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消息,有網友近日在論壇上發帖稱,在買的進口紐瑞滋奶粉內發現一條活蟲,懷疑此奶粉導致寶寶嗓子起皰疹。據了解,外界曾普遍質疑,紐瑞滋奶粉為“中國專供”。 近日,有網友在國內某知名網站上發帖稱,“買了一桶新西蘭原裝進口的紐瑞滋配方奶粉2段,竟然喝出一條活蟲,在奶粉底層還發現許多網狀物,不知是蟲卵還是蟲子的排泄物,奶粉已經吃了一半!寶寶的嗓子起了皰疹,不知道和這個有沒有關系。” 據調查,還有網友此前表示,紐瑞滋奶粉雖然在國外生產,但在質量標準上都是依據中國奶類質量標準、由一條專門的生產線生產出來的,可能存在“雙重標準”問題。外界也曾普遍質疑,紐瑞滋奶粉或為“中國專供”。
昨日上午,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在連塘路路邊用舊報紙擺攤,賣著袋裝的白色粉末。他一見有人經過就起身強行推銷,并伸手做乞討狀。男子的怪異行為引起了群眾的注意,有人懷疑他是在販賣毒品,便撥打了110報警電話。 昨日上午9點許,市民周女士散步經過連塘路時,一名在路邊擺攤的中年男子突然走到了她的面前,強行推銷一種小塑料袋包裝的白色粉末,還做出乞討狀。 周女士看他全身衣服單薄,冷得瑟瑟發抖,出于同情就丟了幾元零錢給他。不料,當她要離去時,該中年男子追上來硬是要把一小包東西塞給她。周女士聽不懂他講的話,以為他是在販賣毒品,心中十分害怕,趕緊掙脫走開并報了警。 市公安局巡警支隊城中大隊廣場警務站110民警接到報警后迅速趕到現場進行調查處理。在群眾的指認下,民警找到了擺攤乞討的河南籍男子阿胡。 民警經現場檢查發現,阿胡推銷的白色粉末狀物體是一種變質過期的營養奶粉。阿胡承認這些奶粉是
現如今父母非常注意嬰幼兒的飲食,一些進口奶粉來源不明引起關注。10月26日,山西稷山工商部門查扣兩款無任何中文標識的進口奶粉,分別為800克桶裝“NUTRILON”和900克桶裝“KARICARE”。 26日,稷山縣工商局執法人員在城內某店面例行檢查,發現該店銷售的800克桶裝“Nutrilon”奶粉、900克桶裝“KARICARE”奶粉,沒有任何中文標識,消費者很難辨別。當地工商部門隨即對其進行查扣。 據當地工商部門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工商部門提醒,各國家執行標準不一,不是所有的都適合中國消費者使用,要注意查看適用范圍。在購買時
5月30日,3242箱價值195萬元的問題嬰兒奶粉在廈門海關的監管下,被退運回荷蘭。這也是海關在廈門海滄保稅港區首次退運問題奶粉。 廈門海關駐海滄辦事處近日發現某家物流有限公司的倉庫內存放了大量的嬰兒奶粉。經查,共有5132箱。因涉及食品安全問題,海關沒有掉以輕心,又做了進一步核實。原來,該批奶粉早在2012年5月就已從荷蘭進口,檢驗檢疫部門對該批奶粉進行抽樣檢驗的時候發現3242箱的進口奶源存在問題,含有沙門氏菌。但因種種原因,該批奶粉一直存放在倉庫內沒有及時處理。如果此批貨物不慎流入市場,將產生不良后果。 為此,廈門海關多次與企業及貨主溝通,向企業分析放棄或退運等方式的利與弊,并說明了此批貨物流入市場的危害性。企業遂與荷蘭政府及發貨人溝通,同意對該批貨物進行退運,并已順利抵達原產國荷蘭。
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記者 陳志愷)對現在的上班族來說,很多人年輕人都選擇給嬰幼兒吃奶粉,但是有一位姚先生的孩子在服用一款奶粉之后身體出現了不適癥狀。 家住西安經開區的姚先生有一個五個月大的女兒,斷奶之后一直在吃某一品牌的奶粉。前些天他在和平門附近的嬰兒用品店里花一千多元又給孩子買了一箱奶粉。前面的幾袋吃著都沒什么問題,但是孩子吃了后面的幾袋奶粉之后身體不對勁了。 姚先生:打開的時候感覺有點不對勁,但是也沒發現啥問題,我就把箱子里的其它那兩盒打開一聞,味道是一樣的,也就沒在意,就給小孩吃,但是小孩吃了之后就開始拉肚子,然后有點發燒,也一直吐,一吃隔一會兒就吐。 姚先生迅速把小孩送到了醫院,孩子發燒一度超過了39度。醫生告訴姚先生,孩子的腸胃出現了問題,可能是吃了什么變質的東西引起的。 姚先生:我們回來一想,這么小的小孩只吃奶粉,也沒
上周,有網友爆料稱,澳大利亞主流市場買不到雅貝氏奶粉。這家“澳洲雅貝氏乳業有限公司”被懷疑是假洋鬼子。 沈陽消費者知道這個消息之后,都表示擔心奶粉存在質量問題,損害孩子健康。 國外注冊比在國內晚 相關人員在對澳大利亞知識產權局網站查詢證實,“YABAIS(雅貝氏英譯)”商標初次申請注冊時間為2005年5月17日。而記者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中國商標網上查詢到的“雅貝氏”商標初次申請注冊時間為2001年1月23日。這表明,“雅貝氏”在澳大利亞注冊比在中國注冊時間晚了4年多。 堅稱奶粉“原裝進口” 昨天,記者致電雅貝氏(深圳)乳業有限公司,一位李姓負責人解釋說,“雅貝氏”原來就是澳洲的公司,后來才來到中國,做成合資企
親貝網訊 7月5日消息,有網友近日在微博上爆料,在惠氏奶粉里發現異物,寶寶吃后呼吸道發炎。據親貝網了解,此前就有網友稱,在惠氏奶粉里發現過“毛發”、“膠圈”等異物。而惠氏在微博上給網友的回復是,“惠氏產品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品質安全”。 近日,網友“小小mani”在微博上稱,“今天我姐正想要喂寶寶的時候,剛勺起來的時候看到很多小毛毛,我以為是過期了,再往下看就到一大塊,翻出來近看一下,是一團棉花”。并表示,小孩吃后出現呼吸道發炎。對此,有網友表示,“現在的奶粉也太不靠譜了”。 據親貝網了解,網友已屢次在惠氏奶粉中發現異物了。此前,網友“廢細”在微博上稱,在惠氏奶粉里發現了“膠圈”。而惠氏金寶
來自新西蘭的善臣嬰兒配方奶粉、來自比利時的諾寶嬰幼兒米粉、來自美國的卡夫奶油芝士、來自荷蘭的海禾兒配方奶粉、來自新西蘭的貝姬優選嬰幼兒奶粉和貝唯樂金裝嬰兒配方奶粉均被檢出不合格。 記者昨天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在該局公布的去年11月和12月入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中,共有353批次進口產品檢出不合格。其中包括廣州維記牛奶食品有限公司從新西蘭進口的210噸無水奶油,檢出問題是超過保質期;卡夫食品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從美國進口的24噸卡夫車打芝士,也被檢出超過保質期。 多個品牌和批次的嬰幼兒食品也檢出問題。寧波保稅區海禾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從荷蘭進口的海禾兒2階段較大嬰兒配方奶粉被檢出含沙門氏菌,而該問題產品的總量有7488噸;上海市食品進出口家禽有限公司從新西蘭進口的3批次、共16.2噸貝姬優選嬰幼兒奶粉被發現標簽不合格而被執法人員銷毀;上海市食品進出口家禽有限公司從新西蘭進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落下帷幕,新一輪結構性減稅潮便緊隨推出。明年1月1日開始,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其中,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護膚品等780多種商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將下調。消息一公布,網上網下都沸騰了。 “進口嬰幼兒關稅下調,是不是意味著以后寶寶喝洋奶粉能少掏錢了?”“那我以后是不是不用四處托人到香港或出國,就能買到便宜又安全的洋奶粉了?”連日來,微博上關于嬰幼兒奶粉關稅即將下調的消息不脛而走,而最為開心的莫過于家有嬰兒的奶爸奶媽們。更有網友調侃:“洋奶粉要降價了,明年終于可以結婚生孩子了。” 21日,記者走訪城區一些超市嬰幼兒食品專柜和母嬰用品店了解到,下調關稅的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市場占比小,幾乎難撼洋奶粉價格節節攀升勢頭,奶爸奶媽們依然難從高價進口奶粉中解脫。 784種進口商品關稅下調
香港6嬰兒疑吃問題奶粉后不適 滬部分商家對召回設限 ■ 恒天然48小時召回承諾到期 宣布存貨均已下架 新西蘭“恒天然毒奶粉”事件疑似首次出現飲用后不適報告。 香港媒體報道稱,香港衛生署8月6日接報,有5名幼兒飲用“牛欄”牌問題奶粉后,分別出現發燒、拒食、困倦及乏力等輕微不適癥狀,昨日又增1例不適報告,曾進食可瑞康第一階段奶粉。衛生署已建議家長盡快帶子女求醫。 另外,恒天然在48小時召回問題產品的承諾昨天到期時,宣布該公司所有遭肉毒桿菌污染的產品均停止在市場上銷售,存貨已被封存。但早報記者走訪上海商家,發現涉及的問題奶粉召回工作仍在進行中,還出現部分商家為召回設限的情況,如有的商家要求有購物小票,有的則以贈品已使用為由拒絕退貨。 香港6嬰兒疑吃問題奶粉后不適 滬部分商家對召回設限 恒天然集團昨
昨天財政部發文,自明年起,嬰幼兒特殊配方奶粉進口關稅降至5%。這讓一些媽媽們倍感欣慰,但是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降下來的只是特殊配方奶粉的關稅,希望普通配方的奶粉能再降降。 奶粉標價三成是稅收 根據財政部消息,2013年我國將對78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關稅為5%,顯著低于最惠國15%的待遇。北京海關相關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明年將按照新關稅執行,這也將進一步拉低部分商品的零售市場價格。 降低關稅對市民將帶來哪些好處?北京海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進口商品進入國內首先要征收關稅,其次海關還代征17%的增值稅,部分特殊商品還要征收消費稅。以100元進價的奶粉算,調整前關稅加上增值稅,大約占到40%左右,調整后關稅加上增值稅大約在30%左右。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關稅降低對降低商品的價格,促進市民消費確實是一個利好
2013年洋奶粉在中國市場頻上“黑榜”:6月末,合生元、多美滋、美贊臣、雀巢(含惠氏)、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等多家奶粉企業遭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8月初新西蘭恒天然爆“肉毒桿菌事件”,娃哈哈、可口可樂、多美滋、可瑞康等卷入其中;緊接著,多美滋等洋奶粉在華行賄,被曝重金搶奪寶寶“第一口奶”。2014年,在目標為“重塑”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的新政作用下, 將有一批中小型奶粉企業因工藝和產品質量不達標而被清理出中國市場,本土品牌奶粉的質量或因此得到全面提升。各方博弈將進入新階段,未來洋奶粉或將走下“神壇”。 洋奶粉達成漲價默契 遭反壟斷調查 2013年,乳業市場的大事件無疑當屬國家發改委6月末掀起的反壟斷調查。發改委開出我國反壟斷史上最大的罰單,包括美贊臣、
乳業專家國內液態奶60%是“奶粉+香精” 廠家稱純牛奶不是用奶粉沖兌的 國內液態奶市場可能60%以上都是由奶粉沖兌的,里面添加了各種香精和添加劑,很多純牛奶實際上是沖兌的“復原乳”。近日,一位乳業專家的話,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讓消費者對于乳制品本就不牢的信任,再次岌岌可危。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走訪了各大超市,發現南京市場上有一些酸奶及其他乳制品,標注了“復原乳”,但純牛奶的原料是新鮮的牛奶還是奶粉?讓消費者沒法看清楚。 純牛奶大多數是奶粉沖兌的 近日,西部乳業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西南民族大學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榮祿向媒體透露,市場上的液態奶主要有鮮牛奶和純牛奶,純牛奶占據了75%的液態奶市場,他估計90%的純牛奶是用奶粉沖兌,也就是60%以上的液態奶多少使用了奶粉沖兌。
記者15日從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獲悉,根據全國31個省份報告,各地在集中清查問題乳粉期間共報告發現問題乳粉2.51萬噸。截至目前,除極少量作為司法證據保存等特殊需要外,問題乳粉已全部采取高溫焚燒、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等方式予以銷毀,未發現流入市場。 監察機關介入案件查處 針對近期發生的個別企業違法銷售使用問題乳粉犯罪案件,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部署在全國開展問題乳粉清查銷毀工作。 目前,有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逮捕,有的案件已經進入審判程序。法院已對上海熊貓、陜西金橋案件做出一審判決。根據國務院及監察部的要求,有關地方的監察機關已及時介入案件查處工作,對發現的監管責任不落實、失職、瀆職等問題,將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2008年問題乳粉限期銷毀 據了解,一年多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全面開展以奶業為重點的食品安全整頓,對2008年問題乳粉
在德國的超市里閑逛,忽然發現奶粉包裝幾乎都是盒裝的,極少見到罐裝的。相比于中國超市里一排排罐裝奶粉,我不禁驚訝,怎么外國的奶粉包裝這么差勁? 我把我的疑問告訴了德國朋友,她聽了反問我:“你們那里的奶粉都是罐裝的嗎?那豈不是很浪費?” “浪費什么?” “浪費資源啊!” 原來在歐洲,節能環保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紙盒包裝不但節約了資源,而且紙盒可以循環利用。就連紙盒上的油墨都可以很快分解。所以商品的包裝都以簡約為設計元素。奶粉用盒裝的另一個原因是奶粉暴露的時間少,營養流失少。因為罐裝每打開一次,所以奶粉就暴露一次。盒裝一般里面還分幾個小袋,里面充滿了保護氣體,自然保存的要好些。 原來是這樣。在我的意識里或者說在中國人的意識里,好的產品需要精美的包裝,有精美包裝的才是好產品,那些盒裝的只不過是一
繼本月稍早爆出肉毒桿菌污染丑聞后,昨天有消息稱,恒天然證實之前一批出口中國的42噸奶粉因硝酸鹽含量超標而遭退回。 恒天然中國昨天向記者確認,涉事的42噸恒天然產品在新西蘭進行檢測并符合新西蘭的規格標準,但在5月運抵中國后經中國質檢部門檢測發現未達標。記者隨后從國家質檢總局官網查詢發現,今年5月進境不合格的食品中,恒天然兩批次的全脂奶粉和一法國公司生產的脫脂奶粉都因亞硝酸鹽超標而被退貨。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硝酸鹽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一般濃度不高不會傷害人。但是亞硝酸鹽則是一種致癌物,對人體有傷害,食品中有嚴格控制。
隨著一系列國產奶粉質量不合格事件的曝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青睞洋奶粉。但他們可能還不知道,有些洋奶粉不僅使用中國奶源,連生產工藝也采用雙重標準,比如在國外嚴格遵守濕法工藝,而來到中國卻改用簡單的干法工藝。 奶源:部分洋品牌也用中國奶源。在奶粉行業有一句話,叫得奶源者得天下。記者調查發現,進口奶粉分為兩類,一類是原裝進口,即從國外直接進口原裝成品;另一類是進口奶源,也就是從國外進口原料粉,到中國后再進行加工生產和包裝。這兩類奶粉的奶源都來自國外,但后者一般只在外包裝上注明“進口奶源”字樣,消費者無從得知奶粉中進口原料的配比,監管部門也無法監管工廠是否采用進口原料,甚至有些奶粉可能根本就不是采用進口原料生產的。記者在市場上調查發現,所有標著“進口奶源”字樣的奶粉都沒有明示進口原料的含量。 配方:不能一個配方通行全球。不少品牌奶粉會
日前,在國家質檢總局最新公布一批進口不合格食品通報名單中,新西蘭“奧蘭超級金裝嬰兒配方奶粉”共26噸因碘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退貨。昨天,記者走訪市區各大超市和母嬰用品店,未發現有這批奶粉銷售。 記者在不合格信息中還發現,進口自新加坡的優萌配方奶粉一階段鈉、鉀超標,優萌配方奶粉二階段蛋白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據悉這兩款奶粉制造商為OMNI NUTRITION PTE LTD,進口商為沙頭角商業外貿有限公司。 昨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各大超市和母嬰用品店,并未發現問題批次的奶粉。據工商部門介紹,本次查出的不合格產品均未在國內市場銷售,已被檢驗檢疫部門作退貨處理。
日前,有人報道了美國善臣國際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個在美信托注冊,未取得生產、銷售嬰兒奶粉資格的“皮包公司”,上海善臣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根本沒有什么洋血統,“善臣”奶粉被指假洋鬼子。此事,一時成為網絡上的焦點。 記者在進一步調查中發現,上海善臣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疑操控注冊了另一個洋“皮包”公司——新西蘭karicare國際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并又有人造出一個“假洋鬼子”嬰幼兒配方奶粉——Karicare可尼可。 新西蘭Nutricia是法國達能集團(dannoe)屬下專業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企業,其暢銷品牌之一的Karicare可瑞康在新西蘭婦孺皆知,品牌創建100多年來一直占據新西蘭配方奶粉市場的最大份額。 網友@PrinceLe
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15日公告,發現澳門市場上一種由美國生產的名為“利全嬰兒奶粉階段1”的嬰兒奶粉,含菌量不符合標準,要求進口商回收。 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稱,在對澳門市場上的嬰兒奶粉進行例行抽檢時發現,由美國“Nature’s Nutritional Labs,LLC”生產、批號為1202109的399克裝“利全嬰兒奶粉階段1”的含菌量不符合標準。衛生局已要求有關進口商回收上述批次嬰兒奶粉,商號也必須停止向市民供應該批次嬰兒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