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贛州開發區潭口鎮的廖先生向贛州開發區工商局投訴,稱其在潭口鎮街上一家奶粉專賣店購買的品牌奶粉中存在殼類異物,懷疑奶粉質量存在問題,和經銷商聯系要求換貨,經銷商卻以品牌奶粉不可能存在質量問題為由進行推諉。11月11日,經過工商部門調解,廖先生更換了一罐奶粉。 據介紹,今年11月初,在潭口鎮一家奶粉專賣店,廖先生在查看保質期、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等標志后,購買了一罐900克的金裝品牌奶粉。幾天后他打開包裝,發現里面奶粉中有帶殼的異物。廖先生懷疑奶粉質量存在問題,要求商家退賠,但是,經銷商卻以品牌奶粉不可能存在質量問題為由不退賠,并出具了產品質量認定書。 為此,廖先生找到了當地工商局。接到投訴后,工商執法人員立即對該罐奶粉進行檢查。發現奶粉生產日期為2013年3月,保質期為兩年,并針對奶粉中的異物進行了仔細察看,確認該異物系廠家生產時的補鈣添加劑,因粉碎不完全而產生。隨后
中國經營報》2018期刊發《奶粉新政細則或成奶業“清退令”》后,引起了業內的重視。 新疆網訊 《中國經營報》2018期刊發《奶粉新政細則或成奶業“清退令”》后,引起了業內的重視。西部乳業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西南民族大學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榮祿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內的液態奶市場存在著普遍的欺詐行為,我保守估計,可能60%以上液態奶都是由奶粉沖兌的,里面添加了各種香精和添加劑。” 還原奶占60% 《中國經營報》:經歷了多次負面事件后,國內牛奶市場正在迅速復蘇,畢竟市場的需求量還是巨大的。液態奶是乳品市場的主流,而對于這個市場上的一些概念,尤其是“純牛奶”這樣的概念,你一直表示不贊同,你是怎么看的? 魏榮祿: “純牛奶”,顧名思義,應該是純粹的鮮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國乳業面對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對于新一代的年輕媽媽們而言,那些嬰幼兒配方奶粉上標注的洋品牌似乎成了某種質量和安全的絕對保障。在這種“崇洋”消費意識的引導下,一大批冒充洋品牌的“假洋鬼子”奶粉如雨后春筍般涌入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 日前,一些來自坊間的質疑,讓一個自稱德國德露滋的嬰幼兒奶粉品牌進入記者的視線。一些公開資料中顯示,德露滋為德國制造的奶粉,在德國同步銷售的商標為VIBALEN,在亞洲華語地區為VIBALEN德露滋。 但是一些在德國居住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發現這個自稱德國品牌的嬰幼兒奶粉在德國當地的lidl、Edeka等超市中并無出售。與此同時,德國的在線購物網站上也無法搜到該品牌。 德露滋究竟是不是名副其實的德國品牌?本報記者在一些母嬰類網站進行查詢時發現,關于這一問
奶制品問題,極易引爆食品安全問題的“燃點”。億萬家庭,哪家孩子不吃奶制品? 此次事件發生在國外,看似事不關己。然而,八成中國進口奶粉來自新西蘭。在國產奶信譽尚在恢復,民眾代購、商家進口國外奶制品的當下,這一事件對民眾心理的沖擊可想而知。原來我們無處安心。 盡管僅有很少量新西蘭乳制品可能含有低劑量雙氰胺化學殘留物,國際上也尚無雙氰胺在奶制品中的限量標準,但民眾的疑慮不會馬上消除。一切有待于進一步產品檢驗,以及雙氰胺對健康影響的深入研究。 翻看近年食品安全事件,一個個真相被“吃”了出來。從三聚氰胺到塑化劑,每次事件都幾乎讓整個行業“翻車”。 消費者要吃的是實實在在的放心食品,而不是什么“真相”。這樣的要求看似簡單,但完成起來卻很艱巨。食品安全監管對象點多面廣,而監管機制不
央視昨天報道一家標明新西蘭原裝進口的“紐貝貝”牌嬰幼兒奶粉,總代理地址是修車廠,該品牌隨即回應自己是國內注冊合法商標,地址問題屬于印刷設計失誤,并向消費者致歉。 據央視報道,這款紐貝貝奶粉在品牌手冊上稱,產品源自新西蘭,屬于新西蘭高端乳品品牌,而且在當地還有一定名氣,現在原罐原裝進口,來到中國。但經記者在新西蘭奧克蘭市走訪卻找不到這款奶粉,當地居民也表示從來沒聽過這個品牌。 央視記者再次向紐貝貝北京經銷處求證時,工作人員解釋稱,這是他們公司的新西蘭團隊專門為中國孩子打造的一款奶粉,只適合中國人,不適合西方人,所以不在新西蘭銷售。 為求證這款奶粉是不是只針對中國孩子設計,央視記者按照奶粉罐上標明的地址,找到了位于新西蘭奧克蘭當地的總代理公司——新西蘭純天然乳品有限公司。但讓記者驚訝的是,它并不是一家奶粉公司,而是一家修車店
“底部還有結塊的奶粉,打開惠氏奶粉后發現有結塊現象。” 喝了結塊奶粉寶寶又發燒又腹瀉 但到了3月1日凌晨,寶寶突然發燒了。心急如焚的鄧小姐趕緊將孩子送往醫院,“之后用過藥后,寶寶就退燒了,再吃了兩天藥,寶寶也沒發現其他異常。” 但一停藥后,3月5日,寶寶又出現了腹瀉的癥狀。“當時,我們還在吃那聽奶粉。”事后,鄧女士咨詢了醫生,“醫生交代結塊奶粉不能吃,要找廠家。”這個時候,鄧女士才明白,可能是那聽奶粉搗得鬼,“因為這期間我們寶寶就只喝過奶粉,而且寶寶都沒抱出去,就不存在著涼的可能。” 當即,鄧女士馬上停掉了寶寶在喝的這聽奶粉,但打開另一聽后,鄧女士也發現,這聽奶粉也存在著結塊的現象。“這兩聽奶粉分別是9n086f020004059n0
老百姓對嬰兒奶粉質量不放心,作為代表消費者的第三方組織,我們有義務摸清楚四川省的奶粉質量情況,給消費者一個指導性意見。”四川省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秘書長肖向榮說到。 于是,四川省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工作人員于今年3月底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分別在成都、資陽和瀘州大型賣場按照消費者實際購買程序購買了嬰兒配方奶粉(第1階段)18組樣品,并且于3-5月份開展了嬰兒配方奶粉(1階段)的比較試驗。 昨天上午十點,四川省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發布嬰兒奶粉比較試驗報告。 十八組樣品目錄: 十八組樣品以國產嬰兒配方奶粉,原裝進口嬰兒配方奶粉,奶源進口、國內配方生產的嬰兒配方奶粉三個標準分為了三類,每類各六組奶粉樣品。 (一)國產嬰兒配方奶粉樣品6組(商品標稱為): 1. 伊利牌金裝嬰兒配方奶粉(下稱:標伊利牌); 2. 貝因美牌初生嬰兒配方奶粉(下稱:標貝因美牌
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15日公告,發現澳門市場上一種由美國生產的名為“利全嬰兒奶粉階段1”的嬰兒奶粉,含菌量不符合標準,要求進口商回收。 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稱,在對澳門市場上的嬰兒奶粉進行例行抽檢時發現,由美國“Nature’s Nutritional Labs,LLC”生產、批號為1202109的399克裝“利全嬰兒奶粉階段1”的含菌量不符合標準。 特區政府衛生局表示,為保障公眾健康及作為預防性措施,衛生局已要求有關進口商回收上述批次嬰兒奶粉,商號也必須停止向市民供應該批次嬰兒奶粉。
“洋奶粉”因三聚氰胺事件后受到國內消費者追捧。在國外貼牌生產的奶粉大量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奶粉往往只注重“牌子”和利潤,而忽視品質。近來,一家宣稱誕生于新西蘭的洋奶品牌“Koala betty考拉貝緹”引起媒體的關注。 在中國商標網檢索商標考拉貝緹信息顯示,5類商標“Koala betty考拉貝緹”的注冊人是紐貝斯特(廈門)貿易有限公司,申請時間為2010年3月1日。而新西蘭商務注冊處政府網站上注冊信息顯示,新西蘭紐貝斯特乳業集團有限公司New Zealand NBST Dairying GroupLimited 公司編號:2473229,注冊日期為2010年4月30日。 從商標注冊時間上看,考拉貝緹洋品牌身份存在疑問。 此外,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洋奶粉&rd
國產奶粉信任危機頻發,父母紛紛轉投洋奶粉懷抱,認為洋奶粉“值得信賴”,然而,在“代購佬”眼中,國內奶粉代購亂象叢生,騙招層出不窮,有太多不能不說的秘密:有些國內奶粉商,在國外注冊公司和商標,然后回國進行廣告轟炸,其實銷售的是山寨貨,“直接廠家供貨”、“批發價”、“出廠價”也都是騙人的把戲…… 網友親身經歷奶粉代購:直銷批發價皆笑話 奶粉代購商“人在布拉格”沉不住氣了,她決定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提醒大家,海外代購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美,代購利潤微薄,勞力傷神,基本上歸為“屌絲”,將代購進行到底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做代購只是“希望對孩子的這種傷害不要再繼續”。
雅貝氏奶粉穿“洋馬甲”的事件近日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雅貝氏奶粉在濟南、鄭州等省會城市多家賣場無貨。11月13日,記者走訪鄭州多家大型賣場以及嬰幼兒用品店,也未發現有雅貝氏奶粉在售。 雅貝氏奶粉鄭州市場無貨 11月13日上午9時30分許,記者來到花園路與農業路附近的家樂福超市,在該超市的乳品區轉了一周,記者在貨架上沒有發現雅貝氏奶粉。記者問售貨員有沒有雅貝氏奶粉,該售貨員說沒有雅貝氏奶粉,然后極力向記者推薦另一個品牌的進口奶粉。接著,記者隨機問了幾名正在選購奶粉的顧客關于雅貝氏奶粉的事情,一名姓張的先生告訴記者說:“聽說過這個奶粉,前幾天不是被曝出是假洋品牌的問題了嗎,不知道有啥質量問題沒有。”另外一名姓孫的女士說:“這個牌子的奶粉以前沒怎么聽過,也是前幾天看新聞才知道的,我們的孩子喝的國產的奶粉,挺好的,也沒發現有
國產奶粉頻頻爆發質量問題,給廣大家長們帶來巨大隱憂,不得不將購買目標轉向外國產品,而某些奶粉企業為渡寒冬,也為自身產品穿上了“洋馬甲”取暖。 據記者了解,在澳大利亞注冊時間比國內晚4年多,雅貝氏乳業因此而陷入一場“假洋品牌”的質疑漩渦。日前雅貝氏(深圳)乳業有限公司并未就上述疑問正面回答,只表示“雅貝氏品牌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分別都有注冊商標。公司認為做食品的企業,質量是最為關鍵的”。 身份遭疑 在中國商標網上,雅貝氏最早注冊登記日期為2001年1月23日。2009年9月23日之前,這家公司的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該日之后,該公司的企業類型轉變為“中外合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其原因是,一家名為“Australia Vabais D
近期,多美滋、美贊臣、惠氏等多個洋奶粉品牌再度提價引起人們關注,部分奶粉一年內四次漲價更是備受爭議。面對頻曝質量問題的國產奶粉,許多父母漸漸形成“只買貴的”、“越貴質量越有保障”的消費心理,洋奶粉也憑借自己的洋身份俘獲家長們的心。 然而,洋奶粉真的百分百可靠嗎?近日,頗受國內消費者青睞的日本明治、森永等4款奶粉被查出碘含量不足,可影響嬰兒腦部發育,這無疑為消費者敲響警鐘。此外,洋奶粉質量問題頻出、頻繁漲價、國內外價差好幾倍等現象突出,國內消費者在大量購買洋奶粉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多花那十幾倍的錢,真的能買來放心嗎? 為此,親親寶貝網小編特地盤點洋奶粉市場亂象,為家長們提供參考,同時也希望廣大消費者擦亮雙眼,理智消費。 1. 洋奶粉質量問題頻出,高價未能買來放心 據國際金融報
4月8日,消息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爆料稱,近日廣東佛山三水區的消費者黃女士發現,在三水區人民醫院購買的42罐雅培品牌奶粉竟是非賣品。黃女士因此懷疑奶粉存在質量問題,孩子咽喉長期有痰。 黃女士稱,自己去年9月在三水區人民醫院生產后,婦產科醫生向其推薦了雅培奶粉,“以為由醫生推薦的,又是在醫院樓下的小賣部銷售的奶粉質量上應該有保障,便于當日從住院部一樓的小賣部購買了兩罐雅培金裝400克喜康寶奶粉,罐上貼有"專供醫院"的標簽”。 后來,黃女士陸續在該店購買了45罐這種奶粉。近日,工商部門已經介入調查了該奶粉,小賣部也被勒令全部下架這種奶粉。目前,黃女士已將剩余的3罐奶粉送檢。 對于“非賣品”的解釋,雅培相關負責人向相關媒體稱,“非賣品”類奶粉是其公司免費送給醫院有需要的媽媽使用。
美國奶粉品牌有很多中國媽媽追隨者,一是影響力,二來是消費者一直覺得進口讓她們覺得安心,可是美國奶粉品牌真的就值得大家這么信任嗎?其實不然,質量事件頻繁發生,讓人很受傷。 一、 惠氏 于1926年美國,全球500強企業,全球最大的以研發為基礎的制藥和保健品公司,惠氏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 雖然被雀巢收購,但發生的質量門 事件仍讓部分家庭心有余悸。 2011年,5月,市民反映惠氏奶粉罐內有1.5米長的鋁絲。6月,惠氏奶粉被曝料不達標致嬰兒嚴重便秘。 2012年,5月,惠氏奶粉再傳“結石門”。 二、美贊臣 于1905年美國,隸屬于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世界著名奶制品企業,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 2011年,奶粉事件層出不窮,國際知名品牌美贊臣也不例外,爆出新生嬰兒奶粉被污染的事件。 2012年,5月,消費
8月23日消息,有網友近日在微博上爆料,在多美滋優衡多奶粉內吃出蟲子。聯系多美滋公司后,對方表示自己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是絕對不可能有蟲子的。據了解,多美滋近期多次遭到消費者投訴,稱在其奶粉內發現蟲子。 近日,一位名叫“panpan1979”的網友在微博上爆料,在多美滋優衡多奶粉內吃出小蟲子。并且,氣憤的稱“難道國產奶粉真的不能相信么?多美滋在借換包裝漲價前,先應該把質量搞搞好。” 當事網友聯系廠家后,多美滋客服表示,“他們生產工藝生產流程是絕對不可能有蟲子的。”面對多美滋的回應,網友表示難以接受,并氣憤的稱“難道是質疑我自己放個蟲子進去么?還不能當場解決,還要等1天來電。” 據了解,多美滋近期多次遭到消費者投訴,稱在其奶粉內發現蟲子。就在本月的前些時候,也有消費者投訴,&
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2014年8月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這批次不合格“法瑞康嬰兒配方奶粉”重量總計4630千克,產地在法國,制造商為CELIA-LAITERIE DE CRAON,進口商為廣東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 質檢總局對于不合格原因的描述是:“菌落總數”超標。 質檢總局表示,問題產品是在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已依法做退貨處理,并未進入國內市場銷售。 什么是菌落總數超標? 據中國經濟網親子頻道了解,在我國食品衛生管理中,微生物指標分為菌落總數(細菌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酵母菌與致病菌。國家標準對每一種食品都規定了細菌總數限量,如果某一種食品被檢出超過限量,說明生產企業或銷售單位在生產、運輸、貯存該食品時,在某一環節上的操作是不規范的,這個食品就是不合格食品。 有專家指出,&ldquo
據臺灣媒體報道,新北市一名出生僅約3個月大的女嬰緗緗(化名),日前喝了含有鹽分的奶粉之后,因體內含有高鈉成分導致死亡,檢警調查之后,除了2度約談女嬰的外婆之外,現在還查出女嬰在送往馬偕醫院急救前,疑似曾在其他診所治療過高血鈉癥的紀錄,這跟女嬰父母一開始說的“當馬偕醫師問我們給小孩吃什么時,才發現家中奶粉很咸。”說法明顯有出入,檢警懷疑女嬰父母早已知情。 女嬰喝的奶粉含有高鈉的鹽巴,導致她不幸死亡,19日女嬰的父母曾受訪表示,不知女兒為何生病,直到住院2周后,醫師詢問女兒的飲食狀況,她才懷疑是不是奶粉有問題,于是將剛開封的奶粉送驗,“當時才試了一口奶粉,竟發現奶粉很咸!” 當時檢警曾前往家中搜索,發現有海鹽和精鹽,擺放的位置距離奶粉很近,一度懷疑是否誤摻。但當時女嬰父母表示,平日只有他們會經手泡奶改女兒喝。而檢警調查女嬰的8名家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質檢總局昨天(4日)表示,初步確定有4家中國境內進口商,進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桿菌污染的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產品。國家食藥監總局緊急約談了相關企業負責人,要求立即停止銷售,并召回問題原料加工的全部食品。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初步確定4家中國境內進口分別為: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濃縮乳清蛋白14.475噸;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進口濃縮乳清蛋白4.80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進口原料乳粉208.55噸。 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在接受中央臺專訪時表示,他們已經要求上海、浙江等省市食藥監部門立即開展系列檢驗檢測工作,防范可能存在的風險。 顏江瑛: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又約談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他們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要求盡快查明情況、分析
在柏林克羅伊茨貝格區的羅斯曼超市里,放眼望去,貨架上擺得滿滿當當。只有一個例外:嬰兒奶粉貨架上空空蕩蕩。 貨架中央貼著一張紙條,上面寫的不是廣告,而是一條告訴顧客的信息:正如媒體報道的那樣,對嬰兒奶粉的需求急劇增加。供應商美樂寶奶粉公司不能完全滿足這些需求。 其他超市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不論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還是在柏林,情況都差不多。 所有貨架變空的原因不在德國,而是在中國。 2012年中國嬰幼兒大約為1.08億人。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愿為孩子的健康付出一切代價。他們還沒有擺脫2008年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的丑聞帶來的沖擊。信任已經消失。 丑聞促使中國人親自或托人到外國為他們的嬰兒購買安全健康的奶粉。特別是富裕階層和中產階層,他們直接或通過網站購買奶粉———從西方工業國家各個地方購買。德國只是眾多國家中的一個。 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