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消息 伊利官方網站晚間公告稱,6月12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發現我公司生產的個別全優2、3、4段乳粉參照健康綜合指標,產品汞含量有異常。據此,我公司立即對所有產品進行排查,自檢、送檢。鑒于國內外尚無乳粉中汞含量限量的標準,我公司本著對消費者高度負責、有效防范風險的態度,于6月13日開始將2011年11月-2012年5月內生產的全優2、3、4段乳粉全部召回,同時積極查驗原因并及時妥善處理。 我公司生產的其他嬰幼兒乳粉、雪糕冰激凌、牛奶、酸奶等產品,全部經過了企業自檢、送檢以及國家監管部門的檢測,均未檢出。 伊利集團官網將及時公布處理結果。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四日
左旋肉堿,曾被不少商家宣傳為減肥神藥,并被不少愛美女士奉為“苗條身材之必須”。且不論左旋肉堿的減肥效果到底如何,如果這個東西被發現添加到嬰兒奶粉中,估計好多新媽媽會產生很多疑問——嬰兒奶粉中為什么添加左旋肉堿?如果真的添加,允許嗎?寶寶吃了會不會有問題? 杭州朱女士就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打遍了很多部門的電話。 嬰兒奶粉中含減肥藥成分 這奶粉還能吃嗎 朱女士住杭州塘棲,最近幾天她幾乎都在忙著做一件事情——不停地給有關部門打電話,工商局、衛生局、質監局、疾控中心。她只想弄明白一件事情,嬰兒奶粉中能不能添加左旋肉堿。 “8月22日晚上,我第一次讓老公給寶寶沖泡奶粉,沒想到他發現了一個‘秘密’。”朱女士是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女兒出生后的一年多時
食品藥品安全百日行動端掉388個黑窩點 工業雙氧水浸泡魚翅,網售名牌洋奶粉抽檢不合格,假冒名牌保健品……自7月中旬至10月底,全市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百日行動(以下簡稱百日行動)。昨日,市食藥監局召開總結會,向社會公布了行動中查出的大案要案情況,并向公眾展示了打假成果。在百日行動中,全市共立案1157宗,其中大案要案291宗,結案率達80%以上;案件涉案貨值1626.83萬元,沒收、查扣物品貨值607.89萬元,罰沒款314.29萬元;取締黑窩點388個,移交公安案件275宗,刑事拘留及逮捕183人。 市藥監局展示部分打假成果。 1157宗案件涉及食品、化妝品、酒類等 去年12月初,佛山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進行改革,食品的生產、流通等環節分別從質監
不僅是國產乳制品不讓人放心,進口乳制品也常出問題。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2013年5月、6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名錄顯示,來自新西蘭、法國、德國等多地的乳制品發現質量問題被銷毀或退貨。其中,三批次近百噸奶粉亞硝酸鹽超標。 國家質檢總局表示,上述不合格食品均是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均已依法做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不合格食品名錄顯示,三批次進口奶粉亞硝酸鹽超標,涉及數量巨大。包括蘇州市佳禾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從法國進口的50噸脫脂奶粉,上海良昊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從新西蘭進口的28噸全脂奶粉,上海英聯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從新西蘭進口的14噸全脂奶粉。目前,這些奶粉已做退貨處理。 另外還有多批次乳制品因不同原因出現在問題食品名錄中。從新西蘭進口的田園無乳糖牛奶,微生物污染被銷毀;從德國進口的妙卡力士風味發酵乳(含黃桃果粒),違規使用化學物質姜黃素
給孩子沖米粉,攪拌后竟發現里面有一只潮蟲。 7月15日本溪的李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稱, 7月14日晚,她準備給13個月大的女兒沖袋米粉,由于家里的兩個品牌的米粉各剩一袋小包裝的了,給孩子沖一碗怎么也需要兩小袋米粉,她拿出剩下的兩個品牌的兩小袋米粉,就合計將這兩小包都放一起吧。 出了問題,又不能維權,李女士既懊悔又憋氣 她將兩小袋都倒入盛著溫水的碗中。像往常一樣攪拌均勻,準備給孩子吃。她舀起一勺,剛要喂孩子時,突然看到碗內有黑糊糊的東西,她以為是不是米粉糊了,也沒太在意,用勺攪攪,準備把這團黑東西舀走。沒想到,將黑東西舀出來時,她才看清,原來是條蟲子,深身黑色,兩旁還有一些細小的腳。她連忙找出家里的放大鏡觀看,竟是條潮蟲! 氣憤之余,李女士想到了維權,但問題是,這潮蟲到底是哪一袋米粉里的,到底該告哪個品牌的米粉生產廠家。如果自己真起訴了,必定兩個品牌的米粉互相推卸
“晨光”酸奶、屈臣氏公司的桶裝水竟然不合格,此外還有“天虹”開心果、“福蔭”豆腐、8字連鎖店的叉燒包、富億源經典蛋黃月餅、大嶸華蛋黃白蓮蓉味月餅……廣州工商局和質監局昨公布抽檢不合格名單。散裝熟食、桶裝水合格率偏低,火爐山天然飲用凈水還含致癌物 !
霧里看花“洋奶粉” 近日記者在北京市內幾家大型超市的嬰幼兒奶粉區看到,貨架上擺放的絕大多數都是進口奶粉,國產的則寥寥無幾。在一家幼兒園的門口,記者又對前來接孩子的家長進行隨機采訪。21位被訪者除一位表示曾給自己的孩子喝過國產奶粉,其它人均表示他們給孩子喝進口奶粉。 很多人表示給孩子選擇奶粉時,他們十分注重社會的評價和熟人的推薦。近幾年國產奶粉不斷曝出質量問題,直接影響到它在消費者中的信譽度,而這種情況給進口奶粉的涌入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據奶業協會副會長王景海介紹,三聚氰氨事件之前,中國一類城市國外進口奶粉占20%,五年間國外乳品業進軍中國市場,一類城市已經占到75%。二類城市的進口奶粉,由原來的10%左右增加到了50%左右。 十幾種甚至是幾十種洋品牌奶粉并排陳列在貨架上,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消費者如果稍加留意便不難發現,其中不少原來都沒有聽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近期發布了一系列入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一些國外大品牌榜上有名,一些近期來發現問題的奶粉實際上也不容樂觀。 以國內銷量領先的洋奶粉惠氏來說,至少在將近十年的時間內,負面新聞是層出不窮。僅舉幾例: 2002年5月16日中國新聞社報道:北京檢驗檢疫局人員日前對1200罐總計480公斤由美國惠氏制藥有限公司愛爾蘭分廠生產的“學兒樂”奶粉進行了監督銷毀。銷毀的原因,是因為經該局實驗室檢驗發現,該批奶粉中的亞硝酸鹽檢測結果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3倍多(注:亞硝酸鹽在自然界中極易與胺合成N—亞硝胺。而N—亞硝胺具有極強的致癌性,長期攝入體內能誘發腫瘤,一次較大劑量也可引起癌癥發生。大量動物實驗證明,N—亞硝胺能通過胎盤和乳汁引起后代發生腫瘤,幾乎所有實驗動物都一致證實了其化合物的致癌作用)。國家質檢總
斯里蘭卡解禁恒天然奶粉 奶粉質量問題再引關注。國家質檢總局官網公布最新攔截發現的274批次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多款進口嬰幼兒食品查出問題。法國“法瑞康”嬰兒配方奶粉被發現菌落總數超標,德國“樂愛朵”配方奶粉超范圍使用添加劑;此外,恒天然奶粉斯里蘭卡此前遭禁售,恒天然昨晚回復本報稱,斯里蘭卡確認奶粉沒問題,已取消禁售。 據悉,此次檢測發現的不合格進口食品涉及18類產品261批,法國“法瑞康”嬰兒配方奶粉、德國的“貝貝善”幼兒配方奶粉3段,均被發現菌落總數超標,德國“樂愛朵”配方奶粉超范圍使用添加劑,新西蘭“愛恩思”嬰兒配方奶粉、波蘭“
用近400元人民幣買一罐來自澳洲的karicare奶粉,最后卻發現是假貨,中間費用可能都流入了代購中介的手中。這是廈門市民王女士的遭遇,王女士不是個例,假的澳洲奶粉最近頻頻出現,源頭則是“澳洲奶粉禁購”的消息。昨日,記者從澳洲一家中文媒體《今日悉尼》獲悉,澳洲海關和農業部并未出臺政策禁購,不過澳洲出現的搶奶粉事件已經讓不少超市和藥店開始限購。 澳洲奶粉斷貨限購 淘寶近400元karicare金裝被指假洋奶粉 圖文無關。(資料圖片) 澳洲奶粉被買斷貨 “超市和藥店都在限購了,很難買奶粉。”微博上這樣的消息被頻頻轉發,新西蘭禁止代購以后,澳洲的開始更加走俏了,而奶粉斷貨也成為近段時間澳洲媒體的焦點。澳洲媒體《今日悉尼》報道顯示,澳洲多間超市及藥房近段時間奶粉頻頻售罄,當地最暢銷品牌之一的karicare奶粉更被買斷貨。
昨日省質監局公布了近期對全省乳制品的抽檢結果,其中有8批次的產品標簽存在問題,涉及“雪孚”“秦川”“龍橋”“關山”“優利士”“金貝美多” “周原”等多個品牌。 據了解,本次共抽查西安、寶雞、咸陽、渭南、榆林、楊凌等6個市及示范區27家企業生產的57個批次的乳制品,經檢驗,樣品實物質量合格57批次,標簽檢驗合格49批次,抽查產品品種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全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調味乳粉。本次抽查針對不同品種產品,對乳制品中感官、理化、衛生、安全等項目進行了檢驗。 另外,省質監局還抽查西安、寶雞、渭南、榆林、漢中、安康等6個市20家企業生產的24個批次的蜂蜜產品,經檢驗實物質量合格23批次,標簽合格
這是基于奶業的一場陣地戰,而顯然,國產奶粉正在節節敗退。2010年截至11月底,進口奶粉達到37.06萬噸,已與國產奶粉平分秋色。到2011年,進口奶粉的市場占有率有可能超過50%。 換言之,2010年我國奶粉進口總量又創歷史新高,洋品牌蠶食中國奶粉市場趨勢不斷加劇,國產奶粉的市場份額進一步縮小,國產奶粉產業鏈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 而造成當前這種戰局的直接原因在于民族乳業信任的缺失。 自2004年"安徽阜陽大頭娃娃"事件以來,國產奶粉問題頻出,"三聚氰胺事件"、"激素風波"、"陷害門"等,在嚴重打擊消費者信心的同時,給進口奶粉以可趁之機。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前,國產奶粉的市場占有率達60%,但目前進口奶粉的市場份額卻高達85%,處于絕對壟斷地位。 現在
個人送檢嬰幼兒配方奶粉需花費多少?據報道,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相關工作人員稱,檢測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單項的費用需450元,而做一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全檢,則需要3萬元! 三聚氰胺是個老問題了。可是,再老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都會以新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三聚氰胺問題就是如此。一者,幾年前被問責的政府官員,現在復出了不少,好似“過去就過去了”;二者,三聚氰胺仍然陰魂不散,雖然三聚氰胺銷售實行了實名制,但在“沒有人監督走完銷毀和處理的最后一步”語境下,三聚氰胺仍會像“下一只靴子”一樣對公眾構成心理上的威脅。而市民若想知道家中的奶粉是否含有害物質,則需要3萬元。由此可見,談食品安全確實是個“昂貴”和“奢侈”的事。 每位父母都不想讓孩子吃到三聚氰胺。目前來看
10月14日早晨,王女士給醒來的寶寶沖泡奶粉。她拆開了一包400克裝的“金裝多美滋多學1加”奶粉,朦朧中看到一個東西在蠕動。挖出來一看,是條1.5厘米長的粉白色肉蟲。 王女士說,她可以算是多美滋的忠實消費者了,近4年來,不僅自己一直在使用多美滋奶粉,還向周圍的人推薦這個品牌奶粉。 今年8月爆發的三鹿奶粉事件,震動了整個奶制品行業。王女士說,她感到由衷的喜悅,因為在多次質檢總局的抽查中,多美滋都未被查出問題,于是愈發信任這個品牌。 但是,這一切在10月14日早晨變得可笑和震驚。 交涉 當天上午,王女士撥打了多美滋奶粉的客服電話,反映了這件事情。 當天下午,多美滋工作人員登門,詢問、記錄、問要求。 王女士說,對方非常老練,善于處理此類事情,談話才5分鐘,就非常直接地拋出問題:“你希望公司怎么賠償你?”
16日,央視曝光天津多家醫院新生嬰兒的“第一口奶”被奶企壟斷。奶企以向醫院人員賄賂的方式,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讓醫院給初生嬰兒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讓孩子產生對某個奶粉的依賴,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據央視曝光的一份CMDA婦幼項目計劃的支出名單顯示,天津多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過去一年每個月都會從多美滋那裡領取到300到10000元不等的金額回報,每個月總額都在30萬左右。天津市衛生局昨晚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情況說明稱,已對相關情況逐一進行調查、核實、取証。 央視曝光的一份CMDA婦幼項目計劃的支出名單。央視視頻截圖 當事護士長 承認收多美滋7200元 央視報道稱,今年2月20日至3月20日的項目活動后,天津北辰區中醫院醫護人員李瑞霞收到該項目支出的7200元,據稱其為奶粉企業因推銷奶粉向醫護人員給予的提成款。 16日下午4時許,新京報記者在北辰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牛奶,這幾天又成了新聞關鍵詞,西部乳業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西南民族大學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榮祿,80歲的老先生最近爆料,60%以上打著純牛奶旗號的的液態奶都是用奶粉沖兌的,行話叫做復原乳。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北京青年報直接發問:你,喝到的是"純牛奶"嗎?人民日報的提醒是:媽媽們知道嗎:包裝上有"復原乳"字樣都是奶粉做的。山東商報則進一步分析:是還原奶還是純牛奶,消費者靠眼看、手摸、口嘗根本無法分辨,必須依靠有關部門來辨別"李逵"和"李鬼"。光明網的關注點是:純牛奶不"純",這顯然比洋快餐的"冰塊比馬桶水還臟"更值得警惕。 牛奶消費已經越來越具有基礎意義,在"強大一個民族"的訴求中,牛奶已經成為全民餐桌上的剛性必需品。
市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丁棉透露,9月份將出錢為增城從化學生提供牛奶和雞蛋 ■記者 日前,在廣州市科協舉辦的科普大講壇上,廣州市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有“奶業大炮”之稱的王丁棉就“乳制品安全”展開講座,解釋了對洋奶粉反壟斷調查的原因。他同時透露,由于供應緊張,“廣州市區的牛奶品牌,沒有一家能夠100%全都用新鮮牛奶去做。” ■王丁棉。(資料圖) 國外奶粉每罐平均才120元 “現在小孩吃的洋奶粉一般都要300、400、500元一罐,前天我聽說還有超過600元的。一個月4罐奶粉,價值500塊錢一罐的就要2000塊錢,對普通家庭來說壓力很大。”王丁棉說,而同等奶粉在國外,不會超過130元,政府正是看到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才采取反壟斷
記者走訪市內各大超市及嬰兒用品專賣店,并未發現有紐貝貝奶粉出售。不少家長對原裝進口的洋奶粉情有獨鐘,而新西蘭奶粉因奶源質量好、配方先進備受青睞。 繼紐貝貝被曝出是假新西蘭原裝進口品牌后,又有媒體曝出公司在國內注冊、委托新西蘭廠家進行代加工,或是在新西蘭注冊并委托當地廠家加工制造的奶粉“貼牌”現象較為普遍,在國內成立的公司僅需三五千元就可貼新西蘭商標,而在新西蘭成立一間公司也僅需萬元。有媒體還指出,在新西蘭有四五家大型奶制品廠家專做代理加工,如紐貝貝的加工廠家善騰乳業集團就為20多家“貼牌”洋奶粉代加工。 揭秘:紐貝貝被指假洋奶粉 新西蘭總代理地址是修車廠 新西蘭總代理地址竟是修車廠,紐貝貝被央視指為假洋奶粉,記者調查發現—— 洋奶粉造假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批洋奶粉品牌高歌猛進,搶占中
9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宣布,即日起,我國將加強進口奶粉的管理,包括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28日,南國早報記者走訪南寧市內多處超市發現,標注“進口奶源”的境內分裝嬰幼兒配方奶粉依然有售。 28日,記者走訪了南寧金湖廣場人人樂超市、航洋國際沃爾瑪超市、水晶城豐潤家超市及新夢瑪卡新興超市,發現這些超市內的各種嬰幼兒配方奶粉貨架前,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基本各占一半,一些進口奶粉在包裝盒醒目位置上標注有“原裝進口”字樣。促銷員說,基于對國內奶粉的信任度不高,一直以來,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洋奶粉。 記者注意到,一些外包裝上標有“進口奶源”字樣的奶粉也被歸類在進口奶粉貨架中,同樣的產品規格,價格要比號稱“原裝進口”產品便宜幾十元,不少如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雀巢等洋品牌,均已把
“奶粉拆封后五六天,喝到三分之一時發現里面出現活體蟲子。”蓬萊李先生的孩子是早產兒,一直在吃一款早產專用奶粉,名為“惠氏金裝愛兒加”罐裝奶粉。李先生說,8月13日,在給孩子沖奶粉時,發現奶粉里有活蟲子及排泄物。“惠氏奶粉”山東區域媒體公關負責人高飛稱,奶粉不存在質量問題,不排除消費者保存不當等因素導致。 “奶粉拆封也就五六天,而且每次用完都密封好,奶粉里出現活蟲子,我認為是廠家的問題。”李先生說,8月13日,在給孩子沖奶粉時,發現一個黃色的活蟲子以及藍色的排泄物。“孩子出生不到三個月,因為是早產兒,出生后就食用‘惠氏奶粉’的一款專用奶粉,名為‘惠氏金裝愛兒加’的罐裝奶粉。”李先生介紹,喝到第五罐就出現了這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