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這使他們常常在“危險”的邊緣盤桓,而“陷阱”往往就隱藏在我們家中。于是,盡管父母小心翼翼,卻仍避免不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讓寶寶經受皮肉之苦。所以,察覺這些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安全漏洞,才有可能把寶寶的居家隱患降到最低。 據我國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兒童死亡的第一殺手,而那些重度傷殘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所承受的身體痛苦和心靈的創傷,并不亞于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這些“災難”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家中發生的,尤其是4歲以下的孩子,他們走路不穩、平衡感不好、判斷力不足,內心的底氣又特別的足,幼稚而自信,常常因莽撞而導致意外傷害的發生。因此,父母與其等到出了問題再回過頭來后悔、內疚,不如事先揪出隱藏在家中的安全隱患,徹底堵死危險的陷阱。 一:墜落 從寶
很多寶寶在吃奶時會發生嗆奶的現象,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嗆奶的程度不同,對寶寶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嗆奶嚴重時,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窒息,如搶救不及時極易造成嬰兒猝死。那么寶寶嗆奶時該怎么辦? 新生兒、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易造成會厭失靈,而嗆奶就是其主要表現。 嬰兒吐奶時,由于會厭活塞蓋運動失靈,沒有把氣管口蓋嚴,奶汁誤入了氣管,叫做“嗆奶”,嬰兒不能把嗆入呼吸道的奶咯出,這便導致氣道機械性阻塞而發生嚴重呼吸困難缺氧,即稱為“嗆奶窒息”。 嗆奶窒息的嬰兒可出現顏面青紫、全身抽動、呼吸不規則,吐出奶液或泡沫、鮮血、黑水等。嬰兒的大腦細胞對氧氣十分敏感,如搶救不及時極易造成嬰兒猝死。 嬰兒嗆奶與哪些因素有關,該怎樣預防? 1、喂奶時機適當:不在嬰兒哭泣或歡笑時喂奶;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了才喂,寶寶吃得太急容易嗆;孩子
現在住宅小區都會有秋千,蹺蹺板,滑梯等休閑措施,但是這些很有可能對寶寶的安全卻存在著威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呢?看完本文,相信寶寶在小區玩樂時你會更加注意寶寶的安全。 小區是寶寶常去玩耍的地方,可其中所潛藏的危機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小區里的各種環境爸爸媽媽們有沒有先了解過?寶寶常用的游樂器材是不是有按時維修?這些都是帶寶寶到小區應該先注意的事。 TOP1:秋千 秋千幾乎是每個小區都有的游樂設施,有的小區還有好幾處。環境設計專家謝園指出,秋千意外最關鍵的是鏈條(或繩索),除了被秋千鏈條(或繩索)勒住脖子的不幸意外,也有被金屬鏈條夾傷的事件發生,這與秋千鏈條的設計、與旁邊物體的安全距離、寶寶本身的使用方式都有關系。 有些寶寶在玩秋千時會不按常理蕩起落下,而是在原地繞,這樣秋千鏈條(或繩索)就很容易纏在一起。一些被秋千鏈條(或繩索)勒死的意外事故通常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食品安全問題歷來是人們高度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各種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因此人們在飲食上更加小心謹慎,尤其是做父母的,在給孩子準備食品時更是不敢馬虎,下面,親親寶貝網小編為您盤點十大兒童食品安全常識。 常識一: 白開水是兒童的最佳飲品 飲白開水不光能滿足兒童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能為他們提供一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飲料、營養保健型飲料,還是當前許多家庭熱衷的純凈水和礦泉水,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燒開的自來水冷卻到25~35攝氏度,此時水的生物活性增加,最適合人的生理需要。 兒童,因為代謝快,對水的需求量相對比成人多,因此,對水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缺乏或過多,都會影響身體健康。有喝飲料不喝水習慣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動,脾氣乖張,身高體重不足。 常識二:長期過量吃冷飲有損健康 一到夏季,許多小孩子都愛吃雪糕,3-6歲左右的孩子一般都不會控
寶寶因為不懂得安全為何物,很多時候會把自己處于危險境地,尤其是有異物入眼、耳朵、氣管等,當發生這些意外的時候,該如何應對呢? 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意外,如果孩子不慎將異物吸入氣管內,或者不明異物進入孩子的眼睛、耳朵里,家長一定要做好急救措施。 異物類型和排除的方法 氣管異物: 氣管吸入異物,應讓孩子俯臥在兩腿間,頭低腳高,然后在兩肩胛骨間適當用力拍擊4次。拍背不見效時,可讓孩子平臥,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內放在肚臍與劍突穴之間,用另一手掌壓住拳頭,有節奏地使勁向上向內推壓,促使橫膈膜抬起,用肺底產生的氣流逼使異物隨氣流直達口腔,將其排除。如孩子出現窒息現象,用手托住腹部,頭放低,用手敲拍孩子背部,同時手指伸入喉嚨內尋找異物并即時取出,或用手指按舌根部使之產生嘔吐反射,讓異物嘔出。 眼內異物: 1.眼內進入沙塵類異物時,用兩個手指捏住上眼皮,輕輕向前提起
小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狀況,在危險的情況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做好正確的急救措施,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整理出一套,家長必學的嬰幼兒急救措施,以供家長們參考。 嬰幼兒急救措施1:觀察有無意識 1歲以下的寶寶,可輕輕敲打其腳掌,1歲以上則可搖動他的肩膀來確認意識,如果是在沒意識的狀態下,喉嚨肌肉會松弛,舌頭會往后倒,很有可能會阻塞呼吸道。 嬰幼兒急救措施2:確認呼吸與脈搏 抬起寶寶下巴打開氣道,觀察寶寶胸腔的起伏、仔細聽呼吸聲,以確定寶寶是否還有呼吸,經判斷后若無呼吸,要立刻實施人工呼吸。確認心臟是否跳動,可通過按壓脈搏方式得知,如果已無脈搏,就要馬上進行心肺復蘇術。 家長必學的嬰幼兒急救措施 Tips:什么是心肺復蘇術(CPR) CPR是心肺復蘇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英文單詞的字母縮寫。這是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家長朋友們,當遇到孩子流鼻血的現象,千萬不要過于驚慌,采取正確的急救止血措施才是關鍵,本文就來重點講一講,孩子流鼻血的快速止血方法。 1. 忌驚慌。兒童年齡尚小,當出血突然發生之時,往往手足無措。此時,父母首先要鎮定,可引導孩子做緩慢而深的呼吸,以充分放松。 2. 忌仰臥。鼻出血時不要讓孩子仰臥。因為仰臥時血會從咽后壁流入食道及胃,不久就會從胃再嘔出,這就掩蓋了鼻出血的真相。要讓孩子取坐位或半坐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血液經后鼻孔流入口腔,更要指導孩子把流入口的血液盡量吐出,防止血液咽下后刺激胃腸道引起惡心、嘔吐或孩子誤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孩子流鼻血的快速止血方法 3. 用手指壓迫鼻翼5分鐘(也可以只壓迫出血的一側,這樣另一個鼻孔就能呼吸了),或將消毒過的干棉球塞入出血鼻腔后再壓迫。 4. 在孩子的額頭敷濕毛巾或冰袋。如果孩子配合,
小孩子淘氣貪玩,難免會遇到頭部受傷的情況,對于兒童頭部受傷,親親寶貝小編要在此提醒的是,千萬不要以為沒出血就沒事了,因為有的頭腦受傷,很有可能是顱內出血,所以家長們同樣需要做好相關的急救措施。 首先我們來看看,兒童頭部受傷后的異常表現: 平時調皮的孩子此時太溫順,而且感覺很疲乏。 發生痙攣;手腳麻痹;惡心想吐。 兒童頭部受傷的急救方法 過分激動,亂鬧;頭痛加劇。 臉色變白。 意識不清。 兒童頭部受傷的急救方法: 1. 冷敷。 將毛巾等織物弄濕或用冰塊,冷敷瘀血或腫脹處,這樣可消除腫脹和疼痛。 2. 消毒。 用雙氧水消毒傷口,如有出血時,可覆蓋干凈的紗布,加壓止血。 3. 墊高頭部平躺,盡量不要移動,如需要移動,可由2—3人平穩地抬起患兒,輕輕搬運。 4. 保持安靜,細心觀察。 頭面部受
由于小寶寶的經驗缺乏,很容易胡亂的吃一些東西,因此比較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在此,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家長們,寶寶食物中毒后,一定要做好正確的急救措施,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看看,寶寶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應該如何來做? 下面將介紹小兒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食物中毒,是指食入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或含有有毒性化學物質的食物,或由食物本身的毒素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中毒癥狀,往往在送到醫院的時候,癥狀已經非常嚴重。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的發現和處理十分重要。 寶寶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孩子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小孩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為細菌性(如大腸桿菌)、化學性(如農藥)、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其
奶制品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常給寶寶吃奶制品有助于寶寶提高其免疫能力,其中,包括豆奶,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呢?詳細資料請看下文! 母乳、牛奶作為寶寶的一種飲食,它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豆奶呢?媽媽們選擇它時總難免會心存顧忌,可不容置疑的是,豆奶對寶寶的確有好處。 1、適合肥胖寶寶食用 對肥胖寶寶來說,喝豆奶比喝牛奶更有利健康,因為大豆血糖指數為15%,而牛奶為30%。但如果寶寶正處于生長發育期,對脂肪的需求量還很大,因此,仍不建議用豆奶代替牛奶給寶寶喝,最好的做法是牛奶和豆奶都喝。 2、適合對乳糖過敏的寶寶食用 牛奶含乳糖,在亞洲黃種人中有70%的人不吸收乳糖,而豆奶所含的寡糖,會被人體100%的吸收利用。 3、可以增強寶寶抵抗力 豆奶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甙、卵磷脂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這些物質具有增強寶寶免疫力的功能,另外,豆奶里
寶寶不懂得如何護理自己的雙眼,由于各種原因當有異物入眼或者眼睛感到不舒服時,很多小朋友喜歡用手揉眼睛,這樣更容易傷害到眼睛,那么,寶寶異物入眼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異物不小心進入寶寶眼睛看似一件小事情,但如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結膜炎甚至角膜炎,此時家長可按下列步驟進行處理: 1. 按住寶寶雙手 眼睛會因遭異物入侵會產生不適感,寶寶難免會用手去揉眼睛,這可能傷害到眼睛。所以,當懷疑寶寶因眼睛有“臟東西”而去揉眼時,首先須將孩子的雙手按住,以制止他再去揉眼睛。 2. 準備開水、湯匙 迅速準備一碗干凈的涼開水(必須是經過煮沸的自來水)或礦泉水,用湯匙盛水來沖洗眼睛。 3. 向受傷的一側傾斜 將寶寶的頭部傾向受傷眼睛的那一面,如左眼受傷則向左面傾斜,慢慢用涼開水沖洗受傷的眼睛約5分鐘。 4. 閉起眼睛 待不適感稍稍緩
如今,交通事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讓人們膽戰心驚,防不勝防,那么如何保證我們的小寶寶盡量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呢?父母應該怎么做,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12歲以前,后排就座 12歲以下或者身高不足1.4米的孩子是不宜坐在前排副駕駛座位上的。因為安全帶是根據成人的體型設計的,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帶,如果綁得太緊,在發生交通事故時會造成致命的腰部擠傷或脖子、臉頰壓傷。如果綁得太松,車輛緊急制動時,孩子可能會從安全帶和座椅之間的空當飛出去。 不要抱著孩子坐車 把孩子抱在懷里坐車應該很安全吧?很多人都這么想,不過,看了下面的解釋,這個想法就被顛覆了。 當汽車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行駛時,如果突然緊急剎車,在慣性的作用下,10千克重的孩子受到的沖擊力相當于200多千克,也就是說,相當于三四個成年人體重的總和,家長就算是大力士,也沒法抱住孩子,孩子會飛出去,撞在中控臺或前擋
雖說夏季已過,可在南方,天氣還是一如既往的炎熱,蚊子還是繼續折騰著人們,小寶寶也未能幸免,被蚊子叮咬了總是瘙癢難耐,有沒有方法可以快速止癢呢? 1.用西瓜皮反復擦拭蚊蟲叮咬處,即可止癢。 2.取少量藿香正氣水,涂抹于被叮咬處,半小時左右,瘙癢既可減輕或消除。 3.取少許牙膏,或碾碎的薄荷敷在被叮咬處,立刻會感到清涼愜意,癢意頓消。 4.取一兩片阿司匹林,碾成粉末,用涼水調成糊狀,涂抹于患處,也可減輕或消除瘙癢。 這些方法效果如何,我們聽聽專家怎么說。 專家點評: 上述方法中的前3種,適用于蚊蟲叮咬等急性瘙癢。西瓜等蔬菜瓜果的汁液、藿香正氣水里的乙醇蒸發時能夠帶走熱量,可以收縮被叮咬處的毛細血管,減少炎癥的面積,達到止癢的目的。此外,牙膏里含有薄荷成分,而薄荷里的龍腦本身就具有清涼止癢的功效。 阿司匹林和粥膜中的維生素有助于止癢。有些阿司
新生兒胃容量小,發育差,呈水平位容易發生嘔吐,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癥狀,那新生兒嘔吐怎么辦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由親親寶貝網小編為大家做介紹: 1.提倡抱起喂奶,必須臥位哺乳時,采用頭高腳低位 母乳喂養者,每次哺乳前溫開水擦洗乳頭,并以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頭上乳暈處,減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養者每次哺乳前開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滿奶頭后在給予哺乳,乳頭孔不易過大。哺乳后直立抱起并拍背,使新生兒將吞咽的空氣排出,哺乳后不易短時間內抬起下肢更換尿布。 2.對經常嘔吐的嬰幼兒如果排除了器質病變、消化道炎癥,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可選擇頭高腳低側臥位,以頭部抬高15°為益;對胃食管返流患兒可取頭側俯臥位,每次20分鐘,每日2—4次。但是俯臥期間一定有專人護理,防止呼吸暫停,這樣可降低返流頻率,減少嘔吐次數,防止嘔吐物誤吸,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發生。
由于小寶寶經驗不足,經常因為玩弄電源發生觸電事故,在此,親親寶貝小編特此收集了有關幼兒觸電后的急救措施,并分享出來,以供家長們參考,希望家長們能將這些急救細節謹記在心。 小兒發生觸電時,首先應迅速使他脫離電源,用干木棍將電線撥開,或用干木棍將孩子撥開。如果直接拉開小兒時,搶救者必須站在干紙堆或木板上,拉住小兒的干衣角,將他拖開。 如果通過人體的電流很小,觸電的時間也短,脫離電源以后孩子只感到心慌、頭暈、四肢發麻。這時候,要讓他休息1-2小時,并有人在旁守護,觀察呼吸、心跳情況,一般不至發生生命危險。皮膚灼傷處敷消炎膏以防感染。但如果讓患兒立即走動,也有可能引起死亡。 幼兒觸電后的急救措施 如果觸電時間較長,通過人體的電流較大,或者是電流從右手到左腳,此時電流通過人體的重要器官,損害就很嚴重,孩子表現為面色蒼白或發青紫,昏迷不醒,甚至心臟、呼吸停止。這時就應該分秒
家有小寶寶,難免會出現一些小病小災,當寶寶出現險情時,家長們千萬不要驚慌,正確的為寶寶做好相關急救工作才是關鍵,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看看,當寶寶面臨以下這6大險情時,應該如何做正確的急救處理。 燙傷火燒 迅速將孩子燙傷或燒傷的部位放到涼水中,至少冷卻10分鐘,這可以減輕傷處的腫脹程度。然后將傷口附近的衣服脫掉或剪開。如果衣服和傷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動它,等待醫生處理。如果傷口面積比孩子的手掌還大,就要用干凈的保鮮膜或沒有絨毛的布把傷口蓋起來,馬上送去醫院。 寶寶6大險情的急救處理 流鼻血 讓孩子坐下,頭向前傾,使鼻血順利流出來。然后讓他用手捏住鼻子,用嘴呼吸。10分鐘后,如果血還沒有止住,就再壓兩次,每次10分鐘。 止血后,把鼻子擦干凈,告訴孩子不要說話,不要咳嗽,也不要擤鼻涕,以避免將剛剛凝固的血塊弄碎。但如果鼻血流了30分鐘還沒有止住,就必須送醫院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此,家長們應該注意保護好孩子的眼睛,當孩子眼睛外部發生意外時,要注意做好家庭急救措施。 除了兒童自己有意識地保護眼睛,眼眶的骨組織、眨眼及眼瞼防護性的反射動作,也在自然地保護著眼睛。眼睛一旦受到傷害,輕的經過治療即可痊愈;重者,尤其是外傷所致的傷害,如果救治、處理不當將會造成感染,最后導致失明。一只眼睛的感染往往會造成另一只眼睛的感染和失明,影響學習以及今后的日常生活,造成終生遺憾。 所以說,保護好眼睛是家長和兒童的責任,在日常生活中,要預防眼睛受到傷害。 那么,引起兒童眼睛外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 交通事故,發生車禍時,車子前座上的兒童被玻璃片傷及眼睛。 孩子眼部外傷的家庭急救措施 2. 運動所致,如跌傷、撞傷等。 3. 異物進入眼睛,如灰塵、木屑、飛蟲、金屬碎片等。 4. 灼傷造成,
當孩子面部摔傷后,家長們先不用太著急,在正確的判斷摔傷部位的同時做好急救措施最關鍵,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看,面部不同部位摔傷的急救措施分別都是怎樣做的。 如果鼻子出血 讓孩子的頭略向前傾,這樣就不會-把血咽下去。捏住鼻翼兩側1015分鐘。如果孩子的鼻子摔得看上去有些歪斜或變形, 腫脹得厲害, 而且流血不止,再或者,如果他根本就呼吸困難,請立即打急救電話。 如果舌頭咬傷 讓你的孩子斜向前傾,這樣血就會從嘴里流出來。用一塊紗布或干凈的毛巾輕輕地直接按壓在傷口上10分鐘。之后,讓他喝幾口水漱漱口。如果舌頭腫得很明顯或傷口裂開還在流血,請立即帶孩子去醫院。 孩子面部摔傷的急救措施 如果嘴唇撕裂 用一塊干凈的布直接按壓在傷口上10分鐘。用冰袋壓在嘴唇上冷敷來幫助她減少疼痛和腫脹。如果割傷延伸過了唇線,出血不止或者傷口裂開,就立即帶他去醫院。 如果牙
滑雪是一項比較熱門的運動,家長在帶孩子滑雪時,如何在享受滑雪快樂的同時保護好孩子不受傷害,一旦事故發生,怎樣的急救措施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看看,帶孩子滑雪事故的急救措施分別都有哪些? 孩子凍傷如何處理 孩子在雪地上玩兒,很容易造成凍傷,家長要了解以下處理辦法。 1. 輕度凍傷部位:耳朵、鼻子、臉頰、手指和腳趾。 癥狀表現:皮膚呈白色,有麻木感。 處理方法:把孩子帶到一個相對溫暖的房間,將襪子脫掉,用毯子裹住他的身體。給他喝一杯熱水或是熱的飲料,讓他從內而外地暖和起來,不要讓孩子再到室外去,給他換上舒服、干爽的衣服,并用溫水浸泡凍傷的部位,直到肌膚恢復粉紅色,然后用柔軟的毛巾將皮膚上的水吸干,如果皮膚的顏色在一天之內沒有恢復正常,一定要帶他去看醫生。 帶孩子滑雪事故的急救措施 2. 重度凍傷部位:手指和腳趾。 癥狀:皮膚如蠟狀、
小寶寶貪玩淘氣,難免會弄傷手部,本篇資訊,就小寶寶手部不同的傷口,來告訴媽媽們不同的急救措施,以及如何護理和預防這些傷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詳細內容吧。 指頭出血 當寶寶指頭出血時,媽媽可以用自己的手指按壓住寶寶受傷的指頭,這樣就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掌心出血 寶寶掌心出血時,媽媽可以用力按壓住寶寶腕關節內側的橈動脈止血,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脈搏處。 寶寶手部流血的急救措施 護理 裹紗布 寶寶流血止住后,媽媽要用干凈的紗布放在寶寶傷口上包緊,這樣可以避免空氣中的細菌侵蝕傷口或再次出血。 選好消毒液 媽媽可以在寶寶傷口處用復方碘或碘氟等擦拭,殺滅傷口處的各種病菌,防止寶寶傷口感染。 控制抓撓 長期包扎的傷口會有酸麻的感覺,這時候媽媽要控制寶寶抓撓傷口,否則很容易傷口破裂。 預防 妥善收藏尖銳物品 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