市場,限制了新的進口品牌。 其次,備案、檢測更為嚴格,進口奶粉品牌需要品牌所在國提供大量檢測證書以及認證,相當于要當地政府為奶粉作擔保;此外,進口奶粉檢測也增加了,從以往20多項增加到60項,對洋奶粉企業而言增加了進口難度。楊如表示,這樣的做法不僅增加了檢測成本,也大大增加了流通時間,以往進
目前,全國共有持證奶站1.3萬個,比2008年減少6890個,減幅達34%;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企業54.5萬家。2012年,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約60萬噸,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約9萬噸,包括網購乳粉。 我國將禁止嬰幼兒奶粉以貼牌、委托生產、分裝等方式生產。此前,美素麗兒品牌從國外進口大包裝奶粉在國內分裝銷售的狀況,將被禁絕。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讓很多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嬰幼兒奶粉信心喪失。5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6月20日,國家九部委聯合發布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政(《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 奶粉企業須有自建自控奶源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提出,今后,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必須擁有自建自控奶源;在具體生產環節
兩年內暫停新擴建項目、禁止進口大包粉境內分裝、產品出廠全項批批檢測、全行業實行GMP管理……9部門頒布嚴管嬰幼兒奶粉新政,這些政策的落地有何困難?管理升級會否帶來價格的上漲?國家提出的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具體包括哪些措施? □問題1 全行業管理升級會否導致乳粉漲價? 新政后乳粉價格由市場調控 政府部門此次重拳出擊,作為一場提高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的攻堅戰,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企業層面,投入的成本都將擴大。那么新政的執行,產品質量提高、消費者信心得到提振的同時,市場零售價是否也會水漲船高? 對此,國家食藥監總局有關負責人昨天明確表示:“這個大家不必擔心,價格會由市場調控。”該負責人表示,早在2011年監管部門對企業生產許可重新審核時,就已向企業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此次是再督促企業要嚴格按照標準
6月20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信部、農業部、質監局、衛計委等九部委舉行媒體座談會宣布,通過生產許可審查、《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MP體系在認證)、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進口商備案制等一系列措施,整頓淘汰一批企業,拯救國產奶粉。 當天,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嚴格落實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全面實現生產經營者對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承擔首負責任;堅持治標與治本并舉、整治與建制相結合,嚴打違法違規行為,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從源頭到消費全過程監管;堅持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構建嬰幼兒配方乳粉社會共管共治格局。 《通知》還強調,“建立定期監督抽檢制度,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應覆蓋全部企業、全部品種”。 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指
據《新聞晨報》報道,上周雙雙停牌的蒙牛乳業和雅士利(奶粉制造企業),終于掀開兼并重組大戲的帷幕。昨天,蒙牛乳業與雅士利聯合宣布,蒙牛向雅士利所有股東發出要約收購,并已經獲得前兩大股東(占有75.3%股份)的支持。此次交易有可能涉及的最大現金量將超過110億港元,是迄今為止中國乳業最大規模的一次并購,也是蒙牛乳業在奶粉領域發力的重要信號。 蒙牛補上奶粉業務短板 上周末,蒙牛乳業與同樣在香港上市的雅士利國際幾乎在同一時間停牌,引發市場對蒙牛又將開始大手筆并購的猜測。此后幾天內,蒙牛欲收購雅士利的消息在業內廣為流傳。昨天,詳細的并購公告在港交所發布:蒙牛乳業向雅士利所有股東發出要約收購,每股股份3.50港元作價,較2013年6月13日雅士利股票停牌前一日收市價的3.20港元高9.4%。公告還稱,蒙牛已經獲得控股股東張氏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東凱雷亞洲基金全資子公司CADair
長期籠罩在進口奶粉之下的中國奶粉業即將發生巨變。在昨日召開的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工信部主題日上,工信部公布了嬰幼兒奶粉“雙提行動”方案,包括按照藥品管理辦法來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逐步完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行業準入制度以及鼓勵企業兼并重組等。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嬰幼兒奶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爭取用兩年時間培育形成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這也意味著,未來的兩年時間內,嬰幼兒奶粉企業兼并重組潮將席卷而來。 工信部現場推動“相親”重組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昨天在會上證實,蒙牛集團已經收購國內十大奶粉品牌之一的雅士利集團。接下來,工信部將大力推動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并重組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工業司的副巡視員高伏表示,將爭取用兩年時間培育形成10
種種跡象顯示,主管部門開始重拳整治乳品行業,中國的乳制品行業即將迎來大的變革。北京晨報記者獲悉,工信部將于今日召開會議,會上將發布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的“雙提”行動方案,參會的企業包括國內127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 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號召有關部委開展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主題是“社會共治同心攜手維護安全”。6月18日是“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工信部主場日,當天工信部將召集百家乳企參會,這次會議將傳達國務院部署進一步加強奶粉質量安全工作的精神,“會上還將發布‘雙提’具體行動方案”,乳制品工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前,工信部于本月初在官網發布《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宣布用3個月時間對奶粉企業
和據FT中文網報道,中國對外國產嬰兒奶粉的巨大需求對市場供給造成壓力,創造了惠及全球各地的商業機會。 來自聯合國(UN)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年齡在五歲以下的兒童多達8200萬,而出生不足6個月的嬰兒只有28%采用母乳喂養。因此,奶粉供應鏈中的任何問題都將產生大范圍的影響。 歐睿(Euromonitor)預計,由于母乳喂養比例下降以及女性就業比例上升,未來四年中國對于嬰兒配方奶粉的需求規模將增長一倍,達到250億美元。歐睿預測,雖然中國施行計劃生育政策,但到2017年中國在全球配方奶粉銷售額中所占比重仍將達到二分之一。 中國的奶制品生產商未能像其國際同行那樣充分抓住這一增長機遇。雖然中國配方奶粉的市場規模在2011至2012年間增長了25%,同期中國第一大奶制品企業蒙牛(Mengniu)的銷售額卻下降了3.5%。三聚氰胺事件也牽涉到了蒙牛,此后該公司一直在重組,以期改善
自央企中糧集團“當家”后,蒙牛的合資合作動作讓人眼花繚亂。繼和法國達能集團整合酸奶業務后,昨日在港上市的蒙牛乳業(2319.HK)和廣東本地奶粉巨頭雅士利(1230.HK)午后雙雙停牌,資本市場盛傳兩者將整合奶粉業務,但是截至發稿時,上述企業未對本報記者證實該說法。有業內分析認為,工信部本月發文促奶粉業兼并重組,有關傳言與之存在一定聯系。 蒙牛奶粉業務占比較小 昨日午后,上述兩家乳企先后停牌,停牌前蒙牛跌2.72%,雅士利則上漲4.06%。雅士利傍晚公告稱,停牌是要等待公司發出一則可能含有內幕消息的公告。 在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兩家企業均對整合傳言不置可否,雙方對外聯系人則表示對是否整合“不清楚”。但一位接近上述企業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當事企業還將進行會議,復牌公告或要在下周初才作出。 另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指出,此
在國內舉辦的某嬰兒用品展覽會上,新西蘭生產并出口到中國的嬰兒奶粉品牌,竟然超過300個,而這些在新西蘭聞所未聞的品牌,大多和華人有關。 新西蘭政府終于不再對出口到中國的嬰兒奶粉坐視不管:從6月20日開始,所有在新西蘭生產并出口中國的嬰兒配方奶粉,將要根據新規定,在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注冊備案。 新西蘭監管對華嬰兒奶粉品牌 上月,針對在中國內地市場新西蘭嬰兒奶粉的亂象,中國中央電視臺連篇累牘進行報道。不少號稱新西蘭生產的嬰兒奶粉品牌,實際上都沒有自己的生產廠,只是在新西蘭的合約制造商生產之后,貼上自己的品牌銷往中國。這些代工工廠,大多位于奧克蘭。 目前,MPI對嬰兒奶粉的審批和監管,主要針對生產廠商,而不是針對品牌。因此,該部門也不清楚,新西蘭國內到底有多少個嬰兒奶粉品牌在生產并出口。 在國內舉辦的某嬰兒用品展覽會上,新西蘭生產并出口到中國的嬰兒奶粉品牌,
自央企中糧集團“當家”后,蒙牛的合資合作動作讓人眼花繚亂。繼和法國達能集團整合酸奶業務后,昨日在港上市的蒙牛乳業(2319.HK)和廣東本地奶粉巨頭雅士利(1230.HK)午后雙雙停牌,資本市場盛傳兩者將整合奶粉業務,但是截至發稿時,上述企業未對本報記者證實該說法。有業內分析認為,工信部本月發文促奶粉業兼并重組,有關傳言與之存在一定聯系。 雙方均不置可否 分析指政策支持奶粉業兼并重組 蒙牛奶粉業務占比較小 昨日午后,上述兩家乳企先后停牌,停牌前蒙牛跌2.72%,雅士利則上漲4.06%。雅士利傍晚公告稱,停牌是要等待公司發出一則可能含有內幕消息的公告。 在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兩家企業均對整合傳言不置可否,雙方對外聯系人則表示對是否整合“不清楚”。但一位接近上述企業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當事企業還將進行會議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日前表示,從6月20日起新西蘭生產并出口到中國的所有嬰幼兒奶粉品牌將需要在初級產業部登記注冊。 目前在中國銷售的大部分新西蘭制造配方奶粉品牌多是委托新西蘭的奶粉生產廠家代為加工后貼牌銷往中國。由于長期以來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只負責規范奶粉生產企業,而不對品牌實行監管,造成了新西蘭相關政府部門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新西蘭品牌奶粉”在中國銷售的窘境。 初級產業部負責市場監管的官員蒂姆·諾克斯說,品牌登記的要求也來自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登記要求的材料包括品牌的所有細節,例如在中國登記注冊的情況。 新西蘭業界人士對政府的新政策普遍表示歡迎,認為政府匯總這些信息有助于增加中國消費者對新西蘭奶粉品牌的信心。包括乳制品主要生產商和銷售商如恒天然和雀巢等公司的新西蘭嬰兒營養理事會也在游說新西蘭政府提高嬰幼兒奶粉出口門檻
西部牧業 旗下嬰幼兒奶粉投放市場 西部牧業(300106)日前召開新品發布會,其控股子公司花園乳業生產的花園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于6月10日正式投放市場。公司同時在新疆石河子市主辦了首屆新疆牛奶節、食品安全周、乳業高峰論壇等系列活動。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西部牧業中航電測南京醫藥 花園乳業近日獲得新疆質監局頒發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許可證,這也是新疆首家獲得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資質的企業。此次獲準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實現了公司生產、銷售高端乳制品的發展目標。 據了解,目前花園嬰幼兒配方奶粉日均產量為10噸,年產量為3500噸左右。利用公司在奶源方面的優勢,花園乳業將走差異化競爭道路,通過比別人更小的包裝及新鮮奶源,把保質期降低到一個月左右;通過銷售代理及自建專賣店等方式,搶占新疆區域市場,爭取兩年后進軍上海市場。2013年,花園乳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功能
◎宋亮(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研究員) 針對嬰幼兒奶粉問題的爭論,引起中央高度重視,各部門為此也加快相關整治工作。繼5月1日,國家質監局出臺進口奶粉管理辦法之后,5月31日,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在此基礎上,6月4日,工信部制定《提高乳粉質量水平 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旨在通過嚴格行業準入和加快產業調整,全面推動行業結構轉型和升級。 從政策實施效果及后期產業發展趨勢來看,首先,行業準入門檻及產業集中度提高影響更深,這將迫使國內部分企業退出市場。據筆者估算,目前國內嬰幼兒奶粉的品牌企業大約在120~150個,其中,傳統的、具有規模的企業約30家左右,剩下的品牌企業分三類:第一類是小眾水牛、牦牛、羊奶的奶粉企業,以羊奶粉為例,三聚氰胺事件后的這些年如雨后春筍,僅陜西就多達30多個品牌;第二類是代工品牌,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