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產傷
新生兒產傷是指分娩過程中因機械因素對胎兒或新生兒造成的損傷,以導致和影響了新兒寶寶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困惑。產傷可發生在小兒身體的任何部位,給寶寶的任何部位帶來身體上的傷害,一般程度偏輕,當然也有少數的產傷嚴重者,這樣會留下較為嚴重的后遺癥,導致強烈的影響了寶寶日后的生活,甚至死亡。所以,新生媽媽要多加強留意,要重視預防和治理,防止留下產傷的癥狀。如果不幸發生了產傷,一定要能夠識別,并且要及時,或者找相應的??漆t生治療。
幾種常見的新生兒產傷
頭皮產傷(產瘤、頭皮血腫、腱膜下出血)
1、產瘤:通常發生于頭位自然產,由于頭皮的外傷造成表淺部位的出血性水腫,它的位置不局限在一頭骨縫內,臨床上不需要任何治療,通常3天會消失。
2、頭皮血腫:發生原因不明,較常發生于產鉗生產嬰兒,它可以發生于顱骨任何部位,但只局限于單一骨縫內,不會超越頭骨中線,大部分血腫在幾周內自然消失,少部分會有鈣化情形發生。
3、腱膜下出血:發生原因是由于胎頭在通過骨盆腔時,外力的壓迫和拖拉造成。它可能合并大量出血造成休克死亡。觸診時有波動感,臨床上需注意大量失血、黃疸等并發癥。
顱骨骨折(線性骨折、凹陷骨折、枕骨分離)
1、線性骨折:最常見的顱骨骨折,因生產時頭骨受到壓迫引起。單純的線性骨折大部分不會合并其它傷害,除非合并顱內出血。大部分的單純性線性骨折不需要治療,會自行愈合。
2、顱骨凹陷性骨折:頭部膜性骨凹陷造成,又稱為乒乓球骨折。發生原因有可能是不正常的產道擠壓、產鉗使用不當,出生后頭部外傷所造成,治療以保守觀察,真空吸引,手術矯正為主。
3、枕骨分離:頭部外傷導致,常合并后腦窩硬膜下血腫,顱內產傷:(腦膜上血腫,硬腦膜下血腫,蜘蛛膜下腔出血)
顱內出血(硬腦膜上血腫、硬腦膜下血腫、蜘蛛膜下腔出血)
1、硬腦膜上血腫:造成原因多是因為影響到中腦膜動脈的線性顱骨骨折引起的,臨床癥狀有腦壓增加,前囟門膨出,抽搐、眼球偏向一邊,確認診斷以計算機斷層為主,治療需采緊急外科手術,以避免嚴重的并發癥。
2、硬腦膜下血腫:起因于靜脈或靜脈竇斷裂引起,臨床上以腦干壓迫癥狀如:眼球偏向、昏迷、瞳孔不等大、角弓反張,檢查以計算機斷層掃描,治療需要緊急外科手術,約有20%~25%,有抽搐、水腦、神經障礙等后遺癥。
3、蜘蛛膜下腔出血:此為新生兒最常見的顱內出血,多因外傷、缺氧造成,臨床上以抽搐、神智不清、焦躁不安、呼吸暫停表現,診斷以計算機斷層掃描,主要后遺癥為水腦。
脊柱傷害
通常發生于頸椎,常起因于復雜性臀位生產,臨床癥狀和傷害的嚴重度及位置有相關性。高位脊柱傷害可能會造成死亡、呼吸衰竭、脊髓休克癥候群;低位脊柱傷害可能會造成四肢或下肢無力、括約肌無力、感覺消失等癥狀。臨床診斷以磁振攝影為主,并發癥包括四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臂神經叢損傷
神經叢受傷較脊柱傷害發生率高,起因于頭位生產對肩膀的拉扯,或是臀位生產對頭部的牽引所造成,較常發生于體重過重胎兒。依受傷部位可分為歐勃氏麻痹(Erb's palsy),克蘭氏麻痹(Klumpke's palsy),及全臂神經叢受傷。
1、歐勃氏麻痹:主要影響第5、6頸神經根,主要影響肩膀和手臂使病人上臂無法外展及外旋,患側驚嚇反射消失。
2、克蘭氏麻痹:主要影響第8頸神經根,第一胸椎,影響手和手指,病人無法握物。
3、全臂神經叢麻痹:主要影響第5神經根至第1胸椎,手上臂和前臂皆受影響,可能合并Horner's syndrome,包括眼瞼下垂、無汗癥、瞳孔縮小。
治療一般需7~10天的固定不動,再給予被動的運動,大部分約80~95%的病人會復原,6個月內完全恢復功能,少部分病人若無法恢復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腦神經和周邊神經受傷
1、正中神經:多為產后傷害造成,臨床表現為拇、食指抓握動作變差。
2、坐骨神經:多為產后造成,受傷癥狀為髖部外展變差及膝部以下關節較不能動。
3、橈神經:受傷常合并肱骨骨折,臨床癥狀為手腕無力下垂。
4、咽神經:可與顏面神經合并發生,臨床癥狀為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發聲困難。
5、橫膈神經:80~90%合并臂神經叢受傷,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需輔助呼吸器改善癥狀,大部分6~12個月內會恢復,嚴重者需開刀治療。
6、顏面神經:可能與產鉗使用有關,受傷的眼睛無法閉眼,患側的臉部無表情變化。
骨折(長骨骨折、鎖骨骨折)
1、長骨骨折:多發生于臀位產,經固定后二周可自然愈合。
2、鎖骨骨折:是最常見的,發生于頭位生產肩膀產出困難或臀位產,在鎖骨處可摸到骨輾軋聲,患側的驚嚇反射消失,治療上以手臂和肩膀固定,會自動愈合。
別擔心!大部分產傷可自行恢復
大多數的產傷會自發性恢復,只有少數需要外科手術或是定期復健治療,父母親不要太過緊張,相信給予寶寶身體、心理的支持,并配合醫師指示,定期回診追蹤,生產損傷應該都會有良好的恢復,父母可不用太過擔心,配合婦產科醫師定期產檢,決定適當的生產方式,可以使產傷的發生率降至最低。
1、巨大兒
巨大兒的胎頭一般比較大而且堅硬,所以極易出現難產的情況。因此在分娩過程中,巨大兒容易卡在骨盆入口,進退兩難。此外如果寶寶過胖或者是肩部脂肪太多,那么就可能有肩難產的問題,這會增加生產的難度,往往需要通過剖宮產的方式來生產。
2、早產兒
如果胎兒沒有滿37周就出生,那么則為早產兒。早產兒體重多半不足五斤,他們的各項器官以及系統發育還沒有完善,容易出現各種合并癥,所以早產兒的死亡率很高。
3、臀位難產
臀位難產就是指因為胎臀部先出而難產,這種胎位主要是因為宮腔里面的空間過大,簡單地說就是胎兒可在媽媽肚子里任意活動,導致其屁股朝下而先出。常見的原因有羊水量過多、胎兒體型很小或者是孕婦腹壁松弛等等。
4、頭位難產
頭位難產主要因為胎兒不是正常胎位,胎頭可能因為在盆腔中無法回轉,而出現枕后位、枕橫位;此外若是胎頭俯屈不良,對順利生產也很不利,易致使胎頭發生一定程度的仰伸,出現難產的胎位,比如面先露、頂先露等。這類胎頭的直徑和估產道的直徑不匹配,所以會有難產問題。
1.孕期要有良好的保健意識,定期做胎監,如果發現胎位異常要及時糾正。產前最好做個巨大兒診斷,減少肩難產的可能。
2.知道引導臀位產的適應癥以及它的分娩機轉。
3.對于早產、難產等高危新生兒,要加強相應的護理,延遲開奶時間,要保證他在一個安靜的環境,并且肌注VK,用來預防顱內出血。
4.產前發現胎兒過大或者有早產的跡象,最好選擇剖宮產。當順產困難的時候選擇剖宮產,可以保證產婦以及胎兒的安全,還能減少孕婦痛苦,預防新生兒產傷。
產傷并不是影響寶寶智力發育的唯一原因。很多因素都會造成寶寶智力障礙,比如發育異常、染色體畸變、先天性遺傳、腦外傷等等。而且事實上,產傷輕微的孩子日后大多智力發育正常,大家無需過于擔心。
生活中有的人為了預防產傷,會直接選擇剖宮產,但是剖宮產的死亡率是順產的1-3倍。而且經過調查,剖宮產的寶寶也有什么優越的地方,所以說現階段還是推薦順產。此外生產的時后,用產鉗等方法助產基本上不會影響寶寶的智力,請大家放心。
一般輕微的產傷來說,大部分的寶寶沒有嚴重明顯的癥狀,對于一些輕微的產傷,隨著小兒的生長發育,這些產傷可逐漸的習性恢復,然而有些屬于嚴重性的損傷疾病,等小兒身體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年紀,會帶來惡性的副作用,這就需要專家的專門診治了。其實絕大多數產傷都是可以預防的,因此,要以預防為主,要不斷提高圍產醫生的醫療水平和提高助產技術,切忌使用粗暴的方法引產。另外,要著重寶寶的飲食,合理的調節調理寶寶的腸胃,以便有一個健康的飲食。 所以,寶寶媽媽在分娩時一定要注意,保重自己,也保重自己的新生兒寶寶,讓寶寶有一個良好的出生狀態和保證今后的健康生長。
懷孕二十一周,恭喜各位媽媽,艱辛的懷孕過程已經過去一半了。懷孕第21周時,胎兒發育的更加完善了,媽媽們這時候孕期保健要做好,對日后的生產有很大幫助。這一周的營養也同樣很重要。本文給大家詳細介紹了懷孕21周胎兒的發育情況、懷孕21周孕婦的身體變化、懷孕21周準爸爸注意事項、
寶寶1歲2個月一般開始學走路,可以扶著家里的家具一步步的走起來了,雖然走得不穩,爸媽不要急哦,1歲2個月的寶寶雖然不愿意開口說話,但是可以有意的聽懂爸爸媽媽的一些詞了,仔細觀察寶寶的成長變化,心里別提多開心呢。
冬季到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癥狀,一想到冬季的寒冷就害怕。那么手腳冰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