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工喂養的寶寶,只要科學的喂養,寶寶一樣也可以健康成長,但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要提醒媽媽們的是,人工喂養須掌握以下這些知識: 一、喂奶的量和時間: 寶寶吃奶的量和時間不必過于拘泥,一般在奶粉包裝上會有相應說明。有的孩子每次吃奶量多,可能每天吃奶的次數就會少些,有的寶寶每次吃奶量少,那么每天吃奶的次數就多一些。只要寶寶體重正常增長,大便正常,情緒良好,就不必為寶寶擔心。 二、奶粉的濃度: 需要注意的是奶粉的濃度不能過濃,也不能過稀。過濃會使寶寶消化不良,大便中會帶有奶瓣;過稀則會使寶寶營養不良。 三、適量補充水: 母乳中水分充足,因此吃母乳的寶寶在6個月以前一般不必喂水,而人工喂養的寶寶則必須在兩頓奶之間補充適量的水,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寶寶對高脂蛋白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保持寶寶大便的通暢,防止消化功能紊亂。常常會有吃牛奶的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老人會說
比起母乳喂養,人工喂養要麻煩許多,特別是對奶的溫度的掌握,是父母們一定要注意的,那么如何正確掌握牛奶的溫度呢?請看本文給出的具體指導: 牛奶溫度的掌握 牛奶溫度過高會燙傷寶寶,過低會刺激胃腸道蠕動,造成腹瀉,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如何掌握合適的奶溫呢? 這里為你推薦兩種方法: 用手腕感覺: 手腕的溫度感覺比手背靈敏得多,所以可將牛奶先滴幾滴在手腕上試試,如果手腕部皮膚感到奶滴不冷不熱或略微偏溫,說明牛奶溫度與體溫相近,奶溫是合適的。 用面頰感覺: 把盛有牛奶的奶瓶搖勻,片刻后貼在面頰上,如果不感到燙或冷,說明與體溫相近,可以用來哺喂。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人工喂養不如母乳,容易引起營養不良和消化紊亂,本文重點講解的是人工喂養的種類及喂養指南,這是人工喂養家長必須知曉的知識。 1、常用乳制品及其調配方法 可根據當地習慣與條件選用動物乳,牛乳為最常用者。 (1)牛奶 1)牛奶成分:牛奶蛋白質含量雖較人乳為高(表4—3),但以酪蛋白為主,在胃內形成凝塊較大,不易消化。牛奶所含脂肪以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球大,又無溶脂酶,消化吸收較難。牛奶所含乳糖較人乳為少,故喂食時最好加5%-8%糖。其礦物質成份較高;不僅使胃酸下降,且加重腎溶質負荷,不利于新生兒、早產兒、腎功能較差的嬰兒。牛奶含鋅、銅較少,含鐵量雖與人乳相仿,但其吸收率僅為人乳的l/5。 2)牛奶制品:①全脂奶粉:是將鮮牛奶濃縮、噴霧、干燥制成,按重量1:8(30g乳粉加240g水),或按體積1:4(1匙乳粉加4匙水)加開水沖調成乳汁,其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人工喂養的媽媽們,在寶寶的喂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學的喂水,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看,人工喂養的寶寶如何喂水,一起來看看吧。 人工喂養的寶寶,則需要在兩頓喂牛奶之間喂一次水。牛奶中的蛋白質80%以上是酪蛋白,分子量大,不易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含量也較人乳少,這些都容易導致寶寶便秘,給寶寶補充水分有利于緩解便秘。而且牛奶中含鈣磷等礦物質成分較高,寶寶的腎臟還沒有發育成熟,為了讓過多的礦物質和蛋白質的代謝物從腎臟排出體外,也需要有足夠的水分。 配方奶喂養的嬰兒的補水要注意什么? 1、睡前少喝水:剛出生的寶寶在夜間深睡后不能完全控制排尿。如果在睡前喝水多了,很容易尿床,即使不尿床,也會影響睡眠質量。 2、少飲多餐:為新生兒補水的方法要正確,要經常讓寶寶喝一定量的水,做到少“飲”多餐。不要等到孩子渴了才想起為孩子補水,因為孩子口渴時
對于人工喂養寶寶的進奶量,大多數家長都是根據奶粉罐上的指導說明進行,但本文要提醒家長的是,不能完全依靠奶粉罐上的指導說明,那么如何掌握人工喂養寶寶進奶量?請看下文給出的相關指導: 完全人工喂養的寶寶每天該吃多少奶合適呢?傳統的計算方法是根據體重,寶寶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加糖牛奶100-120毫升,根據寶寶月齡和每次的食量,用總量等分為5-6份喂給寶寶。現在的新觀點是,添加輔食以前的寶寶,只要每日吃奶的總量不超過1000毫升,那么每次喂哺寶寶時不必過分限制奶量,以讓他吃飽為準。如果寶寶每日需奶量達到1000毫升以上,則說明該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一般人工喂養的寶寶,新生兒時期每天喂牛奶6-7次,2周以內每次喂50-100毫升,2周以后每次喂70-120毫升,1-3個月的寶寶每天喂奶6次,每次130毫升左右,4-6個月的寶寶每天喂奶4-5次,每次150-180毫升,此后因添加了輔食
奶瓶可謂是人工喂養寶寶重要的工具,在它的使用過程中,親親寶貝小編就提醒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以下這6個事項,盡早掌握這些事項,才以免危害寶寶的健康。 1、喂奶時先將奶瓶稍倒過來,以使牛奶充滿奶嘴,這樣奶嘴中不會留有空氣,嬰兒如果吸入空氣,因為胃較淺、胃幽門肌肉控制力較弱,容易在喂食后出現返流,或俗稱的“吐奶”。 2、喂奶時還得將奶瓶后部始終略高于前部,使牛奶能—直充滿奶嘴頭,不致使嬰兒吸入空氣。因為如果奶瓶前部高,嬰兒會吸不到奶;平放奶瓶,牛奶會只有一半在奶嘴中,奶嘴中便容易夾有空氣。 3、不要讓嬰兒平躺在床上吸奶瓶,最好母親抱起嬰兒放在自己的一個胳膊上,頭略高于身體,這樣嬰兒吸奶后不易發生返流或吐奶。 4、千萬不要把奶瓶交給嬰兒自拿,或靠在旁邊的什么東西上而大人走開,因為這樣容易發生嬰兒嗆奶或被奶瓶壓著而窒息。 5、奶嘴的
配方奶粉喂養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但在喂養的過程中,家長們難免會產生一些與奶粉有關的疑問,本文就收集了幾個網友對配方奶粉的疑問,并請專家進行解答。 網友提問:我家小孩一直吃母乳,因上班需要,想加一些配方奶粉,但一開吃試美贊臣,喝了幾天沒事 ,差不多第三四天時出現過敏癥狀,先是嘴角紅幾顆,然后變成一塊,中午覺過后就脖子和全省都紅了 ,去醫院說是過敏,最近試過換多美滋和惠氏,但都有嘴角紅的早期過敏現象,怎么辦呀? 專家解答:有些寶寶在喂配方奶粉時,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過敏是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出現濕疹、嘔吐、腹瀉等癥狀。現在市場上有一種免敏嬰兒配方奶粉,它是以黃豆為基質的配方奶粉,可以試試。另外,買奶粉應該注意標識,包括生產日期、保存期限、沖調方法;在經濟許可的條件下,盡量選知名品牌的奶粉,一般這樣品牌的奶粉商都有很好的售后服務。
相比起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寶寶在喂養過程中更容易出現一些疑問,本文就收集了人工喂養寶寶的6個常見問題,并請專家給予詳細的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一、混合喂養的添加時機 A:不知道母乳夠不夠,到底需不需要給寶寶添加配方奶呢? Q:有些奶水偏少的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奶不夠寶寶喝,急著要給寶寶添加配方奶。其實,只要寶寶的體重增加正常,就證明你的奶水完全能夠滿足寶寶的需要。如果的確不夠吃,那就要適當補充一些配方奶了。但是每次喂奶最好先喝母乳,把乳房吸空才能夠促進奶水的分泌。 二、配方奶喂養規律 A:奶粉寶寶的喂奶規律是怎樣的呢? Q:奶粉寶寶與母乳寶寶的喂養規律基本相同:從按需喂養逐步形成定時、定量喂養。寶寶每次吸吮的時間以15—20分鐘為宜。每個寶寶的胃口大小 都不一樣,媽媽可根據寶寶的需求適量地增減喂奶的次數和奶量。如果寶寶在吃奶后有滿足感,體重增長
在人工喂養的時間上,許多新媽媽都不太清楚,從而導致犯一些喂養上的錯誤,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整理出人工喂養寶寶的參考時間,以供媽媽們參考。 新媽媽在完全不分泌乳汁或有其他特殊情況下,可以采用人工喂養。牛奶代替母乳的寶寶,一般在出生后4~6小時可以嘗試喂一點糖水,8~12小時開始喂牛奶。 人工喂養寶寶的參考時間 人工喂奶前需要計算一下牛奶量,有人按照每天每公斤體重供給熱量50~100千卡做過一個計算,得出體重為3公斤的寶寶,每頓該喂50毫升左右的牛奶,其中牛奶和水的比例為2:1。通常每3~4小時喂一次奶,在喂兩次牛奶之間要喂一些白開水。為了避免影響媽媽和寶寶的休息,晚上可以停喂一次。 每個寶寶的食量都不一樣,喂養的奶量和時間也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不必太過拘泥于寶寶吃奶的量和時間(奶粉包裝上一般都會有相應的說明)。只要寶寶一切正常并且情緒良好,就不用
為了讓家長在人工喂養上少走彎路,在此,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掌握一些人工喂養的細節,以便成功的進行人工喂養。 專家提醒,雖然好的配方奶粉越來越接近母乳品質但人工喂養寶寶還要注意以下細節: 1、不同的寶寶每天需要牛奶的牛奶量不同的,這因人而異。一般按寶寶體重算每天需要加糖牛奶100-120ml/kg,媽媽們買了優質的奶粉后一定要按照說明書的濃度來沖調,過濃或過淡都會影響寶寶健康; 2、沖完一次奶粉后,請檢查一下是否將小匙正確放置,并每次用前都消毒。因為手的細菌可能粘在小匙上蒙奶粉罐里,污染奶粉使寶寶不明不白鬧肚子; 3、控制好奶的溫度。寶寶的奶粉適宜用50-60度的溫開水沖泡,太熱會破壞奶粉的營養成分或者所買奶粉表明的溫度; 4、每次吃剩下的奶一定要倒掉,不能留到下一餐再吃,因為牛奶很容易會造成細菌培養基,可導致寶寶腹瀉食物中毒; 5、奶瓶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媽媽們,人工喂養寶寶的缺點比較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最好還是選用母乳喂養。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看,人工喂養寶寶的缺點都有哪些? 1.關于免疫物質的問題。 我們知道人乳中含有許多免疫物質,也可以稱作抗病物質,對嬰兒的抗病能力極有幫助。現在市面上有許多配方奶粉,其目的就是使奶粉的成分接近母乳,但是不管怎樣配方,市售奶粉中都不可能配入象母乳一樣的免疫物質。所以說:人工喂養孩子抗病能力較母乳喂養者差。 2.關于乳汁被污染的問題。 人乳喂養孩子十分干凈,孩子不會因乳汁污染而生病。人工喂養用的是動物的乳汁,從動物身上擠出奶,經過運輸、儲藏、加工,在這里的各個環節中,動物乳汁都有被細菌污染的可能。許多人都知道人工喂養的孩子常會腹瀉,除了動物乳不含免疫物質外,動物乳汁容易被細菌污染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3.關于營養成分的含量與搭配問題。 母乳
對于人工喂養而言,要比母乳喂養麻煩許多,特別是在奶粉的沖調,還有衛生方面容易留下一些隱患,從而導致寶寶腹瀉的現象,那么人工喂養如何有效的減少腹瀉呢?本文就對此給出了相關指導,一起來看看吧。 與母乳喂養兒相比,人工喂養兒發生腹瀉的機率更高。其原因除母乳中含有可中和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泌型lgA,而牛奶和配方乳中因缺少無分泌型lgA外,尚與飲食衛生、食物污染、不耐受碳水化合物及對牛奶過敏等影響因素有密切關系。所以,通常情況下人工喂養兒的腹瀉發生率高,尤其是在夏秋季成為高峰期,值得重視并應積極做好預防,減少疾病發生。 預防人工喂養兒發生腹瀉的關鍵是注意飲食衛生。首先,每次喂養前都應用開水燙洗奶瓶,最好每日煮沸消毒1次。奶嘴不宜煮沸消毒,但每次使用之前最好用開水燙洗一遍,同時避免嬰兒噙著奶嘴睡覺這一不良習慣,以免造成污染而增加嬰兒腹瀉的機率。其次,無論是牛乳還是配方乳都應在喂養前檢查
對于人工喂養的小寶寶,奶瓶可謂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偏偏有的寶寶拒絕吃奶瓶,這要怎么辦呢?有哪些有效的應對辦法呢?請看下文給出的詳細解析: 寶寶不吃奶瓶或者奶嘴是有很多原因的,很多媽咪采取看一些錯誤的做法。這里總結了些寶寶不吃奶瓶(奶嘴)的原因和用奶瓶喂養寶寶的時候應該注意到的一些問題。 應對嬰兒寶寶不吃奶瓶(奶嘴)的一些方法 專家的意見是不要在寶寶在一出生就使用奶瓶來喂養寶寶,這樣對寶寶發育不好。如果可以的話,用母體喂養寶寶,待寶寶三到四周的時候再開始使用奶瓶。如果你需要外出,你至少需要提前兩周就開始用奶瓶喂孩子,這樣你才有充分的時間來幫助孩子適應奶瓶,并及時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 盡管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母體仿真的奶嘴,但畢竟奶嘴和媽媽的乳頭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需要寶寶采用不同的吮吸動作,所以寶寶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奶嘴。如果嬰兒寶寶不吃奶瓶(奶嘴)
對于人工喂養的小寶寶,媽媽們大多在喂養前夕都會疑問重重,本文就為新媽媽在喂養方面的問題上提個醒,告訴新媽媽們,人工喂奶前的宜與忌,愿能有所幫助。 喂奶前宜忌 宜 檢查奶速 提前檢查好牛奶的流速。如果需要幾秒鐘的時間才能形成一滴,說明孔過小;如果牛奶呈線狀流出不止,說明孔過大,一般以1滴/秒為宜。一般來說,新生兒以S號奶嘴為主。 有時瓶蓋擰太緊也會影響流速,把奶瓶的蓋子略微松開,讓空氣能夠進入瓶內,以補充吸出奶后的空間。如果不這樣做,在瓶內便會形成負壓,使奶嘴變成扁形,而且孩子吸吮非常費力。 宜 用熱水加熱奶瓶 如果你希望將2小時內的剩余牛奶快速加熱,可以用熱水沖熱奶瓶,或者把奶瓶放在熱水中,幾分鐘后就可食用。你也可以把奶瓶放在微波爐中或熱奶器中加熱,只需要半分鐘的時間。 絕不可把溫熱的牛奶放在保溫瓶中,也不要把溫熱的牛奶保存過夜。這兩種做法都會
在人工喂養寶寶的過程中,強迫孩子進食的現象很常見,在此,營養專家呼吁家長們,人工喂養別強迫孩子進食,這樣非常不利孩子的健康。 由于媽媽能從奶瓶中剩下奶的多少來判斷孩子這一頓吃了多少奶,因此哪怕僅僅剩下10ml,媽媽常常也會認為孩子必須吃完才夠量,千方百計地“哄”孩子吃下去。但是,這種“哄”和“強灌”差不多,因為它是違背孩子意志的行為,我們稱之為強迫進食。 在這里,我不得不談談營養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喂養行為。喂養行為包括對嬰幼兒攝入食物的制備行為、喂養嬰幼兒時喂養人的行為、接受喂養時嬰幼兒的行為、喂養時的環境等幾個方面。 一般可以將喂養行為分為三類: (1)放任型:喂養人在喂養中完全依賴兒童的個性和食欲進行喂養,放任兒童的進餐行為,讓兒童隨自己的意愿進食。 (2
產后媽媽因各種原因不能喂哺嬰兒時,則不得不選擇進行人工喂養,那么人工喂養主要有哪些方法呢?本文就來具體的告訴大家,人工喂養的五大主要方法,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1、配方乳喂養 在沒有母乳的情況下,配方乳喂養是較好的選擇,特別是母乳化的配方乳。 目前市場上配方乳種類繁多,應選擇“品牌”有保證的配方乳。有些配方乳中強化了鈣、鐵、維生素D,在調配配方乳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不能隨意沖調。嬰兒雖有一定的消化能力,但調配過濃增加他消化的負擔,沖調過稀則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正確的沖調比例,若是按重量比應是1份奶粉配8份水。若按容積比應是1份奶粉配4份水,按此比例沖調比較方便。 奶瓶上的刻度指的是毫升數,如將奶粉加至50毫升刻度,加水至200毫升刻度,就沖成了200毫升的牛奶,這種牛奶又稱全奶。消化能力好的嬰兒也可以試喂全奶。 比起母乳喂養
親親寶貝小編友情提醒廣大家長朋友,人工喂養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污染,這樣就容易使孩子患病,因此,人工喂養的寶寶要謹防污染,那么怎樣避免人工喂養的污染呢?請看下文給出的具體指導: 1、 奶瓶和奶嘴都必須及時清洗干凈,然后放入鍋內煮沸10分鐘以上備用。 2、 成人在制備牛奶或沖調奶粉時,必須將先將手洗干凈。然后再開始操作。 3、 成人千萬不要在給寶寶喂奶前,用吸吮奶嘴來試奶的溫度,這是極不衛生的做法。而應將奶液滴在手背上,以不燙為宜。 4、 罐裝奶粉打開后最好放入冰箱保存,避免變質。袋裝的代乳品,吃時應該用熱水或微波爐加溫。
如果媽媽母乳不足,則只能進行人工喂養了,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媽媽們,人工喂養要特別注意以下這幾點,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①所用奶瓶以大口直立式玻璃制品為宜,便于洗刷消毒,通常準備幾個,每日煮沸消毒一次每次喂哺用1個;奶瓶和奶嘴的取用應注意清潔衛生,以免食具污染病菌,引起腹瀉、嘔吐等,危害嬰兒健康。 ②每次喂哺時間約20分鐘左右,不宜超過30分鐘,一般每次間隔在3小時以上。不可強迫嬰兒將瓶內牛奶吃完,剩余的奶汁應立即到掉,洗凈奶瓶,避免細菌生長。 ③兩次喂養期間應喂予適量溫開水,因為牛奶中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較高,如不多喂水,可能導致嬰兒大便偏干;如果氣候干燥時,可適當增加喂水量。 ④人工喂養兒與母乳喂養兒一樣,要及時合理添加輔助食品,滿足嬰兒的營養需要。 ⑤人工喂養時,應由母親親自喂哺為好,可增加母親與嬰兒的接觸與溝通,有利于嬰兒的
對于人工喂養的寶寶,一般是分三個大程序,依次為:配奶前準備及奶粉配制、喂養中正確操作指導、喂養后的操作指導。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看看這三個程序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1.配奶前準備及奶粉配制 清潔雙手,取出已經消毒好的備用奶瓶。 參考奶粉包裝上的用量說明,按新生兒體重,將適量的溫水加入奶瓶中。 用奶粉專用的計量勺取適量奶粉(用刀刮平,不要壓實勺內奶粉)放入奶瓶中搖勻。 將配好的奶滴幾滴到手腕內側,感覺不燙或不太涼便可以給新生兒食用。 2.喂養中正確操作指導 給新生兒喂奶,以坐姿為宜,肌肉放松,讓新生兒頭部靠著產婦的肘彎處,背部靠著前手臂處,呈半坐姿態。 喂奶時,先用奶嘴輕觸新生兒嘴唇,刺激新生兒吸吮反射,然后將奶嘴小心放入新生兒口中,注意使奶瓶保持一定傾斜度,奶瓶里的奶始終充滿奶嘴,防止新生兒吸入空氣。 中斷給新生兒喂奶,指導產婦只要輕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人工喂養的媽媽,人工喂養比母乳喂養在操作上環節就會多一些,因此媽媽們要注意的細節也多一點,特別是需要注意以下這4大點。 一、 喂奶的量和時間: 寶寶吃奶的量和時間不必過于拘泥,一般在奶粉包裝上會有相應說明。有的孩子每次吃奶量多,可能每天吃奶的次數就會少些,有的寶寶每次吃奶量少,那么每天吃奶的次數就多一些。只要寶寶體重正常增長,大便正常,情緒良好,就不必為寶寶擔心。 二、 奶粉的濃度: 需要注意的是奶粉的濃度不能過濃,也不能過稀。過濃會使寶寶消化不良,大便中會帶有奶瓣;過稀則會使寶寶營養不良。 三、 適量補充水: 母乳中水分充足,因此吃母乳的寶寶在6個月以前一般不必喂水,而人工喂養的寶寶則必須在兩頓奶之間補充適量的水,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寶寶對高脂蛋白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保持寶寶大便的通暢,防止消化功能紊亂。常常會有吃牛奶的寶寶出現便秘的情