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近期發布了一系列入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一些國外大品牌榜上有名,一些近期來發現問題的奶粉實際上也不容樂觀。
以國內銷量領先的洋奶粉惠氏來說,至少在將近十年的時間內,負面新聞是層出不窮。僅舉幾例:
2002年5月16日中國新聞社報道:北京檢驗檢疫局人員日前對1200罐總計480公斤由美國惠氏制藥有限公司愛爾蘭分廠生產的“學兒樂”奶粉進行了監督銷毀。銷毀的原因,是因為經該局實驗室檢驗發現,該批奶粉中的亞硝酸鹽檢測結果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3倍多(注:亞硝酸鹽在自然界中極易與胺合成N—亞硝胺。而N—亞硝胺具有極強的致癌性,長期攝入體內能誘發腫瘤,一次較大劑量也可引起癌癥發生。大量動物實驗證明,N—亞硝胺能通過胎盤和乳汁引起后代發生腫瘤,幾乎所有實驗動物都一致證實了其化合物的致癌作用)。國家質檢總局還據此發出了2002年第61號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警示通報,明確要求各地直屬局在口岸或后續檢查中如發現有批號為IS192的“學兒樂”奶粉,應立即予以封存并請示國家質檢總局后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2002年5月30日《南方周末》報道:日前因亞硝酸鹽超標被北京檢驗檢疫局查獲并銷毀的、由惠氏在愛爾蘭工廠生產的批號為IS192的“學兒樂”配方奶粉,早在當年3月就被查獲,但惠氏并沒有將這些情況主動告訴它的客戶。非但如此,在被媒體曝光后,惠氏還立即邀請了國內幾名專家為其辯解,認為奶粉中的那點兒亞硝鹽含量對消費者無害,同時辯稱,“學兒樂”奶粉中的亞硝鹽來自配方中的大豆蛋白,“而豆制品亞硝酸鹽含量高,又沒有標準,因此也不能說奶粉不合格。”
一位王姓消費者從惠氏經銷商手中獲得的“學兒樂”配方表明:其含“蔗糖25%,麥芽糖糊精22%,乳清蛋白21%,大豆蛋白分離物17%,植物油14%……”專家認為,“如果這個配方是真的,那蛋白質的含量明顯偏低,稱之為代乳粉還差不多。”、“蔗糖含量比專門的加糖奶粉還高了5個百分點。”當記者向惠氏追問王女士所獲配方是否為真時,先是“均未得到回應”,后來其一位工作人員又表示,“學兒樂”的配方“一般情況下不向公眾公開”,但承認,“學兒樂”含量最高的是蔗糖。當消費者王女士追問,自己的孩子蛀牙厲害,是不是因為(“學兒樂”)含糖高?對方卻表示,不便對此發表意見。消費者王女士又追問,“學兒樂”包裝上“可以增強免疫力,精力更加旺盛”這些說明,按規定必須有保健食品的批文,但惠氏并沒有這個批文,這是否合乎規定?對方表示,這(指“學兒樂”奶粉)不屬于保健品,而是特殊營養品,并反復表示,(亞硝酸鹽)超標的(“學兒樂”)奶粉對兒童的健康沒有影響。
2002年6月4日新華社報道:由于亞硝酸鹽超過國家標準,美國惠氏藥廠愛爾蘭有限公司生產的“學兒樂”奶粉于當日被衛生部發布“封殺令”,禁止其銷售。食用這種奶粉的兒童也應立即停止飲用。
2002年11月26日《北京晨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今天發布公告,因產品中被檢測出阪崎腸桿菌(注:阪崎腸桿菌是一種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危害對象為早產兒等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兒),中國境內銷售的美國惠氏公司費蒙特工廠在2002年7月12日至9月25日期間生產的以牛奶為主要原料的配方奶粉將被限令召回。國家質檢總局公告同時宣布,自當天起,各地檢驗檢疫機構暫停辦理對相關批號2002年7月12日至9月25日美國費蒙特工廠生產的惠氏愛兒樂媽媽(S-26MAMA)孕產婦配方奶粉和愛兒素(NURSOY)嬰兒豆基配方粉的報檢通關和相關檢驗檢疫手續。對已抵達上海、深圳等地的上述產品由當地檢驗檢疫局進行監督銷毀處理。禁止郵寄或旅客攜帶美國費蒙特工廠2002年7月12日至9月25日生產的惠氏孕產婦配方奶粉和嬰幼兒豆基配方粉入境,一經發現,一律作沒收處理。
2009年2月23日《南方日報》報道:接重慶李姓消費者投訴,孩子喝惠氏奶粉后出現結石。該消費者并表示,已聯絡上廣東等地十多位同樣罹患上結石的孩子的家長,準備一起向惠氏“討個說法”,要求惠氏賠償。但當記者向惠氏奶粉工作人員詢問時,對方堅稱:奶粉質量無問題,結石不是奶粉造成的。該工作人員并稱,現在的寶寶結石多由三聚氰胺造成(注:當時正值“三聚氰胺事件”期間),惠氏在中國大陸有百萬用戶,惠氏所有批次產品檢查結果都不含三聚氰胺,但是仍然有寶寶結石,這百萬分之幾的現象,也應該是一個值得醫學研究的問題,或者與寶寶的自身體質有關。
在此次“寶寶結石事件”中,惠氏最終拒絕了消費者賠償的要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