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又是一年端午到,賽龍舟、吃粽子、風景地出游成了很多人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節目,其實,端午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更是一個傳統,端午有著它豐富的文化內涵。
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
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說什么
更多精彩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