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秋季腹瀉是指輪狀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幼兒食品)腹瀉,多在秋季流行,故習稱“秋季腹瀉”。臨床多表現(xiàn)為腹瀉、發(fā)燒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脫水體征。血常規(guī)檢查時白細胞計數(shù)一般不高,大便鏡檢以脂肪球為主,大便電鏡檢查時多數(shù)可發(fā)現(xiàn)輪狀病毒。本病屬于祖國醫(yī)學“泄瀉”的范疇。 由于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氣血未充,臟腑未實,脾常不足,若喂養(yǎng)不當或感受外邪,極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故小兒腹瀉以脾胃虛弱為主,病邪為次。治宜健脾清熱,和胃固腸?,F(xiàn)介紹幾則行之有效的藥粥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患兒家長不妨一試。 山藥扁豆粥:取鮮山藥30克去皮洗凈,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將粳米、扁豆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八成熟,再將山藥搗成泥狀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適量調(diào)味,每天2次溫食。具有消暑化濕,健脾止瀉之功效,適用于患兒濕熱并重型腹瀉。 絲瓜葉粥:取鮮絲瓜葉30克,
方法一: 首先,把寶寶的四個小手指合并,用尺子測量出食指到小指的寬度,把這個數(shù)字記下來,作為一個測量單位。然后測定按摩點: 第一對:以肚臍為基點,向左右在一個測量單位之上增加0.5厘米。 第二對:左右手外側(cè)從腕關(guān)節(jié)彎曲處中部順著朝胳膊肘的方向向上各一個測量單位 第三對:左右腳內(nèi)側(cè)尋找突出的踝骨,向上各一個測量單位。 每天一次,在飯前30分鐘或飯后1小時,用食指或中指順時針按摩每對按摩點20秒鐘,過2至3周就會見效。 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家長用大拇指點揉中脘、天樞、足三里穴,每穴1分鐘。 (2)患兒仰臥,家長用兩手掌根著力,自膻中穴開始,往下按撫至臍下關(guān)元穴,反復操作10次。然后兩手全掌著力交替進行,沿升、橫、降結(jié)腸途徑反復運摩5分鐘。手法要輕快、柔和、深淺適度,橫結(jié)腸壓力宜重,降結(jié)
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的趙聰敏教授說,對腹瀉的孩子不宜禁食,而應該提倡合理膳食。他說,腹瀉是導致嬰幼兒營養(yǎng)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禁食,病兒得不到必要的營養(yǎng),腸道黏膜的損傷難以恢復,使腹瀉遷延,進一步削弱抵抗力,甚至誘發(fā)肺炎或敗血癥等。 趙聰敏教授說,對腹瀉的孩子,在保證飲食的情況下,應注意糾正和預防脫水。孩子出現(xiàn)腹瀉后,應讓孩子比平時喝更多的液體,如米湯、面湯、菜汁、果汁、淡糖水和白開水等。由于腹瀉不僅丟失水分,而且還丟失鹽分,所以液體中加少許食鹽效果更好。 怎樣預防腹瀉? 1.日常生活中要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搞好居家環(huán)境衛(wèi)生,消滅蒼蠅等傳播痢疾的害蟲。 2.夏季腹瀉多數(shù)是由不潔的水和食物引起的,因此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餐具要每天消毒。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腹瀉的患者家庭來說,餐具更應分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夏季酷熱難耐,很多人都習慣從冰箱里拿出東
寶寶不能吃到天然營養(yǎng)的母乳是一種遺憾,可如果連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寶寶也不能食用,這會讓許多新爸爸們一籌莫展。 配方奶粉是根據(jù)寶寶的營養(yǎng)需求進行配制,但成分里含有不利于消化且會刺激腸黏膜的異體蛋白。寶寶的胃腸道功能不完善,對異體蛋白不能充分消化吸收,易導致腸黏膜處于敏感狀態(tài),引起嘔吐、腹瀉等一系列過敏現(xiàn)象。 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發(fā)生牛奶過敏癥,此中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一般說來,有如下情況的寶寶,易發(fā)生牛奶過敏癥: ◎過敏體質(zhì)的寶寶 ◎體內(nèi)缺鋅的寶寶 ◎胃液里缺少乳糖酶的寶寶 母乳不能吃,牛奶也不能吃,新爸爸們一定會非常著急,寶寶應該吃什么呢?對于牛奶過敏的寶寶,現(xiàn)最常用的方法是脫敏法。具體步驟如下: ◎先停用牛奶及奶制品2周,改用其他的代乳品喂養(yǎng),如羊奶、豆?jié){等。 ◎ 兩周后,開始喂以少量牛奶,先喂10毫升,如未出現(xiàn)過敏
許多寶寶消化功能不太好,常常吃一點東西就會感覺胃不舒服,而寶寶消食片又不能常吃,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那么,家長該如何幫助寶寶消化呢?其實,有些水果就能起到幫助寶寶消化的作用,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呢? 寶寶消化不良胃不舒服,可以在飯后吃一個蘋果。用一個蘋果洗凈去皮后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蓋,隔水蒸熟后,搗成泥狀給幼兒喂服,可以治療寶寶患單純性消化不良,還具有和脾生津、澀腸止瀉的功效。 貧血患者:多吃帶皮的蘋果有益于貧血患者的健康。 便秘患者:可以吃烤熟了的蘋果,以緩解病癥。 脂肪過多者:每周可安排1次“蘋果日”,最好選擇新鮮的酸蘋果約1公斤,分6次攝入。
1、什么是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shù)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fā)。腹瀉的高峰主要發(fā)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 腹瀉的發(fā)病率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nèi)電解質(zhì)紊亂。 >>>詳情 請查看專題《如何應對小兒秋季腹瀉》 2、為什么秋季寶寶容易發(fā)生腹瀉? 緣由1 由于1—2歲的寶寶生長發(fā)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yǎng)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fā)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fā)生腹瀉。 緣由2 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胃腸的調(diào)節(jié)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
小兒腹瀉用藥指南 小兒腹瀉用藥一:丁桂兒臍貼,功能主治:健脾溫中,散寒止瀉。適用于小兒泄瀉,腹痛的輔助治療。用法用量:外用。貼于臍部,一次1貼,24小時換藥一次。 小兒腹瀉用藥二: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功能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調(diào),導致的兒童及嬰幼兒抵抗力下降; 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營養(yǎng)消化吸收差;腹瀉、腹痛、腹脹、便秘;飲食不當;水土不適。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加入到適量溫水或牛奶(37℃以下)中沖服。 小兒腹瀉用藥三:小兒功勞止瀉顆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五周歲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 小兒腹瀉用藥四:健兒止瀉顆粒,功能主治:固脾止瀉。用法用量:開水沖服,周歲以內(nèi)一次6克,一至五歲一次6-12克,五歲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 >>&
一到秋季,腹瀉的人就增多起來,尤其是兒童??吹胶⒆痈篂a,家長就會著急給孩子吃些抗菌消炎藥,其實找到病因最重要,而有些大人吃的止瀉藥對孩子并不適用。 秋季腹瀉,又叫輪狀病毒腸炎,是4歲以下兒童的常見病,多發(fā)生于9月份至來年1月份。由于小兒消化系統(tǒng)沒有完全發(fā)育,加上秋季早晚溫差大,寶寶對外界適應能力弱,輪狀病毒就會趁虛而入。如果孩子吃東西不洗手、愛咬手指,也容易感染病毒。秋季腹瀉一般起病急,病初即有嘔吐、腹瀉等癥狀。大便次數(shù)多、量多、水分多,呈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帶少量粘液,無腥臭味。一般數(shù)日后嘔吐漸停,腹瀉減輕。 諾氟沙星兒童不可用 看到孩子腹瀉,有的家長馬上給孩子吃諾氟沙星膠囊,這是錯誤的。動物實驗表明,諾氟沙星可影響幼齡動物的軟骨生長,對兒童身高發(fā)育不利。另外,秋季腹瀉是病毒引起的,對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不用治療就能好,如果在不合并感染的情況下使用
多補充水和電解質(zhì) 腹瀉的嚴重后果就是引起嬰兒從大便丟失大量的水和電解質(zhì),加上嘔吐、少飲,很容易發(fā)生脫水和電解質(zhì)紊亂,使病情加重。所以給腹瀉患兒多補充水和電解質(zhì)是治療腹瀉的關(guān)鍵。一般每天補液量為每公斤體重約100毫升,其中糖2克、鹽0。5克,可讓寶寶隨意口服。如有嘔吐仍可少量多次喂飲,讓胃清洗干凈。嘔吐停止后即可喂哺奶類。失水嚴重的還應該靜脈補充液體。 不要禁食 腹瀉時嬰幼兒自動飲食減少,排出增加,腸道吸收障礙,而嬰幼兒營養(yǎng)的需要相對較高,如營養(yǎng)補充不足,限制飲食太嚴,禁食時間長很容易引起營養(yǎng)不良,出現(xiàn)代謝紊亂,以致病情遷延。奶類制品是最適合寶寶消化和需要的食品,腹瀉嬰兒以母乳喂養(yǎng)者應繼續(xù)喂母乳,沒有母乳者可以用牛奶代替,一般就可以保證寶寶的營養(yǎng)需要。 不要止吐 嘔吐可能是腹瀉的早期癥狀。如果由于食物中毒引起的嘔吐,不但不要止
重點1 及早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很多媽咪只要寶寶一腹瀉,便急著往醫(yī)院跑。其實,寶寶在腹瀉一開始時,多為輕度脫水。只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完全可在家里進行治療。這樣既及時又方便,還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寶寶恢復病情很有利處。那么,媽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斷寶寶是否是輕度脫水。輕度脫水的寶寶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時要少,顏色發(fā)黃,并且表現(xiàn)出煩躁、愛哭。 媽咪可從以下幾種補液方法中選擇一種:用自制的糖鹽水補液,即在5000毫升的溫開水中加入1.75克精食鹽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鹽相當于啤酒瓶蓋的一半,10克白糖相當于2小勺;用自制的米湯加鹽液體補液,即在500毫升溫開水加入1.75克的精食鹽;用醫(yī)生給開出來的ORS(口服補液鹽)補液,ORS補液鹽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時按說明書配成液體即可。 然后,在最初4小時里,按寶寶的每公斤體重給予20&m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